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研究
——以温州为例

2015-02-21 08:06朱美宁金窈如
文化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温州文化产业文化遗产

朱美宁 金窈如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园区于上世纪末进入国内经济发展视野,并迅速得到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广泛重视,近年来北上广众多产能巨大的文化产业园区迅速崛起,给地方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带来裂变式进步,但一哄而上式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呼唤理论研究者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开展理论研究,为规范和提升产业园区建设水平提供理论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一般依托当地传统特色文化,在发挥经济职能的同时,实际上也应承担起传承传统文脉和宣传当地文化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综合考察国内外若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优缺点,结合对温州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经验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提出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并探索该模式的建设理念和运行体系,为国内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一、基本理论界定

(一)概念解析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是一个极难界定的词汇,一般是指某个民族、国家或者群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代代相传形成了该民族、国家和群体区别于其他民族、国家和群体的重要文化特征。[1]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正式采用“文化遗产”一词,使文化遗产正式成为国际公约保护的对象。“遗产”是法律用语,与“文化”合二为一,实际上使“遗产”一词突破了实物的局限,多了非实物的精神和价值的传承,从私人遗产到有公共价值的文化遗产,随着观念的转变,赋予这个词汇新的内涵。

文化产业园区又称为文化产业集聚区,顾名思义,应当将其分为文化产业和产业集聚两个层面来解读。关于文化产业,有学者认为它是“给予娱乐、教育和信息等目的的服务产出,和给予消费者特殊嗜好、自我肯定和社会展示等目的的人造产品的集合”。[2]文化产业的实物载体通常表现为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为“文化产业园区”)。Roelandt J·A·Theo 和Pim den Hertog(1998)从集聚形成的动机和功能出发,将产业集聚定义为:“为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利用知识的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公司)、中介机构(包括经纪人和咨询顾问)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当前,国内关于文化产业或文化产业园区的研究主要以国内既存文化产业的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并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宏观政策性导向,同时对比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新动态。如蒋慧、王慧在《城市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及运作机制探讨》中,主要探讨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问题。张坚、周慧琳的《浅谈创意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对园区开发模式与激励方式进行研究。也有学者着重探讨经营管理问题,如宋延鹏和徐逸伦在其《文化与商业的平衡:政府在创意产业园建设中的角色》一文中分析了政府在文化产业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另外,还有学者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文化产业园区内的空间布局、旧工业建筑与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等问题作出系统研究。

综上,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中国式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式。然而,由于国内对文化产业概念的引入相对较晚,导致学术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就内容而言,多以政府职能的完善为主要研究内容,鲜少从各主体协调运作角度研究,也缺乏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化深入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研究者主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演绎,但缺乏定量的模型建立和数据分析。而既存的定量分析侧重于较为传统的社会学统计方法,缺乏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因此,此类问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二、现有文化产业园区开发模式

综观国内众多城市对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案例,笔者从中归纳出三种主要开发模式:“新建”模式、“改造”模式和“升级”模式。

(一)“新建”模式

“新建”模式的本质在于通过整体规划和投资建设,使文化产业园区从无到有,经典案例是深圳的“锦绣中华”。“锦绣中华”选址在深圳湾的四百五十亩空地上,由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耗巨资兴建,有上百名著名的古建专家、雕塑艺术家、园林工艺专家亲身投入创作,全国2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 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专程赴深圳进行雕塑创造,园区将国内130 多个知名风景名胜以一定最大1:1、最小1:15 的比例微缩建造在“锦绣中华”园区内,使之成为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也成为汇集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游览区。“锦绣中华”为深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宏伟画卷。

如“锦绣中华”这种“新建”模式有利于地方政府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将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布局紧密结合城市各种功能区划分,省却了政府后期改造和搬迁的成本。与此同时也要看到采用“新建”模式开发的文化产业园区推广成本高的问题,在推行中对政府规划能力、资金实力、监管和保障措施等要求极高,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全面考核,另一方面对投资企业的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要求也非常高。

(二)“升级”模式

“升级”模式的本质上对现有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典型的案例是开封的“宋”文化旅游。作为中原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城市之一的七朝古都开封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之所以开封“宋”文化旅游蜚声海外,源于开封经历了从传统旅游到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过程。传统旅游市场越来越小,开封以丰富的人文资源位依托,深度挖掘“宋”文化内涵,开发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其中《清明上河图》和《大宋·东京梦华》是开封文化精华的完美展现。文化旅游提升了开封的旅游品位,同时开拓了旅游市场。

