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历史自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5-02-25 10:15孙坤明王晓荣
学术探索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历史

孙坤明,王晓荣

(1.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55)

邓小平的历史自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孙坤明1,2,王晓荣1

(1.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55)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自觉意识的民族。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逐步形成了高度的历史自觉,展现了伟大的责任担当。他注重培养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重视继承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关心对传统文化的整理与保护工作,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忠诚守望者;他尊重历史事实,主张客观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坚决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错误,科学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中华民族科学历史观的辛勤培育者;他引领中华民族站在历史的高度探讨社会主义本质等理论问题,基于历史的经验强调保持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高度警惕和坚决纠正各种错误思想倾向,带领中国人民初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拓者。

邓小平;历史自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自觉是人们立足于历史感知而主动关照现实、探索未来的素养。邓小平在继承中华民族重史传统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以高度历史自觉密切关注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问题,以其科学的历史观念、宽阔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历史目光和自觉的历史担当,为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守护和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邓小平很早注意到守护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早在抗战时期,邓小平就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奴化政策“腐蚀我们的民族意识,消灭民族爱国思想,摧残民族气节”[1](P22),因此必须传播和实行新民主主义文化,加强对敌文化斗争;加强民族的爱国的宣传教育,激励民族气节,树立必胜信念。邓小平的记忆中始终铭刻着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并由此产生高度的政治敏锐和历史责任。1989年,他在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时,马上就联想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他把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并极具战略性地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2](P358)这里说的中国历史,主要是指中国近现代史。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深刻反省近代屡遭侵略的历史,增强了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凝聚了民族智慧和力量,使中华民族迸发出改革图强和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邓小平还洞察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面临着精神文明建设被忽视、民族精神家园被毁弃的危险倾向。因此,他果断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2](P28)邓小平十分关注精神家园建设的民族性要求,并果敢回应其时代性挑战,在中华民族精神沃土上奋力耕耘,对于传承民族魂脉居功至伟。

邓小平认为,培养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欺凌和屈辱,使不少中国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丧失信心,邓小平则明确表示:“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在历史上为人类做出过突出的贡献。”[3](P1124)1980年,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时,他在仔细端详刚刚出土的一把青铜长剑时不禁慨叹:“我们在秦代就有这么高的技术,真是了不起”,[3](P651)语气中充满了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由衷自豪。历史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历史文化中的人对其历史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4](P490)邓小平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自豪与自信正是来源于其高度的历史文化自觉。他指出,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人民战胜灾难,摆脱困境,走向未来的力量源泉。他说,帝国主义侵略没有灭亡中华民族,“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也没有击垮中国,“可能因为我们是个十亿人口的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又加上我们这个国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我们潜在的力量是大的,这也就是我们以后能搞好的一个依据。”[3](P1049-1050)邓小平对民族历史文化荣誉感和自豪感的辛勤培育,增强了民族自信,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需要继承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小平严厉批评了一些人贪图安逸和享受的思想,强调“要学我们的先辈,学过去的青年,学习他们为了革命是怎样艰苦奋斗的。”[5](P1338)“文革”结束后,他要求继承发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作风,迅速扭转军队中存在的肿、散、骄、奢、惰等问题。1989年政治风波发生后,邓小平再次强调,共产党员“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2](P290)他还进一步要求高级干部带头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对于生活待遇必须建章立制予以规范;要切实关心群众生活,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团结群众克服困难,搞好四个现代化建设。继承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需要对承载纪念和教育意义的革命遗址进行保护。邓小平对于革命遗址保护工作特别重视,他在1956年主持会议讨论因建水库需淹西柏坡革命遗址问题时,同意在水库建成后按原状迁到岸上修建博物馆的方案,以无损于西柏坡作为革命纪念地的意义。[5](P1319)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需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和保护。邓小平以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来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他十分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但曾一度被视为封建主义医学而受到不公正待遇。邓小平指出,中医经过几千年来的历史证明是好的,“花几十年的工夫,整理出完整的祖国医学,这是我们的奋斗方向和目标。”[5](P1343)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简化问题一度引起社会热议。邓小平认为,汉字简化问题要尊重科学,依靠专家。他说:“文字改革是科学,要搞得很准,太轻率了不行。不要一说就是经过中央领导同志同意了,中央领导同志讲的也可能有不对的,我讲的也可能有不对的嘛。过去对文字改革搞得比较多的是胡愈之、叶籁士、叶圣陶,他们的意见也不太一致。要多问问他们的意见。”[3](P343)邓小平对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糟粕始终保持足够的警惕,他在延安时期就指出,封建主义遗毒和民主传统缺乏是民主政权建设的重要障碍,“以党治国”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遗毒和国民党恶劣传统的表现,必须坚决清除。“文革”结束后,针对有人将“文革”原因归结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错误认识,邓小平又明确强调,“文革”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6](P167)要纠正“文革”错误,就必须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健全民主法制,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邓小平关于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主义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他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历史文化意蕴的可贵自觉,对于中国人民正确认识封建主义余毒的危害,全面深刻总结“文革”教训,自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培育中华民族的科学历史观

