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薇 张淑仪 李 茜 莞城医院,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联合应用价值分析
张薇张淑仪李茜莞城医院,广东省东莞市523000
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治愈率达到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血β-HCG下降时间以及包块缩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也被称为宫外孕。异位妊娠主要有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和子宫残角妊娠三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就会出现生命危险[1]。对于异位妊娠传统手术方法虽然治疗彻底,但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心理阴影,近年来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被广泛运用,效果显著[2]。为了进一步分析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在本文中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对比分析采用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和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5.7±6.8)岁,孕次1~6次,产次为0~3次。23例患者具有流产史,14例患者宫内有节育器。对照组患者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6.4±6.2)岁,孕次1~5次,产次为0~2次。25例患者具有流产史,16例患者宫内有节育器。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等一般资料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生产厂家: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1020227)50mg/m2肌内注射,3次/d,并且采用天花粉30g,在治疗4~7d后测定血β-HC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给予患者米非司酮(生产厂家: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00628)150mg/d,2次/d口服,连续服用3d。
1.3疗效评价治愈:患者在治疗后B超检查显示腹腔内无出血,包块缩小或消失,血β-HCG下降明显或接近正常。失败:治疗后B超检查显示腹腔内出血较多,包块增大,且腹痛剧烈,血β-HCG没有变化甚至升高[3]。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治愈率达到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各项指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血β-HCG下降时间以及包块缩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也被称为宫外孕。其发病原因有很多种,患者疼痛发病较急,主要为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组织产生炎症[4]。患者在流产时会容易导致腹腔大出血,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B超等检测技术也在进一步被广泛运用,大部分的异位妊娠患者在未破裂前被诊断。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其能够有效阻断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从而抑制胚胎滋养细胞的生长,最终使得胚胎组织坏死而脱落[5]。而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其产生抗孕酮,对蜕膜以及绒毛组织造成损害,最终导致其发生病变而坏死[6]。
本文中,我院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治愈率达到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血β-HCG下降时间以及包块缩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疗效,具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余锦芬,林虹,代红波,等. 孕酮及抑制素A水平对异位妊娠患者药物疗效的预测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79-82.
[2]王亚玲.62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回顾性临床分析〔J〕.天津药学,2014,26(2):52-53.
[3]黄国红,胡艳丽,林少梅.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50-751.
[4]钟富琴.甲氨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3):262-264.
[5]尹红.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9): 81-82.
[6]宋宏杰.异位妊娠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409-410.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4-08-25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6-07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