张艳斌
中共十八大以来, 面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日益纷杂的发展态势,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站在意识形态理论和历史的高度,在不同场合围绕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就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系统的意识形态观。 梳理和研究习近平意识形态观的主要内容及时代价值, 以习近平意识形态观为指导,对于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科学化水平、 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1](P170)习近平的意识形态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从经济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关系出发, 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性。 习近平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 二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出发, 强调指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深刻认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 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 ”[2]三是从党的群众基础与执政基础的辩证关系出发, 强调指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性。 习近平强调“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 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2]。
一是从中华民族复兴的角度谈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一个理想,是一个全民族的理想。 ”[3](P36)二是从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角度谈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指出:“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因‘缺钙’而得‘软骨病’。”[3](P15)习近平概括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3](P412)。 三是从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谈坚定理想信念。2014 年9 月10 日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谈道:“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呢? 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 ”[4]习近平确立了好老师的第一标准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2014 年5 月4 日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 念理念”[3](P175)。 四是从部队官兵和政法工作者的角度谈坚定理想信念。 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把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战略工程”。 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执法司法者要“信仰法治、坚守法 治”[3](P149)。
一是倡导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习近平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依靠学习走向未来”[3](P407)。 二是提倡清新文风话风。 习近平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将“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生动质朴地表达;他用“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和“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白描党内一些干部不端的工作态度;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的“鞋子论”阐述国情与道路的关系。 以其颇具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为全党树立了榜样。 三是注重改进会风。 习近平指出,改进文风,必须改进会风。2015 年3 月8 日上午,他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一句“看来肚子里油水少了”也反映了中国会风正在不断改进并发生着质的变化。 四是培养世代相传的良好家风。 在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5]五是力改党风政风。 习近平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并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反对“四风”、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他强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坚持领导带头”“先禁己身而后人,打铁还需自身硬”[3](P378)。
一是深刻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历史定位。 习近平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3](P164)二是系统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价值,“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P164)。 三是明确提出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法,“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3](P164)。 四是科学阐明了弘扬传统文化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态度,即“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P164)。
一是提出要准确定位网上舆论工作和积极开展网上舆论斗争。 习近平“8·19 重要讲话”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2]他还强调指出:“根据形势发展, 我看要把网上舆论的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2]二是强调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他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 ”[3](P198)习近平组建了史上最高规格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他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3](P198)三是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 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3](P197)他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3](P197)。 四是倡导建立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主张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五是主张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着力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一是建构外交话语,确立了富有中国胸怀、中国智慧、中国担当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 习近平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坚持“相互尊重、包容互鉴”的新文明观,责无旁贷地坚持义利并举、重义轻利的“正确义利观”等。 掌握了国际话语权,就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这一大国地位的承认和尊重。 二是创新话语体系,将中外有关新观点、新符号、新表述融汇贯通并为我所用。 如习近平谈国家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谈和平,“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谈国家关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特别是“中国梦”的提出, 消除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和未来走向的担忧, 创造了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国际及周边环境。 三是高度重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展示和对外传播工作,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同频共振、凝聚共识。 如习近平在刚果演讲时讲述三位中国华侨冒险救出12 名刚果邻居的感人事迹;在坦桑尼亚演讲时,讲述了一对中国年轻人如何热爱非洲的故事; 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 讲述了冼星海在阿拉木图创作的故事;等等。 这些故事和事例具有生动巨大的宣传效应,通过外交话语的创新,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亲和力,建构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权,拉进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
一是强调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追求。 “人民”二字当属习近平系列讲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与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坚持以以人为本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度契合的。 二是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正如恩格斯所说: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6](P286)习近平在“8·19 重要讲话”中强调:“做好宣传工作必须讲人民性。 坚持人民性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2]有力回答了宣传思想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三是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真正使“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教育引导群众”的工作重心向基层“下沉”,即“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对象在基层, 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层、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 四是强调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习近平在“8·19 重要讲话”指出:“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 没有人民生活根本改善……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 ”[2]
习近平意识形态观充满辩证的智慧, 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 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认识方法、 思想方法、 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习近平意识形态观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人的意识形态思想, 是我们党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意识形态思想的重大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更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在新时代中国的运用与体现。习近平的意识形态观, 既立足于意识形态发展全局的宏观认识, 又着眼于意识形态操作层面的具体部署;既有浑厚的历史底蕴,又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既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又有实践的总结与发展, 蕴涵着深远的理性思考, 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性、理论性、系统性与针对性、指导性、贴近性的有机统一, 是我们党在认识上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重要升华。
习近平意识形态观科学地阐明了“四个全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关意识形态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强调执政党要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提出把“两个巩固”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 其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前进动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宪法原则和法治基础,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对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根本性和整体性意义。 开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局面,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新境界。
坚持问题导向, 是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显著特征。 在一定程度上讲,解决了意识形态的问题,就为解决工作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意识形态工作同样要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始终坚持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 不断巩固和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群众基础、思想基础。 习近平意识形态观强调要正确处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关系,恰恰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捍卫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有效解决和回应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上是好的,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重大的挑战。 特别是新形势下面临国内社会思想多元、 多样、 多变特征更加明显, 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仍然十分尖锐复杂, 传统意识形态领导管理方式与网络条件下舆论引导不适应的矛盾日渐凸显等挑战;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着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道德滑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工作不力等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迫切需要结合当代中国新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好习近平的意识形态观。
首先, 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在推动各项工作部署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思想,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其次,牢固树立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担当意识,坚持知行合一,崇尚实干,对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真正重视起来、担当起来、行动起来;最后,以习近平的意识形态观为指导,着力解决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打好“持久战”,把“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落实于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全过程。
首先, 努力在宣传谋划上有新的认识,把握好时、度、效;其次,在宣传方法上有新的拓展,抓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再次,在宣传导向上有新的提升,做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最后,在宣传力量上有新的整合,真正树立起“大宣传理念”,全员动手,形成宣传合力。
首先,坚持运用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其次,注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建设,让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世界的丰富,成为意识形态工作最强有力的注释;最后,着力提升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着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的 “意识形态力”,着力解决好“从事意识形态研究的大多都不具体接触意识形态工作, 从事意识形态工作者又不深入研究意识形态”的问题,把握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动向与趋势, 制订正确应对挑战的举措,把意识形态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
[5] 习近平.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N].人民日报,2015-02-18.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