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在校学习与工作学习的差异及其过渡应对策略
●王 勇
在校学习与工作学习在目标、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给大学毕业生的角色转换与职业生涯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针对在校学习与工作学习的差异,高校可以采用工作本位学习的策略,在强化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就业单位的联系,对毕业生进行合作教育;就业单位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培养,从而实现高校、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单位三方的共同发展。
在校学习;工作学习;过渡策略;高校;就业单位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是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成果体现,如果大学生未能实现从“学生”角色向“职员”角色的有效转变,那意味着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低效与浪费。作为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但意味着“学生”角色向“职员”角色的转变,基于毕业生的学习者视角,就业还意味着在校学习(University Study)向工作学习(Workplace Learning)的转变。
Frawley(2009)、Hays(2012)以美国高校为调查对象同样发现,美国高校的毕业生并没有为工作准备好,他们一方面缺少对工作单位文化与氛围的理解和实务工作的技能,另一方面还缺少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1]该问题的存在凸显出毕业生工作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应尽快有效地由在校学习过渡至工作学习。现有的文献分别就工作学习与在校学习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而对于二者间过渡的研究则较少涉及。那么,在校学习与工作学习究竟存在怎样的差异?面对二者间的巨大差异,在校学习至工作学习的过渡阶段如何界定?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高校与就业单位,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帮助毕业生更有效、更顺利地实现这种过渡呢?
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有助于其更快地适应就业工作环境,积累与实现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推动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对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高校,可能需要一定的资源与精力投入,但鉴于毕业生的个人职业发展及其对就业单位的贡献,有助于深化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联系,进一步增进学校与就业单位的关系,增加高校在人力资本市场中的信誉,提升高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市场与就业市场中的优势;而对于就业单位而言,新进员工(毕业生)的快速适应,有助于节约就业单位招聘工作的运营成本,提高人才的保留率,激发员工的士气与潜力,最终带来组织业绩与效率的提升。
工作学习亦称为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通常被视为传统在校学习的延伸与扩展。[2]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学者们对工作学习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学习的内涵随之发生变化,从早期强调知识与技能获取的知识技能观,[3]发展至重视个体间交流(尤其是新进员工与资深员工)的交互观,[4]再到强调知识、技能以及经验获取过程的过程观,直至同时重视知识技能获取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混合观。[5]学者们基于工作学习的单方面或多方面特性对工作学习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这些界定都在揭示工作学习的各方面属性。基于此,在校学习与工作学习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下述方面。
(1)学习目标差异。在校学习的最终核心目标在于习得相关专业知识,而工作学习具有一定的偶发性与针对性,最终核心目标在于就业单位的产出。
(2)学习地点差异。尽管在校学习日益虚拟化,如网络课程,但学习地点通常在教室中或校园内,而工
作学习的地点通常是工作场所,有时是在脱产培训场所。
(3)学习内容差异。在校学习往往是基于职业或者终身的宽泛性学习,学习的内容较为理论化与抽象化。相比之下,工作学习的内容通常是以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工作任务为导向,学习内容具有实务性与应用性的特点。
(4)学习方式差异。在校学习往往是单维的,涉及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即按照要求运用特定的公式、程序或者理论等。与此相反,工作学习一般具有多维性,即只要将布置的工作任务完成,任何方法均可以使用。
(5)学习合作性差异。在校学习主要依靠自身,有时需要学习优秀同学的帮助;而工作学习通常以向其他人(包括同事)学习为主,然后逐步转向分享学习与辅导。工作学习更具有合作性的特征。
(6)学习风险差异。在校学习的风险较低,通常取决于个人(或者是学习小组成员)。工作学习的风险往往较高,主要取决于客户、同事等。
(7)学习竞争者。在校学习的竞争者往往是同年级的同学,而且竞争往往发生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如每个学期)。工作学习往往作为一个团队或者组织的无限期的学习,学习的竞争者往往是团队之间的竞争,或者与外部组织进行竞争。
(8)学习复杂程度。在校学习往往较为简单,通常是被动的、有计划的学习,具有可模拟性、虚拟性、可控性与可分离性。相比之下,工作学习往往较为复杂,通常是主动的、目标明确的、自发的,具有实践性与环境制约性(即具体任务和工作环境决定着工作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9)知识来源差异。在校学习时,知识是从老师或专家向学生进行传递,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工作学习时,知识往往是通过经验获得,即通过日常工作中持续的问题解决、能力积累以及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合作而习得知识,所有团队成员都可以习得并贡献知识与技能。
(10)学习主导者差异。在校学习往往由高校教务部门预先制定学习任务(如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老师具体布置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在工作学习中,学习任务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学习者较为自主,学习的任务与要求通常是嵌入工作过程中,很难与工作区分开。
(11)学习反馈差异。在校学习中,老师会紧密结合学习任务,定期或频繁地向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反馈;工作学习中,工作本身就提供反馈,部门主管很少给予反馈,或者是提供整体性的反馈。
(12)学习投入产出差异。在校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习得知识的同时,需要支付一定的学费;工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进行组织产出和知识习得的同时,还会获取一定的报酬。
工作学习与在校学习间的巨大差异会造成大学毕业生对现实的工作生活感到准备不足,引发毕业生的一种迷失感与困惑感。[6]如果这种就业初期的不适未能有效快速地加以调整,可能会影响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为了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在校学习向工作学习的顺利过渡,有必要对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至工作学习的过渡期进行相对清晰的界定,以明确过渡阶段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而采取多方位的措施。
在校学习至工作学习的过渡期,具体如图1所示,既涉及毕业生的部分在校学习期(往往是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同时也涉及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初期(实习期),以及二者间的中断期。这个中断期具有双重的内涵:一是反映在校学习结束与工作学习开始间的时间间隔,二是反映在校学习所练就的学习技巧与习惯与过渡期学习、工作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所需的学习技巧与习惯间的差异。
