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研究*

2015-02-22 19:58:29黄鹤冲翟理祥孔翊翌邓庆平
现代医院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医师中医药医学

黄鹤冲,翟理祥,孔翊翌,邓庆平

(1.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州市 510006; 2.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 510120)



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研究*

黄鹤冲1,翟理祥2**,孔翊翌2,邓庆平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州市 510006; 2.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 510120)

目的了解中医医师系列在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和文献计量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对近年来国内外与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对检索下载的与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有关的477篇文献,剔除重复和提取中医特色后,筛选出53篇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相关文献。结论目前我国关于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定量分析中体现中医人才培养的研究较少,说明构建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较大创新性和意义。

中医医师;高层次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研究;人力资源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4232.2015.03.018

高层次人才位属人才梯队高层,他们引领着医学人才梯队的建设与培养,关乎医疗卫生发展和百姓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维护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公益性,被列入国家跨“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民生工程。

为了解高层次人才在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并结合中医院人才管理工作的实际,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医院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笔者采用文献检索和文献计量方法,对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所下载的近年相关研究文献剔除重复和提取中医特色,并筛选出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文献进行分析。

1 文献来源

2 结果与讨论

从地域分布来看,文献的研究地区涉及到 2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山东、湖北、浙江、安徽等中东部地区的研究居多;从学科分布来看,主要以西方医学人才和整体观的医学人才研究为主,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从研究方法来看,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重理论而轻实证。根据文献内容进行分类,既往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内涵及基本分析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推进,医疗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对于医院医疗技术与医疗服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1]。综合文献分析,医院高层次人才研究对象为从事临床、科研、教学等一线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业技术人才。

朱跃州等[2]认为,高层次医学人才掌握着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和代表当前医学的发展方向,拥有对现有医护人才进行合理开发和不断维持、稳定核心医护人才团队的能力;刘新春等[3]认为,高层次医学人才是在其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威望和影响力,承担着医学领域中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以及促进医学科学发展重任的先行者。通过比较发现,该类人员通常是相关医学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通性,他们经过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继续医学教育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与专业知识,成才周期长、专业技能强,具有发挥学科建设优势,促进医院人才队伍发展的能力。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人才”的定义[4],笔者认为:高层次医学人才是运用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医学科学技术的应用、发展、创造和传播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2.2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为医院建立稳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及稳定的科学机制是医院进行现代管理的标志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5]。医学工作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因此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医学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十分严格的准入制度。

目前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医师执业过程考核评估的体系,从临床技能到医师职业素养都有较为详细完整的规范。美国对医师实行定期考核,医师通过考核维持医师资格[6];英国对考核的全科医师、专科医师、学术临床顾问等不同对象实施差异性考核[7];法国、德国通过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督促医师对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从而完成医师的定期评估和考核工作[8]。考核评估要求医师除了具有良好的临床技能和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并富于利他精神、人文精神和责任心[9]。国内医院则注重医学人才的临床与科研技能考核评估,对于医师职业素养的研究尚停留在定义内涵、课程改革和培育建设等方面,对于医师职业素养的测评多采用考试的方式,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10]。

2.3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分析

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是我国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李克强总理在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11],国家原卫生部《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12]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发挥中医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特征和优势,这无疑都对中医教育、科研、医疗等方面作出了要求。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培养具有带动、促进意义的高层次中医人才,这是中医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中医科研、医疗得以发展的根本途径。根据国家《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2006—2020年)》[13]《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4],我国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到2015年培养1.5万名中医临床骨干,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遴选700名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教师,配备1400名继承人;开展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作,遴选1000名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进行培养;造就一批国家中医中青年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可见自新医改实施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举措都为中医人才素质的提高提供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对中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有助于带动中医人才的合理开发,为经济社会输送更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满足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对人才的需求。

2.4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评价的相关研究

目前有关临床人员考核指标构建、实施等相关文献报道较多,但是中医药临床考核指标构建的报道很少。报道主要针对临床医师基础考核的综合评价,针对医院高层次人才考核的报道相对较少。笔者从指标构建方法、考核测评方法、主要指标等几个主要方面概述。

2.4.1指标构建方法:

