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飞
(1.哈尔滨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 150066)
传播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形态及其演变
李志飞1,2
(1.哈尔滨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 150066)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演变是思想的历程,也是实践的历程,更是传播的历程。不同载体形式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形态演变的基础,也是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前提。随传播手段、渠道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三种形态,即从文本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到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最终在信仰层面形成了人文精神、道德境界和理想信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必然要借助现代最新的信息传播手段,进一步改变自身的形态。
传播;马克思主义形态;信息时代
回顾和思考马克思主义160多年来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及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状态和发展趋势,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表现为思想的历程,就是“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就是“理论说服人”的过程,也是科学真理传播的过程,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的体系,在实践中的发展,必须依托人类已经具备的各种传播途径和手段。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传播有机统一的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形态,获得新的生命力。它的每一种形态在每一个层次上,都拥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渠道,马克思主义的每一种境界都是在传播和传承过程中被人逐渐理解和接受的。每一种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都与受众的认识水准和实践层次息息相关,因而与社会信息传播的手段息息相关。
马克思主义首先表现为一种客观的知识和理论体系,这种思想内容是以文本形态为载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其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载体形态。
一是马克思主义原始文本的创作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世时,不仅仅是创作,还要出版他们的文章和著作。所谓原始文本一般是指较早的版本,也包括早期经典作家创作的手稿、来往的信件、日记、读书研究过程中的笔记与札记及批注等。原始文本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神最原始的载体,也是最有价值的载体,是后来一切传播最可靠的依据,更是经典作家留给人类最宝贵的智慧和精神财富,是我们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始的依据,也是后人体会经典作家思想理论发展演变的脉络、了解和感悟他们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怀的重要途径。
二是马克思主义次生文本的创作和传播。思想理论经过二级传播甚至多级传播之后,不仅会吸引更多的核心受众,也会在实践中完善自身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传播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经典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倾心研究,勤奋写作,著述浩如烟海,但由于手段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将他们的思想和思考的所有成果都诉诸文字,也不可能把他们所有的文字都定稿和结集出版。基于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即使是经典作家在世时出版的著述,很多思想观点也在不断地修改校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七个译文版本的序言,每一个版本都对先前的思想观点结论有诸多的修改和更正,甚至对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也有修改,这些校正和修改对于后来马克思主义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更加贴近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果说《宣言》本身是原始文本,是一级传播,那么,以后几十年间出现的各种不同文字版本的序言,就是原始文本的次生文本,隶属二级传播,甚至多级传播层次。次生文本的思想对于后来人理解掌握《宣言》思想的精髓,其意义和价值并不亚于原始文本。《资本论》第三卷就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由恩格斯主持整理出版的;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人类学笔记》等重要思想著述,直到20世纪30 年代以后才被发现、整理和出版,开始在后世马克思主义者中进行多级传播。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本身就有次生文本和原始文本最早的差异。 所谓次生文本一般包括:在经典作家原始文本基础上经过后人再次编辑、转译后整理加工结集出版问世的著述和文字,这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亚于马克思主义原始文本的创作,如果没有人去从事这项艰苦细致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在较大的范围内传播和扩大影响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对原始文本进行编辑整理和转译的过程必然是再创作的过程,必然要渗透后人的理解和倾向,凝结着新的思想价值和思考,因此,经过他人整理加工以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本与原始文本之间、与经典作家的原始创作意图之间必然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
三是马克思主义的衍生文本的传播。所谓衍生文本就是对原始文本和次生文本的解释、阐释和注释。马克思主义仅仅依靠原始文本和次生文本传播,其影响和作用必定是有限的。而传播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必然是各种各样的衍生文本,即多级传播模式。为了传播和征服受众,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原始文本和次生文本加以准确深入的理解和阐释,而只有准确深入的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才能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被传播。后世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理论观点的理解和解释浩如烟海。在不同国家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会产生不同的解释;无数怀有不同倾向观点的、不同追求的政治家、理论家、学问家、实践家都会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做出各种各样的不同理解和阐释。其中有些阐释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很大的范围内被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也便具有了与经典作家原始文本同样的权威性,甚至超出了次生文本和原始文本,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的主流形态。这些理解和解释在事实上都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衍生文本。这些衍生文本的流传极大扩展、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衍生文本除了对文本的解释,甚至还包括对解释的解释,以及更多层次的解释。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以及诸多层次的解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庞大的衍生文本体系家族。衍生文本是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传播并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载体。衍生文本的大量出现,使许多由于语言文字和文化差异而无法接触文本马克思主义的人,最终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想的追随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与传播直接相关的至少有三种文本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三种形态的文本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原始文本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体系传播的客观依据。原始文本的创作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客观标志,是人类宝贵的智慧财富和精神资源,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传承的起始点。时至今日,这些原始文本仍然是人类智慧最珍贵的资源,是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始创作意图的重要的途径,也是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学者终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离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原始文本,后人对经典作家思想本意的理解和阐释传播都会成为无源之水和主观臆断。