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陈剑1,2,杨文忠1,孙瑞3,李茂彪4,张劲峰1,杨宇明1,2
(1.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1;2.国家林业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
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1;3.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034;4.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柬埔寨是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但目前其林业发展面临不可持续的危机。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分析了柬埔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其存在问题主要是经济基础差,导致林业管理严重依赖国际援助,政府施政能力弱、经济发展缺乏替代产业、特殊的地理及水文条件导致能源紧缺和植被恢复困难;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逐步发展本土经济替代产业、加强独立施政能力、营造人工林以促进林木生长和植被恢复、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与森林保护的关系等措施,对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林业区域合作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柬埔寨;可持续林业管理;“一带一路”战略
虽然自18世纪以来,林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就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1],森林植被近几十年来也开始在亚太地区呈现恢复增长的态势(如越南和中国)[2],但林业可持续发展并非可以简单地依靠林业技术手段来解决[3]。发展中国家因各自特殊的国情而可能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上处于不同的阶段,柬埔寨即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近年来柬埔寨林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执行处于关键时期,但目前国内对柬埔寨林业的相关研究极少,仅见森林遥感监测[4]、森林生态特征[5]、退化林地恢复对策[6]等方面的少量研究,而较系统的森林资源概况、林业问题分析等方面的文献如《当代柬埔寨》[7]信息等已较为陈旧。2013年5-7月项目组人员在对柬埔寨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柬埔寨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成因,并提出其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依赖有限的自然资源消耗这一普遍危机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
柬埔寨王国位于中南半岛的南部北纬10°20′~14°32′、东经102°18′~107°37′之间,国土面积1.81×105km2,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全年分为雨季和旱季,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受地形和季风影响,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年均降雨量在1 000~1 500 mm之间;年平均气温27~30℃;森林类型主要分为干旱林(含常绿林、针叶林、落叶林、混交林和次生林)和湿地林(含水淹林、水淹次生林和红树林);据2011年统计,柬埔寨人口数量14 805 358人,人口密度81.8人/km2,有20多个民族,全国90 %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国家;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2006年在177个国家中排名第126位[8]。
2研究方法
2.1实地调查
(1)线路调查在当地林业部门和相关NGO陪同下,从西北至东南方向对Siem Reap(暹粒)、Kampong Thom(磅通)、Phnom Penh(金边)等洪泛区域进行路线调查,主要包括社区林业情况、洪泛区植被状况、村民生计来源等调查内容。
(2)问卷调查对相关NGO、木材加工企业、林业管理部门、社区村民等相关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柬埔寨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2资料收集分析
柬埔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由柬埔寨林业部门和相关NGO提供。
3存在问题与建议
3.1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国民收入严重依赖森林资源的初级利用
1965年数据显示,柬埔寨森林覆盖率达73 %[9],是亚太地区乃至世界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柬埔寨国家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森林资源,大面积砍伐森林,林地用途被变更,截至2006年,柬埔寨的森林覆盖率已减少至59.2 %,面积约为1 044×104hm2,森林总蓄积量约为9.98×108m3[10]。其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森林资源,在农村地区连基本生存也还严重依赖森林资源,根据粗略估计,森林资源在1/3家庭消费和收入来源中平均约占10 %~20 %的比例;而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商业运作主要为特许经营林地内的木材砍伐(含非法砍伐),其上交的税收成为政府职员的收入来源。
(2)木材消耗量大,森林覆盖率增长缓慢
广大农村地区无电力和其他替代能源,生活能源完全依赖森林资源,绝大多数的村民还居住在由木板、竹子、棕榈叶搭建的简陋房屋内,这类房屋因材料腐朽速度快和虫蛀,4-5年就需重建1次,为此需要大量砍伐木材,随着森林资源的消耗,这种最简陋的建房材料也日益紧缺。柬埔寨政府制定的《2010~2029国家森林发展规划》计划到2015年将森林覆盖率恢复至2000年的水平(60 %)[11],实际上2006-2013年,其森林覆盖率仅提升了0.2 %,就目前的植被恢复速度计算,要实现森林覆盖率60 %这一目标,至少需要27年时间,致使其目标难以按时实现。
(3)林业法规施政能力弱,行政费用主要依靠国际援助
