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玉米的种类和常见病害
刘晏东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164300)
随着全世界畜牧业的大发展,饲料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全世界饲料用玉米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在发展中国家表现为工业饲料消耗玉米增加,同时采用传统方式喂饲畜禽的饲料玉米消耗也在增加。
按形态和颖壳分为硬粒型、马齿形、半马齿型、粉质型、甜质型、蜡质型。按颜色分黄玉米、白玉米、黑玉米、糯玉米和杂玉米。黄玉米种皮为黄色,包括略带红色的黄玉米;白玉米种皮为白色,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玉米;黑玉米是玉米的一种特殊类型;糯玉米是富含黏性的玉米;杂玉米是以上三类玉米中混有本类以外的玉米超过5.0%的玉米。按品质分常规玉米和特用玉米等。常规玉米是最普通种植的玉米;特用玉米指的是除常规玉米以外的各种类型玉米,包括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新近发展起来的特用玉米有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等;其他还包括高淀粉专用玉米、青贮玉米、食用玉米杂交品种等。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cm,宽1cm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
玉米小斑病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
玉米圆斑病危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危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
玉米褐斑病侵染叶片、叶鞘及茎秆。以叶片与叶鞘连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红褐色,小病斑有时汇成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果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水浸状。病、健部界线模糊,病斑连片愈合成较大型云纹状斑块,中部为淡土黄色或枯草白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茂盛的菌丝体,后结成白色小绒球,逐渐变成褐色的菌核。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出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
玉米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长圆形、黄褐色、粉状病斑,并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生长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玉米黑粉病为局部侵染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玉米的气生根、茎、叶、叶鞘、雌(雄)穗均可受害。病组织肿大成瘤。病瘤表面有白色、淡红色,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至褐色的薄膜,最后外膜破裂,散出黑褐色粉末。通常叶片和叶鞘上的瘤较小,直径仅1~2cm或更小,一般不产生黑粉。茎节上和穗上病瘤较大,直径可达15cm,一株玉米可产生多个病瘤。
玉米丝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后表现症状。发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发病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较健穗短,顶端尖,不抽花丝,整个果穗变成病瘿,后期苞叶张开,内部黑粉散落后,残留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似乱发状。
玉米茎腐病为全株表现症状的病害,玉米乳熟至腊熟期为显症高峰期,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逐渐扩展。有的病株在雨后出现急性症状,全株急骤青枯。病株茎基部变软,内部空松,遇风易倒折。剖茎检查,髓部空松,根、茎基部可见到红色病症。
玉米干腐病在生长期均可被害,以生长后期被害较重,危害茎秆和果穗。茎秆基部和果穗处的茎秆生褐色、黑褐色、紫红色大病斑。病果穗穗轴变松,易折断,病穗下部子粒变褐色无光泽,粒间常有白色菌丝体,病穗与苞叶黏连,不易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