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2015-02-25 10:35:27
学术界 2015年12期

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条件

姜明安撰文:《法治中国建设中的法治社会建设》指出,法治国家建设需要法治社会建设的配合、支撑。只有在加强法治国家建设的同时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才能获得适宜的环境。法治国家不可能在虚无缥缈的空间建设,而必须在现实社会中建设。现实社会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无可选择的空间。只有不断打造整个社会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社会环境,才可能不断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有赖于法治社会建设为之提供一定的协助治理机制。现代国家治理不同于传统的国家管理,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为此,必须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促进各种社会自治组织的生长、发展,提高其参与国家法制监督的能力。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民,高素质的人民只能源于各种社会共同体的供给,源于法治社会的供给。没有法治社会培养、锻造高素质的各种社会共同体成员,高素质的人民就没有来源。而没有高素质的人民,就不可能,或至少是难于建设法治国家。

摘自《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世界历史尚未开始

赵汀阳撰文:《天下秩序的未来性》指出,世界史是一个可疑的概念。人类尚未做到“以世界为世界”,因此,作为世界之世界尚未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史是一种误导性的虚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至今仍然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世界,即地球尚未成为一个能够以世界利益去定义并且为所有人所共享的世界。因此,我们所在的世界除了物理性质,并无政治身份或政治的存在秩序,所以说,“世界”至今还是一个非世界。在这个非世界的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种普遍共享的历史。在现代之前,各地各有自身的历史。现代的殖民运动、开拓海外市场运动,以及帝国主义运动似乎把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各地的多样历史被欧洲的历史组织到一起,成为交织的历史,然而,这并不是世界史,只不过是欧洲势力的扩展史,世界各地的历史在欧洲霸权故事中只是被动或附庸的情节。以欧洲扩张史冒充世界史,是至今流行的所谓世界史的基本模板。真正的世界史必以世界秩序为开端去叙述人类共同生活。

摘自《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1期

古今方言概念存在两点差异

王东杰撰文:《“汉语是一种语言”:中国现代国语运动与汉语“方言”的成立》指出,就语言的分类系统看。中国传统语言认知结构由“雅言”和“方言”组成,雅言被认为具有一种普世性功能,此外的各种语言都被归入方言范畴。而这个“方言”,也就是其字面上的意思——方域性的语言,其中没有更加细致的区分,也不存在明确的统属关系,更不去规定它们之间是否具有同源性。今人所云方言则特指同一语言分化而成的地方变体,只有在同属“一种语言”的前提下,才有方言可道。现代的方言一词所涉及的不只有“方域”这一个指标,亦同时指涉了一套由语系、语族、语种等范畴构成的等级性语言分类制度,方言在其中处于基层。显然,这个“方言”是一规范性概念,使用条件比传统的“方言”严格得多。实际上,方言和雅言的区别,既被视为天地秩序的体现,也被认为政治秩序的映射。无论古今,“方言”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政治视角,不过,具体的思想背景却在改变中:传统方言一词隐含在天下观中,现代方言概念则产生于民族主义思想框架内。

摘自《学术月刊》2015年第11期

美国联盟战略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危险性

李景治撰文:《美国战略联盟探析》指出,美国的联盟战略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主导国际事务的重要工具。它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和危险性。这种危害性和危险性,首先取决于它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美国的联盟战略是冷战遗产,是冷战思维的产物。冷战后,它明显针对中国、俄罗斯以及朝鲜、伊朗、叙利亚等非西方国家。相关联盟战略实施的结果,必然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恶化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影响国家间的正常交往,以及地区的合作与繁荣。其次,联盟的行动方式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打击对手和目标的方法手段五花八门,但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特别是对相关国家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对相关国家进行制裁是联盟所采取的最常用的手法。尽管制裁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但毕竟对相关国家的经济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破坏作用。军事干预是美国主导的联盟所采取的更危险的行动。当今世界的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美国和西方大国所挑起的。美国和西方大国上述这些做法,无疑对世界和平、地区稳定造成极大威胁。

