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开达,陈 劲
(1. 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2.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杭州 310027 )
“朴素式创新”范式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朴素哲学思想
殷开达1,3,陈 劲1,2
(1. 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2.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杭州 310027 )
如何以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是朴素式创新的核心使命。在发达社会和大型跨国企业所推崇的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盛行的时代,“小”的和“简单”的朴素式的创新行为更多地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价值取向。分析朴素式创新范式中所蕴含的传统朴素哲学思想,我们会发现,儒、道、法等各家对朴素的阐释虽各有侧重,但基本的朴素哲学及其价值观都是一致的,进而可推及对资源的珍惜和对民生和安全的重视,并由此引申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朴素式创新必须尊重天道与自然;要务本,致力于社会价值的增量和民生幸福;同时还要尚俭与尚简。探索朴素式创新可以为中国企业创新模式提供文化和哲学上的支撑。
朴素式创新;朴素;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朴素哲学;价值观
创新的价值当是有用性,新颖的有用性,同时也要系统地思考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技术创新对积极价值导向的遵循和对客观规律的敬畏一并成为其最朴素的品格。在西方文化主导的技术创新领域,减少强势工具理性所带来的“异化”并回归其核心价值的努力需要从东方的智慧中汲取营养,其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日本的“禅”道和印度民间的“节俭”精神等。而东方智慧中的若干源泉又或多或少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有一定的关联,颇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挖掘。
如何以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是朴素式创新的核心使命。在发达社会和大型跨国企业所推崇的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盛行的时代,“小”的和“简单”的朴素式的创新行为更多地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价值导向。朴素的创新不是口号,也不是摆设,而是被打上了朴素的底色,是切实可行的,是脚踏实地的,会慢慢地渗透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最终会开出绚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朴素的创新应是去除了为创新而创新的工具性,达到自然和纯朴的境界,正像康德哲学所言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朴素式创新源自某种近乎无意识的自然感知,是通过提供具有非常大的成本优势的产品或措施来应对严重的资源冲突问题,是传统朴素智慧和简单技术的结合。它在客观条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节俭思维,而是抓住最核心和最根本使命的创新智慧,这种智慧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先从朴素的字源含义说起。《说文解字》中说:“朴,木皮也”;“素,白緻繒也(白色的生绢)”。其本义分别为木皮和白色丝织物,最为广泛的引申用法是指代敦厚质朴的本色品质,不浮华、不过度修饰。《辞海》中 “朴素”一词解释为“质朴无华或俭朴不奢侈”。可见,朴素的含义是事物的本色和不浮华、排除虚伪与造作。在传统语境下使用包含尊重自然、务本求真、崇尚简约、温良宽厚和乐观知常等朴素精神。
朴素的品格和价值诉求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智慧中被广为推崇。在以“儒”“道”“法”等为代表的先秦思想流派及其追随者的思想中皆有涉及,其中尤以道家的朴素思想最具代表性。
老子《道德经》中“木散则为器”“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等同样也是强调事物的自然本色。然后,进一步将“朴”含义升华直至万事万物的本源“道”的层面。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提到:“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可见“朴”是“道”的最基本表征,像未曾雕凿的木材一样,自然、单纯和普适。老子认为,不论是圣人还是“至善”,只有维系朴素的灵魂,才能达到“大美”的境界,体验人性之至乐。在具体原则层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老子把天地人视为“三大”,并且把天地置于人之前之上,特别是明确了人必须效法天地的基本原则。
道家的朴素哲学思想至庄子时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这样描述上古社会:“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显然,朴素正是庄子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朴素的平等观是民性得以保全的首要前提[1]。
朴素思想中的天道及自然规则在儒道两家共同的经典《周易》一书中也有论及。《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最早提出了“天、地、人”三才观,又被称为“三才之道”,即专指“天道、地道、人道”。 人道应该学习、效法、实践天道与地道[2]。这个原则很早就深入中华民族智慧之中,贯穿于传统智慧的发展过程,逐渐地培育了国民尊重与天地合一、系统和谐的精神,产生出民众对天地与自然的敬畏之心。这应算是传统朴素哲学的基础。
儒家的朴素思想更多侧重于人本的层面。儒家的朴素哲学更看重事物的本质、实质、内容,尤其是其在人的层面的体现。《论语》提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法家朴素思想更多侧重于“质”和“用”,韩非子认为,对事物外表的过多重视是不合乎朴素的。喜欢或在意外貌及外观,这并没有错,但如果将外表与外观与其内在感情、质量及功能对立起来就欠妥了。
