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燕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省无锡市214041)
◁医院经营▷
医院履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杨晓燕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省无锡市214041)
近年来,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把履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手段,从履职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执行和完善三个阶段努力探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履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认识与体会。
医院;履职风险;反腐倡廉;风险点;风险防控;医德医风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4232.2015.03.011
医院是以向人们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虽然没有国家机关的行政权力,但具有实实在在的管理权力、职务权力和职业义务。廉洁风险是指医院各级管理干部、医务人员在从政及从业过程中有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1]。履职风险防控,就是通过科学管理,规范履职行为、提高履职绩效、防范履职风险的过程。医院要抓好履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就必须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2]。
1.1主要做法
2011年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启动履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3年来不断探索符合医院实际和党员干部履职特点的风险防控机制,按照建立、执行、完善三个阶段统筹推进,形成全方位的防控体系,保障了医院各项职权廉洁高效运行。
1.1.1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宣传教育。一是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坚持“一把手”负总责,成立了以院长、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防控工作的部署和组织领导。坚持“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成立以纪委书记为主任、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强化各级管理干部的主体责任,根据职责分工,认真履行管辖范围内的风险防控责任。从管理干部、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三个层面,突出“自我查找、自我教育、自我防范、自我保护”重点,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方法和步骤,通过逐级负责,层层落实,切实保证履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是加强宣传,思想引领。任何腐败都是从思想层面的变质开始的,深入感知、认知廉政风险是提升防控水平的前提[3]。医院将廉洁从业教育落实到每个科室和岗位,结合岗位特点和风险性质,精心设计和安排廉洁从业教育内容,从“加强医院管理和促进医院发展”“医德医风建设与医疗水平提高”“医院发展进步与个人成长成功”等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综合的认识和比较,提高各级管理干部和医务人员对开展履职风险控制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同时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廉洁倡议签名、勤廉故事征集、先进典型评选等活动,把为民、务实、清廉的理念融入到医院文化建设之中,落实在各项工作要求之中,确保教育全覆盖、可持续,切实增强开展风险防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1.2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医院从权力的赋予、运行和结果的角度,建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并按照建立、执行、检查、完善四个环节具体实施。
一是对照管理规范,编制职权目录。对照国家法律法规、医院制度规定和岗位职责,对各个岗位所行使的基本职权逐项进行集中梳理,在全面防控的同时,突出重点对象、重点事项。将职权分为医院管理权力(职务权力)和医疗服务(职业权力)两大部分。管理权力具体划分了决策、基建、采购、人事、财务5项重点职权,医疗服务具体划分了医德医风、临床诊疗(用药)、医用耗材(试剂)、医疗收费、统方管理5项重点职权。通过确定职权目录,将每一项职权的名称、内容、类别、行使主体、行使依据、责任科室和责任岗位等加以明确。
二是查找风险点,界定风险等级。查找风险点是开展“排查防控廉政风险”活动的关键,只有找准风险点,防控工作才有针对性[4]。根据以上梳理的重点职权,针对职权行使、制度机制、思想道德及外部环境等风险,相关科室对职权运行的每个环节逐一分析,对每项制度执行情况逐一检查,认真查找个人岗位和科室日常工作中的风险点。职权行使上,查找职权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规范、随意自由度大,有可能造成权力过度使用或滥用的风险;制度机制上,查找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防控机制不完善,有可能出现权力失控的风险;思想道德上,查找理想信念不坚定、工作作风浮夸、职业道德防线不牢固,尤其是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使职权的影响,可能诱发腐败行为的风险。根据以上排查的风险点,分析风险的具体表现,按照岗位的重要性、职权使用频率、风险发生的几率及危害损失程度等因素,判断其风险程度的大小,从高、中、低三个等级对每项职权进行风险评定。
