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静,金华频,董大富,徐锦才
(1.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2;2.水利部农村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2)
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实践与建议
舒 静1,2,金华频1,2,董大富1,2,徐锦才1,2
(1.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2;2.水利部农村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2)
我国农村水电量大面广,安全生产水平比较薄弱,为加强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工作,水利部组织开展了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试点工作。结合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一、二级评审实践,在阶段性总结部分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创建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步创建工作建议,推动和促进农村水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完善,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为全面铺开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提供参考。
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成效;创建建议
农村水电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能源供应,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农村水电投资主体的多样性,大量水电站安全生产处于不规范状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水利部门采取了清查整治“四无”水电站、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分类及年检等多项行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利部开始深入开展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2011年7月,水利部印发了《水利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2013年4月份,水利部印发《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水安监〔2013〕189号);2013年9月,水利部水电局在《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分类及年检办法》基础上,制定出台配套文件《农村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办法》(水电〔2013〕379号)和评审标准,正在全国开展1 000座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达标评级试点,为农村水电运行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提供示范。自2013年底始,吉林、浙江先后出台了省级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率先开展了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试点。
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是第一批水利部认定的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评审机构,开展了全国首座农村水电站(浙江省文成县靛青山水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工作,完成了多座电站的一级评审。同时,还派出多名专家参与了浙江省部分农村水电站的二级评审工作。本文基于近期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工作实践,阶段性总结了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及评审工作。
安全生产标准化包含安全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3类,具体到农村水电站,分解为41个项目和97个评审内容。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也主要围绕这97条内容展开,从设立目标、逐项排查、自评打分到现场评审,电站的标准化创建过程至少需要历时近1年时间。从目前已完成评审的电站来看,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一、二级的电站基本都达到了评审标准,电站以安全生产为基础,将标准化管理理念渗透到电站运行的各个方面,硬件软件实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主要成效如下:
1.1 安全意识显著提高
在《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的97个评审内容中,安全管理占了52个,包括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救援、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占标准1 000分的51%,可见安全管理对于电站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从现场评审来看,电站在标准化创建前基本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制度的合理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都不够,不少制度形同虚设,缺少执行、考核记录。通过此次标准化创建,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尤其是《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对设定目标进行分解、控制和绩效考核,通过制订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等,明确各职能科室的安全责任人与安全生产职责,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遇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管理体系,真正建立了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安全隐患排查、重大危险源识别与监控、应急预案制定等手段规范了安全生产行为。迎评前安全生产各项制度的梳理、全方位无死角排查等工作使得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创标过程基本做到了全员参与,电站管理及运行人员均体会到标准化创建过程是一次学习过程,工作任务虽重但收获很大。
1.2 设备设施更加可靠
设备设施的可靠运行是电站安全生产的基础。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中,生产设备设施占360分,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分别对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水力机械、电气的设备设施都作了要求。标准化创建过程促使电站进行地毯式排查,在自评过程中对照评审标准扣分点,清楚地发现设备设施运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设备设施可靠性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一是水库大坝除落实定期安全鉴定外,还从警示标识、抢险通道、坝面整洁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二是隧洞、压力管道、引水渠道、启闭机房等在危险点均增加了安全护栏、爬梯等措施,生产运行工作更加可靠。三是水轮机、发电机、调速器、变压器等机电设备运行、检修、维护记录更加完整。四是压力钢管、拦污栅等金属结构部分防腐涂装到位、止水良好。设备设施的整改完善,不仅保证了电站的安全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站的运行效率。
1.3 运行管理科学有效
评审标准在对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水力机械、电气设备各部分硬件进行打分的同时,增加了设备设施运行管理、检修管理、设备报废管理等软实力评审。“两票三制”的严格执行、运行数据的完整记录、故障隐患的闭环处理,体现了电站运行管理的有条不紊。创标电站还不同程度细化了各种设备设施管理,包括特种设备、防爆、防雷、阻火、导电、消防设施的定期检查维修等;落实设备设施主人管理制度,开展了设备设施评级;油气水线路及方向标识明确;危险物品摆放有序;防止粉尘、毒物、噪声、辐射、高温等职业危害的措施到位;完善备品备件和工器具的管理,使其更加规范有序;厂区安全警示标志、安全出口、逃生路线等标识清晰。在保证电站安全生产的同时,体现了人性化科学管理的一面。结合技术改造,大部分电站采用了自动化监控系统,不仅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还提高了电站整体运行管理水平,实现了安全运行与科学管理的完美结合。
1.4 主动创新彰显特色
