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和反思中探索前行*
——近20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简论

2015-02-24 12:18:08乔以钢
妇女研究论丛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

乔以钢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在实践和反思中探索前行*
——近20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简论

乔以钢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071)

女性文学;性别研究;实践;反思

近20年的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的基础上有所推进。相关传统资源的挖掘、整理取得收获,为从性别角度认知中华民族的文学历史和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现当代女性创作的探讨以及文学文化现象的性别研究获得新的进展,并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在此过程中,研究者结合中国实际汲取和借鉴女性主义以及多种理论资源,在实现文学学科专业功能的同时推进性别平等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面对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自觉的反思和艰辛的探寻仍在继续。

Abatracts: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Chinese women's literature in the past 20 year on the basis of what it was in the 1980s.Relevant traditional material that has been uncovered and sorted provides a basis for a gender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tradition.Progress also has been made on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women's writing and a gender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taken shape.In this process,researchers have made efforts to promote gender equality culture while establishing modern literature as a special academic disciplinary stream,based on Chinese conditions and multifaceted feminist approaches.Researchers continue reflecting on and pursuing ways to face challenges from both enri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中一个比较醒目的议题。在启蒙主义、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学人注意到文学创作中“性别”元素的意义,进而开始了对性别与文学之间关系的自觉探讨。这一实践并不仅仅是在一般的意义上接续了20世纪上半叶批评家对若干知名女作家创作的评论,而是突出地强化了性别意识。

9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对社会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以及迎接和举办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背景下,女性文学研究形成新的热点。据统计,自1991年到2000年,在北京世妇会召开前后的10年间,仅《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即选刊了大约270篇女性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约占总篇数的10%。其中近2/3为后5年(1996-2000)发表。其他与性别相关的研究论文也达到240篇左右[1]。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女性文学及相关性别文化现象受到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后,女性文学研究实践以及与之伴随的学术反思仍在延续。本文主要就近20年来这方面的基本状况做一概要评述。

考察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的文学所蕴含的性别因素,需要适当突破文学内部学科划分的界限,在广阔的人文视野中将“性别”作为一个意义独具的范畴,认识它与文学活动的种种关联。然而,长期以来,古代文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很少受到注意。事实上,在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活动中,有关妇女文学活动的探讨并未缺席,特别是近20年来成果渐丰。这方面的积累为我们从性别角度认知中华民族的文学传统,理解当下的文化语境和文学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首先,一批文献资料汇编、作品校注、古代女作家评传陆续出版。例如:大型工具书《中华妇女文献纵览》[2]时间跨度约两千年,覆盖面涉及妇女研究的各个领域;《中国历代妇女文学作品精选》[3]汇辑了大量历代妇女作品,包含诗词文赋等各类文体,总计作者1001位,作品2230篇,编者评说812则;大型女性丛书《中国香艳全书》①董乃斌等校点:《中国香艳全书》,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该书原名《香艳丛书》,近人虫天子(王文濡)辑,共28集80卷,1909-1911年由上海国学扶轮社出版,后多次重印。以女性题材为主,收入隋代至晚清1000多年间有关女性与艳情方面的文言小说及诗词曲赋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335种,为研究古代妇女生活和文人妇女观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在资料搜集方面,明清妇女文学的收获颇为醒目。史梅依据南京大学馆藏的江苏各地府、州、县、镇志250余部,辑得此前胡文楷辑录《历代妇女著作考》(1957)未曾收入的清代女作家118人,著作144种,并发表有《清代江苏方志中之妇女著作——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拾遗》等文[4];胡晓明、彭国忠主编的《江南女性别集》[5],是一部专收明清时期江南女性别集的大型丛书,自2008年以来已出4编(8册);方秀洁(Grace Fong)、伊维德(Wilt L.Idema)编的《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清妇女著述汇刊》[6]选取61种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的明清时期妇女著述影印出版,包括诗集、词集等。另有王英志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傅瑛编《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述辑考》[7],等等。

