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创业创新及其路径分析*

2015-02-25 10:15周勇齐建国隆云滔
学术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体制常态经济

周勇 齐建国 隆云滔

新常态下的创业创新及其路径分析*

周勇 齐建国 隆云滔

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实践,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的新常态背景,并详细分析创业与创新之间的协同关系,最后就新常态下如何达成创业与创新目标提出建议,包括倡导全社会创新风气,提高全民的创业创新意愿;改革投融资体制和机制,为实现全民创新创业 “供血”;改善创业创新环境,尤其要在资源、机会、待遇方面尽可能实现体制内外均等,在一些领域甚至向体制外倾斜;适应新常态下知识经济新特点,在知识密集上多下功夫;关注知识敏感特殊群体的创新和创业,让一部分人先成功创业创新。

新常态 创业 创新 路径

2015年两会期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并且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 “双引擎”之一的高度,这显示出政府对创业和创新的重视,以及创业创新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还有一个新意是,创业和创新被同时提出,这显示了两者都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有着重要关系,要协同发展。我国服务业增加值自2013年超过了工业增加值,就显示创业和创新在服务业中将有更多体现。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而新常态背后有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切换、制度环境改变等因素。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声音也不断提出,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应该转换,要不断探索新的宏观调控工具。[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显然与当前经济新常态紧密相关,体现中央对形势的洞察,对治国理政思路的新转变。从北京中关村兴起的 “创客风潮”,近年来迅速向深圳、上海、天津、四川、贵州等地扩散。奔涌的 “创客风潮”不仅激发了无数人的激情梦想,也预示着我们将迎来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3]本文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实践,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的新常态背景,并详细探讨两者之间的协同关系,最后就新常态下如何达成 “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提出建议。

一、新常态下的创业

要了解新常态下的创业,需要回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创业发展背景。20世纪80年代,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曾经迎来过乡镇经济、私营经济发展的大高潮,丢掉铁饭碗下海,弃政从商在当时非常普遍。很多人从练地摊开始,没有钱就合作开 “皮包公司”,踏入商海,全民创业热情很高。改革开放以来的头20年基本上是 “国退民进”的时期,国人对当公务员、捧铁饭碗没有今天这么高的热情。当时的经济一下子大放开,但国人的商业文化规则并没有能够在短期内建立起来,于是市场乱象也随之而起,蒙拐骗坑、投机倒把盛行,有人甚至掏空了原有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所谓的新创业,只是肥了自己。于是,很多人开始视私营经济和创业如市场中的洪水猛兽,加之1990年代后期,中国经历了国营经济发展的塌陷期。由此,新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加强国有企业的发展,国营经济被注入大量资源,政策方面更是大为倾斜。新世纪以来的10多年是中国优质资源,包括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种要素,回归国有经济的10多年。这个时期虽然每年两会报告均要提到发展私营经济、活跃民营创业等类似的意见,但总体上是 “国进民退”的时期。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投入4万亿救市,大部分资金通过国有经济投放,不经意间更强化了国进民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私营经济更是举步维艰,主要建立于私营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创业也就越来越不活跃了。

尽管前一阶段的万民经商、大众创业在后来受到一定抑制,并且在一定时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负面效应,但其历史功绩不可否认。其对中国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历练新时期的商业文化,使市场经济更深入人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并为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前期基础。在问题的背后,它也给国人带来了教训,不实践不能检验市场经济的好处,不出问题不知道问题在哪。事实也如此,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秩序迅速好转,市场越来越健康,新型商业规则不断建立,诚信体系不断完善。在过了10多年后的今天,转入了新常态,又必须再提创业,且不得不提,个中原因是什么呢?