在各种国际组织(如Danida,Dfid,NZaid等)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近几十年来柬埔寨林业可持续发展已经形成较全面的框架,从林业法规体系到国家森林发展计划都有详细的实施规划。2002年颁布了《林业法》并阐明了可持续管理的首要目的:“保证森林可持续管理以达到其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包括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保护”[12],其他相关系列法规如《保护区法》[13]、《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法》、《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行动计划》[14]、《土地法》[15]的颁布也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系统的法律依据。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社会政局不稳,柬埔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未能正常发展经济,林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政府机构运行的费用严重依赖国际资金的资助。
由于柬埔寨薄弱的经济基础导致其施政乏力,所有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法规、政策、理念、规划等都无法得到顺利实施。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柬埔寨林业管理上存在不同部门交叉执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例如20世纪90年代,1994-1997年森林特许采伐制度实施的4年中,柬埔寨皇家政府特批了36个森林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森林面积达7.00×106hm2(占森林总面积的70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与执法,特许经营范围内外的森林资源都存在破坏性的、非法的、过度的采伐,给森林可持续经营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而同时期正式出口的林产品收入对GDP的贡献只占到4 %。为此在1999-2000年,政府不得不强制关闭了14家外国大型木材采伐与加工企业。
目前柬埔寨林业部门员工收入来源的大部分仍然来自各种国际项目援助,一旦缺乏国际经济援助,柬埔寨的林业部门将立即陷入瘫痪。
(4)经济发展缺乏替代产业,产品缺乏竞争力
发展替代产业是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过程[16~18]。柬埔寨经济产业主要是农业、林业、旅游业和制衣业,并且后两者规模小,收入少。除了这4类有限的产业之外,柬埔寨没有其他有益于经济发展的替代产业,且农业的发展(主要是种植水稻Oryzasativa)也建立在破坏森林资源的基础上。简单依赖自然资源尤其是森林资源的模式,导致大量的产品经济附加值未体现出来,如出口的木材产品仅为原木,本土的木材加工企业基本为外资企业;仅有的一些本土木材加工如木雕、藤编等,其加工工艺、产品设计都很落后,产品档次低,市场销售量小,离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还有较远的距离。
缺乏高附加值的替代产业,致使有限的自然资源消耗获得的经济收益不能惠及到普通民众,社会基础建设极度落后,这种情况造成整个社会因普通民众不能获得科学技术教育而无法参与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去,进一步造成国家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消耗的恶性循环。
(5)特殊的地理水文条件造成的挑战
a.电力缺乏,面临单一木材能源使用危机
地理条件是柬埔寨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广大的冲积平原地区缺乏有效的海拔梯度差,不能进行水力发电。暹粒、金边等较发达地区用电均从泰国、越南等周边国家进口;受资源、技术与资金的限制,火电站、核电站也不能建设;又没有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广大农村地区缺乏电力输送,农村地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设备的比例也极低,电力缺乏使教育、生活方式、基础加工等方面仍无法与现代化模式接轨。
薪材和木炭是家庭和许多中小型企业能源利用的重要来源,这些中小企业包括棕榈糖厂、面条加工厂、砖瓦厂等,木材占总能源消耗的85 %,在奥多棉吉(Banteay Meanchey)、磅湛(Kampong Cham)、磅通、金边等平原地区,薪柴日趋减少,传统上用作建房的速生竹类资源也成为砖窑等企业的燃料,持续性的薪柴和木炭消耗使整个国家面临单一木材能源使用危机。
b.周期性淹水、森林植被恢复困难重重
对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大力发展社区林业,是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枯竭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柬埔寨国家林业规划的重点。洞里萨湖附近的省份,人口压力最大,森林资源枯竭最严重,是柬埔寨发展社区林业的重点区域,但洪泛平原周期性淹水的立地条件不适合一般的速生造林树种生长,普通的植被恢复计划难以奏效。从金边到暹粒公路沿线的所有村落,均未见较典型的有生态保护意义的社区森林,沿途最为常见的植被景观,是稀疏的扇叶糖棕(Borassusflabellifer),椰子(Cocosnucifera)、芭蕉(Musabasjoo)以及腰果(Anacardiumoccidentale)、桔子(Citrusspp.)等经济作物,而大面积的洪泛区域作为季节性水稻田,植被覆盖率极低。柬埔寨在洪泛区营建速生用材林或薪炭林还未有成功经验,社区林业在这方面的规划也因此多年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如20世纪90年代在FAO/GTZ(德国技术合作公司)资助下在暹粒地区进行的社区林业建设,所用树种均为成材缓慢的当地树种,如以龙脑香科(Dipterocrpaceae)的科异翅香属(Anisoptera)、龙脑香属(Dipterocarpus)、青梅属(Vatica),柿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树种为主,短期内无法使当地村民受益,适合当地生境的速生树种和相应的种植技术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在部分人类活动较少的地段,即使是淹水条件下,植被也能较好地自然恢复,但在人口和能源需求增长的背景下,人口压力大的地方难以实施类似中国促进群落正向演替而进行封山育林[19]或进行退耕还林这样的重大工程[20]。
3.2建议
(1)逐步发展本土经济的替代产业
资金缺乏是柬埔寨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首要现实问题。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林业从业人员工资、基本设备、日常工作运行经费等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国内极低的经济发展水平无法提供必要的经费,为此,柬埔寨皇家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政府捐赠协调委员会”,把融资提升到国家层面,其职能之一就是进行国际融资,以解决林业及相关领域的经费问题。