其次,古代女作家及其创作的研究。这方面的成果涉及女诗人、女词人以及小说、戏曲的女作者,其中宋代女作家李清照最受关注。20年来,仅围绕其人其作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即多达4500余篇。其中采用或涉及性别视角的700多篇,与作者女性意识的探寻相关的100多篇。另有叶嘉莹从性别角度切入词学研究,发表了系列论文[8];邓红梅的著作《女性词史》[9]结合作家作品对女性词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又如,在明清女性创作的探讨中,张宏生的《清代妇女词的繁荣及其成就》较早就清代女性词作进行了宏观探讨和综合分析,郭延礼的《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讨论了明清妇女文学现象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10]。再如付建舟的《两浙女性文学:由传统而现代》、宋清秀的《清代江南女性文学史论》对江南女作家群及其创作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探讨[11]。另有鲍震培的《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胡晓真的《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苏萍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与文化新论》等[12]。此外,一批国外汉学界有关中国女性生活史、创作史的研究成果陆续翻译出版,带来启发也引起讨论,促进了思考的深入。

第三,发掘和肯定女性在文学批评史上的贡献。这项工作颇有新意。以往,很少有人关注女性参与传统文学批评活动的情况,近年来这一局面有所改变。虞蓉的《中国古代妇女早期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论——班婕妤〈报诸侄书〉考论》、李祥林的《徘徊在缺席和在场之间——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女性声音》、蒋寅的《开辟班曹新艺苑扫除何李旧诗坛——汪端的诗歌创作与批评初论》、闵定庆的《在女性写作姿态与男性批评标准之间——试论〈名媛诗纬初编〉的选辑策略与诗歌批评》、徐兴无的《清代王照圆〈列女传补注〉与梁端〈列女传校注本〉》等,均围绕女性的批评活动做出探讨[13]。谭帆的《论〈牡丹亭〉的女性批评》一文研究了16位女性对汤显祖名作《牡丹亭》的评论;郭梅的《中国古代女曲家批评实践述评》结合明清时期女性曲评家的实践,指出尽管她们的文字并未超越中国传统的评点式的批评范畴,但有着鲜明特点,具有文学批评史意义[14]。

上述有关古代妇女文学创作的研究呈现出一定

的特点:一是大部分研究有着比较坚实的学术根基,体现了言必有据的学科传统;二是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学理论方面态度持重,较少盲目跟风的现象;三是比较注重社会思想、性别文化、作者心态与作品之间关系的考察。总体来看,这一领域的研究常取性别视点与传统研究方法相结合的路径,注重历史文献的发掘和运用;能够在两性平等理念的导引下调整和修正以往的文学史观,探察不同历史时期妇女创作的特征和差异;关注创作风貌的形成与社会历史文化土壤之间的密切关联,对传统文学史建构中的性别缺失做出反思。当然,相对于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浩瀚的文学成果,性别研究在这一领域迄今所做的工作还是初步的、基础性的。

有关现当代女性文学以及相关文学文化现象的考察,构成了20年来文学领域性别研究的主体部分。

1995年北京世妇会召开后的第一个10年,女性文学研究获得较大发展。此阶段出版了一批学术著作,发表了大量论文。这些成果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女性创作及其传播、接受过程中的各类文化现象入手,内容涉及丰富多彩的文学现象,包括探讨文学活动的性别文化内涵,在性别视野中重新阐释文学经典,评说当代文坛上的女性创作和性别现象,对女性文学批评得失进行探讨等,女性主义理论方法的运用愈加普遍。尽管此期研究实践在展开的路径、提出的观点以及批评模式方面有很多差异,但始终贯穿着从性别角度构建新型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叙事的努力。

