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的三维分析:一个文献综述

2015-02-25 02:34梁土坤
西北人口 2015年4期
关键词:户籍流动人口状况

梁土坤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

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的三维分析:一个文献综述

梁土坤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

;居住问题是流动人口进入流入地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总结,从流动人口居住的总体概况、流动人口居住的社会分层差异、流动人口居住的时空变迁等三个维度对我国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地区差异、需求调查、政策研究是流动人口居住议题研究未来应该关注的方向,以期为改善流动人口居住状况提供一些参考。

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社会分层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有序推进,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展。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我国流动人口只有657万,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66%[1]。至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36亿,占总人口的17%,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2]。由此可见,流动人口是一个庞大的不可忽视的群体。大规模流动人口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其自身及其家庭状况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尽管如此,当前我国流动人口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他们在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重重[3]。

安居才能乐业。居住问题是流动人口进入流入地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居住状况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生活质量、社会融入等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流动人口居住问题逐渐引起我国相关学者的关注,部分学者对流动人口居住现状、特征、问题、满意度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为相关部门解决流动人口居住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就业、收入、流动趋势等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居住情况也将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居住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从流动人口居住的总体概况、流动人口居住的社会分层特征、流动人口居住的时空变迁等三个维度对我国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改善流动人口居住状况提供一些参考。

一、流动人口居住研究的文献概况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流动人口问题。1985年,李永耀就指出,我国流动人口出现激增的趋势,而且大部分从事相关经济活动,这是一个值得从战略高度重视的现象[4]。逐年来,从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流动人口研究的相关文章数量来看,关于流动人口研究的文章不断增加,2011、2012、2013年均超过了500篇。至2014年11月,相关研究文章已经高达6072篇,其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文章1000篇①搜索时间为2014年11月10日20∶30分,使用 “流动人口”作为篇名,词频选择“精确”。,占16.47%。可见,流动人口相关内容及问题越来越备受学者和研究人员的重视和关注。

但是,相关学者对我国流动人口居住议题的关注和研究起步比较晚。从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文献来看,2002年,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吴纬平副教授和北京大学王汉生教授运用文献归纳、数据分析等相关方法首先对北京市和上海市流动人口的住房现状、住房获取途径、居住条件、影响流动人口住房决策的环境因素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5]。随后,我国也有少部分学者对流动人口居住及相关议题展开了研究。但是,其文章数量也并不多。至2014 年11月,有关流动人口居住和住房相关议题研究的文章仅仅只有58篇②,不足流动人口相关议题研究文章总数的1%。由此可见,我国学者对流动人口居住及其相关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文章非常少,相关内容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从流动人口居住相关研究文献的出处来看,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有22篇,占流动人口居住相关议题文献总数的37.93%;部分文献刊登于《社会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人口与发展》等著名期刊上,这些文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从文献具体内容来看,大部分文章采用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地方城市人口调查等的相关数据,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流动人口居住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其研究程度较为深入,为我们了解我国流动人口居住现状、问题、影响因素、满意度等相关内容提供了重要参考。基于此,文章从三个维度对我国流动人口居住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分析,以期较为全面地呈现我国流动人口居住的全貌,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流动人口居住的整体状况及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流动人口及其居住等一些因素发生了某些变化。然而,整体来看,流动人口在居所获取方式、居住面积、居住质量等方面的特点依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所获取途径以租房为主

尽管因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流动人口获取居所的方式略有差异,但是,整体而言,流动人口获取居住场所的途径依然较为有限,租房依然是其获得居所主要方式和较好选择。流动人口获取居所的主要方式有租房、自购房屋、单位宿舍、廉租房等。2000年,吴维汉等在北京市全市范围内对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北京市流动人口中通过“租借私房”获得居所的占31.9%,租借公房的占18.7%,而居住在“宿舍/工棚”的占41.6%[6]。而至2008年12月,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数据,在居所获取途径上,北京市流动人口仍然是以租房和单位宿舍为主,分别占流动人口总数的63.55%和28.33%,自购房屋的只占1.54%[7]。

