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山万元钱”开辟助农增收新路径

2015-02-22 04:58撰文高智慧鄢振武
浙江林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科技推广石斛栽培

□撰文/吴 鸿 高智慧 鄢振武



“一亩山万元钱”开辟助农增收新路径

□撰文/吴鸿高智慧鄢振武

一提起林业,人们头脑中的印象就是: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亩产最多几百元,能达千元的也是寥寥无几。然而,这些年,通过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林作制度的创新、新技术的应用和培训,加速了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使竹木、木本粮油、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得以迅猛发展,我省传统林业的生产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想方设法寻发展

一直以来,我省始终高度重视农民增收致富问题,针对近年来我省农民增收总量全国排名靠前而增收幅度排名靠后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对策。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农民增加收入问题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林业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积极作用,强化技术成果集成创新与推广示范,加快欠发达山区农民增收步伐,2014年以来,我省实施了“一亩山万元钱”林技推广行动,充分发挥森林资源良种化和林作制度的创新优势,让科技在现代林业中发挥出“乘数效应”,为山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

树上种植铁皮石斛

竹林套种竹荪

近年来,我省林业针对林业资源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等问题,紧紧围绕林业主导产业与优势特色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充分挖掘土壤、气候和生物潜能,根据各种资源、植物生长的时间节律,对土地、物种、时空进行了科学配置,摸索出竹林覆盖、生态高效栽培、林下种植(套种)、原生态仿生栽培等高效生产模式,逐步形成雷竹笋、毛竹笋覆盖,香榧、薄壳山核桃、甜柿高效生态栽培,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林下多花黄精、三叶青、竹荪高效生态栽培,油茶林套种山稻培育等易学、易懂、易操作的十大模式创新技术。这些高效生产模式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进行合理种植,构建稳定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与充分发挥林地综合效益的发展模式,不与林木争林地,生产原生态产品,并有利于野生种群的恢复,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转变了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良性循环,调动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提高林地产出率和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2014年底,全省推广示范十大模式13.8万亩,实现总产值16.56亿元,增收7亿元。“一亩山万元钱”的高效生产模式为加快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开辟新路径。

三大功能显效益

“一亩山万元钱”十大创新模式主要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特点:

量身定做,借势发挥。我省竹产业和木本油料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全省竹林面积1250万亩,2014年竹业综合总产值430多亿元,约占全国的1/3。木本油料更是我省的传统种植项目,已形成以诸暨、东阳、嵊州等会稽山脉为主的香榧产业带,以衢州、丽水等为主的浙西和浙南油茶产业带。其中香榧作为我省特有珍稀干果,占全国面积和产量的95%以上,油茶种植面积也达到250万亩(投产220万亩)。“一亩山万元钱”十大创新模式很好地利用了这一资源,为主导产业提供了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模版,在最大的基数上做乘法,让科学驱动发挥的效益实现最大化。

因地制宜,模式多样。我省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平原、山地,内陆、沿海的环境因素差异巨大。我省林业科技人员根据实际,科学分析土壤、温度、气候等环境因素,依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发出适合各类不同环境的十大模式,满足了不同的栽培需要。如香榧高效生态栽培技术只适用于会稽山以南能生长野生榧树的区域;薄壳山核桃喜欢低山丘陵土壤条件较好的区域,不适于过于黏重的酸性土壤。同时,多种模式也为从业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如林下套种就有多花黄精、三叶青、竹荪三种高效生态栽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今后因单一产品过剩导致相互压价的现象发生,有效规避一定的市场风险。

效益凸显,潜力巨大。“一亩山万元钱”十大模式提高了林业集约经营水平,示范基地亩产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如临安太湖源镇横徐村雷竹高产示范户从开始采用早出高效覆盖生态化经营技术以来,2014年早出覆盖6.7亩,亩产值已达4.26万元;浙江森太林果公司高效生态栽种香榧面积2000亩,每亩栽种42株,最早种植的基地平均株产量7.7公斤,亩产量在323.4公斤,亩产值超万元;缙云山川绿野笋业合作社竹林套种竹荪高效生态栽培,2014年种植面积40亩,产干竹荪1400公斤,每公斤销售价600元,亩产值达2.1万元;杭州创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4年在香樟树上种植铁皮石斛50亩(1500株),平均每株产铁皮石斛1公斤,生产原生态产品1500公斤,每公斤2000元批发,每亩收入5万元。据统计,我省发展“一亩山万元钱”十大创新模式的适合面积在100万亩左右,如果推广面积能实现50万亩,预计可实现总产值60亿元,增收24亿元,可使8.75万户农户受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4.1万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多措并举谋增收

以市场为依托,开发多种模式。我省林业科技人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清楚认识农产品向健康、安全、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的放矢开发推广项目。如针对我省竹笋出产时间过于集中,价格较低的问题,研发雷竹笋、毛竹笋早出覆盖技术,有效提前春笋产出时间,调解市场供求关系,早产的同时实现大幅增收。又如针对社会上对生态产品消费热度日益增高现象,研发林下仿生栽培铁皮石斛,提高铁皮石斛产品质量,迎合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以责任林技推广制度建设为核心,构建推广应用服务网络。为了能使“一亩山万元钱”模式迅速得以推广,近年来,按照“覆盖全程,综合配套,精干高效”的要求,建立了以省级产业技术专家团队,县级首席林技推广专家和林技指导员及乡镇责任林技员为主体的责任林技推广制度。在深化林技推广责任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建起了林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基层林业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以省级专家和县级首席推广专家为龙头,以林技指导员和责任林技员为骨干,以农民技术带头人和社会化林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新型林技推广网络。大力发展科技特派员、农村指导员和农民讲师团(乡土专家)队伍,培养各层面技术推广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架起“专家”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取得了“点”上的突破,破解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

以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建设为载体,增强科技推广的显示度。选择竹产业、木本油料等地方特色产业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区,开展百名专家进百个园区的“双百”科技示范行动,通过林业科技示范区、专业(特色)示范村、示范户建设,使科技推广在“面”上得以拓展,并发挥其辐射功能,推动区域林业产业的发展。大力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充分利用各类科技合作平台,全力推动产学研结合,让各类高效生态林业的示范区和生产区,发展成为集标准化生产、科技推广、教育培训、休闲观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林业园区,为产业发展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下一阶段,省林业厅要求各地林业主管部门紧紧围绕当地林业产业发展实际,以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为目标导向,迅速组织开展“一亩山万元钱”模式创新示范推广行动。以十大创新模式为抓手,广泛利用广播电视、农民信箱、宣传手册等多种媒体和方式,全方位进行宣传和普及,充分发挥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民营科技组织和科技示范户的宣传作用,提高公众对林业新技术、新模式的认知度,为助农增收,建设“两美”浙江和森林浙江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科技推广石斛栽培
石斛兰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仙草石斛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乡村e站助力科技推广
莞草栽培、编织技术研究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景波 石斛花开香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