特点之一,文学研究主体意识的增强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女性创作文学意义和思想文化价值的彰显。这一时期,文学研究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性别维度得以建立。许多论文和著作以女性意识为关键词或切入点,立足于挣脱传统性别文化偏见的束缚,探索现当代女性文学的轨迹和贡献,突出强调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肯定其文学史意义。

特点之二,对现代西方理论特别是女性主义批评的积极吸收和借鉴。随着一批国外性别研究著作和论文的翻译出版,女性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观点广泛传播,不少研究者在文学实践中自觉地加以吸收和运用。一些论著强调具有特定意味的女性创作的意义、价值及其蕴含的“颠覆”和“解构”父权制文化的功能,从性别视角出发对古今中外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做出新的审视,质疑传统文学文化观念以及既往的文学史判断,解读和阐发女性写作的文化意义,体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犀利锋芒。例如刘慧英的《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林丹娅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陈顺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陈惠芬的《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徐坤的《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戴锦华的《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李玲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等[15]。

特点之三,学术理性和反思意识增强,学科建设渐趋自觉[16]。这一时期,屈雅君的论文《女性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的语境差异》《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17]阐述了中西女性文学批评在发展轨迹、话语方式和学术土壤等方面的差异,指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林树明的《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8]凸显了明清以降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讨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男性在批评活动中“代女性言”的特点。杨莉馨的《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19]从学术背景、认知框架、思维习惯和批评模式等方面,分析中西女性主义诗学的差异,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文论建设以及文化发展中的异质因素和本土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探讨。

从2006年至今,在北京世妇会召开后的第二个10年里,女性文学研究的思路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关键词”发生了由“女性”到“性别”的学术转型。正如刘思谦所说:“性别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男女两性,这样女性文学研究就是以女性文学文本为主,同时又将相关的男性文学文本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进入我们的论题的研究;在男/女文学文本相互参照比较中,我们将会发现一些我们所习焉不察的被遮蔽的意义,这将大大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开启我们的思路。”[20]尽管此前已不乏自觉地从“性别”

而不仅仅是“女性”的角度出发考察古今文学的研究实践,且取得了值得注意的成绩(这一点从前边所举的部分研究成果中也可见出),不过从整体上看“性别”作为独特的研究范畴,在文学领域构成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的确是近10年来更为明显。

其一,在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文本中有关女性的想象和塑造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聚焦点。马珏玶《中国古典小说女性形象源流考论》、刘淑丽《先秦汉魏晋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张晓梅《男子作闺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男扮女装现象研究》、周乐诗《清末小说中的女性想象(1902-1911)》、刘堃《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再构》等论著[21],均涉及这一问题。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及其对创作的影响、各种类型文学女性形象所负载的深厚文化内涵,从中得到生动的揭示。这些研究在“性别”的烛照下,立足于大量史料和结合具体创作的细致分析,为丰富有关传统文学遗产的认识提供了新的可能。

其二,现当代文学领域,不少学人的研究成果从不同方面提供了启发。这一点从部分选题中即可有所感受。例如:王宇的《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国族、乡土与性别》、乔以钢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王艳芳的《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刘传霞的《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身体政治研究》、马春花的《被缚与反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论》、张晓红的《互文视野中的女性诗歌》、程箐的《消费镜像: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与消费主义文化研究》、郭淑梅的《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柯倩婷的《身体、创伤与性别——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身体书写》、魏天真的《自反性超越:女性小说的非女性主义解读》、盛英的《女神 女性 女性文学》、郭冰茹的《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性别建构》、姜云飞的《20世纪上半叶女性文学与时尚文化》、黄晓娟主编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等等[22]。这些论著既有对女性写作发生机制的观照,也有对文本内部的性别建构及其与外部互动关系的解析。特定背景下女性文学的历史变迁,贯穿女性写作活动过程的性别因素以及社会转型、意识形态导引、消费文化、族裔文化的影响等等,从中得到呈现和阐释。此外,20年来海外华人女作家的活跃及其在华文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吸引了许多研究者。

