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内部管理问题探析
——以南京市为例

2015-02-21 09:51潘嫦宝
关键词:民办成员

潘嫦宝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内部管理问题探析
——以南京市为例

潘嫦宝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通过分析该类组织内部管理问题,发现当前该类组织在组织目标、人才储备、培训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制约着组织服务质量、运行效率、沟通效率、职业发展等要素的提升。基于此,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能够对提高支持型社会组织的运行效率提供借鉴。

支持型; 社会组织; 内部管理; 实证调查

0 引 言

支持型社会组织是专门为其他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和支持的一类社会组织,其目标和宗旨是服务于其他民间组织,支持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其他社会组织的网络平台。[1]22-25学者王世强将其分为以下三种:政府主办——政府运营型,民间主办——民间运营型,政府主办——民间运营型三种类型[2]83-88。本文关注的是民间组织主办——民间运营型的社会组织,通过对初创型的社会组织提供场地支持、技术辅导等服务的支持型社会组织。

相对运作型社会组织而言,南京市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组织之间的成熟度参差不齐,民办支持型组织的数量更是有限。为探讨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2015年南京将建立30个区级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扩建40个街镇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中心运转以服务为核心,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引领社会组织“唱主角”。届时,南京四成以上街道社会组织社区服务将实现“中心化”。

支持型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依赖于良好的内部治理,但我国的支持型组织还存在治理缺陷,如组织的目标多元、人才储备不足、成员流动率高、成员待遇水平低导致培育质量低、组织运行效率下降、沟通效率差、成员职业发展迷茫等问题出现。可见,对社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研究已成为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

1 支持型社会组织运行机制研究及借鉴

关于支持型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问题研究成果很多,截至2015年5月5日,中国知网有120篇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文献(其中,检索式为社会组织篇名,文中内容含支持型、社会组织)。这些论文多数属于定性研究范畴,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两点:重视对支持型社会组织概念及实践模式的探讨,忽视对其内部运行机制的考究;重视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理论构建,忽视对具体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实证研究。具体如下:

支持型社会组织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学者以研究其定义、分类、与政府互动关系、具体实践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为主。徐宇珊将支持型社会组织分为:资金支持型、能力支持型、信息支持型、智力支持型、综合管理类支持型、转型的传统服务机构、支持性的活动或论坛这七类[1]22-25。陆海燕围绕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制约背景下,分析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发展存在不足,束缚了政府购买效果的发挥,提出了从政府理念、社会组织自身以及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出发,促进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发展,从而使政府购买得以深化的观点。[3]22-26另外,一些学者关注支持型“上海NPI 模式”、北京“枢纽型”社会组织、各地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实践模式,探讨支持型社会组织作为一个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问题。

关于非营利组织管理问题的研究问题,西方学者德鲁克提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首先应该重视管理者的使命感。他从使命到绩效、策略,勾勒一条清晰具体的操作方法,强调了非营利组织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把工作重点放到组织使命上,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展现组织的社会价值。[4]21-30国内学者王名教授提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意味着控制和指导组织的制度;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决策机构、高层执行机构或人员,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制度。[5]145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徐佳良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进行了个案调查,梳理58个组织的内部治理现状及这些组织的能力建设,但对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关注度不够,以社会团体为主要研究对象。[6]258

综上,多数学者在讨论社会组织的管理都涉及到组织内部财务管理、绩效与激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要素。上述研究均未对支持型社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但其研究对本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南京市翠竹园互助会、接点社区服务中心、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雨民联盟等典型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了解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内部运行现状,挖掘其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已有的政策环境、社会组织发育程度等相关因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其内部运行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民办社会支持型组织的发展。

2 南京市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功能、现状及问题

2.1 运行机制

(1)产品业务清晰化,保障组织的运行。使命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灵魂,而产品业务则是其运行的重要保障。南京市多数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的产品业务比较清晰,从而保障了组织的运行。以NPI为代表的区级培育中心,以托管政府的孵化功能为主,重点探讨社会组织孵化模式。在孵化过程又有针对性地制作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团队沟通等核心能力建设课程。同时,该组织研发“社会创新之旅”产品,组织公益群体前往不同地区参观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此外,于2015年推出“社创之星”品牌、“社会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公益领域。以翠竹园互助会作为国家“建设熟人社区”典型组织,建立了儿童学习乐园、小小建筑师、网球俱乐部等社区组织,吸引翠竹园广大居民的参与,促进翠竹园社区“熟人社会”的建立。雨民联盟则协助板桥街道居民开展了老年人大学、残疾人救助等活动。可见,支持型组织能够清晰梳理组织的核心产品,保障组织的运行。