三是规范工作流程,制定防控措施。履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重点在防控,终点也在防控,只有将防控措施定细,把防控关口管住,使防控效果落实,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才不会虎头蛇尾、流于形式[5]。对已经确定的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的每项职权,各科室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结合岗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对每项职权运行的流程进行系统、科学设计,明确职权行使的基本程序、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等。以“高”“中”风险等级的职权为重点,在全面梳理和明确职务权力和职业权力的基础上,绘制职权运行流程图,固化工作流程,明确操作规范和岗位职责,使职权运行步骤更加简约明确,程序更加清晰流畅,监督更加方便有效,把职权行使责任落实到每个科室和每个岗位。同时从工作程序、制度建设、思想教育等方面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防控措施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普遍性措施主要针对思想意识上的提高和常规性的教育,针对性措施针对职权运行过程中因为某些不足或漏洞存在风险点方面采取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方法[6]。全院共查找风险点58个,制定防控措施151个,编制职权运行流程图31个,其中职务权力24个、职业权力7个。
四是实行分级管理,加强运行监控。实行风险防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高风险等级的职权在医院分管领导管理的基础上,由医院主要领导负责防控;中风险等级的职权在科室负责人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医院分管领导负责防控;低风险等级的职权由科室负责人直接负责防控。加强职权运行的监控,实施“阳光监控”,坚持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监督,将职权运行的依据、流程、结果通过医院内网或内部宣传栏等公开。运用信息化监控手段,完善职权运行实时监督和预警监控。针对非授权统方行为安装了防统方软件,监察部门和信息部门加强协作,对非授权统方行为进行严密监控;针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增加用药监察模块,对全院用药情况进行监控,定期进行临床用药预警通报,开展处方点评、合理用药检查和专家评析,对违规用药的医生和供应商按规定处理;借助随访系统管理软件、掌上医疗微互动平台,对医院各个科室和岗位的医疗服务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借助医德医风电子档案软件,完善医务人员日常医德评价,通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调查和医务人员的医德评价,对全院职工的思想、行为起到监督和导向作用。
1.1.3加强监督制约,不断改进完善。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环节[7]。监察、审计等监督部门加强职权运行的动态监控,尤其对高风险职权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警示提醒、诫勉谈话、发送监察建议书、责令整改等措施及时预警处理。对职权行使过程中出现违纪违规行为者,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依纪依规进行惩处。同时将履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纳入科室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责任考核及干部定期考核评价中,并作为医院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免的重要依据。督促、指导各科室结合实际定期完善制度,做到“一季一审核、半年一评议、一年一修订”,确保其贴近实际、始终有效。
1.2取得成效
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全院上下基本形成了“内控管理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事后考核有依据”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履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成效初步显现。
1.2.1医德医风与医疗水平同步提高。风险防控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同步进行,制度的激励和防控、教育的警示和倡导,形成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和有效的制度约束,医院的正气抬头,崇尚医德、追求医术风气浓厚。近3年各类投诉逐年减少,拒退红包礼品48.247万元,涌现出国家级学科带头人3名;省、市级学科带头人27名;“中国好人”吕国忠;省、市“医德之星”3名和医院勤廉先进典型13名。
1.2.2工作作风和管理水平同步提高。行政管理的风险防控与改进作风紧密结合,职能科室服务临床一线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管理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各科室的管理职能更加明晰,管理流程更加简洁规范,管理效能得到提高。公开服务承诺59项、完善医院制度54项、新建工作制度10项、修订制度10项。同时,管理工作通过有序公开自觉接受医务人员的监督,行政管理工作作风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2.3医院绩效和群众评价同步提高。履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推行以来,医院业务工作量稳步增长,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下降,群众服务满意度逐年提升。3年来,医院总收入和医疗收入每年同步增长68%,医疗纠纷每年递减20%,医院综合满意度从92%提至95%以上,医务人员收到的锦旗感谢信每年递增26%以上。
履职风险防控如果就事论事,只重廉洁、不重绩效,就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因此,要把履职风险防控放到整个医院管理层面去设计和建设,以达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履职风险防控也只有放到整个医院管理中去思考和布局,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高效的组织领导是建好履职风险防控机制的保障
领导重视是建立防控体系的前提,建立党政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这种各负其责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是建好防控机制的保障。
