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蓓, 黄延政, 宋必军, 严团章, 屈家新, 张 春
(1.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茶叶科学研究所,湖北宜昌443100; 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农技服务中心,湖北宜昌443100)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地处鄂西南,位于长江中上游,是全国茶叶优势产业区域、湖北省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域、湖北省重点产茶县(区),被国家农业部纳入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茶产业是夷陵区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之一,是西北山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促进夷陵区茶叶加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稳步推进茶叶的机械化、清洁化及标准化加工,提升夷陵区茶叶美誉度及竞争力,夷陵区多次组织相关单位组成工作专班,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座谈会议等形式调研了解茶叶加工厂现状。
全区茶产业覆盖12个乡镇、109个村,茶叶专业村42个,涉茶农户3.5万户、10万人。截至2013年底,夷陵区茶叶总面积 199785亩,其中采摘面积 17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 16214t,综合实力排名位居湖北省前列。
夷陵区现有茶叶加工企业280家,年加工能力100t以上的龙头企业12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5家、市级6家,标准化茶叶加工厂31个,通过QS质量认证的16家,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54个。现拥有各类加工机械2000余台(套),其中清洁化全自动高档绿茶和红茶生产线5条,茶叶加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2个,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3个。我国中南地区最大的名优茶集散地三峡国际旅游茶城,2013年茶叶年交易量达3.5万t、交易额16亿元,成为长江流域中部驰名的茶叶专业化流通平台。
夷陵区现有“萧氏茗茶”、“邓村绿茶”等多个名牌产品。全区绿茶产品中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的有23个,获得有机茶认证的有6个。现省级以上著名商标5个,“萧氏毛尖”、“金香品雪”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邓村绿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萧氏茗茶”和“邓村绿茶”为湖北绿茶第一方阵品牌。
2008年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宜昌茶叶综合试验站落户夷陵区,不仅强化了产学研力度,更推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2008年夷陵区首创的茶叶“鲜叶清洗加工工艺”被认定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2009年选育的“鄂茶9号”被认定为省级茶树良种。全区茶叶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加强,邓村绿茶集团成立了茶叶检测中心,萧氏茶叶集团建立了茶叶技术研发中心,已开始进行茶叶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引导,户办茶厂因能适应各种经营模式生产,具备办厂灵活的优势而在各地不断涌现,造成我区茶叶加工企业数量繁多而规模小、档次低,无序竞争严重,极大地制约了我区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厂房建设标准低,与生活区、垃圾场等污染源间隔距离不足。除少数有专门的加工场所外,大部分家庭作坊式加工厂房都在生活住房内,生活杂物随意堆放,鲜叶直接摊放在地上,燃料堆放、鲜叶凉青、鲜叶制作等工艺均在一个房间进行,加上农村简易的粪池导致夏天苍蝇、蚊子成群,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由于机械设备补贴多为传统的简易设备,而科技含量高、先进实用的机械设备却在补贴范围之外,造成资金投入不足、设备陈旧,缺乏先进的配套加工机械。
从鲜叶采摘、加工到贮藏、销售,茶农既没有通过卫生防疫部门的身体健康体检,也没有确定的卫生操作要求,着装混乱不整洁,加工过程中抽烟、吐痰等,不符合国家对食品加工的要求。
长期以来,茶叶初制加工基本为家庭作坊式的农副产品加工,既未对其进行企业化管理,也未提出具体的卫生要求,使茶叶初制环境处于食品加工安全监管体系之外,清洁化加工理念不强,也未使用清洁化能源。
理顺茶叶生产的管理体制,明确茶叶加工厂优化升级改造工程的行政主管部门,成立工作专班,设立配备专款,以指导和管理全区茶厂的优化升级改造工作。同时,利用乡镇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明确责权。
根据夷陵区茶园的自然生态条件、区位优势、茶园规模等,按照生产、加工“邓村绿茶”“峡州碧峰”等系列名优茶产品的标准和绿色、安全、卫生的要求,以提高茶厂基础条件和加工能力为主攻方向,以方便加工、运输为目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我区茶叶加工厂的分布地点和数量。
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建设应符合全区整体规划,严格按照“有基地、有技术员、有生产标准、有QS认证、有品牌、有市场”等“六有”标准建厂;茶厂年加工能力达100t以上,加工环境优美,符合环境、建厂、卫生要求;加工厂房面积1000m2以上,茶叶加工机械 20台(套)以上;有相对固定的原料基地67hm2以上;有茶叶产品生产标准,产品获得QS认证,有注册商标和产品品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质量要求;企业负责人热爱茶叶产业,全力维护邓村绿茶地理标识产品形象。引导全区进行标准化茶厂升级改造,对符合要求的茶厂进行示范推广。
一是做好茶厂布局和改造建设统筹规划,5年时间内重点升级改造100家茶叶加工厂,按照“扶持一批、整改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完成升级改造任务;二是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助茶厂改建。采用以奖代补方式,对达标茶厂给予奖励,对起示范作用的样板茶厂,加大扶持力度。同时,捆绑各级涉农资金支持标准化茶厂的升级改造;三是规范茶叶农产品加工,从推广应用标准化茶叶加工技术规程和加工场所卫生条件监管入手,规范茶叶农产品加工。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优势品牌的建设,改变千家万户制茶卖茶的落后局面。龙头企业争创QS、ISO、HACCP等食品安全认证,中小茶叶加工企业以加盟或合作的方式成为龙头企业的加工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