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应用

2015-02-24 05:55吕小龙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功能科彩超室75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管壁管腔颈动脉

吕小龙 王 晶 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  功能科  彩超室 7500



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应用

吕小龙1王晶2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1功能科2彩超室751100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内部新生血管时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利用常规颈动脉、椎动脉的常规二维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筛选我院收治的60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80个颈动脉硬化斑块,重点分析斑块回声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实时超声造影之间的关系。结果:80个斑块中低回声26个,等回声22个,混合回声23个,高回声9个,68个斑块实时造影增强,12个斑块实时造影未见增强,增强斑块中自管壁向斑块内增强18例,自管腔内向管壁内增强20例,自管腔、管壁综合向斑块内增强30例。增强斑块发现硬斑块20个,混合斑块30个,软斑块18个。不同回声斑块增强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内部新生血管时可以实时、敏感地强化显示不同性质的颈动脉斑块,显示新生血管特征,为临床诊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颈动脉椎动脉超声造影新生血管

资料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1],这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会导致颈动脉管腔的狭窄,还会形成不稳定斑块,这些不稳定的斑块就是发生脑栓塞的主栓子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通过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来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造影增强特征,进一步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以及斑块的稳定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筛选我院自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3±21.3)岁,利用常规颈动脉、椎动脉的常规二维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进行检查,斑块平均厚度为(3.7±1.9)mm。

1.2检测仪器以及方法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其探头为高频线阵的探头,平均频率为4.0MHz。PW:G66/3.0 kHz;CDE:G50/1.2kHz/灵敏度15/余辉5;取样容积范围为2~3 mm,声束与血流束的夹角小于65°。造影技术为反向脉冲谐波显像,造影剂使用意大利博莱科(Bracco)声诺维(Sonovue)即六氟化硫冻干粉末,在使用前向小瓶内注入5ml注射用生理盐水,然后用力震摇瓶子,直至冻干粉末完全分散。将微泡混悬液抽吸至注射器后应立即将1~2ml注入到肘部浅静脉,之后注入5ml生理盐水冲管,观察造影效果,如效果不佳可进行二次注入,整个超声造影观察时间约为5min。在检查中患者保持仰卧位,先行二维B超检查,即分别以横、纵全面检测整个病灶,观察病灶大小、位置以及形态变化;再行放射状斜切进行进一步检查,以充分了解病灶内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检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探头的频繁移动,对于感兴趣的、确诊疾病利用值较大的病灶部位,一旦显示,则立即固定,同时嘱患者屏息静待,达到减少干扰的目的,在此最佳切面将机器调整为超声造影模式,并且立即启动超声仪表内的计时器,密切观察有无斑块、斑块处狭窄程度以及斑块内造影增强特征。

1.3观察指标实时超声造影过程中观察患者斑块回声分布、增强状况以及斑块回声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实时超声造影之间的关系。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本文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所采用统计方法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

2结果

本文中观察到60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存在80个颈动脉硬化斑块,造影结果,详见表1;按照造影剂具体增强状况可分为自管壁向斑块内增强18例,自管腔内向管壁内增强20例,自管腔、管壁综合向斑块内增强30例。增强斑块发现硬斑块20个,混合斑块30个,软斑块18个。

3讨论

表1 80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影结果(个)

注: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低回声、等回声以及混合回声之间增强率差异不显著(P>0.05);三者与高回声之间差异显著(P<0.05),χ2低回声组-高回声组=12.21,P=0.001;χ2等回声组-高回声组=23.12,P=0.001;χ2混合回声组-高回声组=34.42,P=0.001。

研究显示,当颈动脉出现70%以上的狭窄时,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笔者查阅超声造影后斑块内新生血管数量与斑块增强程度等相关文献,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而颈动脉受损以及斑块的破裂与脱落又是导致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所谓血管新生主要是指在原有的毛细血管的基础上出现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迁移,即在原有血管基础上出现新生的芽生或者非芽生毛细血管[2]。本文中通过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来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造影增强特征,进一步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以及斑块的稳定性。结果显示,80个斑块中低回声26个,等回声22个,混合回声23个,高回声9个,68个斑块实时造影增强,12个斑块实时造影未见增强,增强斑块中自管壁向斑块内增强18例、自管腔内向管壁内增强20例,自管腔、管壁综合向斑块内增强30例。增强斑块发现硬斑块20个,混合斑块30个,软斑块18个。不同回声斑块增强之间差异显著(P<0.05)。这一结果提示,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内部新生血管时可以实时、敏感地强化显示不同性质的颈动脉斑块,显示新生血管特征,为临床诊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魏立亚,何文,项东英,等.超声造影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0):7-10.

[2]邬东方,何文,张红霞,等.颈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超声造影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5):393-396.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4-09-26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9-1236-02

猜你喜欢
管壁管腔颈动脉
CCTA诊断左冠脉分叉病变的价值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的效能对比
品管圈在降低精细管腔类器械直径≤5mm清洗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大唐鲁北厂2号炉壁温超限及措施的探讨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
电厂锅炉水冷管路泄漏的主要原因与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