应该说,整个国家的富裕还是藏富于民,整个国家的产业还是要藏业于民,整个国家的资本要强大还是要调动民营资本,整个国家的发展还是要依靠千千万万普通的老百姓,整个国家经济的发达还在于民营经济发达。国营能够发挥经济稳定作用,当经济出现危机时国营经济的 “定针”作用不可忽视。国有经济的重要特点是产业大,一个个国有企业如大型航空母舰,但不好掉头,在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一下子难有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每逢经济转型期,规模小、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私营经济往往灵活机动。它们承担了 “市场试错”功能,每天有千千万万的小企业开张,同时每天又有大批小企业倒下,但总有一些能够找对自己的位置,健康成长起来,成就为后来的大公司。[4]世界各国并不缺乏国有企业,但即便是国有企业,很多也是通过国有化私人企业而来的。没有民营企业在前期的经验积累、市场积累、技术积累、路子探索,国有企业难有今天。在当前的新常态下,重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再掀 “大众创业”,无疑是对这一历史经验、成功经验的运用。

二、新常态下的创新

新常态的重要特征是经济增长乏力,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新的经济增长点再也不能依靠传统的方式,如规模投资、多上项目、资本拉动,靠大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机会已经不多。从项目角度而言,增长点无非是老项目和新项目,再投老项目,相当于重复投资,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之下,已经没有出路。只有投新项目,才是出路。但新项目必须建立于创新基础之上,这是本届政府工作报告要大提“创新”的原因。但为什么要提 “万众创新”呢?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数十年来创新机制的反思,包括忧患意识、教训吸取、经验积累,也是对新常态下新出路的寻找。

中国经济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除了劳动力红利,更重要的是中国抓好了创新,不论是模仿创新还是自主创新,几十年来中国的技术面貌大为改变。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工业技

术,服务业技巧,还是商业文化,平均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很多领域甚至出现了前沿的突破,如高铁技术。

教训是,中国虽然技术进步了,但模仿多,自主创新少,获得了大量外围技术或者即将淘汰的二三流技术,核心技术掌握少,精密零部件主要依靠海外供给。国家每年投入大量创新资金,但贡献率较低,大多数技术还是通过拿来方式获得。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短平快”思想严重,热衷于搞花样翻新,做一些浅层次的应用创新,不肯在基础研究上多下功夫。同时,中国的创新投入主要是体制内投入,体制外人员很难获得创新资金。一方面出现体制内创新资金花不出,创新动力缺乏,[5]另一方面出现体制外众多民营企业急需技术,却因为资金、设施和人才缺乏,很多创新机会难以把握。

危机是,来自技术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忧虑。中国虽然掌握了大量外围技术,但核心技术并不掌握。更要命的是,因为技术的依赖性,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名曰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提升技术水平,实际上是通过技术扩散,达到技术替代,通过技术占有市场,通过技术倾销其产品,获取高附加值。比如在农业领域,中国大量的传统育种技术被国外技术取代。另有一种危机是,传统技术达到了产能极限的压力。落后产能、过剩产能问题近十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原因是缺乏新技术、新市场开拓乏力,为实现充分就业,为保增长,不得已而为之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新常态的到来,世界范围的过剩危机日益明显。各国都在寻求新技术突破,摆脱经济困境。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找到新的市场增长点,经济才可能继续保持活力。

在新常态背景下,基于经验,要保持增长必须创新;基于教训,必须改革以往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投入方式,实现体制内外大创新,把民智激发出来;基于危机感,要有忧患意识,我们已经到了非创新不可的时候,创新不再是几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事情,每个人都要承担起创新责任,创新从人人做起,全社会都要崇尚创新。

三、创业创新同时提出的意义

如同藏业于民,藏富于民,智慧也是藏智于民,技术也是藏技于民,要发展整个国家的智慧关键是要激发民智,推动整个国家的创新发展关键是要依靠每个人出新创意、新点子。新一届政府报告不仅提出创业,提出创新,而且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提并论,可见两者一方面都很重要,另一方面也有着重要联系。

首先,创业是要创 “新业”,而不是创 “老业”,所以创业必创新。在世界经济大发展时期,尤其是中国经济迅速上升、传统经济大解放、潜力大释放时期,市场供不应求,只要创业,只要上项目,就有市场。但在新常态下,世界经济严重滞胀,中国经济经历几十年高增长后增速不断放缓,传统市场空间几乎用尽,市场早已经由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重复投资只会进一步加重经济负担,拖累经济复苏的步伐。只有投新产业项目,建立新的经济点,才能提高经济总量。