其三,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的探索,出版作品有吴新云的《双重声音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董丽敏的《性别、语境与书写的政治》、肖丽华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贺桂梅的《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王纯菲的《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陈宁的《女性身体观念与当代文学批评》等[23]。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切入,讨论本土批评如何与“性别”发生关联以及其间的“政治”意味,在国际化的视野、伴随本土实践自觉展开的学理反思以及阐释的深度等方面,体现出比较鲜明的学术品格。

此期有大量论文发表。其中对部分女作家创作的关注度很高。粗略统计,近10年间,现代女作家中,与张爱玲、萧红、冰心、丁玲相关的论文最为集中,总数多达万余篇;当代女作家中以铁凝、王安忆、舒婷、方方、池莉、迟子建、林白、陈染、严歌苓、张悦然的创作最受关注,不少博士、硕士的学位论文选择这些女作家作为考察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受到良好学术训练的青年学人纷纷涌现,为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积累,带来了新的气象。

20世纪80年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出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即对千百年来遮蔽和贬抑女性创作成就的传统文学叙事提出质疑,对产生这一现象的文化根源进行批判,从特定的方面肯定女性的创造力和历史贡献,彰显性别平等的内涵。这一努力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当它汇入时代的新启蒙主义思潮,基于两性差异的思路进一步展开时,其内部蕴含的悖论逐渐凸显:一方面在追求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的意义上与新启蒙思潮合拍,另一方面又因这一思潮所隐含的男性中心内核而不无矛盾和裂隙。进入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迅猛发展,“女性写作”②在创作和传播过程中面临窘境,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建设也遭遇严峻挑战。在特定的背景下,近20年来研究者做出了种种努力。其中,以下两方面

关系到研究的总体格局,特别值得注意。

首先,重新认识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土壤、发生语境和历史场景,开掘和清理女性文学研究资源。

以往,对于现代意义上中国女性文学的孕育和发生,文学史叙事常是以清末秋瑾的创作实践为先声,以“五四”前后的女性创作为起点;其间虽也注意到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包括妇女解放思潮的重要影响,但缺少更为深入的辨析,一些时候不期然间落入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冲击—反应”论框架。对此,近年来有学者在宏阔的思想史、文化史视野中,基于丰富翔实的史料展开研究实践。刘慧英的《女权、启蒙与民族国家话语》[24]一书从思想史的角度入手探讨晚清至“五四”时期的“女权启蒙”,在民族国家话语的主流性别论述之外,发现并诠释了两个“另类的”女权话语的脉络,即早期《妇女杂志》所体现出的相对客观中立的认识女性及其生活的现实主义向度、何震的反国家的无政府女权主义向度,从而彰显了女性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重构了性别与政治、女性与家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也为全面认识培育现代女性文学的土壤打开了新的视阈。张莉的《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25]在文学史、教育史与社会史的交叉点上选取“女学生”角度切入,对现代女性走出闺门、进入学堂、走上社会以及开始文学创作的过程进行综合考察,突破了倚重西方理论阐释文学文化现象的思路,借助大量史料,尽量贴近现场地呈现出现代女性写作发生的历史图景。这些成果在方法论上的启迪,有助于创新女性文学研究的范式及阐释框架。

对研究者来说,深入认识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历史文化语境,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相关文学现象的认知,而且具有结合本土实践探讨性别理论建设的意义。然而,仅此尚不足以完成女性文学研究资源的清理,而是需要在更为开阔的时空视野中进一步开掘。但实际情况是,自80年代以来,一方面,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哲学关于性别问题的思考、近现代启蒙语境中的妇女解放思潮、左翼文学时代以及80年代初的妇女解放话语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较少为人注意。这种情况近些年有所改观。一些研究者注意到中华传统哲学与性别相关的论述对文学研究的意义③例如,有文章指出《周易》的性别意识和家庭观念对后世产生的广泛影响在文学活动中得到鲜明的反映。见乔以钢、陈千里:《〈周易〉的家庭观念及其影响略论》,《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林树明的《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专章梳理新时期以前具有性别批评意味的实践,凸显了明清以降关于妇女解放问题讨论的价值。贺桂梅的《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一文考察新启蒙主义、女权/女性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女性话语对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影响,重点指出以往的实践忽略了女性解放与20世纪中国的左翼历史实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女性话语对阶级/性别维度的关注,造成了资源使用上的偏向性;其后又在《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一个历史轮廓》中,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资源进行了清理[26]。

