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运用

2015-02-23 02:57:36陈娟
新中医 2015年6期
关键词:陈娟医治阻塞性

陈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运用

陈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缓解期;治未病;中医药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1]。如何在提高COPD防治技术中高效、准确地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延缓或遏止肺功能的继续恶化,减少或减轻急性发作,是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于临床的现实意义。

1 COPD的发病现状

目前,COPD居于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2]。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调查显示,全球COPD的患病人数高达5亿,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COPD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成为农村居民疾病死亡病因的首位[3]。由于COPD是多种肺系疾病慢性转归而成,其病程缓慢,早期发病不明显,临床上多数患者往往忽视了对其的积极防治,因此失去了早期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期,使疾病缓慢进展而演变为COPD。因此,对COPD地早期诊断、积极预防、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演变。

2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COPD的运用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精髓在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扶正气,御邪气,防止病邪的侵犯是其内涵所在。治未病理论奠基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亦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由此可见治未病思想即是预先在疾病发生变化之前,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传变、发展、复发。治未病思想在COPD的应用,就是在发病前使正气内存预防病变,肺脏已病时防其传至它脏,病情缓解时预防其复发,最终防治COPD病情的发生发展。

2.1 未病先防 《金匮要略》中有“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强调“未病先防”的理论核心。“未病先防”就是在未发病的状态下,重视养生,固护正气,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防止疾病发生的目的。因此在平素有肺疾病又未发展至COPD程度的患者,可加强患者平素四时的养生、锻炼,起居规律、从饮食、气功、固精、药膳等方面,因人、因地、因时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并提倡综合性养生方法。如气虚质可选用比较柔缓的传统健身功法,适合气功和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进行锻炼。痰湿质者,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武术,以及适合自己的各种舞蹈。特禀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有关,可练“六字诀”中的“吹”字功,以调养先天,培补肾精肾气[4]。

2.2 已病防变 《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已衰者也。”提示疾病发生后要预防其转化,应及早采取措施阻止疾病的发展。在COPD早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肺部的疾病,COPD的症状还不显著,还未发展到实质性的肺脏损伤及严重病变。发病之初,患者多以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肺部疾病起病。病情演变,当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病情的患者出现肺功能严重的气流受限不能完全可逆时,提示病情已传变,已经发展成COPD或合并COPD,因此针对这些即将发病出现COPD相关疾病症状表现的患者,本着“已病防变”的核心原则应尽早介入干预,延缓病程进展。运用辨证论治的思想根据患者症状与体征进行针药治疗,或进行冬令膏方和冬病夏治治疗,可达到预防的效果。中医学认为,COPD的病因病机以外感邪气为主,初期发病表现为肺气失宣,病情演变至中期则以肺气虚或肺脾两虚为主,晚期则累及肾脏,发展为肺肾两虚的证候特点,病情严重者则累及于心[5]。因此,对于病情即将演变或已经发病的COPD的患者,在辨证论治为指导的理论体系下,根据不同的病情程度和临床证型,辨证施治,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早期可运用益肺健脾补肾的治疗原则,指导COPD的临床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COPD基础知识的宣教和康复指导,并倡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呼吸道感染,预防COPD的反复发作,延缓病情的进展[4]。

2.3 瘥后防复 瘥后防复思想精髓在于医者不仅要治疗疾病,而且要在疾病缓解或康复后,还要防止疾病的复发。也属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范畴之一。其内涵在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其基本原则在于以“调摄为主,治疗为辅”,在病情控制缓解康复后,运用有效适当的调养方法及保健手段,祛除余留之邪,达到机体的阴阳平和,扶正祛邪为主要防治原则。COPD缓解期以气虚为本,夹杂痰、瘀、外邪等标,出现虚实错综的证候,除了以气虚为主外,可见气逆、气滞的表现。治疗宜从气着手,采用补肺气、健脾气、纳肾气并参合泻肺气、疏肝气等方法。如可用玉屏风散作为中医扶正固表的代表方,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COPD冬季易发,春夏趋于稳定,所谓“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医者应加强此时期对COPD患者的治疗,可采用“冬病夏治”、“冬令膏方”和“穴位贴敷”达到预防的效果。顺应四时寒温,关心患者衣被是否与当时的气候环境相宜。门窗的开闭,总以空气流通而患者又不直接当风为宜。每当季节气候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当预先注意调护保养或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以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的复杂多样性。劳逸也要辨证而施,健康无病不要过于贪睡,过逸少动,也不可一味强调病中卧床休息。

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COPD患者进行预防和调护,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对于降低COPD患者的发病率、缓解COPD患者的病情以及调护COPD患者病后体质方面具有深远的临床实际意义。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诊疗规范(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199.

[2]任毅,曹洁,李津娜,等.门诊缓解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767-771.

[3] Zhong N,W ang C,Yao W,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obstructive pulm onary disease in China:a large,population-basedsurve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 ed,2007,176:753-760.

[4]韩霜.关于对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分析[J].现代养生,2014,6(12):193-194.

[5]徐婷贞,骆仙芳,夏永良.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1):33-35.

(责任编辑:骆欢欢,李海霞)

R563

B

0256-7415(2015)06-0331-02

10.13457/j.cnki.jncm.2015.06.151

2015-03-23

陈娟(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预防医学与信息技术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陈娟医治阻塞性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6
Jokes Today
上司身边的空座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矮小症防治中的运用
中医研究(2014年12期)2014-03-11 20:29:57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