一个民族的历史观,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中华民族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取得了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设的巨大成就。但经过“文革”浩劫,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青年的历史观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不少历史认识的混乱。邓小平对这个问题极为重视。他指出,如果不能以科学的历史观来妥善总结处理历史问题,就会造成思想混乱,甚至导致政局动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以其远见卓识和坚定立场,为培育中华民族科学历史观做出了重要贡献。

尊重历史事实,是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的前提,是科学历史观的重要体现。邓小平始终坚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1972年在江西参观时,针对林彪一伙把“朱毛会师”的历史篡改为“毛林会师”的错误行径,他强调:“历史还是历史,历史不能篡改”,“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5](P1962)在参观于都革命纪念馆时,鉴于介绍内容有渲染成分,他坦率指出:“要求真实,符合历史原貌。”[5](P1965)在兴国县,邓小平发现遗址介绍中将原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写成“曾珊”,当即严肃纠正说:“曾山的名字是大山的山,不是珊瑚的珊。曾山同志很有名气,不要搞错了。”[7](P116)1973年,邓小平在湖南韶山参观毛泽东故居馆时,工作人员请他作指示,他说:“没有什么指示。你们陈列的是历史,只要符合历史就行。”[5](P1985)对于个别历史事实的记述,自己难以确定时,邓小平从不武断,而是非常谨慎地请相关人员核实。1978年,在审阅《“八七会议”到底是在哪里召开的?》一文时批示道:“我只能肯定是在汉口原德租界一幢一楼一底的小洋房里开的,哪条街几号不记得了,可能李维汉同志回忆得起。”[3](P354)邓小平这一严肃认真的态度,不仅对于规范党史撰写和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党的崇高威信,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基础,巩固党的领导地位至关重要。

邓小平主张客观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他提出,评价毛泽东,既要肯定他的功绩,也要指出他的缺点和错误;分析错误时,要承认毛泽东个人的责任,“但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6](P172)“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6](P244)他认为,要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必须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相联系,要分析当时历史环境和各种不同情况,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毛泽东个人品质上。他说,如果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感情用事地把毛泽东的错误说过头,“只能损害我们党和国家的形象,只能损害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威信,只能涣散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6](P366)当得知有人质疑周恩来时,邓小平提出,周恩来是人民很尊敬的人,他在“文革”中说了好多违心话,做了很多违心事,但那是因为他所处的地位十分困难,人民原谅他,正因为这才保护了相当一批人,减少了“文革”中的损失。[6](P348)邓小平对评价自己十分谨慎,反对歌功颂德、吹嘘自己。他多次拒绝外国人为他写自传的请求,以防过分宣扬自己。在谈及公众场合悬挂自己照片的问题时,邓小平明确表示“不提倡”。他认为,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自己也做了一些错事。所以“对我的评价,不要过分夸张,不要分量太重”。[2](P317)邓小平这种将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评价与历史环境相联系的态度,有助于人们同情地理解并客观地评价历史。他的以身作则,对于中华民族树立科学历史观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在历史认识和评价问题上,邓小平坚决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错误。他针对“文革”后出现的“非毛化”倾向指出,如果真搞“非毛化”,“那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3](P725);“我们现在还是按照毛主席、周总理画的蓝图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来实行我们的对外政策。”[3](P474)他以苏共在斯大林评价问题上的失误为教训,强调毛泽东思想旗帜“丢不得”。如果“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6](P298)在邓小平的领导和推动下,全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改革开放事业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错误的坚定立场启示我们,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的严峻形势,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勇敢作为。要扎实开展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共党史学术研究,不断加强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正确认识和科学引领社会思潮,以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力量。

科学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领袖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科学历史观的重要内容。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已经能够深刻理解这一问题。他指出:“敌我斗争的胜负,决定于人民。”[1](P40)只有保持艰苦奋斗和联系群众的作风,反对享乐主义和奢侈浪费的毛病,和人民站在一起,才能获得不可战胜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和群众路线的认识更加深刻。1956年,他在为中共八大起草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不能否认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但个人作用归根结底是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为转移的。领袖是在群众斗争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而不能是自封的,是在群众之中,在党之中,而非在群众之上,在党之上。领袖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服从党的组织,遵守党的纪律。对领袖的爱护,不是对于个人的神化。[1](P235)“文革”结束后,邓小平主张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反对搞个人崇拜的“两个凡是”。他提出,毛泽东的事业和思想,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也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是半个多世纪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尊敬杰出的个人,“当然不是迷信,不是把他当作神。”[6](P173)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不仅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坚守,更是他对中国历史深刻洞察的结果。我们只有敬畏历史,敬畏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获得无穷的力量。