与此同时,刘思谦、屈雅君等著的《性别研究:理论背景与文学文化阐释》[27]从本土经验出发,以当代中国的性别视角对西方文学理论、性别批评理论进行专题研究,包括清理此前学术成果中对于西方理论的误植与误用;破除理论迷信,在充分认识和尊重本土经验的基础上重建批评主体与批评工具之间的关系;努力寻求在批评行为与批评对象之间建立起实践性的血肉联系等。董丽敏的《性别、语境与书写的政治——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为中心的考察》[28]一书,联系实际对西方性别观念和相关理论在本土的影响及互动加以检视,关注如何客观看待和恰当汲取中国的妇女解放资源。作者将性别问题置于空间政治和多元文化的场域,指出女性主义现实效应的发挥有赖于将其价值立场、批判意识融入与思考、解决性别问题密切相关的其他资源,在女性主义理论的统领及整合下对研究对象加以全方位的把握;只

有建立起这样的理论资源结构,才能实现研究的深化。

这些论述无意否定西方女性主义和性别理论对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所强调的是需要关注更多可以汲取和借鉴的资源,特别是中华文化传统及近现代以来社会实践中牵涉性别问题的思考和经验;廓清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关键概念及其相关脉络在中国的接受语境。这对简单化地照搬西方理论阐释中国文学的研究模式是一种学理上的反拨。

其次,探索有效打通学科内外部之间的联系,在文学研究中兼顾性别因素与艺术表达,既具有文化批判精神又不失文学研究的本体价值。

“女性文学”这一命题的提出,与文学领域的性别反思和文化批判紧密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的实践中,如何处理“性别”与文学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早在1995年,林树明便针对这一问题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一书中提出了“迈向性别诗学”的主张,此后又曾就性别诗学的方向与范畴做出阐述。他认为,性别诗学将性别理念牢牢地与文学研究相结合,与诗学构成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与女性主义批评相比,所持态度更为开放:“性别诗学以性别价值取向为基本分析要素,把社会性别作为社会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性别差异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坐标,对文学艺术中的性别因素做诗学层面的解析、研讨,研究作者、作品及接受者性别角色的复杂性,探讨由性别、种族、阶级、时代及经济等因素所铸成的性别角色与身份之间的交叉与矛盾,挖掘男女两性特殊的精神底蕴和文学的审美表达方式,并试图说明其产生缘由,突出文学的‘性别’性和两性平等价值。”[29]有关阐述涉及性别诗学的包容性、多义性及延展性,强调方法的开放性。

这一认知以文学为主体,紧扣研究对象的艺术特质和审美表达,从理论上为如何面对性别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启发。然而,在实践中,性别分析与文学研究实际上常处于顾此失彼的状态。许多时候,研究者只是着眼于从思想内容、文化意识的层面进行考察,而忽略了精细、深入的文学解读;从性别观念的角度对作家、作品做出评价的情况颇为常见,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则被放在次要位置甚或被忽略。