安全生产标准化允许电站企事业单位在完成评审标准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发挥各自优势,各显特色。本阶段参加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尤其是申报一级评审的电站,留给评审专家的印象除了电站各方面软硬实力的普遍提升外,还体现在创建文化上的因地制宜,各有特色。如浙江文成县靛青山水力发电厂提出“让行为合乎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的口号,充分利用电厂地形特点,建设了“安全文化园”,营造了“激情工作、快乐生活、和谐团队、幸福家园”的氛围;仙居县北岙水电站在职业技能培养上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开展花园式厂区建设,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公司及个人多次在省、市级农村水电运行技能与安全知识竞赛中获奖。类似这样的特色,其他电站可以参考借鉴,但不宜完全照搬照抄,而是应吸收其管理理念,结合实际需要形成自身的特色。
我国农村水电量大面广,在完成2015年试点电站评审后,将全面展开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达标评审工作,总结目前创建与评审情况。
2.1 创建过程因地制宜
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涉及面广,装机容量5万kW以下电站原则上均要实现标准化。我国农村水电站数量超过46 000座,电站规模、投资主体等差异显著,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实现安全生产的百分百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没有固定模板,在鼓励参加标准化创建的电站按评审标准完成规定创建内容的同时,应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先进管理思想与传统管理经验相结合,争取做到少投入、补缺点、创特点,强化电站安全生产的意识和有效措施。同时,在安全文化、技能提升、厂区风貌、人文氛围、安全习惯等方面凸显电站自身特点,呈现独有的企业文化。
2.2 隐患排查及时闭环
农村水电安全生产基本意识整体上仍然比较淡薄,部分电站业主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重视,对安全检查工作敷衍了事,对存在的隐患视若不见,标准化评审过程也发现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力的情况。电站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将隐患排查与危险源辨识相结合,重点排查拦水坝、引水渠、渡槽、压力前池和压力管道等容易影响公共安全的部位,将涉及公共安全的设备设施(如隧洞、调压井等)列入危险源,定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评价、确定隐患等级和督促落实,做到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2.3 绩效考核持续改进
在前期的标准化试点评审中,所有电站均是首次创建标准化,安全标准化实施情况的检查评定工作尚未开始,因此对“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基本上作为合理缺项处理。完成达标评审后,每3年或5年要进行复评,复评就要求电站每年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形成评定报告。制定绩效评定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等,将安全标准化工作评定结果纳入单位年度安全绩效考评,提高全员参与积极性。同时,需将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相结合,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及时调整生产目标、规章制度、规程规范等,补充完善安全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和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绩效,实现电站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另外,还要探讨达标电站相应的激励制度,提高其创建和持续改进的积极性,如适当给予财政补贴、项目资金安排优先、争取提高入网电价等;对安于现状、无意进行标准化创建的电站也应进行一定惩罚,力争做到奖惩有度、全面提高。
2.4 动态过程不断完善
标准化工作在没有固定模式参照的情况下,需要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找出问题,不断完善。按《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办法(暂行)》要求,一级电站在达标5年后需进行复评,二、三级电站在达标3年后需进行复评。电站企事业单位应对照《评审标准》每年开展自评自查,列出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整改,自评和整改结果将作为申请复评的依据;因此,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前期标准化创建时,由于电站自身普遍缺乏经验,评审机构也要发挥其技术优势,指导电站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电站自身需成立安全生产整改小组,应按照电站日常安全生产规定的要求,定期开展与安全相关的活动,如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月”活动、创立《安全简报》、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知识培训、策划应急事故演练等,调动农村水电站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电站整体安全素质,营造农村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2.5 试点标杆、引领示范
创建一级的农村水电站一般条件相对较好,在行业内已形成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这些电站要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积累丰富经验;并以此为标杆,可为其他农村水电站的创建达标工作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如县、市一级农村水电地方主管部门或农村水电业协会等,应发挥其在农村水电中的指导作用,参照试点达标电站创建工作,按照农村水电站类型编制标准化创建模板,帮助规模小、力量弱的农村水电站开展创标活动。
2.6 不断完善评审标准
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实行扣分制,对97个评审内容设置了扣分点。在试点评审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如评分标准设置不够合理、扣分点重复等。建议针对扣分难、扣分值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优化调整,特别是各省在制定二、三级评审标准时应充分考虑1 000 kW以下小电站的实际情况;对于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等管理类的赋分项可增加专家印象分,对制度、规程、预案的可操作性、合理性、完整性设置整体分;对于设备设施和作业安全应进一步细化扣分点,调整分值设置,明确扣分依据。
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是目前农村水电管理工作的一大新举措,是防范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标准化评审目的,不是为评而评,而是以评促建。通过标准化评审过程督促电站进行全面大检查,逐一对照安全生产条款,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电站从制度到设备、从思想到行动真正做到安全运行、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目前已参加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都是规模较大、自身条件不错的农村水电站,相对来说运行管理水平都不错,属于优等生,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达标工作的全面启动将任重道远,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增加了标准化评审工作的难度。因此,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达标主体的全力以赴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创建和持续改进,进一步落实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强化安全基础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促进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
责任编辑 吴 昊
2015-06-12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1044);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面上基金项目(Y914008)。
舒 静(1981-),女,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小水电技术及政策研究等工作。 E_mail:jshu@hrcsh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