2.1.1必须建立党政协调、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首先是党政领导班子要紧密配合、分工负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把管人和管事的要求统筹整合起来,共同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其次是明确具体分工。行政领导主要负责防控机制的具体制度设计和工作落实,党委领导主要负责思想教育和监督促进,在动员、推进落实各阶段相互配合,解决好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和技术问题。再次是加强组织协调。行政领导根据分工对各科室的防控机制建设进行指导和监管,对分管范围内跨科室的工作流程设置进行协调;行政一把手对整个机制建设负总责,对全院性工作流程设置总协调,确保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职责清晰、运转协调、质量可靠。
2.1.2必须建立层级清晰、权责一致的执行机制。首先是要明确科室的主体责任。科室是防控机制建设的主体,必须按照“谁行权谁负责”的原则,把相应的权力赋予科室,使其切实负起建设工作的具体责任:确定风险防控的内容,确保既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又不至于过度管理而影响工作效率;确定风险防控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规范方式,确保既控得住又行得畅。其次是要明确分管领导的监管责任。分管领导按照总体工作方案的要求,负责对科室提出的建设方案进行把关,弥补科室工作中的疏漏和偏差,以保证风险防控的质量。再次是要建立集体会审机制。所有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包括制度制订、流程设置、防控措施等,都必须经过院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通过,防止个人和少数人说了算,杜绝形式主义和小团体利益,确保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公开公正、务实管用。
2.1.3必须建立全方位、高效率的监督机制。首先要建立综合监督机制。构建大监督模式,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将内部所有负有监督职能的力量整合起来,将外部监督的情况引用进来,将长期监督的结果运用进来,形成全面监督、综合监督,防止监督各自为阵,风险防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要赋予监督机构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之能对决策和执行进行全面理性的监督,使之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能让监督的结果得到切实有效的运用,从而促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得到统一、决策和执行认知形成共识、客观和主观评价获得平衡,及时校正思想和工作的偏差,以确保防控机制建设高质量、高效率。再次要建立整体的评价机制。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要建设一流的风险防控机制,必须高度重视整体评价的作用,既要重视从整个系统运行中发现问题,也要重视从历史的统计中分析原因;既要善于发现错误给予惩处和警戒,也要善于发现先进给予激励和推广;既要注重纠正错误行为,也要注重修正不当制度,使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原因得以准确判定,制度得以不断完善,让监督真正成为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有力保障。
2.2科学务实的理念是建好履职风险防控机制的根本
2.2.1廉洁与高效统筹的理念。履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控制的概念,必须秉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整体价值理念,从这三者之间全面考虑、统筹兼顾,既不能因为过于强调效率而导致不受制约、不受控制的情况发生,又不能因为强调廉洁性控制而使整个运行变得繁复冗长,影响工作的绩效,更不能因为医院自身管理的便捷而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谓统筹,就是要在便民、高效、廉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才是内控所追求的止于至善。
2.2.2教育与规范同步的理念。制度的执行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务工作者对制度的认同度。医院制度规范的制订,不是越严格越好,而必须以适应医务工作者现有认知水平为原则。一方面,制度建设要以提高认识为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制度的执行中不断促进医务工作者认识的提高。通过这样一种提高认识和制度完善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使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也使医务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人的素质和制度管理的良性互动和协调持续发展。
2.2.3常规与特殊兼顾的理念。制度只能对已知和可预见的履职情况进行规范,这就是所谓的常规。但在医院管理中、医生的履职中,经常会遇到现行制度无法适用的情况,一个是例外,一个是紧急。因此,在风险防控的制度设计上,要为特殊情况的处理预留空间,就像医院的绿色通道一样,以确保在特殊情况下通过特殊的程序和途径,为老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些特殊程序的一般规范一种是将前置的程序后置,另一种是直接授权。同时也必须设计在事后接受更为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以防止钻特例的空子谋取利益或推卸责任。
2.2.4自律与他律互动的理念。制度的本质意义不仅是对不良行为的预防和抑制,更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过于严苛的制度只会让人变得畏首畏尾,甚至逃避和推卸责任。因此,在风险点防控上,也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既要坚守原则底线,又要为主动进取留下足够的空间,对人的自律和良知表示尊重。例如在考核制度的设计上,科室对自身问题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查处的,除根据问题大小予以扣分外,也对这种自律行为予以加分激励,真正把他律和自律两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