而且,其他省市流动人口获得居所的主要方式也大同小异。例如,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通过“租住房”(包括租住私房、租住单位雇主房、政府提供廉住房)方式获得居住场所的流动人口达到了80.2%,其中租住私房的流动人口达到了74.8%[8],由此可见,流动人口获取住房的主要方式依然是租房,其获取途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二)居住状态隔离化

从居住状态来看,流动人口常常处于“居住隔离”(residential segregation)状态,即流动人口与当地人口之间的居住处于隔离状态,相互之间的社会交流较少,彼此之间的融合较为困难。例如,1997年,北京市大部分的流动人口聚居于位于丰台区、朝阳区、石景山区、海淀区等地方的城乡接合部,占北京流动人口的62.9%;而1995年北京市上述区域户籍人口仅占全市人口的37.7%。而进一步从居住隔离指数 (RS=∑|pi-fpi|/2,pi为i地区户籍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例,fpi是i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市流动人口的比例)来看,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隔离指数高达0.25。这表明北京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在居住地存在明显隔离状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人口居住隔离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9]。再如,广州市的“湖北村”等城中村现象也说明了流动人口主要居住在条件恶劣的隔离环境之中[10]。

(三)居住面积较小

流动人口居住面积较小,不少流动人口居住在平房之中。例如,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情况来看,一般而言,一间房内流动人口居住人数在1到3人之间,而户籍人口则往往一间只住1人。流动人口人均居住面积为11.4平方米,远远低于当地户籍人口27.1平方米的人均居住面积。7.4%的流动人口居住面积在5平方米以下,而浦东户籍人口居住面积在5平方米以下的只有0.4%。可见,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人均居住面积较小,而且远远低于当地户籍人口。而且,49.2%的流动人口主要居住于平房内,而居住平房内的当地户籍人口仅仅只有4.9%[11]。

再如,目前北京市40%的流动人口的居住面积不足10平米,71%的流动人口住房可供使用面积低于20平方米,只有大约20%的流动人口居住面积超过20平米。同时,平均来说,在狭小的居住空间内,平均居住人数大约为4人。其中,超过30%的流动人口均选择以两人合租的方式居住。其次是3人合住及1人独居,比例分别为25%和19%左右。此外,随着居住时间增加,3人合住的比例有所上升[12]。由此可见,相对于城市户籍常住人口而言,流动人口的居住面积相当狭小,不少流动人口居住于平房之中。

(四)居住质量较差

流动人口居住环境较差,居住质量低。从上海市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的情况来看,流动人口住所内没有厨房的比例为45.7%,而当地户籍人口仅为3.0%。76.8%的流动人口以煤气作为炊事主要方式,远低于户籍人口的98.4%。流动人口使用抽水式厕所的比例仅仅只为25.2%,不到当地户籍人口的30%。流动人口住所中没有洗浴相关设备的也很多,占76.9%,户籍人口仅仅为17.2%[13]。因此,可以看出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相对较差。

同时,有些学者运用相关数据,采用电/液化汽、自来水、住房用途、厨房、厕所、洗澡设施等相关指标构建了住房质量指数,以便更加深入地分析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与质量。例如,福建省流动人口居住质量指数只有0.55(满分为1.0),由此可知,总体而言,流动人口居所配套设施不足,居住质量较低。具体而言,福州市流动人口的居住质量指数为0.68,当地户籍居民的居住质量指数为0.85,存在显著差异[14]。因此,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较差,居住质量不高,与当地户籍居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此外,影响流动人口住所获取方式、居住状况及居住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影响等。一方面,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等购买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租住廉租房等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户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流入时间等等非制度因素也对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及住房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例如,蒋耒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对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及住房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5]。随着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购房可能性也越大。流动人口年龄越大,其购房的可能性也越大。而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更倾向于租房[16]。因而,多种因素影响着流动人口居住选择,在研究流动人口居住议题的过程中理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三、流动人口居住的社会分层差异

(一)职业分层

社会分层理论研究的是人们的利益差别、地位差别和不均等、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从本质来说,社会分层是研究社会资源在社会群体中的分布差异,因此,资源的类型和占有水平也就常常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17]。如职业和就业状况是社会分层的常用标准。依据职业可将我国社会划分为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等[18]。

