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学云 张国森 蒋 宏 崔海成 葛 亮 毛德新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酒泉 735000)
甘肃省酒泉市土地耕种面积16 万hm2,可灌溉的非耕地面积逾13 万hm2。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从2007年开始,酒泉市肃州区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技力量和研究开发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积极发展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成功开发出适合本地气候、地势特点的盐碱、砂石地类型的日光温室新结构和种植新技术,并建成银达、总寨、西洞等多个示范基地,生产效益显著。通过辐射带动,目前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推广面积达825 hm2。
酒泉市可利用的非耕地主要有砂石地、荒漠地和盐碱地三大类,主要分布在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阿克塞县、肃北县等7个县(市、区)。其中肃州区555 hm2,以总寨沙河、西洞罗马、银达六分为重点,建成3个千亩非耕地日光温室示范基地,占地面积达453 hm2;金塔县100 hm2;玉门市77 hm2;瓜州县23 hm2;敦煌市45 hm2;肃北县在党城湾镇发展8 hm2;阿克塞县在红柳湾开发区发展17 hm2(表1)。
表1 2011~2013年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面积及产量
采取入户座谈、逐棚调查的方式,对酒泉市2011~2013年非耕地日光温室产量及产值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
1.2.1 蔬菜 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总面积638.5 hm2,其中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面积354.7 hm2,平均产量9 912 kg·(667 m2)-1,较土壤栽培〔8 895 kg·(667 m2)-1〕增加11.4%;平均产值27 640元·(667 m2)-1,较土壤栽培〔23 666元· (667 m2)-1〕增加16.8%;每年度每667 m2用水量为800 m3,较土壤栽培节水300 m3,节约用肥30%,节省农药2/3。种植形式有一大茬、两茬、早春茬3种,不同茬口、不同蔬菜品种产量及产值不同。
一大茬种植:以肃州区、金塔县为主,面积198.0 hm2,占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总面积的31.0%;主要栽培品种有番茄、茄子、辣椒等,平均产量10 304 kg·(667 m2)-1,产值28 303元· (667 m2)-1。其中番茄184.1 hm2,占一大茬栽培面积的93.0%,平均产量10 578 kg·(667 m2)-1,产值28 374元·(667 m2)-1; 茄 子5.94 hm2,占一大茬栽培面积的3.0%,平均产量6 931 kg· (667 m2)-1,产值29 167元·(667 m2)-1;辣椒7.92 hm2,占一大茬栽培面积的4.0%,平均产量6 459 kg·(667 m2)-1,产值26 000元·(667 m2)-1。
两茬种植:是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的主要种植形式,在7个县(市、区)均有分布,面积337.1 hm2,占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总面积的52.8%,平均产量11 160 kg·(667 m2)-1,产值30 132元·(667 m2)-1。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秋冬茬番茄接冬春茬番茄、茄子、辣椒、西瓜、苦瓜、黄瓜、菜豆、豇豆等;二是秋延茬黄瓜接早春茬番茄、茄子、辣椒等;三是秋延茬甜瓜、黄瓜、西葫芦接早春茬茄子、辣椒、西甜瓜等。
早春茬:种植面积103.4 hm2,占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总面积的16.2%,以当年秋季新建日光温室为主,主要栽培品种有番茄、茄子、黄瓜、西葫芦、西瓜、菜豆、豇豆等,平均产量 5 095 kg·(667 m2)-1,产值18 261元·(667 m2)-1。
1.2.2 食用菌种植面积112.0 hm2,主要分布在肃州区西洞镇,品种以双孢菇为主,种植季节从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共采收3 茬,平均产量4 800 kg·(667 m2)-1,产值达5.5万元·(667 m2)-1。
1.2.3 葡萄种植面积141.3 hm2,主要分布在肃州区、敦煌市、金塔县,品种以美国红提为主,每年采收1次,通过人为调节延后上市,重点供应元 旦、春节市场,平均产量1 000 kg·(667 m2)-1,产值3万元·(667 m2)-1。
由表2可见,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每667 m2平均产值为32 198元,平均生产成本为14 156元,主要包括种苗、农药、有机肥或栽培基质、无机肥、水电费、棚膜及棉帘折旧、人工工资等;扣除生产成本后,每667 m2纯收入可达18 042元。不同作物产值不同,生产成本不同,纯收入亦不同,效益最好的是食用菌,其次是葡萄、西瓜。
表2 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主要作物生产成本及效益分析元·(667 m2)-1
在非耕地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是温室易受大风、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温室内温湿度实现自然调控有一定的难度;蔬菜营养供给缺乏必要的仪器检测,导致部分生理性病害发生;温室后屋面保温材料成本较高;栽培料发酵周期长、费工多;适宜有机生态型栽培的基质配方单一。以上问题影响了非耕地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速度。
在非耕地日光温室建设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需要政府协调审批土地使用、机井开挖、电力设施、城建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手续;二是前期建设投资大,一些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包括水、电、路建设,均需要政府投资建设;三是一次性投资较大,农户筹资有一定的 难度。
在盐碱、砂石地等非耕地发展日光温室,有效地解决了粮菜争地矛盾,通过集成、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等实用技术,可以根本性解决土壤连作障碍、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不仅提高了蔬菜产量和品质,而且促进了废旧资源再生利用,减少了污 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带动了运输、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今后非耕地的发展,将体现生态农业、循环农 业,以面积扩张和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建立大基 地、开拓大市场为目标,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沙地绿产”产品品牌,积极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在努力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和农户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建立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销售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按照“一年起步,两年突破,三年见效”的目标定位,从2014年起每年发展200 hm2,5年后累计面积达到 2 000 hm2。
坚持“减排放、再利用、循环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以国家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非耕地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等低碳循环经济产业为方向,以“新能源、绿色、生态、循环”为主题,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环利用,构建生态养殖业、设施种植业、光伏发电产业、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示范推广地面光伏发电、种植业建筑光伏发电、养殖业建筑光伏发电、沼气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示范推广“猪—沼—菜”、“猪-沼-电”、“猪—沼—鱼”、“猪—沼—肥”等农业循环模式,建成园区化、企业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循环化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