(1)Delphi法为主要的构建办法。Delphi法是构建指标的重要方法,袁晖等[15]运用Delphi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定性定量相结合,根据研究结果建立3个维度共19个指标的医学博士生导师的个人素质、教学指导能力、科研能力三方面综合考核。王莉等[16]运用Delphi法初步构建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定不同职称医师的一、二级指标及加减分指标项目,采用排序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史建平等[17]运用优序图和Delphi法相结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标构建,最终分三级从政治思想、必修课理论、临床能力、科研能力四个方面确定38个指标。郑舒文等[18]运用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法建立指标体系,涵盖质量控制、工作量、科研、教学等方面266个指标。

(2)文献调查法。袁青等[19]运用文献调查法设计考核指标,对中级以上人员进行分层抽样调查,结果分主观、客观权重各占50%,主观从科室考核、同行评议、医院考核,客观指标从医疗、教育、科研三方面评价。

(3)数学模型与卫生统计方法。王丽[20]用DEA模型构建了中医人才系统效率评价体系,黄星[21]基于 CIPP 模型对广西高等医学院校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研究,曹也丁等[22]针对科研人才运用统计学排秩次的方法进行评价。

2.4.2考核测评办法:Scott BJ[23]对临床医生考核,制定考核指南,成立考核小组,2名考核人员分别对同一名医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不统一时由另一名考核人员进行评估。Harden[24]提出通过模拟临床场景进行临床能力测试,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25]。Norcini等[26]将mini-CEX用于内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测试,mini-CEX经 Richard等[27]筛选改进为P-MEX,并运用于评价医学人才职业素养的测评。我国路彦钧等[28]对应用平衡记录分卡考核三个关键组成部分——考核指标、目标值与权重确定进行探讨,建立关键指标。陶秀彬等[29]运用关键指标法KPI进行考核。赵臻晶等[30]通过设置考核指标,按照业务考试、个人述职、科室与医院专家组考核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评价。

2.4.3主要指标:

(1)基础指标。郑舒文等[31]针对临床主治医师层面,用Delphi法,确定了工作质量、数量、效率、满意度及投诉、理论知识考核、基本技能考核、个人成长、完成指令任务、法律法规等10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4项加分5项减分指标进行评价。

(2)管床手术指标。熊占路[32]认为设计时引入管床系数、手术系数、手术权重和标准手术量等概念,运用区分度进行检验。

(3)中医药人才评价指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表分平时考核与结业论文考核、科研设计方案、中医经典应用,综合考核五大方面,其中平时考核从理论学习、临床实践、名师指导、科研能力、医疗水平17个项目进行评价[33]。 山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计划从理论学习、临床实践、医疗水平、继续教育、科研能力、组织实施6大方面19个项目进行细化评价。陈子纲[34]认为中医治疗率不等于仅用中药治疗,而是要用中医药诊疗方法,中医院把中医治疗率作为一个硬性考核指标,在考核中占较重的比例。

(4)高级中医药人才评价指标。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年度考核设有荣誉称号、学术地位、学科带头人、杂志编委、研究生导师、临床业绩、承担课题、科研成果、专利、发表论文、编写专著、继续医学教育、学术交流13个一级指标及49个二级指标。

3 小结

目前国内关于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以医院个案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为描述性研究或学科带头人、医学高层次人才的成才与培训研究为主[35],将医学人才的引进、选拔、考核、激励、稳定等综合起来进行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该基础构建适合中医医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更是匮乏。要想客观、规范地对中医院高层次人才进行评价,使之适应现代人才评价的要求,必须紧密结合中医院人才培养的实际,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操作性强的高层次人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1]孙道如,张凯.医院高层次人才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1(6):222-223.

[2]朱跃州,龚卫宁,鲁翔.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柔性管理实践与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4(4):299-302.

[3]刘新春,杨春旭,孙虹.医学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J].学术论坛,2012(5):169-173.

[4]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6号www.gov.cn.

[5]张丹.医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稳定[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174-175.

[6]郭江伟,高光明,彭健.国外医师定期工作开展情况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2):107-110.

[7]Merkur S,Mossialos E,Long M,et al.Physician revalidation in Europe[J].Clin Med,2008,8(4):371-376.