中国的民间生活传统由于处在儒家文化引领下且兼收并蓄百家思想中的精华内容,所以形成了更加重视道义导向且以“适宜”为主的朴素风格。在“重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和“敬天悯人”的生活情怀中逐渐演化出民间朴素生活传统的基本内涵。第一位是安全,以民生安全为本,则为其最淳朴的“天道”观,并凸显了创新所应遵循的稳定取向;第二是“节俭”, “物尽其用”等智慧所代表的是人对自然尤其是土地的敬畏,由自然经济中的生态农业文化所衍生,也是符合生态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智慧;第三个内涵是“义”, “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所表达的“重义轻利”思想是预防人性中贪欲被异化的技术手段所放大的民间良药。
综上可见,儒、道、法等各家在对朴素的阐释上虽各有侧重,但基本的朴素哲学及其价值观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尊重天道与自然,进而可推及对资源的珍惜和对民生和安全的重视,并由此引申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
朴素式创新当如《易经》所言:“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强调创新(立器)过程人性参照天性,敬天悯人,凸显创新中原本的价值合理性所在,去除工具理性对人性的捆绑,合天、地、人三事为一事,实现顺应社会价值需求的创新。这样的创新必须遵守一定的朴素原则并凸显其价值对应的目标。
第一,尊重天道和自然。天道和自然既是创新的启发又是创新的信条。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朴素思想的灵魂,也是现代朴素式创新重要的思想轨迹。从中国传统思想的源头上讲,人类文明中的诸多智慧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自然。由自然规律延伸出的天道和地道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与人际关系,指导人的实践。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充分意识到并尊重自然规律的影响,将对寻求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化解现代化工具理性思维所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具有重要贡献。
庄子在书中讲了一个“浑沌凿窍”的故事来说明创新的价值不应过多执着于对形式的斧凿,而更应凸显其本质特征的升华。这是一个中式的创世寓言,“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故事的内容架构本身与西方的创世说的区别是其自然性。从细节上说,七窍是人的面部特征,“倏”“忽”是至今沿用的表示时间快的词;从情节上看,浑沌是一块原始的大陆,所谓“中央之帝”,就是中央之地。而倏与忽是原始的大海,所以谓之“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这符合大地被海洋包围的初民之观,又因为浑沌是陆地,因此可供开凿,而为陆地开凿出生命、赋予其形态的正是大海。在由“倏”与“忽”这样极短暂的时间原子累积而成的无限藐远的时光中,洪荒之水对蛮荒之地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洗礼。而这个故事寓意深刻,凸显了徒有好心而违反天道的创造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就本质属性而言,混沌之所以为混沌,就在于其没有七窍,硬要为其凿窍,结果导致了混沌的灭亡。这种源自于传统思想和文学创作中的朴素有着深厚的民族性格基础,也应该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发挥其引领作用。
第二,要务本,致力于社会价值的增量和民生幸福。朴素思想的一个重要构成,同时也是其原始含义就是“本色”。凸显本色的价值,在创新指导原则中就要强调务本,朴素式创新的本是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社会价值的增量。
创新战略中的务本。《史记》中提及“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将社会发展中的“本色”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出来,也是当下创新发展中的核心价值导向。有些学者结合对现实的反思,又加入了五个字“食以安为先”,将食品安全问题也纳入了其“本色”的范畴,当市场中流行创造把食品的本质属性或根本价值抹杀使其失去了可以让民众放心食用的本色后,就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价值——社会价值的增量。因此,朴素式创新当致力于与民生共享的创新成果,而不是无诚信价值的攫取。
组织管理中的务本。孟子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这种由朴素平等观衍生的共享和关爱意识,早在数千年前就道出了今天扁平化浪潮下的组织管理理念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仁”,仁者人也,就是以人为本,爱是其中的主要感情。领导力是因爱产生的,还是因恐惧产生的?朴素式创新的答案是,它源自于关爱的感情与上下同德的目标。清朝康乾时期统治者所践行的“道统”及所对应的管理创新使当时的中国所创造的财富是世界总量的32%,康熙将其成就归因于“君、臣、民三者的同德”,这也是《周易》所提的“天、地、人”三才观的进一步发展。三才的统一、封建统治时代推崇的价值是君、臣、民同德,现代创新体系也应凸显三才的统一:组织(企业和企业主)、员工和用户(消费群体)的“同德”也是当下朴素式创新中的核心精神。
第三,尚俭与尚简。尚俭与尚简精神是朴素思想的最直接体现。先秦诸子中不乏推崇俭朴的人,节俭的实质是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真正的朴素哲学并不是鼓励人们为俭而苦己,而是要用最简练有效的形式实现目标。创新生产中已有被广为接受的原则:使用既定的原料创造更多的产出或在产出固定的情况下实现资源消耗的节俭。
