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趋势成因分析

2015-02-22 07:19胡小平高洪洋
关键词:规模化规模生猪

胡小平,高洪洋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成都610074)

我国一直是以猪肉消费为主的国家,猪肉是构成百姓“菜篮子”中的重要商品。2001年以来,我国猪肉产量占全年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0%以上。随着我国食物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猪肉消费需求还会继续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农村形势的变化,生猪养殖方式开始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国内学者已看到了这一变化,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杜丹清、孙世民、李明等,鼓励发展生猪规模养殖[1-3],而何晓红等认为生猪养殖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4]。在最优养殖规模上,张喜才和张利痒认为,中国特色养猪最大的业态将是中小型规模,形成规模适度的养猪产业主体,使其成为有中国特色现代养猪最大组织形态,这是我国相当长时间最合适的养猪规模[5]。张晓辉等则认为效益最好的规模是中等养殖规模,即年出栏31-100头生猪(平均出栏51头)[6]。关于生猪生产区域布局,胡浩等研究发现生猪生产将向饲料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农业资本丰富的地区集中[7]。我国生猪养殖区域将在传统主产区保持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向黄淮流域玉米、小麦等粮食主产区和东北粮食主产区转移,由经济发达地区向山区、周边地区转移[8]。关于生猪生产成本利润,李桦等指出随着饲养规模的增加,物质费用增加,人工费用呈下降趋势[9]。生猪养殖成本随猪场规模的扩大呈现“U”型变化,养殖效益则随猪场规模的扩大呈现倒“U”型[10]110。

目前已有的研究文献缺乏对我国生猪规模养殖成为趋势的原因分析,本文试图深入剖析生猪规模养殖成为趋势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为生猪规模化养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 我国生猪饲养方式的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猪肉价格呈现出3-4年的周期波动,这导致生猪养殖也出现周期性波动。生猪养殖的周期性波动也与小规模散养方式有很大关系。由于沉没成本低,小规模散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方向,稳定性很差。为稳定生猪和猪肉市场的供给,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积极扶持生猪规模养殖①,促进了生猪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从养猪场(户)数量来看(见表1),年出栏生猪50头及以上的场户数,2002年为1034843个;2003年为1138618个,较2002年增加103775个,增幅为10.03%,场户数个数占比为1.06%;2007年场户数为2244300个,较2002年增加1209457个,增幅为116.87%,场户数个数占比为2.73%;2012年场户数为2799499个,较2002年增加1764656个,增幅为170.52%,场户数个数占比为5.12%[11]。可见,2002-2012年,我国规模养猪场(户)的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从猪场年出栏量来看,我国规模养殖生猪出栏量2002年为16598.15万头;2003年为18907.41万头,较2002年增长2309.26万头,增幅为13.91%,占生猪总出栏数的28.75%;2007年为38938.99万头,较2002年增长22340.84万头,增幅为134.60%,占生猪总出栏数的48.46%;2010年为60250.40万头,较2002年增长43652.25万头,增 幅 为 262.99%,占 生 猪 总 出 栏 数 的64.51%[11]。可见,规模养殖生猪年出栏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而且规模养殖生猪年出栏量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规模养猪场(户)数量的增长幅度,生猪养殖的规模效应比较明显。从出栏数百分比来看,规模养殖场(户)承担了我国生猪养殖的主要任务。

表1.2002-2012年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变化情况表[11]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地域范围极其广阔,生猪规模养殖在区域间差异较大。按照国内学术界大多采用的行政区域划分方法,本文将我国行政区域(港澳台除外)划分为东、中和西部三个地区②进行分析。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则以“50头以上养殖户生猪年出栏量/肉猪出栏总量”为判别指标[12]。

根据历年《中国畜牧业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得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如图1所示),2001-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均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2001年,东部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为46.91%,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仅为27.95%和13.52%;到2010年,东部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上升到78.90%,增幅为68.19%,中部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为70.55%,增幅为152.42%,西部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上升到45.02%,增幅高达232.99%[11]。数据显示,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的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但西部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我国生猪饲养方式逐渐从农户散养向规模养殖的方式转变,且增长速度加快。

图1.2001-2010年各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趋势图[11]

二 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的成因

我们认为,导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村劳动力短缺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短缺是构成生猪规模化养殖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劳动力短缺表现为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大量增长和留守农村的人口老龄化两个方面。

据《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比2008年增加4352万人,增长19.31%;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数量为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46.6%,占同期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总量的65.5%;特别地,87.3%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任何农业生产劳动[13]。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直接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数锐减。