图1 在校学习至工作学习过渡期的界定
简言之,在校学习至工作学习过渡期并非介于两个独立状态间的明确阶段,而是会与在校学习和工作学习这两个独立状态出现部分重合。这种界定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与就业单位是这一过渡期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二者均具有责任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地过渡。
鉴于在校学习至工作学习的过渡包括大学毕业生的部分在校学习时间,以及高校通常被认为拥有能够帮助毕业生顺利过渡的老师与专家,这种过渡就要求高校进一步拓展自身在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社会功能。在现行的就业制度环境下,中国高校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就业,尤其关注毕业生求职的技巧与能力培养。相比之下,在毕业生的工作准备方面,即毕业生如何更有效地过渡至工作,许多高校将其视为“无主之地”(no man’s land),认为自身对此并无必
须的责任,因此,高校投入的精力与资源相对较少。
对于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市场与人力市场中的中国高校而言,虽然需要投入一定资源和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来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地由在校学习过渡至工作学习,但这种投入会给高校带来更多的积极效应。通过过渡期相关方案的实施与资源的投入,一方面可以使之成为学校的名片和办学特色,使学校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更具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另一方面,可使学校毕业生对潜在的就业单位更具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学校在人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学校后续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毕业生优异的表现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信誉与整体形象,增强就业单位对学校教育与培养能力的信心,有利于高校与就业单位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为此,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在校学习至工作学习过渡期的存在给高校扩展自身社会职能与提升自身竞争力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高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充分把握该机会。
国外实践表明,“工作本位学习”(Work-Based Learning)是实现在校学习向工作学习过渡的有效策略。[7]所谓工作本位学习是为适应未来工作,而在真实工作场所进行的学习,以便更好地从“学生”角色转向“职员”角色。与工作(场所)学习(working learning)不同的是,工作本位学习的主体依然是学生,依然隶属于在校教育,这种学习强调学生对工作实践过程的参与和学习,如工作体验计划、实习、学徒制培训和合作工作计划等。对于中国高校而言,可积极借鉴国外实践,基于“工作本位学习”模式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一方面,高校可与就业单位积极进行合作教育。通过合作教育可以使学生交替接受学校与就业单位设定的专业课程。具体合作过程中,高校可以指派老师深入就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与学生、毕业生及其部门主管一起参加工作,对就业单位的培训计划与培训方式提出完善建议;同时,就业单位的管理者可以深入高校的课堂,进行专题讲座或者辅导,甚至承担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
另一方面,重视与强化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是“工作本位学习”的核心方式,有助于大学毕业生迅速转换角色、适应工作学习环境,现已成为大学生在校学习提前融入工作环境的必修课程。通过规范有效地安排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增强对潜在就业单位的职业环境了解,使之利用在校学习的宽松环境培养与练就工作学习所需的学习技巧与习惯。
对于潜在的就业单位而言,毕业生从在校学习向工作学习的顺利过渡有助于就业单位人才保留与新进员工更好的整体表现,进而带来整个单位积极的工作士气与工作业绩。鉴于此,潜在的就业单位应认识到在校学习至工作学习过渡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与高校一同帮助应届大学毕业生实现顺利过渡。
一方面,就业单位应积极主动影响在校学生。对此,就业单位可定期指派专业对口的高管人员进入高校宣讲,或直接进入大学生的课堂,阐述自身的机构设置、组织优势、经营前景及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尤其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介绍,让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能力上与心理上的准备。
另一方面,就业单位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实习生制度。潜在就业单位应积极与高校互动,定期接纳专业对口的在校大学生实习,这不但是大学毕业生迅速转换角色、适应工作学习环境的核心方式,而且为就业单位日后的人才选拔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助于提升员工招聘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总之,大学毕业生的在校学习至工作学习过渡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过程,对于大学毕业生、高校以及就业单位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三者都应高度重视并齐心协力保障这种过渡的顺利,从而实现三者的利益共赢和共同发展。
[1]Jessica Frawley, Andrew Litchfield.Engaging students and academics in work-ready learning contextualised for each profession in the curriculum[C].the 32nd HERDSA annual conference The Student Experience,Darwin,Australia,6-9 July 2009:141-153.
[2]黄健.工作—学习研究:教育的新疆域——西方工作-学习领域理论成果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1,(2).
[3]Stephen Billett.Authenticity and a Culture of Practice within Modes of Skill Development[J].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1993,(2).
[4]Cunningham.J.The Workplace:A Learning Environment[D].the First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ia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 Association,Sydney.1998,(2).
[5]周涛.工作场所学习概念的解读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7).
[6]Wood,L.,and D.Kaczynski.University students in USA and Australia:anticip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transition to wo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ployment Studies,2007,(2).
[7]周志群,许明.从学校本位学习到工作本位学习——近年来英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责任编辑:孙宽宁)
王 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讲师,财务成本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及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