困境或资源的短缺往往是创新的直接刺激因素,此时的创新往往具有最典型的朴素式创新风格。“以少胜多”“空城计”“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达成目标”都是朴素式创新的特征。然而,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先秦的“尚俭”精神在当代社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土豪”现象的盛行无疑是对朴素传统和朴素价值观的严峻挑战。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和财富的不均衡及所对应的不平等现象越来越严重,超越了资源和财富划分的朴素平等观,并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简化社会生活中的生存和交易成本,探索用最简单方便的手段实现目标和价值则成为新时期朴素精神的代表——尚简。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电子商务”“富媒体”教育及传统医疗和行政手段的简化和聚集等为代表的让事情更“简便”的思维影响着民众的生活,缩小着贫富阶层间的社会参与差距。从传统的发展思路来讲,朴素式创新的受众是更广泛的,即通过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关注,朴素式创新又通过尚简的原则,间接达成着关注民生和创造社会价值增量的目标和原则。
传统中医中药文化是朴素式创新智慧的典范。中医文化的核心特点:简、便、验、廉,“简”就是用药简单;“便”就是用药取材十分方便;“验” 就是疗效灵验;“廉” 就是花钱少, 便宜经济。虽然部分中医实体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没有守住它的灵魂,但是中医简、便、验、廉四字足以凸显其合乎朴素哲学智慧的创新价值取向。
传统的东方农耕智慧也是朴素式创新在中国实践中的体现。当我们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审视时,不得不承认数千年来在中国农耕文明的引导下,我们的祖先依靠着人均稀缺的小块土地和少量产品却养活了密集的人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朴素和节俭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最主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农民将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当作土地肥料的做法,用一种节约的生态理念,不但保持了土壤的肥力,成为西方学习的典范,也实现了在现代人心目中奢望的有机农业和生态平衡。
现代经济活动中朴素式创新的举措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种实践性应用专注于传统创新忽视的用户群体及应用领域,充分考虑了底层消费者的需求和环境的发展,为新兴市场开发合适的、能支付得起的产品和服务。朴素式创新以积极态度面对知识、原材料、人才和法律法规等条件缺乏的问题,突破环境和资源的困境,以简单化的设计凸显出最核心的功能和价值,增加了底层民众的需求满足,提升了社会的幸福指数。
朴素智慧在市场化的中国逐渐开始被开明的企业从传统中重新捡起:1992年格兰仕开发了一款低成本、高效的小型微波炉,用以匹配国内狭小的厨房空间,并很快在市场上获得成功;1996年海尔公司为市场开发了一款小型洗衣机,以代替大型洗衣机来洗少量衣服,还成功改进了该产品并销往国外市场;比亚迪汽车公司通过使用便宜的原材料和优化生产方法来降低锂电池的成本。
朴素式创新及其呼应的中国传统朴素智慧正在为化解现代化困境提供一个优秀的价值主张,即同时实现社会发展中的人类需求平衡与自然资源平衡的“天、地、人”统一的朴素自然观。
在以经济学家舒马赫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看来, 朴素智慧和朴素哲学能够中和西方现当代流行的工具理性。 西方世界引以为傲的经济结构, 不外乎个人追求利润及进步, 从而使人日益专业化, 使机构成为庞然大物, 带来经济的无效率、 环境的污染和非人性的工作环境。 舒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 依据“适用技术”的理念, 批评将发达国家的技术直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行为、 批评大规模生产, 认为这种方法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他强调要根据当地客户的需求明确所需技术, 产品开发要符合当地的经济和资源等条件。 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富兰克林·H·金在他的著作《四千年农夫》中提到: 当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弊端纷纷显现的时刻, 东亚传统的耕作方式再一次引起了世界人民的重视。“回归自然”重新成为受人关注的理念。 农业耕作的首要条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东方各民族早已遇到此类问题, 而且也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 对于这个问题, 西方或许也能直接从他们的经验中获益良多, 这是西方向东方学习保护自然资源的第一课。
而流行于印度的Jugaad式节俭思维模式恰恰把握了朴素思想的精髓。印度有着深远的“Jugaad”文化, 甘地说:“地球提供给我们的物质财富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欲。”Jugaad在印度词汇中指的是利用手头的资源凑合着解决问题,即“突破各种限制条件,用有限资源即兴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智慧与现代商业结合,更多地表现出对使用有限资源提供更多服务的热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价值导向及其在缓解甚至消除社会高速功利化发展所引发的冲突矛盾过程中发挥出的作用,目前已经引起了东西方学者的共同关注,并将以中国和印度的创新发展为先导,引领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浪潮。
[1] 庄周. 庄子全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429.
[2] 朱安群,徐奔. 周易[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11:255.
[责任编辑:房宏琳,曾 博]
2014-12-15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430478)
殷开达(1977—),男,博士研究生,讲师,从事知识创新管理、创新伦理研究;陈劲 (196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从事创新管理研究。
F124.3
A
1002-462X(2015)04-0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