摘自《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0期

优先论是一种消极的平等主义

姚大志撰文:《论消极的平等主义》指出,优先论是一种平等主义,对此的证明建立在一种区分上面,即积极的平等主义与消极的平等主义之区分。积极的平等主义和消极的平等主义都主张,平等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两者的区别在于:积极的平等主义把追求平等本身视为最重要的目标,甚至视为最高的价值;消极的平等主义主张最重要的事情是帮助处境最差者,改善他们的状况,提高他们的福利,而平等本身则是改善他们处境所导致的一种后果。优先论不仅是一种平等主义,而且是一种更合理的平等主义,尽管它不是一种积极的平等主义,而是一种消极的平等主义。首先,优先论是非工具性的。对于优先论,处境更差者的福利具有优先的地位,与平等具有内在的价值,这两者是相容的。其次,优先论是关系性的。优先论确实关注处境最差者福利的绝对水平,以改善他们的处境,但是它也关注处境最差者与其他人的福利差距,以便决定把前者的福利提高到什么水平。最后,改善处境最差者的福利与追求平等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在这种意义上,优先论与平等主义也是同一种理论的两面,而这种理论就是消极的平等主义。

摘自《哲学研究》2015年第10期

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的经济学大体框架

常修泽撰文《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经济学体系创新之我见》指出,经济学理论体系应以人的发展作为核心思想来贯穿,具体可采取“一个顶层,三道横梁,四个支柱”,由此形成一个理论体系。一个顶层是以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作为顶层设计的基本导向,或者叫核心。三道横梁中第一道横梁,是在所有制关系上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二个横梁是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行市场经济。第三个横梁是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在于共同富裕。“四过程法”要有新思路:第一个是生产过程。生产过程要写人的自主决策与创新。第二个是流通过程。讲人与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及其模式创新。第三个是分配过程。这里强调“要素按贡献分配”与“人的心灵创造力”的发挥。最后一个过程,是消费过程。也就是消费过程怎么样自由选择,怎么样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总之,用人的发展作为一条主线,把这“四个过程”——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分配过程、消费过程串下来,从而大体形成一个新的体系结构。

摘自《学术研究》2015年第10期

现代文明并非传统的西方文明

原祖杰撰文:《东方与西方,还是传统与现代》指出,当下中国有关西方化与现代化的话语中存在着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就是认同欧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整合,将一切现代化的成果统统归之于西方文明。严格意义上说,所谓西方文明、欧洲文明、东方文明、中国文明等等,所指都应该是现代文明出现之前局限于某一地理空间的区域文明。首先出现在欧洲的现代文明,是“地理大发现”之后,也就是人类历史真正步入世界史阶段之后,经过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碰撞、冲突、融合而形成的。在欧洲的纵向变化,则是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等一系列文化和社会变革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过去一个世纪欧美学者在寻求现代性的欧洲渊源方面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探索,触角遍及地理环境、矿产资源、财产观念、契约文化、宗教伦理等各个领域,以此来争取欧洲对现代性的专利权。过去三四百年的历史证明,在现代化的大势下,任何传统文明都不能孤立地原汁原味地存在。现代性在向人类昭示了一种全新的空间观念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一种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全新的时间观念,那就是具有线性特征的进化史观。

摘自《文史哲》2015年第6期

联合式协商推动协商范式变革

闵学勤撰文《联合协商:城市基层治理的范式变革》指出,从单向度的平面协商走向多向度的立体协商,即联合式协商,在理念和技术上的跨越,正在帮助协商式治理开启新一轮的范式变革。联合式协商需要突破常规协商在观念上的桎梏、人数上的束缚、时间上的跨度、技术上的壁垒和决策上的狭隘,从结构层面进行全方位联合,通过创建一个协商系统来高效达成协商目标。首先是协商理念的变革,在多元且冲突的利益群体中能否实现罗尔斯曾提出的“重叠共识”。即在适度压缩个人理性的情形下,或者用中国古语中的“求同存异”来寻求大范围、冲突利益下的协商共识,这既是协商理念和价值观的共鸣,也是需要长期培育多方实践才可能实现的多元公共理性。其次是协商技术的变革。联合协商要求短时间、超人数、多声音下的合作,多样化的社团、多平台的网络和多组织间的交互作用,一种多层叠加的立体式“公共对话”将会产生,这对协商组织者的协调技术、参与者的对话技术、移动互联网的直播技术和决策表决技术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再者就是联合式协商能否常态化的问题。联合式协商通过填补“结构洞”,约请更多层面、更广泛代表性的利益相关者或专家团队、媒体成员参加,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诸多免费平台,在信息化时代有足够的低成本操作空间,且因更多汲取多元意见,可以呈现更多合法性证据,反而减少了未来协商决策不能落地的困惑。