每个文化产业园区都会经历开发、发展、鼎盛、衰退四个时期,只有通过不断转型升级才能保持活力。开封文化旅游开发见证了文化产业园区在园区特色、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转型升级给自身带来的发展空间。但“升级”模式需要良好的城市文化基础或制造业基础,国内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二三线城市基础都相对成熟的城市并不多,因此,该模式在国内推广范围不大。

(三)“改造”模式

“改造”模式本质是对区域内现有各类资源整合再利用,实现以旧换新。典型案例是“武汉824 汉阳造”。该区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北路一号824 厂,该厂始于1980 张之洞创建的汉阳兵工厂,1944 年以前该厂作为“汉阳造”兵工厂存在,后来成为武汉的工业区,直至20 世纪90 年代,大量工厂外迁,留守者将厂房低价出租。2005 年知名艺术家蒋义租下824 工厂花房,利用时尚艺术PARLY 凝聚了人气,陆续有创意企业进驻。2009年,汉阳区政府出资租下整个工厂,打包给上海致盛集团,在保留汉阳老工业区原貌基础上对824 厂进行了改造,2010 年“武汉824汉阳造”正式开园招商,如今已成为国内知名文化产业园区。

“武汉824 汉阳造”是艺术家自发利用文化产业复兴工业衰退区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最能够体现文化产业能够实现由废弃到复兴的巧妙转化,将工业革命遗迹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振兴了经济也保留了最引以为傲的文化遗迹,由此可以得出,对当地文化遗产再利用是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优选模式。由于“改造”模式以当地特色文化基础为前提,因此在运用该模式开发文化产业园区时要因地制宜。

三、“改造”模式的温州实践

温州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近年来,温州11 个市、县级功能区内的文化产业园区已建、在建、规划投资规模惊人。2013 年竣工11 项,开园招商的有三个:东瓯智库、浙江创意园、红连文创园,分别选址在鹿城工业园区、黎明工业园区和蒲州街道这些最能够代表温州改革开放历程的文化遗址上。通过改造老街区、废旧的小型工业园区来建设具有“温州模式”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就目前来看,温州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在于对文化遗产的再利用和改造。

(一)温州市文化遗产再利用情况

温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古”味浓郁,其中作为固体文化的古文化遗址从1952 年开始不断发现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旁水。其中著名的有白石遗址、大坪遗址、山前山遗址、牛头颈遗址、狮子岗遗址、仙堂山遗址、泰顺廊桥等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其次,鹿城工业区、黎明工业区等多处工业遗址同文明古迹一样是代表着温州历史的文化遗产,见证着“温州模式”演进和“温州精神”的传承。除此之外,温州许多民间“技”影响深远,温州餐饮文化繁荣,南戏、鼓词等传统的艺术形式备受民众喜爱。由此可见,温州是个文化遗产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适度地开发利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带来经济、社会、文化多重效益。目前,温州开园招商的三个文化产业园区就是选址温州城区内的小型工业园区,保留旧址原貌的基础上引入文化企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政府正在深度挖掘温州文化内涵,对区域内的各类文化遗产进行整合,尤其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融合利用(见表1)。

表1 温州市主要文化遗产再利用情况

(二)有益的借鉴

1.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脉传承。无论是文化旅游风景区还是工业旧址上的文化产业园区,首要的就是对旧址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例如,浙江创意园在保留鹿城工业区原貌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改造,使就工业区内具有历史感的旧厂房、老建筑等街巷景观与高端前沿的创意设计完美衔接,使历史元素焕发了新的艺术和经济价值。实现创新与创业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进口与出口结合,打造成为集时尚、电商、研发、文化、休闲、购物、贸易为一体的中等规模文化产业园。

2.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因涉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政府的统筹规划显得更为重要。已建成的浙江创意园和东瓯智库都遵循“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到“自下而上”的自发性发展路径,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授权、企业运作、规模发展”的原则,大致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完善政府职能,政府对区内中小企业合理定位、科学布局,避免出现企业对文化遗址破坏的现象。第二,由区政府牵头,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并由区职能部门授权园区管委会实行全程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第三,为确保园区健康发展,明确企业奖励机制,入驻园区的企业将享受《关于促进温州市中心城区功能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实施意见(试行)》《鹿城区强三优二城市有机更新工作实施细则》《振兴实体经济之促进网络经济发展扶持办法》等政策优惠。

