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导航引导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2015-02-21 10:46:52卢国彩和华元卓小英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导航系统神经外科肢体

卢国彩,和华元,卓小英,李 玲,段 艳

神经导航系统全称为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系统[1],是将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产物[2]。2006年我科引进Stryker Neuro导航系统进行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患者预后良好,笔者总结其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06年6月~2013年11月我科在Stryker Neuro神经导航下辅助手术治疗颅内肿瘤共56例,其中男性 23 例,年龄(47.06±11.66)岁;女性 33 例,年龄(45.75±12.40)岁,病程在 56 d~2 年。 术前均诊断明确,完善相关术前检查,确定无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均顺利实施导航手术,其中8例进行穿刺抽吸活检,48例进行肿瘤切除术。在48例肿瘤切除中,全切37例,11例因肿瘤界限不清或周围毗邻重要脑功能区进行次全切。

1.3 结果 术后均复查头颅CT和MRI,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再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术后恢复好,仅有2例因病变靠近脑运动功能区术后遗留轻度运动功能障碍,全部患者均未遗留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的功能障碍。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 手术前常规禁食水、备皮,术前晚灌肠;颅脑肿瘤患者有各种神经功能障碍,术前要认真评估,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

2.1.2 改善营养 肿瘤患者多因疾病消耗,存在营养不良,因此,术前应对患者营养状况和进食情况做全面评估,进行营养干预纠正营养不良,包括鼓励患者增加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摄入;进餐有不适者餐前可遵医嘱给予药物控制;口服摄入不足者,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3],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保证手术安全,促进术后恢复。

2.1.3 标记物保护 术前1 d粘贴扫描显影标记物,并做好宣教,强调标记物的重要性,嘱患者洗脸、睡觉时注意保护标记物,防止标记物移位,从而影响手术。

2.1.4 疼痛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重视患者的疼痛,及时关心安慰患者,指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规律,合理休息;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指导患者使用适当的方法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

2.1.5 心理护理 “谈癌色变”是不少人的反应,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反应复杂而强烈,既渴望手术,又惧怕手术,顾虑重重,情绪多变。应细致了解患者心理和情感的变化,有的放矢进行心理护理;耐心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风险性、手术方式及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术前检查,做好手术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送神经外科ICU病房密切监护,给予常规颅内手术术后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的变化。

2.2.2 饮食和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与营养师共同制订营养治疗方案。术后鼓励能经口进食者尽早进食,给予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饮食;胃肠功能未恢复的患者,可给予肠外或管饲提供能量和营养素;康复期患者宜少量多餐、循序渐进恢复饮食。

2.2.3 疼痛护理 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切口会疼痛,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评分尺评估术后疼痛程度,根据医嘱采用微量注射泵泵入镇痛药物。在使用药物镇痛的同时,给予音乐疗法、看电视、交谈等分散患者注意力。

2.2.4 切口护理 术后切口给予无菌纱布包扎,注意观察敷料有无渗液、渗血。渗液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做渗出物培养并做药敏试验,如有感染,及时处理。如有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创口结痂后,嘱患者不能搔抓创口,注意保护创口以利愈合。

2.2.5 并发症的预防 (1)颅内出血:由于手术中大量脑脊液丢失,术后颅内压低,极易出现颅内出血[4]。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常规行CT检查,一旦发现出血,及时处理。(2)脑水肿:由于术中周围脑组织损伤、肿瘤切除后局部血流改变、术中牵拉等都可致脑水肿。术后应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变化,遵医嘱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等降低颅内压。(3)肢体功能障碍:因肿瘤位置的影响,手术中有时可能会损伤运动中枢神经,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术后应密切观察肢体活动情况,指导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及早恢复肢体功能。

2.2.6 健康教育 患者对肿瘤的恐惧及神经外科肿瘤部位的特殊性,使得患者精神压力大。另外术后患者在ICU环境下,无家人陪伴也使得患者易产生消极心理。术后应积极与患者沟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疾病的转归、术后康复及ICU制度等,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其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参与战胜疾病。

3 小结

神经导航系统为神经外科手术带来了革命性进步,尤其是一些颅脑深处或者体积较小肿瘤,神经导航的优势在于定向、定位和实时引导功能,为微创手术提高可靠的技术保障[5],加快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而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6],值得护理人员关注。

[1]赵继宗,王嵘.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北京医学,2007,29(11):687-690.

[2]张仕刚,谢耀钦,包尚联.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导航系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6):949.

[3]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72.

[4]周云,李晓生,吴晓月.松果体区肿瘤围手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16):1737-1738.

[5]Chen HJ.Clinical experiences in neuronavigation[J].Strereotact Funct Neurosurg,2001,76(3-4):145-147.

[6]彭羽,吴运春,蓝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护理[J].成都医学院院报,2013,8(4):495-497.

猜你喜欢
导航系统神经外科肢体
说说“北斗导航系统”
肢体语言
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 19:26:10
“北斗”导航系统是怎样炼成的
肢体写作漫谈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4
一种GNSS/SINS容错深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解读全球第四大导航系统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