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时间影响危险因素分析

2015-02-23 05:54周海东,庄育刚,陈华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时间影响危险因素分析

周海东, 庄育刚, 陈华国, 周书琴, 陈艳清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急诊科, 上海, 200072)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 住院天数; 危险因素; 总胆红素; HBV DNA定量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性问题,据报道[1-2]全球有超过3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2.4~4亿人为HBV慢性感染者,即大部分个体感染HBV后是一个急性感染过程,其中出现显性感染的即为临床上所收治的急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近10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似乎有上升趋势,而相关文献也验证了这一点[3-5]。既往对乙肝患者的病例分析有较多的文献报道[6-7], 而对其住院时间长短的影响因素很少关注。患者的住院时间越长其费用也会相应增多,给社会带来的负担也会越重。因此,本研究收集并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科近6年的乙肝病例,以期发现急性乙肝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来源于2008年6月—2014年4月本院急诊科急性乙肝住院患者,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和肝病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8]。排除合并甲、丙、戊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胆源性肝损害、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0.10±9.92) d, 按照住院 时间的长短分为住院 时间较长组(>30 d, 43例)和住院 时间较短组(≤30 d, 68例)。

1.2 检测方法

血常规采用综合检测法(日本希森美康XE2100、XE5000及其配套试剂);肝功能采用酶法(美国BECKMAN公司BECKMAN COULTER 5800及其配套试剂);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美国雅培诊断ARCHITECT i200SR仪器及其配套试剂); HBV DNA定量采用PCR-探针荧光法(Applied Biosystems 7500,科华生物提供试剂)。其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KP)由于男女正常范围不同,故以正常范围最大值(ULN)的倍数表示;长期大量饮酒的标准参考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9]。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起病时间、是否长期大量饮酒、血常规、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定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分类变量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以中位数和最小值、最大值表示,均用Mann-Whitney U检验;危险因素分析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连续变量的相关性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类变量的相关性用Spearman等级相关。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2组在性别、年龄、是否长期大量饮酒比例、起病时间、血常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肝功能的白蛋白、前白蛋白、球蛋白、r-GT/ULN、 AST/ALT,抗HBc滴度方面均无 显著差异。住院时间较长组胆汁淤积比例、HBsAg滴度>250 IU/mL比例、总胆红素、ALT/ULN、AST/ULN、AKP/ULN、总胆汁酸、HBeAg滴度、HBV DNA定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 住院时间较长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相关指标比较

2.2 乙肝患者住院天数较长的危险因素

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是总胆红素、HBeAg滴度、HBV DNA定量分类,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是总胆红素、HBV DNA定量分类,OR分别为1.013、2.492, 见表2。

表2 急性乙肝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危险因素

2.3 总胆红素和HBV DNA定量与急性乙肝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性

将住院时间分别和总胆红素及HBV DNA定量分类做相关性分析, 2组均有显著差异。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和总胆红素呈正相关(r=0.289,P=0.00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和HBV DNA定量分类呈等级相关(r=0.548,P=0.000)。

3讨论

乙肝患者的住院诊治为社会和个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10]。既往有文献报道住院 时间是乙型肝炎相关疾病患者住院经济负担的一个危险因素[11], 但对于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危险因素既往少见相关研究和报道。本研究发现总胆红素和乙型肝炎病毒定量是急性乙肝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危险因素。当急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损害较重时住院时间会较长,总胆红素水平是评估肝功能损伤的一个关键指标,总胆红素的迅速升高往往提示肝损伤严重,住院时间延长,预后较差[12]。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为总胆红素,即总胆红素越高,患者住院时间越长,为此我们还进一步做了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89。

此外,分析还发现急性乙肝患者的HBV DNA定量为住院 时间较长的危险因素,作者将HBV DNA定量分为低中高三类,结果显示HBV DNA定量越高患者住院时间越长。而且HBV DNA定量无论在危险因素还是相关系数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均较总胆红素明显。一般情况下,成人患急性乙肝转变为慢性感染的比例仅1%~5%,也有文献报道如免疫功能正常,成为慢性乙肝的比例<1%[13]。换言之,急性乙肝患者绝大多数均可治愈,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乙肝病毒的清除,而HBV DNA载量与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滴度呈一定相关性[14-15], 故HBV DNA定量的高低可能会影响病程的长短,和本研究的结果也较吻合。

综上所述,总胆红素和HBV DNA定量为急性乙肝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危险因素,其中HBV DNA定量的OR值较高。也就是说,对于HBV DNA定量较高的急性乙肝患者临床上应引起一定的警惕,需加强宣教,告知其病情治愈所需时间可能较长,相应的住院时间可能也较长。然而,由于急性乙肝患者预后都较好,故目前绝大多数均无需抗病毒治疗。从本研究发现住院时间较长的两个危险因素来看,除了加强利胆退黄治疗外,似乎也没有比较好的措施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张群, 庞国进, 丛敏. 调节性T细胞与乙型肝炎慢性化[J]. 肝脏, 2013, 18(11): 772.

[2]Locarnini S, Hatzakis A, et al. Strategies to control hepatitis B: Public policy, epidemiology, vaccine and drugs[J]. J Hepatol, 2015, 62(1S): S76.

[3]CDC. Acute hepatitis B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United States, 1990-2002.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04, 53(3): 1015.

[4]曹志威, 李灵辉, 方艳, 等. 广东省1991-2002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分析[J]. 广东医学, 2004, 25(9): 1089.

[5]李东良, 缪晓辉, 苗千里, 等. 散发性成人急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特点与临床特征[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09, 36(4): 223.

[6]赵宁, 谷秋红, 李智伟. 92例急性乙型肝炎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 23(36): 94.

[7]付成涛, 刘佳, 陈晓红. 177例急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 2011, 20(12): 1130.

[8]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肝病学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6): 324.

[9]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0, 18(3): 167.

[10]Arteaga-Rodríguez A, Carrasco-Garrido P, Lopez de Andres A, et al. Trends of acute hepatitis B hospitalizations,comorbidities, fatality rate,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hospitalization in Spain (2001-2006)[J].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 22(8): 961.

[11]张华, 巢健茜, 朱立国, 等. 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患者住院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6): 683.

[12]Tillmann H L, Zachou K, Dalekos G N. Management of severe acute to fulminant hepatitis B: to treat or not to treat or when to treat?[J]. Liver Int, 2012, 32(4): 544.

[13]Liaw Y F, Chu C M.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 Lancet, 2009, 373: 582.

[14]郭丽.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V16(23): 180.

通信作者:陈艳清, E-mail: 18917683768@189.cn

收稿日期:2015-03-21

中图分类号:R 5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9-164-03

DOI:10.7619/jcmp.201519062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
急性胸痛恶性事件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及治疗策略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