摘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6期

网络游戏是特殊的文化生产行业

陈伟军撰文《网络游戏的艺术表征与叙事路径》指出,网络游戏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生产行业,与特定时代的生活方式、群体心理有着紧密联系。数字技术重塑了游戏方式,具有侵略性的娱乐文化,向四面八方扩散,用“幻化”的视觉表象填充人们空虚的闲暇时间,为沉闷乏味的生活找到一个宣泄口。网络游戏可以视为影像对思维和观念的实践,它采用一种“想象的跳动”方式,超越现实限制,自由转换时空,塑造一个互动性的影像世界。大众丰富隐秘的欲望,在网络游戏中幻化为具体、可感知的视听形象。负载着意义与价值的网络游戏作品,是一种泛化的艺术文本。文学、历史、影视、民间传说等各种资源引入游戏领域,丰富的题材为“网游”的跨媒介叙事提供了保障。娱乐与艺术,商业与文化,为网络游戏构筑了多维价值空间。网络游戏的社会意义越来越丰富,其策划、生产、设计、传播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能产生和体现价值。不断创造新的价值链,才能吸引那些醉心于时尚潮流的“新新人类”,同时产生更大的文化效应和商业附加值。

摘自《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政治逻辑主导下的逆向选择导致“政府失灵”

王军洋撰文:《政府行为选择与市场逆淘汰》指出,污染产业在欠发达地区的聚集并淘汰非污染产业的现象不仅仅是市场自发机制的结果,而是有着深刻的权力干预的渊源。污染产业由于自身更高的寻租空间而受到公共权力的青睐,并因此而享有政策上的各种特权,进而形成对非污染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并最终扭曲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除此以外,受到公共权力保护的污染产业的优势地位还体现在与本地公民的互动中,因为存在权力的阻拦,公民行动也很难形成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制约,当然这势必会变相增强污染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这一点在理论上说明,形成市场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并不仅仅源于买卖双方之间信息非对称的市场逻辑,也完全可能源于公共权力出于自身偏好而干预市场的政治逻辑,而且政治逻辑主导下的逆向选择更容易驱使市场进入劣质产业或者产品的锁定状态。这实际上也印证了公共选择理论所阐述的“政府失灵”理论,政府的市场干预并不必然是有效的或基于公共利益的,政府基于自利而实施的干预行为完全可能违逆市场运转的基本规律,劣化市场的基于竞争而进行的资源配置,而且“政府失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并不比“市场失灵”的影响小。

摘自《人文杂志》2015年第11期

中国公共财政的结构性转型尤为及时

顾昕、孟天广撰文:《中国社会政策支出增长与公共财政结构性转型》指出,社会支出的水平和结构,一方面呈现出一个国家社会民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这个国家政府的施政理念。中国公共财政正在发生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结构性转型,体现出中国政府的发展战略正从单方面注重经济增长向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向上转变。中国公共财政的结构性转型,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及时且弥足珍贵。中国的发展主义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主义,缺少社会发展主义的要素。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亟待社会政策变革,其方向是重建一个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福利国家。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建设一个发展型福利国家,完善社会保护体系,使之成为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性基础设施,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制度性基础。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中国公共财政的结构性转型能否坚持下去,中国市场机制的社会性基础设施能否进一步夯实,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影响要素之一。

摘自《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加快政府职能根本转变的五个着力点

胡家勇撰文《论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指出,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是全面深化改革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基于改革开放38年经验,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逻辑,加快政府职能转换需要从以下五个基本方面着手:一是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出发界定政府职能,将绝大部分资源配置活动和基于个人偏好的选择,都交给市场主体。二是把政府支配的资源量控制在政府履行自身应尽职能的水平上,为市场配置资源释放尽可能大的空间,同时为那些与政府谈判力较弱和距离远,但能够对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的市场主体创造出更宽松的环境。三是重塑政府间关系,合理配置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建立科学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除GDP增长外,尽可能把社会安全状况、环境质量、居民收入、就业水平、生活水平,乃至居民的日常生活感受纳入到官员政绩考核之中。四是建立有效的政府治理结构,用法律规范和制约政府权力,使之在法律框架内运行。五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特别是投入责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摘自《中州学刊》2015年第10期