随着农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外出打工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老人和妇女留守在农村,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14]。据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和第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情况来看,从2001年开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比重已超过10%,这意味着我国农村2001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③。2012年,笔者对四川省4个市8个乡镇13个村进行实地调查的数据显示,被访问村民中65岁以上的占到26%[15]。可见,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明显。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将达到20.23%,到2030年老龄化速度达到最快的时候,农村老龄化程度会达到29.14%[16]。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突出。这一变化,促使我国生猪养殖模式从农户散养逐渐向规模养殖形式转变。一方面,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除了种植自己生活所需的粮食外,基本没有从事其他农业生产活动精力和能力,散养农户渐渐退出生猪养殖领域,这为规模养殖企业从事生猪规模养殖提供了进入契机。另一方面,城市务工收入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打工,使农村劳动力出现短缺,拉升了农村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了散养农户养猪的机会成本。农村养猪人工成本的上升,使更多散养农户认为,从经济效益上来讲,散养生猪不再是最优的选择,而生猪规模养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成本上升的影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二)规模养殖具有成本优势

生猪生产成本由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构成。物质与服务费用④包括直接生产费用(子畜进价、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饲料加工费、医疗防疫费和工具材料费等)和间接生产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管理费等)。人工成本包括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的计算方法为:家庭用工折价=劳动日工价×家庭用工天数,而家庭用工天数=家庭劳动用工折算成中等劳动力的总劳动小时数/8小时。家庭用工天数计算中的中等劳动力的确定标准为:一是18-50周岁男性、18-45周岁女性,能够适应中等劳动强度的,为一个中等劳动力;二是在前款规定的年龄段之外,能够经常参加劳动,劳动能力和劳动强度相当于中等劳动力的,可按一个中等劳动力计算,劳动能力和劳动强度不及中等劳动力的,按实际情况折算;三是雇工视作中等劳动力。雇工费用分为短期雇工费用和长期雇工费用。短期雇工的雇工费用按照实际支付总额计算;长期雇请的合同工(一个月以上),先按照该雇工平均月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及福利费等)除以30天计算出其日工资额,再根据从事该产品生产的劳动天数计算得到其雇工费用。按照以上方法经整理计算,得到两种饲养方式下每头生猪的人工成本、生产成本和利润情况(见表2和表3)。

表2.2001-2012年我国生猪主产省每头生猪平均养殖成本⑤ 情况[17](单位:元)

表3.2001-2012年我国生猪主产省每头生猪平均养殖利润情况[17](单位:元)

11省平均1144.9 1037.5 107.4 1137.0 967.6 169.4

在养猪生产成本方面,11个生猪主产省农户散养生猪的平均生产成本略高于规模养殖生产成本,两者每头相差70.1元。通常,饲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占我国养猪户生猪生产成本的80%以上。精饲料费方面,10个生猪主产省生猪规模养殖的精饲料费用均高于农户散养精饲料费用。其主要原因是规模养殖户为了缩短生猪饲养周期,在生猪养殖环节会投入大量的精饲料,生猪规模养殖模式对精饲料的需求较农户散养模式大,且没有相应的替代物,因而精饲料费用较散养户的精饲料费高。安徽省规模养殖生猪精饲料费与农户散养精饲料费的差额最大,前者比后者高出126.9元。因为安徽省多数地区的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相对供应不足,需要从主产区调入,运输成本增加,因而规模养殖户使用的精饲料费用也偏高。人工成本方面,11个生猪主产省规模养殖人工成本均低于农户散养生猪人工成本。其主要原因是散养每头生猪人工成本基本由家庭用工折价决定,规模养殖每头生猪人工成本包括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雇工有利于专业分工,使每头生猪生产的总劳动小时数减少,劳动生产率提高。规模养猪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农户散养生猪的劳动生产率,使规模养殖生猪产量多于农户散养生猪产量,因而规模养殖单位数量的生猪分摊的人工成本低。

在养猪利润方面,每头生猪的养殖利润等于生猪生产总产值减总成本⑥。从表3可以看出,2001-2012年,无论是农户散养形式还是规模养殖形式,生猪主产省每头生猪的平均养殖利润均为正值。从11个省的平均情况来看,规模养殖每头生猪的利润为169.4元,农户散养每头生猪的利润为107.4元,前者较后者高出62.0元。除河南、广东两省外,规模养殖生猪的平均利润均要高于农户散养生猪的平均利润[17]。

(三)养殖技术进步

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比“十五”期间提高3个百分点[18]。《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国家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6%以上。生猪养殖技术特别是生猪疫病防控技术、配合饲料技术以及猪场粪污处理利用技术是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形成趋势的原因之一。

