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文艺理论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02-25 10:15李艳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学术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文学批评网络文学

李艳丰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学术动态

2015年广东省文艺理论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艳丰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5年4月29日,广东省文艺理论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会长柯汉琳主持会议,近30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 “网络文学与网络批评、广东省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发展”主题展开研讨。关于广东省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发展问题,蒋述卓教授肯定了广东省文学批评的成绩,如2014年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广东省获六个奖项:《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关系初议》(蒋述卓)获文章类特等奖、《重构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谢有顺)和 《笔中有诗——文学因素对黄庭坚书法的影响》(陈志平)获文章类一等奖、《打工文学的整体观察》(刘定富)获著作类二等奖、《“梁庄”与中国想象》(申霞艳)和 《朱践耳交响乐创作技法的民族化思维》(蔡乔中)获文章类二等奖。同时也指出存在的若干问题,如评论家不关注文艺现实,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脱节,文学研究者不关注本土作家等。他希望本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的学者能够关注文学创作,关注广东作家,为本省文艺事业做出贡献。陶原珂研究员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广东文艺理论研究的现状:一是叙事学理论研究向纵深拓展;二是华文文学研究的推进,表现在研究视域与范式的变化;三是文学生产与接受理论研究范式的变革,随着网络文学兴起,文学的生产与接受发生了明显变化,文学理论应从学理层面作进一步研究;四是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的扩容,以及多元文化批评范式的交叉融合。姚朝文教授作了 《广东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前瞻之我见》的发言,提出广东文艺理论研究应关注文艺发展的六个向度:一是由文字阅读的文学向视觉观看的文艺转向;二是由书面文学向口头文艺表演转向;三是由静态的文学静观默想向动态的文艺跨界、多媒介综合表征转向;四是由纸媒质的文字向互联网电子媒介的大数据转向;五是由纯文学作品的单一化向新媒介文学的多元化转向;六是文学题材篇幅长短与结构的转向。关于网络文学与网络批评问题,杨克教授用 “六个第一”肯定了广东网络文学创作与网络文学研究取得的成绩:第一个举办全国性的网络文学座谈会;第一个实行网络作家入会机制;第一个将网络文学纳入传统文学评奖;第一个成立网络文学院;第一个办网络文学评论杂志;第一个办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广东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存在的不足则有:网络文学创作后劲不足,网络文学批评缺乏正式刊物与推广平台,网络批评与传统批评的关系亟待改善等。柯汉琳教授辩证思考了网络批评与学院批评的关系问题,从批评主体身份多元化、批评范式互动化、批评话语尖锐化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网络批评的特征。他认为网络批评是目前学院批评较为缺失的,学院批评应充分汲取网络批评的优势与特长。此外,苏桂宁、田忠辉、王坤、杨小清、伍世昭等多位教授,也针对与会论文发言,表达了自己的学术立场与观点。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文学批评网络文学
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刘诗宇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角下《幻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探析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