当前《资本论》哲学研究亟需摆脱“知识论立场”的影响

高云涌撰文《以哲学的方式推进〈资本论〉哲学研究——兼及“科尔施问题”的活动论解》指出,国内哲学界关于《资本论》哲学性的确证方式大体上有两种:“应用论”的确证方式和“视域论”的确证方式。两者在很大程度上都对“《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中的“思想”做了名词性的理解,即都偏重于对其哲学“思想内容”的理解,进而又在研究和传播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相应的哲学“思想内容”理解为或等同于一定的“哲学知识”,因而实际上又都属于同一种可称之为“知识论”的确证方式。这表明在目前国内哲学界关于《资本论》的研究中,如何摆脱“哲学的知识论立场”的影响其实仍是一个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哲学的活动论立场”对“哲学的知识论立场”的理论反拨,对于我们摆脱关于《资本论》哲学性的“知识论”的确证方式和研究方式开启了一条有益的问题解决出路。如果从“哲学的活动论立场”出发来确证《资本论》的哲学性,我们就会将“《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中的“思想”做一种动词性的理解,就会突出强调对其“思想活动”或“思想方式”的研究,而不是将关注点仅仅放到对其“思想内容”的研究之上。

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礼仪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于丽萍、周向军撰文《论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指出,礼仪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它不只充分表达了人的社会性,将人放在一个和谐的共同体中,明确定位、规范言行、实现大同;而且,它强调天人合一和整体性的先进理念,对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人与环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都进行了阐释和规范。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具有深远的当代价值:一是有利于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一方面,不管什么文明,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中西两种文化是可以互相交流、吸收,而彼此获得新生的文化。我们知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的两个支柱,缺一不可。二是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调解人与人和谐关系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调解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保证。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调解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本准则。三是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具有经济管理功能。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能够创造企业“外部经济”。传统礼仪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元素。四是有利于促进理想人格的实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理想人格的重要成分,是实现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体现了社会等差秩序的合理性。

摘自《学术交流》2015年第10期

以社会合作消除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固化

王道勇撰文《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固化与社会合作》指出,利益固化是未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最大现实挑战。当代中国正处在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并存的社会发展状态,一个群体所得好处与坏处的搭配情况是否合理是决定利益固化的关键性因素。现实中如果既得利益群体进一步恶性膨胀,利益受损群体进一步恶性循环,那么利益分配结构就会固化。在财富和风险分配的过程中,利益固化可能会日益向异常方向演进,最终会走向阶层固化乃至阶层对抗。从宏观层面来看,无论是为了保持社会稳定,还是想进而促进社会团结实现社会和谐,或者仅仅为了让未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得以推进下去,消除利益固化都是未来的改革无可回避的巨大挑战。未来,中央和国家层面需要对此进行统筹安排和积极应对,但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人民的普遍参与。为此,现在亟需做的事情就是促进不同利益群体形成社会合作意识,从而为合作行动奠定思想基础并提供行动依据。这就要求在全社会普及社会合作理念,要求社会底层形成利益妥协意识,更要求社会上层自愿参与各项改革。

摘自《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11期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三大着力点

孙久文撰文《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意义与“十三五”时期发展思路》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各区域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应在三大方面着力推进:一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基础建立充分自由的生产要素流动机制。在各个一体化区域范围内,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入手,促进城乡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由与有序流动,进而消除区域之间的障碍。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要以提升区域全部居民福利水平为根本导向。要在制度上保证全体居民参与的创新与创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一体化区域居民基本社会保障水平的均衡提高,促进地区财政和地区金融转向以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投入方向。三是建立统筹区域空间均衡协调的发展机制。第一层面是一体化区域内的空间均衡协调。其重点是落实区域经济的总体布局,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特别要考虑沿交通线或者产业带的城乡发展。第二层面是城市中心与周边镇、乡村的空间统筹。第三层面是生态环境的空间均衡协调。包括生态环境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摘自《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第6期

社会心态研究是对共同体验的形成机制研究

杨宜音撰文《社会心态:风险社会中心理共享现实的建构》指出,社会心态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领域。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这一研究将揭示个人与社会的心理连接机制,可以对社会合作与社会凝聚力的形成提供基本的理论解释。从目前国内研究看,存在四个问题:第一,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论框架。对社会心态的概念界定混乱且缺乏操作化;研究视角单一;研究内容零散而随意,缺乏内在逻辑。第二,测查和分析的手段不够科学和系统。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对民意的调查上,在分析上显得单薄和零碎。第三,对社会心态的预测能力薄弱。理论框架和测查方法的欠缺,大大影响了预测能力,对重大的、影响广泛的社会心态难以觉察。第四,缺少对调控社会心态方法的尝试和总结。未来,社会心态研究的重点应结合量表发展、抽样调查、实验室实验、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大数据挖掘分析、计算机模拟技术,不断与社会心态的观测与监控相结合,从而推进这一研究。

摘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