其次,创新是要创能够带来新产业的 “新”,能够带来新就业机会的 “新”,能够实现成果转化的“新”,所以创新必创业。在新常态下,创新要为经济增长服务,解决当下最为迫切的增长放缓问题,这几乎是创新的一个时代任务,科研工作者应有使命感。另外,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几大重要目标之一的就业,也会受到威胁。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而且涉及更关键的稳定问题。由于传统经济饱和,不可能再增加多少就业岗位,所以新增就业的希望就落在新产业部门,而新产业部门的诞生要依靠基于创新的创业。

再次,需要关注当前就业的新形势、新特点。在新常态下,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全民受教育水平、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力劳动者的供给越来越少,技术劳动者、知识劳动者的供给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传统老产业,不仅没有市场出路,还会面临体力劳动者用工短缺的问题。因此,在新常态下,创业必创新业。另一方面,智力和知识劳动者供过于求也给创

“新业”提出了要求。只有通过创新,大量建立基于知识和技术的新兴产业,才能消化现有庞大的智力和知识求职者大军,减少隐性失业。比如大学生就业,近年来问题异常严重,需要通过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创智力新业,创造更多的写字楼工作岗位,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同时,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基于创新的创业也由此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结合创新搞创业,创业就不是项目雷同、技术水平低下,而是上新项目,上新技术项目,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样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6]结合创业搞创新,明确创新的市场方向,找准创新的市场路子,实现市场化的创新,而不是建一堆空中楼阁,同时以市场养创新,实现创新和市场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新常态下如何达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要以知识创新、技术进步、新市场挖掘、新创业机会发现来适应新常态,建设新常态,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7]为此需要既看到新常态到来的紧迫性,未雨绸缪,转变发展思路,又要勇于探索,大胆迈开改革的步子,想和干都要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都要并举。具体而言,在新常态下,创业创新的如下举措值得关注。

(一)倡导全社会创新风气,提高全民的创业创新意愿

创业和创新在个人职业生涯中颇具挑战性,为达成创业和创新,一个人往往需要冒很大风险,付出艰辛的努力。创业创新主要依靠有活力、有闯劲的年轻人,但当前我国年轻人普遍存在着求稳求安的心理,想找铁饭碗,想进国有大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甚至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都不想进,更何况创业。还有很多年轻人虽然读了不少书,学历至本科、硕士,甚至博士,但教育的取向是为了谋得一份好工作,缺少专业和职业进取精神,无创新能力、创新抱负。是什么造成当前年轻人的这种创新风气不足、创业意愿低下,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做专题研究,要充分反思上世纪80至90年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甘愿丢掉饭碗下海。

(二)改革投融资体制和机制,为实现全民创新创业 “供血”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供血系统,创新和创业离不开金融血液的支持。要抓好基于创新的创业、基于创业的创新,就要对我国现有创业体系金融供给不足、创新体系金融体制存在缺陷作出弥补。西方的一个重要金融机制是创投,通过将创新资金投入高技术创业项目,创业者获得了资金支持,投资者获得了高额资金回报。而在我国,创投的金融体制一直没有能够建立起来。创投其实就是一种基于创新的创业,只不过更多从金融的角度解读,其模式可用以下式子表达出来:风险投资-创新-创业。创新和创业失败率高,但成功后的回报率也高,需要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因此,要实现我国新常态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险投资机制的培育是首当其冲的。