3.良好的第二产业承接与小微园相结合。鹿城工业区聚集小型企业,是中国鞋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出资建立楼层式小微企业园区(以下简称“小微园”)的方式,将原有产业向小微园转移,既利用了纵向空间,有效地将诸多小企业收纳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起到了减少土地使用面积并可扩容的作用,克服了原先老工业区的企业是横向的“低、小、散”的分布状态。此外,小微园为二产企业的生产场地提供了保障,降低了鹿城工业区原二产企业的搬迁难度,减少了产权纠纷,并能抑制原二产企业回迁原址的现象。由此,不仅可以使二产企业继续带来经济效益,解决相当一部分人就业问题,同时也能使之继续为政府财政创收,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初期的文化产业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

(三)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具体的发展纲领和专责机构。具体这是杭州、宁波、温州等具有相似宏观政策背景的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问题。2000 年底浙江制定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5 年浙江做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但却缺少具体的规划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没有具体负责文化产业发展的专责机构,这些都不利于杭州或浙江省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3]温州顶层设计的视野应该着眼温州全市或浙江全省视野,需要考虑市场、地理、人才、文化等综合因素,切记简单复制。

2.对文化遗产的利用不够深入。温州本身文化特色鲜明,有较高的品牌效应,但目前文化产业园区对文化遗产的利用表里不一,就工业旧址改造以及文化旅游只是对文化遗产外观的利用,而鲜少出现像《温州一家人》一样能够对温州文化进行宣传推广的文化产品。目前能够将温州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相互融合,突出温州历史、民俗特色的文化企业和产品开发不够。

3.内生动力不足,外引高端项目欠缺。目前温州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以政府推动型为主,通过地租减免、税收优惠、提供综合服务等制度工具,促使文化企业集聚区在城市中发展,政府投资压力较大。温州目前文化产业园区内的明星企业并不是本土培育,多为“外部嵌入”(如卡伊),因而企业集群化发展本身就先天不足。这种外部嵌入的龙头企业并没有跟本园区内的企业有良好的互动,也没有带动园区中其他的中小企业发展,无法形成“羊群效应”,因而无法吸引能够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知名度的高端项目。

4.沿袭传统工业园区的引资套路。各地在实践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传统的工业化引资模式,即对区外资本寄予过高的期望,企图通过招商引资,甚至承接跨国公司转移出的文化产业链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环节,并以其为主营业务。然而这种制造业的思维模式不能真正促进创意资源的开发,很可能会使得地方文化产业园区沦为全球文化产业生产链条中的制造车间。

5.高端创意人才缺乏。温州文化产业发展除了需要区域发展平台外,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和创意人才,温州文化产业技术和创意人才不足,尤其是高端人才缺乏应该是以往乃至未来数年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很多三线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四、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温州实践的启示

从上述国内外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任何简单复制国外经验或者一线城市的成功案例的做法,都不能够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最佳路径,根据自身特点的创新才是成功的关键。温州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大胆创新,探索形成了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理念和运行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模式理念

所谓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指的是为发挥文化产业集聚效应、保护和传承当地历史文化,政府选取当地的文化遗产为文化产业园区依托地,通过提供制度等措施,将文化企业集中在该区域内集聚发展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理念是,在特定文化空间内植入文化产业园区,实际上是在保留特定地域空间原有文化风貌的基础上,将物质层面的文化遗产本身改造成开放的、动态的文化产业园区系统,使之成为文化与经济功能兼具的特定空间,进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产业和产品中,形成特色,使当地历史文化与文化产业园区焕发勃勃生机。与此同时,文化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后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将部分利益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生。简言之,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的理念是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产业互哺共生。

(二)运行体系构建

当前,成本和增长极不再是区域经济发展着眼点,经济崛起是在全球化以及垂直解体(vertical disintegration)为代表的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共同作用下,社会经济生活所内生的一个基本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主体间形成的相互依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新活动。[4]温州的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正是基于对内部、外部资源的甄选、吸收、流转与融合,透过政府宏观、产业园区中观、企业微观三个层面,创新性地构建了文化产业园区运行体系。

