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春,高 军
(1.哈尔滨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01)
·当代哲学问题探索·
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王大春1,2,高 军1
(1.哈尔滨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01)
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展示了与以往哲学主体思想不同的本真内涵,体现了不同的理论意蕴。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认为人的主体地位应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确认,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与旧哲学主体思想之所以有原则区别,从哲学诞生的深层原因上讲,在于其确立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哲学革命发生的内在要素来说,则在于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根基构建的独特时间观和历史观。正确理解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黑格尔哲学;思维方式;时间观和历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体是哲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马克思哲学诞生之前,西方哲学主体观历经了朴素唯物主义具体物质主体、神学唯心主义“上帝”主体、近代唯心主义自我意识主体,以及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感性主体等不同形态的历史嬗变。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则展示了与以往哲学主体思想不同的本真内涵,体现了不同的理论意蕴。
要理解马克思的主体思想,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就是要在马克思哲学形成历史背景中去理解马克思的主体概念。伴随着马克思哲学从不成熟阶段逐步迈向成熟阶段,马克思的主体思想也体现了一个由唯心主义范畴走向唯物主义范畴的过程。从哲学的承继性来说,马克思早期哲学来源于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自我意识为基点,从唯心主义出发构筑了一个由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宗教、绝对知识组成的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革命的思维进程,它们之间呈现出由低级发展阶段到高级发展阶段的跃升过程。青年马克思受到了自我意识概念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体现了个人对自由和理性的追求。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来看,青年马克思极力推崇并接受伊壁鸠鲁哲学所蕴含的自我意识原则。后来,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解读和参加各种现实的革命斗争,马克思又逐渐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告别了自我意识主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对以往的主体思想进行了批判。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503通过这段话,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近代唯心主义哲学从认识论出发,夸大主体的认知能力,使主体成为征服世间万物的无限主体;(2)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站在庸俗唯物论立场上,使主体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生存欲望的、与日常生活中的人等同的一般性主体;(3)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基石,在实践基础上,主体性获得了充分的理论论证和逻辑论证,主体也通过实践确证着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思想正是在思考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的前提下实现革命性转变的,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是实践主体。
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思想主要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光辉篇章中,归纳起来,其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首先,人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确认。重新诠释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思想,必须把实践活动作为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与传统哲学将实践理解为伦理道德活动或精神活动不同,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实践是指人类进行的各种物质生产活动。这种活动决定了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分别。“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519人类进行的实践活动一方面调节和产生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另一方面调节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它们之间的共性即在于,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实践对象的存在,同时借助这种活动,创造出了特定的社会成果,这种对象性活动蕴含着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是主体性的体现。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证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实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实践活动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的区分,人类通过实践把自身以外的一切存在变成活动对象(客体),人类自身也成为与客体相对而言的主体存在;另一方面,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对客体施加的影响不断地确证着主体的特性,在认识与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主体才得以实现自身。所以说,主体与客体是相对应的一对概念,两者相互依存,彼此不能相互脱离而存在。
其次,人作为实践主体具有社会性。与黑格尔将社会理解为绝对精神自我设定、自我异化和自我扬弃的对象,费尔巴哈将社会理解为由一个个感性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组织体不同,马克思从感性对象性活动出发来阐释主体与社会的原初关联。实践这种对象性活动对于认识主体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一方面,主体在自己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中使自己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种对象化力量在其他主体那里得到体现和确认,这种关系就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需要,他作为最具个体性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185;另一方面,其他社会主体从自身主体所生产的产品中汲取经验、智慧,获得生产、生活上的技巧,主体通过实践性活动让他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主体也从这种对象性活动中得到了自我确证,获得了自身价值。这样,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通过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社会也在这种社会关系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2]。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表明:社会就是主体的活动的共同体,是主体的生产活动借以表现和实现的存在形式。
再次,人作为实践主体具有历史性。与黑格尔将历史定义为绝对精神自我发展、自我跃升、自我完善的历史进程,费尔巴哈将历史界定为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必然性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于人类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奥妙就在于主体通过实践不断将主体的能力、需要、知识、情感、价值赋予客观对象,使客观对象不断满足主体的实际需要,这个过程既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也是社会历史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295。对于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而言,之所以一代代地进行自身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是因为这种生产能够满足主体多方面的需要,这种需要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531-532。因此,马克思对历史的分析就不像从前的思想家那样从社会实践的原因之外来解释历史,而是通过对现实的世界之中的现实的个人的活动来解释历史,并实现了现实的人类史和现实的个人的历史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缘何会呈现与旧哲学不同的形态和内容?从哲学诞生的深层原因上讲,在于其确立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哲学革命发生的内在要素来说,则在于马克思哲学以实践思维方式框架下确立的时间观和历史观。
自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在于马克思开创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可以设想,马克思哲学必将在漫长的人类社会中永远散发着熠熠光辉。缘何马克思哲学会成为一种“主义”并具有如此生命力?答案既不在于马克思写下的浩繁巨著,也不在于其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构筑起来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根本在于其在理解和把握现实世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与其他所有哲学体系相区别的独特思维方式。与古代哲学以自然(自在)的本体存在为思维切入点、近代哲学以认识论为思维切入点不同,实践思维方式以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足点,自觉地把实践的内在本性和规律内化为思考、把握、理解、评价和解决一切相关哲学问题的规则、规律、途径和方法。“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思维方式,开创了人类哲学思维发展的新视野、新境界。”[3]离开实践思维方式,不仅对马克思哲学主体论,甚至对马克思哲学认识论、辩证法、本体论、价值论、真理观、历史观都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理解。具体来说,实践思维方式具有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性质,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才能对马克思哲学主体思想做出合理的理解。