[8]郭江伟.基于模式算法的医师定期考核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9]ABIM Foundation,ACP-ASIM Foundation,European Federation of Internal Medicine.Medical professionalism in the new millennium:a physician charter[J].Ann Intern Med,2002,136(3):243-246.

[10]陈恺,赵牧,李瑞丰.医师职业素养评测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4,35(5):67-70.

[11]赵婀娜.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N].人民日报,2014-11-28(1).

[12]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卫办发[2011]57号

[13]关于印发《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科发社字[2007]77号.www.gov.cn.

[1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中医药规财发[2011]49号.www.gov.cn.

[15]袁晖,应向华,孙永宁.医院博士生导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3):256-258.

[16]王莉,周保利,徐建立.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7):503-506.

[17]史建平,古丽扎尔·艾海提,李卫星.优序图在确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指标体系权重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0,(4):377-378.

[18]郑舒文,王艾,赫捷.临床科室绩效考核基础指标的建立和实施[J].中国肿瘤,2011,20(9):665-669.

[19]袁青,陈琪,费健.关于卫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核心指标的调查[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9):49-50.

[20]王丽.基于SCM理论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理论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09.

[21]黄星.基于 CIPP 模型的广西高等医学院校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研究[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4.

[22]曹也丁,王杨,王铮.阜外医院科室年终科研考评方案的设计与实践[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0,(1):30-33.

[23]Scott BJ,Evans DJ,Drummond JR,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use of a structured clinical operative test for the assessment of a clinical skill[J].Eur J Dent Educ,2001 Feb,5(1):31-37.

[24] Harden RM.Glecson FA .Assessment of clinical competence using an objectir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J].Med Educ,1979,13(1):41-54.

[25]Hochberg MS.Berman RS.Kalet AL.etal.The professionalism curriculum as a cultural agent in surgical residency education[J]Am J Surg,2012,203(1):14-20.

[26]Norcini JJ.Blank LL.Arnold GK.Etal.The Mini-CEX(Clin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J].Ann Intern Med,1995,123(10):795-799.

[27]Gruess R.Mcllroy JH.Gruess S.etal.The Professionalism Mibi-valuation Exercise:a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J].Acad Med.2006.81(10):74-78

[28]路彦钧,陈宇峰,程华丰.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临床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探讨[J].中国医院.2012,(7):60-62.

[29]陶秀彬,鲍娟,匡霞关.键业绩指标绩效考核体系在我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87-89.

[30]赵臻晶,王云贵,黄光耀.军队医院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实施[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5):451-453.

[31]王莉,周保利,徐建立.建立临床主治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院,2012,(8):49-52.

[32]熊占路,孟浦,齐磊.医院核心人力资源医疗绩效考核之个人考核[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31-32.

[3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7]10号)http://www.satcm.gov.cn/web2010/zhengwugongkai/jiaoyuguanli/rencaipeiyang/yanxiuxiangmu/2010-10-13/11094.html.

[34]陈子纲.正确解读“中医治疗率”[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1):812-814.

[35]湖滨.天津市医学高层次人才选拔中的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编辑张瀚予)

Literature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Training of High-level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ANG He-chong,ZHAI Li-xiang,KONG Yi-yi,DENG Qing-ping

(1.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0,China; 2.Guangdong Province Hospital of TCM,Guangzhou 510000,China)

Objective:To learn about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series trainings for the Chinese medicine physician in high-level medical talent training,summarize and study the recent development.Method:The authors analyze the researching literature relating to high-level medical talents covered in CNKI and VIP both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literature metrology.Result:477 pieces of literature relevant with high-level medical talent training were downloaded.After eliminating the repetitive pieces and extracting the one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authors select 53 pieces of great reference value.Conclusion:Currently,the study on high-level medical talents falls mainly into qualitative analysis,while there is less study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vering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us,the study on the evaluating system of the training for high-level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of great innovation and significance.

Chinese medicine physician;high-level talents;training;evaluation index system;literature study;human resources

2015-04-25

2013年度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20132136)

R197

A

1672-4232(2015)03-0054-04

翟理祥(1971-),男,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医院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医师中医药医学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金桥(2022年8期)2022-08-24 01:33:58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