三、引领中华民族以史为鉴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开始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方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画卷,是邓小平带领人民在反思历史和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正如他深刻指出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P3)在同外国客人交谈中国的改革开放时,邓小平总要先讲中国共产党探索奋斗的历史。他说,讲这个历史,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2](P234~235)邓小平这种以史为鉴的宝贵自觉,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开拓和飞速发展。

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深入探讨,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理论任务和关键所在。立足历史的反思和总结,对于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一一剥离和否定,是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鲜明特点。他汲取过去离开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2](P255)他以资本主义导致两极分化的历史为依据,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2](P364)他批判“文革”中“四人帮”搞封建主义的假社会主义,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6](P168)他反省封闭自守导致贫穷落后和愚昧无知的历史,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快速崛起的经验,提出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并不背离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在这些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邓小平做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理论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也是基于历史的经验,邓小平十分强调保持社会稳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鉴于旧中国因贫穷落后而备受欺辱的历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采取果断措施维护社会稳定。他特别指出:“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2](P357)而要保持社会稳定,就要坚决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组成一个勇于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主要负责同志考虑问题要着眼于长远和大局;要克服派性增强团结。他说,“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2](P365)民主与法制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系统纠正“文革”错误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他认真吸取“文革”动乱的教训,认为“文革”那样的“大民主”实际上是无政府主义,必须禁止。他提出,要在解放思想、发扬民主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正是这种为“自由设限”的智慧,[8](P249)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各种打着“民主”、“自由”和“人权”旗子的势力,无视我国取得巨大历史成就的客观事实,不断挑战现行的政治制度,肆意践踏法律法规,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我们必须汲取邓小平在这一问题上的历史智慧,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努力锻造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切实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邓小平注重以史为鉴,始终高度警惕和坚决纠正各种错误思想倾向。“文革”期间,邓小平在主持整顿工作时,曾努力纠正“左”倾错误,并取得显著成效。“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拨乱反正,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如何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倾向,邓小平深刻指出,既要反“左”,又要反右,重点是纠正“左”的错误思想,当然也要纠正右的错误思想,对“左”和右都要做具体分析。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教训后,他强调,纠正“左”的倾向和右的倾向,都不要随意上“纲”,“不要人人过关,不要搞运动”,[6](P381)他主张通过整风和学习来纠正这些错误思想倾向。在邓小平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不断克服“左”、右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邓小平带领人民立足历史,初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这主要表现为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20世纪80年代出现大学生闹事问题后,邓小平在回顾近代中国选择资本主义道路失败的历史教训后指出,“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2](P206)他说,“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2](P206)他强调,我们会“继续向人们证明,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对自己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认识到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能丧失警惕。”[2](P206)1989年政治风波后,邓小平列举西方列强历史上在侵犯人权方面的种种罪行,有力驳斥了西方的“制裁”借口。他回忆起中国人民顶住压力、战胜威胁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充满自信地表示:“我们从来就不听那一套”,“中国坚持社会主义,不会改变”,“什么威胁也吓不倒我们。”[2](P345)西方的“制裁”是不管用的,“中国是垮不了的,而且还要更加发展起来。”[2](P357)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坚定,不仅源于他对中国历史的清醒认知,还表现为他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自觉坚持。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信心的坚定和共识的达成,需要认真探寻改革难题的历史渊源,深刻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科学把握历史客观规律,切实以邓小平为楷模树立高度的历史自觉。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04-197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榕.我的父亲邓小平[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8]傅高义.邓小平时代[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13.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Deng Xiaoping'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SUN Kun-ming1,2,WANG Xiao-rong1
(1.School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710119,Shaanxi,China;2.Institut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710055,Shaanxi,China)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nation with a strong sense of history.In the long-term revolutionary career,Deng Xiaoping had gradually formed a high degree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showing his great responsibility to shoulder.He payed attention to cultivate people's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ense of honor and pride,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and spirit,cared for the exca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He is a loyalwatcher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ual home.Deng Xiaoping respected historical facts,advocated objective and dialectical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history,resisted and criticized thewrong historical nihilism resolutely and held a scientific view on the historical view of the people.He is a greatman whoworked hard on educating the Chinese to reshape their scientific view of history.Deng Xiao-ping led the Chinese nation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issues like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at the heightof history,stressed the extreme importance of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based on historicalexperience,and watched out for and corrected resolutely all kinds ofwrong ideological trends.He led the Chinese nation to establish preliminarily the confidence of socialism,and is a great pioneer in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ng Xiaoping;historical consciousness;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849

:A

:1006-723X(2015)09-0001-05

〔责任编辑:左安嵩〕

2014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B0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基金(QN143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政项目(SZ1310)

孙坤明,男,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王晓荣,女,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历史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论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