在生猪疫病防控技术方面,生猪规模养殖密度大、空间小,对疫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困难。国家每年在生猪疫病的防控上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以开发新技术,猪疫病防控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比如,规模养殖场先进的消毒技术和设备能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进行彻底的消毒,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另外,生猪规模养殖场采用严格的、标准化的生猪免疫接种、药物预防、疫病监测等技术,使我国生猪养殖过程中疫病疫情量减少,生猪存活率逐渐增高,规模养殖生猪出栏量大幅增长。

在生猪配合饲料技术方面,《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对饲料科技投入不断增加,配合饲料转化率不断提高,对养殖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50%以上。《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指出,我国生猪生产水平明显改善,生猪配合饲料转化率与“八五”时期相比提高了20%以上,并提出我国饲料转化率年均提高2%的目标任务[19]。配合饲料相比于青粗饲料,能满足生猪不同阶段生长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饲料全面的营养标准和适当的投入比例,能充分发挥生猪生产能力,提升规模化生猪养殖经济效益。

猪场粪污处理利用技术的进步,解决了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面临的污染难题。规模化养殖场建立了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了猪粪和猪尿的干湿分离,通过沼气发酵技术或机械强化法的快速高温——有氧发酵处理技术制造出农业生产所需的有机肥。规模养殖场先进的污水排水系统,对污水采用发酵的方式进行处理后,使排污能达到畜禽养殖业规定的排污标准。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使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能达到专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提高了生猪标准化的规模生产水平。

(四)充足的饲料粮供给

与农户散养相比较,规模养殖消耗的饲料粮多,这是因为农户散养可以利用青粗饲料、泔水等替代部分饲料,规模化养殖则无法做到。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数据,我们计算出,从2001-2013年,每头散养生猪平均的耗粮数量为191.42公斤,每头规模养殖生猪平均的耗粮数量为196.16公斤,每头猪平均多耗粮4.74公斤,我们按2010年规模养殖生猪的出栏总量计算(2010年以后的数据未公布),规模养殖多用饲料粮共计285.59万吨[17]。

2004年至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是饲料粮供给充足的基本条件。特别是玉米产量增幅很大,2004年玉米产量为13029万吨,到2014年玉米产量达到21567万吨,较2004年增长8538万吨,增幅为65.53%[20,21]。此外,由于我国在此期间进口大豆数量增长很快,豆粕产量也大幅增加。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豆粕产量为2403万吨,到2014年达到5849万吨,较2004年增加3446万吨,增幅高达143.40%[22]。这为我国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也支持了生猪的规模化养殖。

(五)政府政策扶持

为了稳定规模养殖场(户)生猪的供给水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从2007年开始,国家专项安排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逐步落实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户)分四个档次予以补助⑦。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强调“十二五”期间,每年继续安排中央投资25亿元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23]。

(2)生猪调出大县奖励。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 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指出,为充分调动地方发展生猪规模化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对生猪调出大县(农场)给予适当奖励[24]。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2.5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奖励资金依据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权重分别为50%、25%、25%进行测算,2011年奖励县数500个,平均每个大县奖励500万元[25]。

(3)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决定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进行补助,补助对象和标准是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费用每头给予80元补助,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照生猪重大疫病强制扑杀补助现行比例分担,中央财政对一、二、三类地区分别给予60元、50元、40元的补助,地方财政分别承担20元、30元、40元的补助[26]。

(4)能繁母猪补贴政策。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 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指出,为了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国家按每头50元的补贴标准,对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场(户)进行补贴[24]。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 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指出,从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能繁母猪补贴提高到每头100元[27]。之后,每头能繁母猪补贴每年维持在100元,补贴资金由国家承担。其中,东部地区由地方财政负担;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负担60%,地方财政负担4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的补贴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28]。此外,还有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政策等。为进一步明确生猪规模化的发展方向,2011年,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15个百分点,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29]。

三 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主要原因来看,我们认为:首先,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至少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发生改变,生猪规模化养殖有利于控制人工成本这一优势还将长期保持;其次,生猪养殖技术发展的潜力还很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猪养殖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这个差距被不断填补,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效益还会进一步提高;最后,政府对生猪规模养殖的相关扶持政策还会不断加强。因此,我国生猪的规模化养殖将会继续保持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生猪规模化养殖对饲料粮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能否保证充足的饲料供给有可能成为制约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加快推动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我们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生猪规模养殖向全产业链的方向发展,整合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生猪一体化、产业化经营。二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保险业进入生猪规模化养殖产业,以减少大规模疫病灾情的损失。三是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保证饲料粮供应。随着我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口粮消费的比重将会逐渐下降,应当相应地减少水稻种植的面积,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从单位面积产量来看,我国玉米增产的潜力还很大,每亩单产也高于水稻,调整种植结构,使同样面积的耕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以保证饲料粮的供给,同时也适应了我国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四是完善对生猪规模化养殖的补贴措施。近年来,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扶持生猪规模化养殖。总的看来,资金使用的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能够把各项补贴综合起来运用,实行以目标价格为主的生猪价格补贴政策,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生猪养殖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农业从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这一转变将为农业生产的其他领域提供借鉴。扶持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也是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内容之一,值得学界业界关注与研究。