2.2.5建设与改进并重的理念。制度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改变重建设轻改进的现象,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从问题中反思制度的缺陷和漏洞,及时加以完善和改进;二是根据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的新变化,不断调整、适应管理的新要求;三是根据外部政策和上级管理的要求,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以使制度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逐步实现高效精细管理。
2.2.6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结合的理念。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既要有科学的态度,又要有人文的关怀;既要有制度的强制,又要有自觉的激发。制度规范无处不在,人文关怀亦无处不在。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下,组织温馨的文化活动,如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全民健身运动、三八节活动、迎春晚会和为职工送温暖活动。即使对违纪违规受处理者除了惩处之外,还要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让其心悦诚服。
2.3科技手段的运用是建好履职风险防控机制的支撑
科学的制度加上现代科技的支撑,是解决制度不落实顽症的“良药”[8]。履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必须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加强对防控机制运行和监督的支撑。
2.3.1建立完整可靠的信息运行系统。必须充分认识信息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手段,具有双重功效的特殊作用,把信息运行系统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医疗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建立医疗服务、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相融合的大信息系统运行平台,把“为民务实”的要求落实其中,既使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服从和服务于医疗服务,又使医疗服务和后勤保障在行政的有效管理之下,行政管理的要求得以迅速贯彻、医疗服务的需要得到及时响应,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方便、及时、高效地开展工作[9],实现行政、医疗、服务三方通过整体管理同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2.3.2建立有效管用的信息控制系统。首先,将各项制度规则纳入业务工作流程并固化于操作环节之中,通过权限设置、要素设定、时限控制、数据比对等手段,对职权运行风险实施即时监控,把制度软管理变为计算机硬控制,减少行使权力的随意性,避免监督的人情化。其次,根据实际需要开发基于防控平台的专项防控软件,对重点环节、重大项目实施专门监督,如防统方软件、大处方控制软件等,提高监督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减少监督的疏漏,实现即时发现职权行使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不正常的行为,确保了制度的刚性执行。再次,借助信息平台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开。可以对行权信息进行分类,以确定不同的公开内容、公开范围、公开时限,通过社会公开、内部公开、班子公开等不同层级的公开,使更多的职权行为公开运行,降低控制成本、提高控制效率,让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
2.3.3建立高效智慧的信息分析系统。职权行使信息数据是宝贵的资源,必须充分加以运用。首先,要加强实时运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整个运行系统中的问题模块、流程链中的薄弱环节,通过不断修正和改进,把短板逐步加长,持续提高系统运行的整合水平。其次,要加强相类数据分析,对同一职能岗位或相类职能岗位的职权运行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岗位与岗位之间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差距,比照先进对后进提出要求、作出改进,持续提高全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绩效。再次,要加强对系统运行的历史数据进行纵向分析,从数据的稳定和波动中及时发现管理上的隐患和疏漏、发展中的障碍和潜力,有效地促进医院管理不断地自我完善,促进医院的平稳和可持续发展。
[1]卢幼君,毕美贤.医院廉洁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2011,24(9):6014-6016.
[2]梁建业,李永泽,高雪梅.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实践和体会[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4):8-10.
[3]刘魁,罗朝科.有效构建医疗卫生单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之思考[J].管理观察,2013,(9):152-153.
[4]岑利波.廉政风险分析与防控[J].医学信息学,2012,25(11):53-54.
[5]张隽文.强化廉洁风险防控 护航国企改革发展[J].党课, 2014,(11):40-46.
[6]马雅丰,张竹青,石依群.医院岗位廉洁风险排查的做法与体会[J].现代医院,2013,13(5):117-118.
[7]颜洁环,赵婉文,吕金花,等.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医院,2014,14(7):122-124.
[8]俞海燕,陈蓓,张琛,等.基于医院OA系统权力风险“制度加科技”防控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6):16-17.
[9]李波,胡环,胡芳华,等.综合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3):105-108.
(编辑徐佳)
2015-03-30
R197
B
1672-4232(2015)03-0034-04
杨晓燕(1977-),女,本科,科长,助理研究员,政工师;研究方向:医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