由于职业的差异,流动人口居住状况也可能存在差异。职业对流动人口住所获取途径和住房状况的影响是复杂的,这与职业对当地户籍人口住房状况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城镇户籍人口中,相对于非精英阶层(产业工人等),管理精英(政府机关负责人等)和专业精英(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的家庭所拥有的住房产权比率更高,住房面积往往更大、质量更好[19]。然而,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却发现,部分非精英阶层拥有住房产权的可能性高于精英阶层,具体来说,拥有住房产权的可能性从高到低依次是商业服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等。但是,职业对流动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的影响不显著。而职业对流动人口的住房质量具有显著影响。流动人口中的精英阶层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住房质量最好,其次是商业服务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住房质量最差的是生产运输工作人员等[20]。由此可知,职业对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和住房质量的影响较为复杂,这可能是数据选择范围较小等原因造成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户籍隔离

按照不同的户籍身份,可以将流动人口划分为乡—城流动人口和城—城流动人口。何炤华等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不同户籍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城—城流动人口在住房面积、居住环境等各个方面均优于乡—城流动人口。乡—城流动人口的人均住房间数仅为0.6间、人均居住面积为14.1平方米,远远低于城—城流动人口的0.90间、26.31平方米。14.9%的乡—城流动人口无自来水,而城—城流动人口只有7.97%。使用煤气作为主要炊事燃料的乡—城流动人口为59.72%,低于城—城流动人口的78.79%。32.66%乡—城流动人口的住房内没有厕所,而城—城流动人口仅仅只有11.32%。乡—城流动人口居所中没有洗浴设施的比例超过50%,没有热水器的比例为72.7%,远远高于城—城流动人口。50.1%的乡—城流动人口居所拥有独立厨房,也低于城—城流动人口的83.8%。尽管与他人合住的比例仅有17.3%,也远远高于城—城流动人口的7.6%。可见,从单个指标来看,城—城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远远优于乡—城流动人口。

采用因子分析法生成居住状况综合指数,指数得分介于[0,100]之间,取值越大,表明居住状况越好。分析结果显示,城—城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综合指数得分为61.2,略低于本地市民的63.2,远高于乡—城流动人口的38.4。而且,两者的居住综合得分指数分布状态也完全不同[21]。由此可知,不同户籍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无论是城—城流动人口还是乡—城流动人口,总体居住状况都不如本地市民,而乡—城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更差,不同户籍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存在明显的社会分层特征。

(三)社区类型差异

若区分社区类型,从居委会社区和村委会社区两种不同的社区结构出发来考察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及住房选择,侯惠丽等指出收入、户籍、受教育程度等具有明显社会分层因素的指标对流动人口居住社区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流动方式、就业特征、稳定性是影响流动人口居住社区选择的主要因素。具有工作不稳定、自雇者、家庭户流动特征的流动人口更可能选择居住在村委会社区。而且,在不同的居住社区中,影响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和居住质量的因素也不同。在居委会社区中,随着流动人口收入的增加,其居住状况也越好,收入和居住状况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换言之,在居委会社区,以收入作为社会分层指标,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具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而对在村委会社区居住的流动人口住房状况影响明显的因素是流动方式和住房用途[22]。因而按照传统的社会分层指标,无法区分在村委会社区中的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可见,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的社会分层特征相当复杂。

四、流动人口居住特征的时空变迁

时至今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流动人口及其居住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其最要目的是寻找工作以获取收入。一般而言,他们最初并不想改变定居地,在流入地只是暂住;而且经常奔波于流入地和家乡之间,是名副其实的“两栖人”。对城市身份的不认可、漂泊感较强、缺乏归属感、“非市民”的心理感受等心理状态,以及工作不稳定、工资收入低等原因,使得流动人口对住房需求不强[23]。然而,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流动人口居住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住时间长期化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住时间呈现长期化的特点。根据我国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等相关数据,在流入地居住5年以上流动人口规模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987年其人数仅为700万,2000年增加到3400万人,2005年进一步增长到4600万人[24]。具体从各省市的情况来看,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中“来京时间”在5-9年者占25.3%,10-14年者占9.4%,15年以上者占4.1%[25]。由此可见,在流入地长期居住的流动人口规模及比例逐渐增加。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城市文化、环境、社交圈等各种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影响逐渐加大,某种程度来说,这也会对流动人口的居住需求等产生影响。

