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发生的原因分析

2015-02-23 04:08温姝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出血病虫病氧量

鱼病发生的原因分析

温姝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157000)

1 疾病因素

主要指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及寄生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而引起。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由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的草鱼出血病。其他常见病毒主要有鳖鳃腺炎、虹彩病毒病、弹状病毒病及鳗鱼狂游症和鲤蠢病毒病等。细菌性疾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危害最大的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引起的鱼类暴发性出血病(败血症),从2月底至11月,水温在9~36℃均有流行,尤以水温持续在28℃以上的高温季节最为流行。寄生虫性疾病主要是由寄生虫寄生而引起。常见的有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病等,一般只在鱼类苗种阶段可发生大规模死亡。寄生在成鱼身上可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而引起死鱼现象。

2 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水温、酸碱度、溶解氧及水中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的含量。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其体温是随着外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温差过大,就会引起鱼种的大量死亡。鱼类在养殖生产中,水温变化也会给养鱼业带来影响。遇到寒潮,造成水温突变或长时间低温,对鱼的生长不利,有的还会造成幼苗死亡;长期高温对鱼类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水温突然升到30℃以上,会造成很多鱼类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和抗病力减弱甚至死亡。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鱼品种中,鲮鱼所需要的水温不能低于8℃,否则就会死亡。草鱼、鲢鱼越冬期间的水温在1℃以上,当低于0.5℃以下就会大量死亡。埃及胡子鲇的耐寒临界温度为7℃,罗非鱼的最低临界温度为7~10℃,若罗非鱼长期生活在13℃左右的水中,则会因皮肤冻伤而产生水霉病,造成死亡。我国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及团头鲂对池水酸碱度(pH值)具有较大的适应范围,但适宜的pH值为7.0~8.5。若池水处于6.0~6.5,鱼类生长不良,体质变差,易感染嗜酸卵甲藻而患打粉病。若长期生活在pH值低于5.0的酸水质中或pH值高于9.5的碱性水体中,则会引起家鱼死亡。当pH值低于4.2或高于10.4时,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在水中只能存活极短时间,而后大量死亡。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类的生长与生存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溶解氧较为缺乏的水中,鱼的生长减慢,对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鱼的体质变差。溶氧量低到每升水接近1mg时,家鱼就会发生“浮头”现象,如果溶氧量升至每升水0.2~0.6mg,鱼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反之,溶氧量过多或饱和,又可能引起幼鱼患气泡病。影响鱼池水中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的主要因素有生物的活动、水源、底质以及其后的变化。如果鱼池长期不清理,以至鱼类的残饵等有机物堆积过多,在微生物的分解过程中,不但消耗池水中大量的溶解氧,而且还会放出硫化氢、沼气、碳酸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集聚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影响到水质,不但不利于鱼类的生长,还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危害鱼类。有些藻类,如微囊藻繁殖过多时,在夜间消耗氧气是使水中溶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些藻类死后,能分解产生毒素导致鱼类生病。有些地方所用水源受到污染,或者工厂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水库、湖泊中,会给水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废水中的各种有毒物质会导致鱼类生病甚至死亡,并破坏了鱼类饵料的营养,直接威胁到渔业生产。

3 鱼的体质

各种鱼类的基因都有着相同与不同,其免疫功能也有强与弱之分。因此,各种鱼类对环境的变化和致病菌的侵袭都有着不同抵抗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只有外界因素的作用,或仅有病原体的作用是不能导致鱼生病的,还要看鱼体对外界因素或某种病原体的敏感性。若鱼体对侵入的病原体敏感性差,或其自身免疫力强,鱼体就不会发病。相反,若鱼体对侵入的病原体敏感,那么病原体就可能在鱼体内得以繁殖而使鱼发病。同样或不同种的鱼,因受到性别、年龄、内分泌、营养状况、机体差异等影响,其免疫力也不同。白头白嘴病一般发生在5cm以下的草鱼,因为草鱼有喜水的习性,在5cm以下处表层容易受伤,受伤后易遭细菌感染。超过此长度的草鱼基本上不发生这种病。某流行病的发生,如出血病,在鱼体抵抗力弱的时候容易患病,甚至导致死亡;若鱼的体质强壮,鱼体表层无损伤,就不能感染水气泡真菌,就不容易发病。因此,鱼体的鳞片、黏液层、皮肤、黏膜及各器官的分泌物等都有防御和阻止病原体入侵的功能。只有当病原体入侵,鱼体受到损伤或防御功能降低等内部因素适应病原体生长繁殖的时候,鱼体才会生病。

猜你喜欢
出血病虫病氧量
含硫废弃物系统、反应炉燃烧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残氧量模型的修正方法在比例控制型烧嘴上的应用
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
易捕鲤出血病的防治技术
规模场奶牛新孢子虫病感染调查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新型稳定防漏风测氧优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