如果柬埔寨不在本国发展出一定规模的、不直接简单地依赖森林资源的经济产业或其他替代产业以支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这种严重依赖外来资金援助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柬埔寨发展替代产业,提高其农林相关产业的产品附加值,是唯一能减缓森林生态系统压力,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加强独立施政能力
由于政府施政能力过弱,不能有效地开展各类本应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事务,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国际资金和项目参与了柬埔寨林业、教育、卫生等各领域的援助(有据可查的NGO就有300多家),但这些援助往往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相关政府部门的长远规划也随外援资金的变动而不能持续进行,林业专业人才流失,大多数人更愿意进入待遇较高的各类国际组织而不是林业部门。
如果能加强施政能力,真正实施国家森林计划而进行可持续经营,不仅可收回投资成本,还能获得大量的税收。据柬埔寨林业部门估计,充分利用好1 080×104hm2的林地(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和小规模农产品等林地),柬埔寨可持续的年木材收获量为400×104~450×104m3,目前约只有10 %成为商品木材,国内木材需求量只有28.3×104m3,还有很大的木材认证出口空间,而森林认证是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种市场机制[21]。
合理利用外援和加强柬埔寨经济发展的独立性,是一对互为因果的动态因素,施政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柬埔寨政府在这种动态中找到最佳平衡点。
(3)营造人工林,促进植被恢复
一些国际机构在柬埔寨开展了很多年的社区林业项目,其工作重心往往放在村民保护意识的宣传上,当地林业部门在多年与国际机构的合作中,对社区林业、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肥力、流域管理等知识普及得多,但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并没有明显的实际造林成效。
柬埔寨营造人工林促进植被恢复,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需要优先发展能快速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薪炭林和经济林,并建立一些示范项目进行辐射推广。今后,有两个问题急待解决:a.基础设施建设,柬埔寨当地缺乏较大规模的苗圃或育苗基地,致使其大规模的造林计划无法真正实施;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在旱季土壤保水性差,在适合育苗的一些林区,在旱季无水源灌溉,育苗和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修建小型的水库或蓄水池极为重要;b.要筛选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速生耐涝树种。
(4)协调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与森林保护的关系
南传佛教是柬埔寨的传统宗教,佛教倡导克制贪欲、重视精神修养、尊重万物生灵,客观上对森林资源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2],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宗教的影响日趋减弱。柬埔寨人民有沿路而居的习惯,大量的当地居民随着新公路的建设而从偏远地区向公路附近迁移,如多金边、磅通、波萝勉等交通较发达的省份,因新移民聚居而承受了很大的环境生态压力。随着国家公路网的扩张和升级,也给利用和破坏森林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条件。国际上已经倡导多年的能源节约措施如节能灶、沼气使用等,因柬埔寨农村生活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而未得到推广。在柬埔寨农村的牛、羊、猪等牲畜均散养于田野和林地中,不能像中国圈养牲畜一样容易储存粪便作为沼气的原料来源[23]。
因此,在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中,应重视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对森林保护的重要影响[24],倡导新型节能生活方式,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
4结语
“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重点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区域合作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前景,对周边国家林业现状的了解是促进这种区域合作的重要基础。
本项目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回顾,从施政能力、产业发展、地理条件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柬埔寨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参考性的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未来可在森林资源调查、林地勘界、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更多具体的多边合作问题上作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K.Freerk Wiersum.200 years of sustainability in forestry: Lessons from history [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5,19(3):321-329.
[2]Mats Sandewall, Bo Ohlsson, R.Kajsa Sandewall,etal.The expansion of farm-based plantation forestry in Vietnam[J].AMBIO,2010,39:567-579.
[3]Lise Tole.Sources of deforestation in tropical developing countrie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8,22(1): 19-33.