面对内涵复杂的研究对象,如何将“文学性”的探讨与性别视角下的文化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面临挑战。近年来一些学者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王侃的论著《历史·语言·欲望: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30]从历史、语言、欲望三个层面,结合文本切入对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考察,指出基于具有“性别政治”内涵的批判性的主题叙事,90年代女性小说在叙事方式和叙事形态上出现了明显的变革,“叙事”与“修辞”的关系得到政治性的链接,从而使女性小说发展出新的叙事方式和叙事形态,开始具有可供辨识的文体特征。作者对女性写作活动的观照既有文化审视的眼光,又未脱离具有文学研究特质的文本考察。乔以钢等的《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现象与性别》[31]注重从文学现象出发打开讨论的空间。比如,将晚清文本中的女性形象置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儒家女性传统的双重坐标中加以考量;重返历史现场,结合女作家创作探讨左翼文学的得失,呈现女性与阶级、革命之间的复杂关联;聚焦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性别现象,探讨在异质社会/文化空间中,这些性别样本/景观所发散出来的意义等。陈千里的《因性而别:中国现代文学家庭书写新论》[32]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视野中探讨现代作家的家庭观念、性别观念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揭示男女作者笔下的现代文学家庭书写如何“因性而别”;与此同时自觉限定这种比较的边界,客观指出很多时候在题材的选取等方面两性并非截然不同;作家的家世、阅历、所处时代、生活地域以及个人性情等多重因素都在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发生影响。全书侧重于“差异”的阐释,但并未就此做出简单化的判断,而是从不同角度结合作品的艺术性加以具体分析,在“两性互相观照”的视野中呈现了现代文学家庭书写的丰富复杂和诗性品格。张莉的《姐妹镜像:21世纪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33]通过对一系列文学现象以及作家作品的细致考察,讨论了21世纪深具开放性和人文情怀的女性写作姿态,特别肯定女作家创作文本中对贫穷的“不可见阶层”女性生活的深切关注所体现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姐妹情谊”,指出这样的写作与社会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

了性别意识与文学意识的双重自觉。

新近出版的两部与台湾女性文学有关的著作,也显示出研究者在性别分析与文本研究相结合方面所做的努力。樊洛平、王萌的《海峡两岸女性小说的历史流脉与创作比较》[34]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中探讨20世纪以来大陆和台湾女性小说的历史,借助丰富的文学现象和创作实绩,阐释了两岸女性小说在创作形态方面同根同源的特征以及互动影响,从若干方面讨论两岸女性小说之异,对创作中出现的历史误区和现实症结做出审视和反省。林丹娅主编的《台湾女性文学史》[35]在中华母体文化和母体文学的格局中,对台湾女性的文学创作进行系统的发掘、整理和解读,以近百万字的篇幅勾勒了从古代至21世纪初台湾女性文学的历史脉络。其中包括对台湾原住民各民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进行搜集整理,从中寻找女作者身影,鉴别其性别形象与叙事的文化含义;对不同历史时期台湾女性文学创作的演变及其复杂形态做出深度描述和分析等。这些研究在史料的基础上深入到文学内部,扎实厚重。

综上所述,近20年来的女性文学研究力图在实现文学学科专业功能的同时推进性别平等文化的建设。这一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也面临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研究者是否能够有效应对,某种意义上取决于能否将开阔的学术视野、复合的研究视角、多样的研究方法与中国文学创作的实际恰切结合,在借鉴国外女性主义理论方法的同时,综合运用多样的理论资源。未来仍需要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学理上的自省和探索。

[1]张晓晶.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研究概观——据1991-2000年《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J].东岳论丛,2001, (4).

[2]齐文颖主编.中华妇女文献纵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杜珣选编.中国历代妇女文学作品精选[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4]史梅.清代江苏方志中之妇女著作——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拾遗[J].古籍研究,1996,(2);史梅.清代江苏妇女文献的价值和意义[J].文学评论丛刊,2001,(1).

[5]胡晓明,彭国忠主编.江南女性别集(初编、二编、三编、四编)[M].合肥:黄山书社,2008、2010、2012、2014.

[6]方秀洁(Grace Fong),伊维德(Wilt L.Idema)编.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清妇女著述汇刊(全五册)[G].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王英志编.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全三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傅瑛编.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述辑考[M].合肥:黄山书社,2010.