(二)居住模式家庭化

流动人口居住呈现家庭化的发展趋势。人口迁移的历史经验表明,往往是身体较强壮、经济活动能力较强的年轻人首先背井离乡,单枪匹马闯世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生活资料的积累以及人们对家庭生活的需要,便会出现家庭同时迁移的现象。而我国流动人口也呈现家庭化流动的发展趋势,家庭聚居成为流动人口城市居住的常态化现象。2011年,流动人口与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比例达到了72.97%,流动人口平均与1.47个家庭成员共同居住。而老生代流动人口与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比例则更高,为83.1%,平均与1.71个家庭成员共同居住[26]。流动人口共同居住中配偶的比例最高,为64.1%,而子女的比例跟随其后,为40.4%[27]。因此,家庭化已经成为我国流动人口迁移和居住的主要形式。

(三)购房需求剧增化

流动人口住房需求出现新特征。尽管流动人口居所获取的主要方式依然是租房,但是,随着流入时间的推移,家庭化居住的需要,一些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及流动人口收入及其经济状况的改善,他们改善住房质量等需求也越来越强。例如,吉林省流动人口平均月收入为2902.9元,而2012年吉林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200.6元[28]。可见,在某些城市流动人口的收入状况已经接近当地居民,其经济状况大为改善,这为他们改善住房条件提供了经济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流动人口购买住房的意愿增加、需求上升。例如,浙江省嘉兴市28.94%的流动人口具有强烈的购房意愿,户型选择倾向于功能齐全的公寓。住房面积以70平米的小户型为主[29]。而且,在某些城市,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的购房比例更高,购房愿望更加迫切。比如,调查显示重庆市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购房的比例达到了37.8%。同时,几乎所有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在未来几年都倾向于买房。价格低、两室一厅、小户型的住房将是流动人口未来居住需求的主要类型[30]。

(四)地区差异明显化

在我国广阔的地域内,不同地区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据相关研究显示,流动人口住房拥有率的空间分布大致呈现“高值与低值南北延伸、间隔分布”的特征: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省份为流动人口住房拥有率的低值集聚带,尤其是广东、浙江和福建;中部省份流动人口的住房拥有率明显较高,形成了一条从黑龙江延伸至湖南和江西的高值分布带,东北三省的住房拥有率均较高;从内蒙古南下(绕开陕西)直抵云南和广西为中值分布带[31]。居住面积、居住质量等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流动人口居住呈现时间长期化、居住家庭化等特点,流动人口住房需求呈现新特点。此外,流动人口居住状况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可以看到,我国流动人口居住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而不断发生变化,其状况较为复杂。

五、结语与展望

总体而言,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流动人口依然主要以租房获得居所,常处于“居住隔离”状态,居住面积较小,居住质量较差。同时,以职业、户籍等作为社会分层标准,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城—城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远比乡—城流动人口要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人口居住呈现时间长期化、居住家庭化的发展趋势,以及部分流动人口住房需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购房成为他们的迫切需求。

已有研究为我们了解流动人口居住现状及问题、流动人口居住的社会分层差异、流动人口居住特征的时空变迁、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等内容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是,也可以看到我国关于流动人口居住议题的相关研究,其数量较少,内容不够全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为了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我国流动人口居住的状况及发展趋势等内容,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展开研究。

深入了解和分析现状及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文化差异等,地区之间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及住房状况存在差异。更加深入地探究我国流动人口居住相关内容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更加深入揭示流动人口居住的全貌,有利于为各地区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因此,未来可以从流动人口居住的地区差异方面展开研究,以补充现存研究的不足。同时,社会需要是社会政策构建的基础和核心,因而制定完善的有效的流动人口居住政策的必要前提,是充分、全面、深入地了解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以及影响需求的相关因素。目前对我国流动人口住房需求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可以考虑组织开展流动人口住房需求调查,以期为构建完善的流动人口居住政策提供实践支持。

此外,现行研究对流动人口居住政策的关注不足。尽管有些专家提出了构建阶梯式多层次的住房保障模式,依据人口收入等因素,构建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的住房保障体系[32]。也有极少数的文章对某些地方经验进行了总结,例如天津市滨海新区流动人口租房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就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33]。然而,这些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有必要借鉴国外等相关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体系的内容、结构、准入条件、运行机制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构建完善的流动人口住房体系提供参考。

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影响因素、地区差异、住房保障体系等内容是相当复杂的,期待更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流动人口居住问题,以促进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的改善。

[1]段成荣,袁艳,郭静.我国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J].西北人口,2013(6):1-12.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2013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3:17,177,187.