1.政府宏观导向层面,为使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互哺共生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最大化,政府需要深度挖掘,并根据区位优势进行文化资源整合,推动文化产业园区的内涵式提升,独辟蹊径打造具有区域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第一,明确纲领,以该模式开发的文化产业园区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并存,改造需以最大程度的保留空间原貌等遗产资源为纲领。第二,健全配套制度,地方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需进行系统制度设计,良好制度环境是引进一批具有特色和辐射力的文化企业和项目进驻园区的前提,并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制,明确对文化遗产利用的保护与惩罚。第三,建立健全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政府的融资、人才交流、物资流转等保障措施,保障资源的有效分配,以及企业积极性、创造性的保护。

2.文化产业园区中观层面。优化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链条结构的重点在于通过园区内的协同创新机制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意大利的米兰托尔托纳创意区和国内开封“宋”文化旅游的成果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文化资源取得成功的。有形的文化资源本身就为园区提供了较高的平台和吸引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加速集群内知识、技术、信息的流转,各类资源的交换和整合,区域文化元素的融合来激活产业集群网络,借助外部环境力量,优化内部资源利用模式,加强区域产业合作,促进产业链条各环节联动发展,利用文化产业集群化效应,突破各环节惯性僵硬状态,真正盘活产业集群,打破技术短板,生成特色产品,实现协同创新。

3.企业微观层面,文化企业是园区产业链上的最基本单元,第一,采用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的文化产业园区内文化企业不仅从文化资源中汲取创意能量,同时承担着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社会责任。第二,文化产业园区内部企业间应形成动态联盟,展开多方面的创新合作,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与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三,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硅谷等多项高科技园区、创意园都有与高校互哺合作的成功经验。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和人才,文化产业园区与高校共建技术孵化与人才培养平台对双方有利,一方面能够满足文化产业园区人才培养和集聚的需求,同时也能加快推进技术进步。

(二)运行绩效分析

1.延续文脉。文化遗产担负着见证城市历史发展脉络和提升城市文化氛围的使命,由于过去政府片面注重自然风光和历史建筑的旅游价值,而今通过将文化历史资源与现产业相结合,与文化产品相融合,深度发掘出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延续也是新的契机。

2.盘活闲置资源,提升文化遗产经济效益。政府通过艺术手段复兴工业遗址和文化遗址,凝聚人气,振兴当地经济。文化遗产人气凝聚能够带动周边商业和文化氛围,依托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园建成之后,一方面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留,同时文化产业是一种推动型产业,其乘数效应能够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集聚了各种生产要素,吸引了大量资本流入,使得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基地。为城市物流、金融等生产型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又将促使传统的第三产业迅速裂变成新的产业群。带动诸如餐饮、购物、娱乐文化设施等周边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园成为一块繁荣的商业圈。

3.有利于当地文化产业的培育。工业遗址通常因不适应大工业发展而被第二产业发展所淘汰,摩擦性空置现象较为普遍,因而租金价格相对低廉,可以吸引大量从事文化产业的中小企业入驻,适合诸如广告业、设计业、咨询培训业等资金实力不强的企业能以低成本快速成长;同时,通过与集群内的其他企业的交流,能够进一步激发其创造力;此外,凭借园区的区位优势,能够使企业得到更多的商业机遇。

4.借助文化遗产本身凝练文化产业区特色。作为二三线城市来说,与北上广打同一副文化产业牌,没有竞争优势,因此必须依托当地实际做出特色。将零散的当地文化因素收集起来,提升档次,更易形成当地文化产业品牌和文化产业园区的特色。

五、结论

以上研究表明,“新建”模式有利于文化产业园区的顶层设计和规划,但成本过高;“升级”模式能够通过转型升级保持园区的竞争力,但需要城市具有良好的文化和产业基础;“改造”模式秉承由废弃到复兴的思路,经济效益最高。而对于文化产业园区起步较晚且文化资源丰富的中国来说,创造性地运用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秉持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产业互哺共生理念,以最大程度的保留空间原貌等遗产资源为纲领,将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平台和创新源泉,集聚各种文化产业要素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区,并通过汲取文化遗产能量基础上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与“新建”“升级”和一般的“改造”模式相比,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更能发挥延续文脉、盘活闲置资源、培育当地文化产业和凝练产区特色的文化、经济、社会多重效益。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为国内二三线城市开展文化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王云霞.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J]. 理论月刊,2010.(11) .

[2]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 年)( 全文) [EB/OL]. http: //www. zjwh. gov. cn/xxsk/1529.htm

[3]王磊.基于聚集视角的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2010,(7) .

猜你喜欢
温州文化产业文化遗产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活态文化
难忘九二温州行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