时间是了解整个西方哲学史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打开西方哲学殿堂的一把重要钥匙,对于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哲学的主体思想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神学本体论要树立上帝至高无上的绝对地位,就必须将时间始终定格在“现在”这个维度。因为上帝必须始终贯穿于整个时间之流,而不必受到时间的支配,只有这种无时间性才能确保上帝的权威性,才能确认上帝的绝对自由。近代认识论哲学以“自我”思维至上,“我思故我在”表征着主体的理性之思,这种“思”有着“经验”与“先验”的双重来源,两者对“在”的始源性意义引发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执。康德认为自然界原是一团乱麻,毫无秩序,通过“自我”的感性认识给它整理出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通过“自我”的知性认识它才具有了规律性的联系,因而“人是自然的立法者”。康德区分了直观与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不同于知性概念,它是人的感性直观形式,是主观形式,但又具有经验中客观的普遍必然性。康德在时间(和空间)问题上也表露了他调和和折中的哲学特点。马克思将哲学之基定位于时间,对时间有深刻的论述。从人对自然界作用的手段和方式来看,时间是自然时间和社会时间的统一,借助于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自在的自然时间与自为的社会时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来看,时间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统一。劳动时间是主体为满足自己自然生命存在需要而改造自然客体的时间,确证着主体改造自然、摆脱自然必然性的实践过程。自由时间确证着主体摆脱动物式的生存方式,进入了具有自由意义的生活世界的时间,即使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时间。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理论之基,将主体内置于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时间范畴,使主体获得实践维度上的内在生命力。
历史问题是了解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人类历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主体的历史又何以可能?在马克思哲学之前的传统哲学观中,历史要么由上帝来主宰,要么由人类理性力量来主宰,这种体现神意的过程或体现理性实现自身使命的过程不是现实的历史,而是一种由主观意识把握的历史。当马克思认为“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1]533时,马克思揭示了人类历史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真正根源。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不是作为‘源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的,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1]544。历史的延续并不是神的意志的体现,也不是“理性的狡计”设计的结果。历史延续的根本之因在于主体的两个方面的历史活动:一是历史主体创造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不断遗留给下一代历史主体;二是新的历史主体在原有的生活条件下不断地创造新的历史进程。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理论之基,将主体置于不同于以往哲学的历史范畴,使主体获得实践维度上的内在生命力。
正确理解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对于正确理解和有力推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战略决策和部署即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对建设美丽中国理念和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支配自然的历史同时也是依存自然的历史,人类统治自然的历史,最终是不断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历史,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4]在马克思看来,主体所生活的自然并非独立于主体的自在的自然,而是人类实践的对象及其对象化活动的产物和结果。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自然世界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将自己主观意志对象化到自然世界中,这个过程也即人类目的性和自然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两种尺度”的理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163“种的尺度”我们称之为“外在尺度”,人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遵守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人的尺度”即“内在尺度”,主体按照自己的目标,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加工利用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需要。当然,人类的各种需要应该是一种有限度的、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合理的需要。人类由于盲目追求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已经造成了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危机,这种“异化”的发展目标导致了“自然异化”的不良后果。人类只能认识自然规律,遵从自然规律,而不能背离和破坏自然规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正是马克思哲学实践主体思想的内在体现。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既要发挥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建设积极性,更要学会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前提。
其二,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和实践的价值。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的实践本质决定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人的实践本性必须靠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来体现,社会的千变万化确证着人的主体作用。可见,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互为目的、互为手段,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推动的协调发展关系。社会和谐正是这种关系的表征和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正是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的生动体现。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人类主体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按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这一理念,那种为了眼前的狭隘利益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做法就不会出现;就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必须懂得社会关系是主体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按照实践原则所必需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行事,主体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才会追求和谐并按照和谐原则进行活动。由此,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只有在人类主体历史性实践的总体结构上,“人——自然——社会”才能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的历史性解决才会实现。
其三,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对改善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价值。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287。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领导的伟大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正是依靠和赢取广大工人阶级群众的大力支持才获得伟大胜利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任务无比艰巨的伟大事业,需要凝聚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使这一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获得新的发展。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党群关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能否始终密切党群关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新的历史时期,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对于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于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只有植根于人民、自觉服务于人民,自觉增强群众路线的意识,在精神上坚定群众观点,党的作风才能得到有力整治,党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才能不断增强。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这样,党才能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才能继续克服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共产党员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而努力奋斗。这一活动之所以取得了伟大成效,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和积极支持。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活动是我们党对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在改善党群关系上的正确运用,也深刻而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0.
[3] 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0.
[4] 邵鹏,安启念.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J].求实,2012,(8):4-7.
[责任编辑:高云涌]
2015-03-01
王大春(1977—),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 军(1952—),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B1
A
1002-462X(2015)04-0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