[3]段成荣,吕利丹,邹湘江.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3(2):17-24.

[4]李永耀.亟需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研究[J].人口研究,1985,(6):52-53.

[5][6]吴纬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2(3):92-110.

[7]侯慧丽,李春华.北京市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非制度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5):10-14.

[8]石智雷,薛文玲.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J].西部论坛,2014(2):25-33.

[9]段成荣,王莹.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6):4-7.

[10]李志刚,刘晔,陈宏胜.中国城市新移民的“乡缘社区”:特征、机制与空间性——以广州“湖北村”为例[J].地理研究,2011(10):1910-1920.

[11]康雯琴,丁金宏.大城市开发区流动人口居住特征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5(6):43-46.

[12]张斐,孙磊.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兰州学刊,2010(7):81-85.

[13]康雯琴.大城市流动人口非居民化居住特征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西北人口,2005(6):53-55.

[14]林李月,朱宇.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的居住状态及其制约因素——以福建省为例[J].人口研究,2008(3):48-56.

[15]蒋耒文,庞丽华,张志明.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4):16-27.

[16]刘婷婷,李含伟,高凯.家庭随迁流动人口住房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南方人口,2014(3):17-27.

[17]李强.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J].学海,2006(4)40-46.

[1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2(3):55-63.

[19]边燕杰,刘勇利.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对中国“五普”数据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5(3):82-98.

[20]赵晔琴,孟兆敏.流动人口的社会分层与居住质量——基于上海市长宁区“六普”数据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2(5):59-75.

[21]何炤华,杨菊华.安居还是寄居?不同户籍身份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13(6):17-34.

[22]侯慧丽,李春华.梯度城市化:不同社区类型下的流动人口居住模式和住房状况[J].人口研究,2013(2):83-92.

[23]张子珩.中国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5(2):16-20.

[24]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6):30-43.

[25]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和分析[J].人口研究,2007(2):30-40.

[26]王宗萍,邱湘江.新生代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研究——兼与老生代的比较[J].中国青年研究,2013(8):9-15.

[27]王志理,王如松.流动人口城市居住生态及其政策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379-382.

[28]綦松玲,鲍红红,刘欣等.吉林省流动人口就业和居住情况研究[J].人口学刊,2014(5):87-95.

[29]孔冬.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居住现状及需求发展趋势——基于浙江省嘉兴市的个案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1):104-110.

[30]潘雨红,张昕明,张冬梅等.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居住情况与需求特征研究[J].规划师,2013(S):246-249.

[31]林李月,朱宇,梁鹏飞等.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4(5):887-898.

[32]吴海瑾.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住房保障问题研究——兼谈推行公共租赁住房制度[J].城市发展研究,2009(12):82-85.

[33]魏月霞.对天津市滨海新区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J]行政与法,2014(9):47-51.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Dwelling Conditions Of the Migrant Population(Literature Review)

LIANG Tu-kun

(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Nankai University,Tianji,300071)

As the Chinese old saying goes,one can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only when he is settled.The biggest problem one would face when arriving his destination is finding a place to live in.The review summarizes and looks into the dwelling conditions of the Migrant population of China from its overall status,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pace-time evolution.It indicates that regional difference,need survey and policy research should be the focuses of future studies of the related issues so as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dwell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wing population.

Migrant Population;dwelling condition;social stratification

C922

A

1007-0672(2015)04-0024-05

2014-11-2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编号:12JZD022)。

梁土坤,男,广东茂名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社会学。

①搜索时间为2014年11月10日20∶40分,使用“流动人口居住”、“流动人口住房”、“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住房”、“外来人口居住/住房”、“农民工住房/居住”、“城中村”作为篇名,词频选择“模糊”。

猜你喜欢
户籍流动人口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征婚信息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