(三)改善创业创新环境,尤其要在资源、机会、待遇方面尽可能实现体制内外均等,在一些领域甚至向体制外倾斜

全民创业和创新主要通过体制外的经济活动进行,这就涉及到改善市场环境,改善民营企业投资环境问题。在资源、机会、待遇方面,努力消除体制内外不公平现象,在所有领域尽可能实现国民均等,甚至向体制外倾斜。正因为体制外的资源不足、机会不多、待遇不高,才造成人人都想往体制内挤。体制外的市场风险大,各项保障缺乏,需要发挥人的巨大创造力,付出艰辛的努力,由此需要提供给体制外的民营经济更多资源,让他们有机会获取风险溢金、创新回报。同时,因为艰苦、不稳定性和风险性,应允许而且保障体制外人员拿到高于相对安定、有保障体制内人员的工资待遇。总之,不仅要打破现有资源、机会、待遇向体制内倾斜,很多人不愿意到体制外创业创新、许多有潜力的能人坐享安稳的局面,让体制内外公平公正,而且要反过来,将资源、机会、待遇向体制外倾斜,让想当公务员、想进事业单位、想进国企的人员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想自己创业创新的人员则越来越多。

(四)适应新常态下知识经济新特点,在知识密集上多下功夫

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的服务职能应该更多是知识服务职能。[8]这个服务职能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的服务更多是知识密集服务,二是政府支持知识密集型创业。两方面职能其实都要基于创新。在创业创新的服务方面,政府应更多提供知识密集型公共服务,购买更多的知识密集型社会服务,打破以往只是在资金提供、人才政策、项目确立、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而收效有限的局面。在新常态下,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一定水平,人才实现了数量上的突破,同时社会资金不再匮乏,需要政府服务进一步提升层次,多在企业所缺乏的知识上下功夫,比如政策辅导、人力资源培训、产业引导、宏观经济形势解读、产业报告分析、市场行情分析等,以及适时回应企业需求,增加政策的可执行性,扎扎实实为企业办实事,排忧解难。在所服务的创业创新项目方面,政府应更多向知识密集型农业、工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倾斜。

(五)关注知识敏感特殊群体的创新和创业,让一部分人先成功创业创新

创新和创业需要全民参与,但创新和创业毕竟需要资金和物力支持,而资金和物力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要求全民创业创新的同时也要强调重点突破,包括重点领域突破、重点人员突破。在创新方面,知识人才和技术人才群体一直担当着一个社会创新的主要任务。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在体制内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进一步改革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理顺利益关系,让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让成果能够顺利产业转化。[9]在体制外的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目前关键是要提供均等甚至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比如有和体制内一样的项目立项机会,包括创新项目和创业项目。甚至,为了改变现有体制内僵化的局面,可以尝试将更多的资源、人力、物力移向体制外,寻求创新创业机制在体制外的新突破。而要实现全民创业创新,需要先由重点群体引领,让一部分人先创新起来,先创业起来,再带动万人创新、万众创业。正跟改革开放前期提出的一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全民致富。当前,我国已经实现相当一部分的改革初衷,人民群众生活普遍提高了,如果在创新和创业上也采取重点人群突破,让知识人才和技术人才先创新创业,让他们先成功,则有望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创业和创新潮流。

[1]傅义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记录 (2013—2015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4年12月29日。

[2]万晓晓: 《马蔚华:中国经济转型调整带来的七大新机遇》,经济观察网,2014年9月19日。

[3]钟经文:《迅速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人民日报》2015年3月3日。

[4]周勇:《产业发展中创业从业影响就业研究》,《求索》2008年第8期。

[5]赵学清、王仕军:《制度创新与创业环境优化》,《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6]李雪灵、姚一玮、王利军:《新企业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积极型市场导向的中介作用》,《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

[7]宋典、袁勇志、张伟炜:《创业导向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跨层次实证研究——以创新氛围和心理授权为中介变量》,《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8期。

[8]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

[9]任保平、郭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学术研究》2013年第2期。

责任编辑:张 超

F061

A

1000-7326(2015)08-0072-05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 “基于知识流创新的广东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研究”(GD12XYJ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项目)“气候变化经济过程的复杂性机制、新型集成评估模型簇与政策模拟平台研发”(2012CB955800)的阶段性成果。

周勇,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齐建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隆云滔,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北京,100732)。

猜你喜欢
体制常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