注释:

①农业部2006年8月4日下发的《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指出,生猪的规模化饲养是指饲养规模在年生猪出栏50头以上。即以年出栏量为指标将生猪生产划分为农户散养和规模养殖两种方式。本文采用此标准。

②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海南、辽宁;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内蒙古、重庆、四川、广西、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地区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太低,本文不予考虑。

③根据联合国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

④2004年,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实行新指标体系。2004年版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的物质与服务费用等于1998年版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的物质费用+期间费用+税金-土地承包费。按此方法,本文对2004年之前的每头生猪物质与服务费用数据做了调整。

⑤规模养殖精饲料费、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是小、中和大规模各项数据的平均值。

⑥每头生猪总产值是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各项数据的平均值。2004年版《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的总成本为1998版《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的含税成本-土地承包费+土地成本。其中,2004年版《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的土地成本可按照税金与成本外支出之和核算(由于2002年和2003年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中的税金采用统一规定的税费改革口径进行汇总。为保持数据的可比性,2002年土地成本一般按照税金与成本外支出之和除以0.7计算;2003年土地成本一般按照税金与成本外支出之和除以0.6计算)。

⑦年出栏500-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20万元;年出栏1000-1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40万元;年出栏2000-2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60万元;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80万元。

[1]杜丹清.关于生猪规模化生产与稳定市场价格的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7).

[2]孙世民.养猪专业户(场)加盟优质猪肉供应链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山东等7省的534份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8,(12).

[3]李明,杨军,徐志刚.生猪饲养模式对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对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12).

[4]何晓红,马月辉.由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养殖业发展看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J].中国畜牧兽医,2007,(4).

[5]张喜才,张利痒.我国生猪产业链整合的困境与突围[J].中国畜牧杂志,2010,(8).

[6]张晓辉,Agapi,So mwar u,et al.中国生猪生产结构、成本和效益比较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6,(4).

[7]胡浩,应瑞瑶,刘佳.中国生猪产地移动的经济分析——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的转变[J].中国农村经济,2005,(12).

[8]冯永辉.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及区域布局变化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2006,(4).

[9]李桦,郑少锋,王艳花.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生产成本变动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1).

[10]沈银书.中国生猪规模养殖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11]中国畜牧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畜牧业年鉴[G].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011.

[12]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生猪养殖规模与价格波动研究[C]//中国畜牧业协会.2011中国猪业进展论文集,2011.

[13]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4-05-12).http://www.stats.gov.cn/tjsj/zxf b/201405/t20140512_551585.ht ml.

[14]胡小平,李伟.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15]高洪洋.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J].农村经济,2012,(12).

[16]李本公.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7.

[1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3.

[18]广东省农村信息中心.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EB/OL].(2013-03-28).http://www.gdagri.gov.cn/zxpt/nyy w/201303/t20130328_263818.ht ml.

[19]农业部畜牧业司.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的通知[EB/OL].(2009-08-06).http://www.moa.gov.cn/zwll m/tzgg/tf w/201006/t20100606_1535179.ht m.

[20]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2014年粮食产量的公告[EB/OL].(2014-12-04).http://www.stats.gov.cn/tjsj/zxf b/201412/t20141204_648275.ht ml.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2]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 of USDA[DB/OL].http://apps.fas.usda.gov/psdonline/psd Query.aspx.

[2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EB/OL].(2011-07-28).http://www.gov.cn/z wgk/2011-07/28/content_1915552.htm.

[2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 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EB/OL].(2007-08-02).htt p://www.gov.cn/zwgk/2007-08/02/content_704453.htm.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部:2012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措施[EB/OL].(2012-03-28).http://www.gov.cn/gzdt/2012-03/28/content_2101778.htm.

[26]新华社北京新媒体.谁来落实病死猪“财政安葬费”?[N].新闻晚报,2013-03-21(19).

[27]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 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EB/OL].(2007-12-20).http://www.gov.cn/zwgk/2007-12/20/content_839583.ht m.

[28]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2012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实施指导意见[EB/OL].(2012-08-16).http://www.moa.gov.cn/govpublic/CWS/201208/t20120817_2848469.ht m.

[29]农业部畜牧业司.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OL].(2011-09-02).http://www.moa.gov.cn/govpublic/XMYS/201109/t20110921_2292641.ht m.

猜你喜欢
规模化规模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之殇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