国内有一批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起致力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和探索,这种研究并非是忽视“主义”的意义和价值,在实质上是研究文本的转换,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衍生文本和次生文本向原始文本接近和靠拢,揭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原始本意。这种文本转换的研究并不是对衍生文本和次生文本的否定,而是从另一个侧面和层面上探索和考量这些文本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能仅仅依靠其原始文本。其他形态的文本对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传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本是“主义”的载体,是思想的表达方式,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决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原始文本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那些原始文本形态以外的文本也是马克思主义庞大文本体系的重要和有机组成部分。原始文本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起点,而各种次生文本和衍生文本大量出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果、也是进一步传播的载体和广泛被实践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的组成部分。离开这些次生文本和衍生文本,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在世界的范围内流传传播,就不可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不可能被如此众多的人所接受和追求,与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就是空话。因此,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甚至说,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信息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
第三, 上述三种文本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都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文本的作者都是具体国家民族的具体人,都是具体时代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由于每个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阶级与民族立场不同、实践目标宗旨追求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总是使他们对经典作家的观点结论做出各自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因而都只是具有相对真理和具体真理的特性。由此说明,自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起,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对文本形态的研究分析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时代的,是特定国家和民族的。德国人有德国人的马克思主义,俄国人的马克思主义与德国人的马克思主义大相径庭;中国人与德国人以及俄国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是一样的 ;当代世界上流行的有“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的马克思主义”,历史上的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都各自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如果无视历史的演进和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拘泥于具体语境下的固定结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活力就会被窒息。 文本是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基本形态。文本思想是客观知识,是科学和学术性质的研究和存在,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形式以及载体的研究,与国家或者政党领导革命建设的精神需求并无十分直接的关系。在这个层面传播、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客观精神和科学态度,坚持去伪存真,准确把握和还原经典作家的创作本意,避免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误解和曲解,防止望文生义和主观臆断。这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科学前提。否则,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究也会丧失科学精神,传播也会受到局限,甚至面临着走到教条主义邪路上去的危险。
思想理论传播的推动力来自实践。经典作家的文本并不等于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文本的传播也不能代替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是蕴藏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之中、蕴藏在从事社会实践的人民群众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形态在实践中升华为不同国家革命建设的指导思想智慧资源。
第一,指导和推动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使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被传播并在人类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是由于它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智慧,具有引导指导实践的功能。表面上传播的是文本,实际上却是不同国家民族革命与建设实践智慧的传播和传承。智慧来源于文本,但并不是文本自身。智慧不是对某些具体问题所做的结论和答案。智慧是思想和实践的能力,只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实践中展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作为近现代人类大工业背景下生成的智慧,不是通常所言的“某人聪明与否”的“小智慧”,而是以阶级民族国家群体为主体的、洞悉人类社会发展变迁规律、探索改变人类生存命运、实现人类正义公平、抑恶扬善、开拓创新、改变命运的宏大智慧。马克思主义是近现代世界进步人类智慧的资源,它通过在知识分子民众中广泛传播,使一些国家民族的大众群体感悟到理性力量,发现自己在世界上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传播是从文本向实践转换的重要环节。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同文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对此,马克思在早年就曾经深刻指出,“哲学家们都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概括和表述自己的世界观时,他们还深刻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去理解,因而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这些思想,体现了经典作家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的宏大叙事方法以及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世界本身是一个过程。旧事物灭亡、新事物生成,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所展示出来的革命和批判的本性,才能使经典作家的理论体系在传播传承过程中不断生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普及最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践本性和理论思维的宗旨。
第三,在实践形态上,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源泉和建设智慧的结晶。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向我们昭示,不论哪一种文本的思想,都与世界上各种宗教教义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不是现成的条文,更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体系,都是针对当时的具体问题提出来的。原始文本的创作一旦完成就会成为凝固和永恒。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来自文本又超越文本的,其只能是次生和衍生文本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某个特定发展阶段上、与某种特定国情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多样的,但其传播的核心途径是实践,是从文本不断演变为具体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智慧。因此,拘泥于文本的传播或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一种解释的传播,显然是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追求的。