[8]叶嘉莹.从李清照到沈祖棻——谈女性词作美感特质的演进[J].文学遗产,2004,(5);叶嘉莹.从性别与文化谈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叶嘉莹.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早期词作中的歌伎之词[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4,5).

[9]邓红梅.女性词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0]张宏生.清代妇女词的繁荣及其成就[J].江苏社会科学,1995,(1);郭延礼.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J].文学遗产,2002, (6).

[11]付建舟.两浙女性文学:由传统而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宋清秀.清代江南女性文学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12]鲍震培.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胡晓真.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该书在台湾出版时名为《才女彻夜未眠:十七到十九世纪的中国女性小说》,台北:麦田出版社,2003);苏萍.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与文化新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

[13]虞蓉.中国古代妇女早期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论——班婕妤《报诸侄书》考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李祥林.徘徊在缺席和在场之间——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女性声音[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蒋寅.开辟班曹新艺苑 扫除何李旧诗坛——汪端的诗歌创作与批评初论[A].张宏生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闵定庆.在女性写作姿态与男性批评标准之间——试论《名媛诗纬初编》的选辑策略与诗歌批评[J].苏州大学学报,2006,(6);徐兴无.清代王照圆《列女传补注》与梁端《列女传校注本》[A].张宏生,张雁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4]谭帆.论《牡丹亭》的女性批评[A].张宏生,张雁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郭梅.中国古代女曲家

批评实践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

[15]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陈惠芬.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徐坤.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6]乔以钢.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17]屈雅君.女性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的语境差异[J].妇女研究论丛,2003,(2);屈雅君.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N].文艺报, 2003-03-04.

[18]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9]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刘思谦.性别视角的综合性与双性主体间性[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1]马珏玶.中国古典小说女性形象源流考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刘淑丽.先秦汉魏晋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张晓梅.男子作闺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男扮女装现象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周乐诗.清末小说中的女性想象(1902-1911)[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刘堃.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再构[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5.

[22]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王宇.国族、乡土与性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王艳芳.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刘传霞.中国当代文学身体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马春花.被缚与反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论[M].济南:齐鲁书社, 2008;张晓红.互文视野中的女性诗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程箐.消费镜像: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与消费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郭淑梅.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柯倩婷.身体、创伤与性别——中国新时期小说的身体书写[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魏天真.自反性超越:女性小说的非女性主义解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盛英.女神 女性 女性文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郭冰茹.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性别建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姜云飞.20世纪上半叶女性文学与时尚文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黄晓娟主编.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23]吴新云.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董丽敏.性别、语境与书写的政治——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肖丽华.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贺桂梅.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王纯菲.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陈宁.女性身体观念与当代文学批评[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24]刘慧英.女权、启蒙与民族国家话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25]张莉.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6]贺桂梅.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J].文艺研究,2003,(6);贺桂梅.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一个历史轮廓[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2).

[27]刘思谦,屈雅君等.性别研究:理论背景与文学文化阐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8]董丽敏.性别、语境与书写的政治——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9]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及其出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8-11.

[30]王侃.历史·语言·欲望: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1]乔以钢等.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现象与性别[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32]陈千里.因性而别:中国现代文学家庭书写新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33]张莉.姐妹镜像:21世纪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4]樊洛平,王萌.海峡两岸女性小说的历史流脉与创作比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5]林丹娅主编.台湾女性文学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含章

QIAO Yi-gang
(School of Literature,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women's literature;gender studies;practice;reflections

I207.67

:A

:1004-2563(2015)06-0075-08

乔以钢(1953-),女,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性别与中国文学文化。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项目批准号:05JZD0003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
文学批评新生代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4:05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
浅析女性主义翻译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11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语文知识(2014年7期)2014-02-28 22:00:18
我与文学三十年
小说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