[4] 范应龙.柬埔寨森林覆盖变化遥感监测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5] 缪绅裕,李意德,许涵,等.柬埔寨桔井省和实据省热带季雨林乔木层特征[J].生态科学,2014,33(1):12-19.
[6] 唐芳林.柬埔寨退化林地多功能恢复与管理示范项目考察情况及建议[J].林业建设,2012(2):3-6.
[7] 王士录.当代柬埔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8] 陈松涛.论柬埔寨贫困问题[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23(3):324-325.
[9]Cambodia forestry outlook study[R].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e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2010
[10]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05[R].Food and Agriculture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2005.
[11]National forest programme 2010-2029 of Cambodia[R].National Forest Programme Task Force Members,2010.
[12]Law on forestry[R].Royal Government of Cambodia.November,2002.
[13]Protected area law[R].Royal Government of Cambodia,2008.
[14]National biodiversity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R].Royal Government of Cambodia,2002.
[15]Land law[R].Royal Government of Cambodia,2001.
[16]刘克英.山东省油区替代产业发展问题探讨[J].黄河学刊,1997(2):34-38.
[17]徐高福,方建华,徐晓明,等.国有林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思考——以千岛湖区国有林场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12(2):16-19.
[18]李平生.京西地区发展矿山替代产业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3):113-117.
[19]王永安.封山育林的生态经济作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0(3):19-25.
[20]孔忠东.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1]徐斌.森林认证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
[22]易通,莽萍.论佛教寺院在柬埔寨自然保护中的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6):59-61.
[23]陈豫.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区域适宜性与可持续性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上接第149页]
[8]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0.
[9]马万利,梅雪芹.有价值的乌托邦——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一种认识[J].史学月刊,2003(5):104-111.
[10]李麟学,吴杰.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理论探讨[J].建筑学报,2005(7):41-43.
[11]高蕾.城市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5.
[12]刘娟娟,李保峰,宁云飞,等.食物都市主义的概念、理论基础及策略体系[J].规划师,2012,28(3):91-95.
[13]李珩.生态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813.
[14]白梅,刘立钧.从“组团”到“院落”——住宅小区居住模式的探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0,17(3):23-26.
[15]李倞.现代城市农业景观基础设施[J].风景园林,2013(3):20-23.
[16]李化建,孙恒虎,肖雪军.生态混凝土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19(3):17-20.
[17]王鹏,谭刚.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J].世界建筑,2000(4):62-65.
[18]张晓晨,赵立恒.复合高效的未来花园——探寻新技术在社区景观中的应用[J].决策与信息,2014(8):248.
[19]何俊宝,王永盛.生态居住区生活垃圾的处理与评价[J].环境卫生工程,2004,12(2):84-87.
[20]裴芳,李成民,王静,等.生态小区污水零排放规划探讨[J].中国环保产业,2009(10):46-48.
[21]宋晓莹,单连建.低碳住区水环境规划设计研究[J].地下水,2011,33(2):119-121.
[22]陈媛媛.居住区人际交往空间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
Challenges of Sustainable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Cambodia
CHEN Jian1,2, YANG Wen-zhong1, SUN Rui3, LI Mao-biao4,ZHANG Jin-feng1,YANG Yu-ming1,2
(1.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Kunming Yunnan 650201,P.R.China;2.Laboratory for Conservation and Breeding for Rare,
Endangered and Endemic Forest Plants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Plants,Kunming Yunnan 650201,P.R.China;3.Yun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Kunming Yunnan 650034,P.R.China;
4.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24,P.R.China)
Abstract:Cambodia is one of the highest forest coverage area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but this country is facing various problems in terms of sustainable forestry management.Based on field survey and literature review,the challenges of sustainable forestry management in Cambodia was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ed strategies were provided in this study.The main challenges includes that the forestry development of this country heavily depended on international aids because of its weak economic condition,low management capacity and scarcity of substitute industry.Its special hydr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 leads to shortage of energy and difficulty in vegetation restoration.Several strategies such as development of substitute industry,strengthening independent governance,promoting plantation forest,and cultiva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related to forest protection were recommended in this paper.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gional forestry cooper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Key words:Cambodia; sustainable forestry management;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S 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46(2015)06-0150-05
通讯作者简介:杨宇明(1955-),男,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E-mail:yymbamb@163.com
作者简介:第一陈剑(1978-),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际林业合作。E-mail: chenjianyaf@126.com
基金项目:亚太森林组织(APFNet)资助项目“大湄公河区域林业发展现状、合作领域及保障对策研究”。
收稿日期:*2015-06-03
doi10.16473/j.cnki.xblykx1972.2015.06.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