在传播的历史进程中,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与文本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必须是符合一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最符合国家根本利益、为大多数国民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而不能是别的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相对于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最高层面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层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而这种研究也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作为意识形态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否则,那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生命力。文本是固定不变的,而人的思考和思想则永远是鲜活的。时代是发展前进的,人的实践每天都要面对新课题。任何真理都只是具有相对的性质。因此,文本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但马克思主义作为某个具体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却不能只是局限于文本,更不能被文本的研究和成果所限制。如此的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就可能成为思想混乱的根源。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阐释和传播,必须要分清不同的层次,即到底是对文本的研究传播还是意识形态的研究和传播?是学术性质的研究传播还是指导思想的研究传播?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研究在有些方面是统一和一致的,而在有些方面是有区别的。混淆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界限,其社会后果也是严重的。
任何思想理论的传播在一定的时空中都是有限的。与其他思想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在160多年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了从有形到无形、从外在到内化的过程,使有形的、外在的思想理论内化和升华为人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境界,为进步人类营造了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
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知识和理论体系,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指南,在更高的层次和境界上,蕴含着对人类前途命运的人文关怀,是对现实社会里人性、人格和良心的考问,在这个境界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体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格境界。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实现了从有形到无形、从外在的追求转向内在的自觉。
第一,在人文关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就是对人类的启蒙。启蒙就是开启智慧,祛除蒙昧,就是激发、激活那些蕴藏于人类心灵深处的否定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理性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使命就是以科学揭穿神话、用理性取代信仰,引导人类走出蒙昧实现进步。马克思主义汲取了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传统和文化精华,在大工业时代启蒙了那些身处社会最底层的雇佣劳动阶级,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阶级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生存状态和现实命运。马克思主义对雇佣劳动阶级的启蒙以及由此引发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命运,改变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中对人类的启蒙不是单纯通过书本和文本来实现的,而是在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实现的。这种人文精神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其意义和价值是任何文本形态都无法容纳的,也是文本的马克思主义所不能比拟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中引导大众探索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为文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都是有形的和具体的;作为实践的指南和智慧,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创新求变是它的本性,社会发展实践的无数成果事实就代表它的价值。然而,人文精神是无形的,在人文精神领域,马克思主义是形而上的,是非功利性的。作为人文精神,我们不能从实用的角度看待,不能以功利性的尺度即“有用”和“没有用”的标准来评价和确定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意义和价值。人文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其意义和价值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领域。随着文本思想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不断地转换和升华,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理论转变为落后国家、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争取独立解放的智慧,凝聚成为这些国家民族广大民众的共同的理想信念、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形成维系民族精神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万众一心的局面,改变这些国家和民族落后状态和现实命运。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不断内化为人的“心路历程”,即人的内心信仰逐渐生成过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一方面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人的心路历程,它的思想理论观点必然要影响人思想观念的生成转变,向人的心灵深处逐渐渗透。在这个意义上,进步的知识分子信仰和追求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就是信仰追求某种高尚人格,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化为做人的修养和德行。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往往能够通过马克思主义领悟到做人的根本道理,使这个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融为一体,从而超越文本形态和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人文关怀的精神领域中体验和感悟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终极价值意义。
第三,在人文精神层面上,马克思主义是人学、人道和人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争取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学说。人学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体系的一条主要线索,也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人文情怀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充满了对劳苦大众和社会底层人民的理解和同情;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人性,马克思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否定了资产阶级哲学家们对人性抽象肤浅的理解。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曾经是雇佣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为寻求共同利益、争取自身解放而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实现团结的旗帜和宣言;是一切被压迫、被奴役阶级和阶层群众寻求正义与平等的启蒙话语和精神支柱。在马克思主义各种文本体系的深层逻辑中,蕴含和渗透着对人类生存状况和现实命运的深切关注,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人奴役人等等诸多背离社会公平以及践踏社会公正的资本主义现实状况有切肤之痛,也洋溢着经典作家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经典作家吸收借鉴利用前人的思想理论成果,对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做了深刻的洞察,宗旨是要给那些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受雇佣的劳动群众寻求幸福美好的、公正体面的生活出路。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和具体结论总有一天会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但在情感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弱者、为穷苦人仗义执言、将资产者和统治者的财富权力视为粪土的豪迈气节和气概,是后世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必须永远珍视、悉心学习和效仿的楷模。这里,马克思主义超越了它的文本,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做人的情怀和情操、品格和气节,这是后世人理解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160多年的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至少演化出三种形态、三个层次和三重境界。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是单纯的文本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革命和建设的行动的指南,是道德理想、人格境界和人生情怀的展示和体现,更是人类发展创新、走向未来的永恒动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传播工作者终身追求的人格理想和崇高精神境界。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责任编辑:高云涌]
2015-10-16
李志飞(1976—),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A1
A
1002-462X(2015)12-00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