(2)财务管理程序化,树立组织的公信力。民办支持组织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社会组织,其主要经费来源于政府,这要求该组织在财务管理上增加透明度。实际运营中,这类组织自觉接受公众的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到民政局或相关部门接受审查,有些组织自觉在网上发布资金使用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在组织内部资金的使用上,将筹集的资金在扣除基本管理费后投入公益事业的发展;在成本控制上,鼓励每位成员节约使用组织的物资,尽力将运营成本降到最低;在经费流程管理上,做到程序分明。所有成员报销项目经费必须经过上级主管、经理及财务部多次审核,以避免内部成员滥用资金。总之,财务管理程序分明,提高了资金运转能力,树立了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3)全方位整合资源,搭建公益环境的信息平台。市场竞争的发展愈来愈取决于整合资源的能力,高效的资源整合有助于提升竞争力,促进组织的发展。南京市民办支持型组织善于整合内外部资源,从而为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外部资源整合来看,他们主动了解国家政策,了解政府的公共服务需求,并设计出满足其需求的方案。他们以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为主要方式,获取了财政、政策支持,并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充分利用运用微信、微博等媒体传播工具推送组织信息,增强组织影响力。如NPI的聚益空间、翠竹园互助会的家庭俱乐部、接点社区等公众微信号的运营等。此外,积极拓展高效企业等社会资源。

针对高校,他们与老师建立合作关系,邀请老师授课、讲座等,请其推荐高校学生参加实习、志愿者活动,主要代表有NPI联合高校举办的校园公益行等活动。针对企业,他们利用周边资源,主动拜访企业,以获取企业的资金、物资支持。

关于组织内部的资源整合,民办支持型组织鼓励成员参加公益慈展会、知识论坛、讲座等活动,建立公益圈内信息平台。一些组织成员结合自身积累的社会资源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利用当地高校资源建立志愿者、实习生队伍。支持型社会组织全方位整合资源,为当地社会组织发展搭建较好的信息平台,提高社会组织发展的竞争力。

(4)用人制度科学化,提高成员的积极性。支持型组织借鉴企业管理中激励与约束的用人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用人体系,提高了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首先,设计了完整的岗位体系。NPI组织及翠竹园互助会依托组织运营项目,并从助理、专员、主管、经理职位不同等级职务体系构建不同完整的职位体系,逐级往上,层次分明。其次,访谈的四个组织都能明确其权利义务关系,与组织成员签订劳动合同,不仅保障劳动者基本的劳动权益,且能提供完整的五险一金,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此同时,NPI组织还设定了组织内部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结合组织成员的项目运营能力给予绩效薪酬。他们以其项目实施程度及效果作为评价内容,提供相应的奖励。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采用奖惩相结合的用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2.2 内部运行存在的问题

(1)组织目标多元化,制约了组织服务质量的提升。支持型社会组织具有与政府、企业不同的特点和运营方式,涉及的利益相关主体较为复杂,决定了组织目标多元化特征。首先,政府的目标需求。虽然当前支持型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呈良好趋势,但由于双方所占的资源不平衡,在强势政府环境下,政府“越界”的问题明显,组织的自主性受到限制。加上各地机关面临着政绩等需求,不定期提出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内容。这对于多数不熟悉政务系统和不擅长与政府合作的成员而言,其挑战很大。其次,培育组织的目标需求。多数支持型社会组织培育对象的领域较为广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构成差异大。支持型社会组织对一些专业性较强领域的了解不足,难以满足培育对象的目标需求。最后,组织成员背景日益多元,成员的需求呈多样化发展。因原有的培养体系不能满足内部成员的需求,影响其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提升,所以组织目标的多元化,使得支持型组织的力量难以集中,制约了组织服务质量的提升。

(2)人才储备不足,组织的运行效率下降。为了节约行政成本,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内部全职人员不足问题严重影响了组织的运行效率。首先,培育对象数量日益增加使得支持型组织的服务内容及事项增多,而组织成员指标几乎保持不变(调查发现,多数组织成员反映人员不够,工作压力大),原本紧缺的人员指标加上日益增多的服务需求,使许多支持型组织成员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其次,与培育对象的沟通效率降低。不少新进成员(尤其是应届生)工作时间尚短,对组织内部、公益行业的运作流程情况不甚熟悉,项目管理能力比较薄弱,不具备独立运营的能力。面对服务组织的困惑,他们的专业素养不足,不能及时解答培育对象的困惑,与机构的沟通效率明显下降。最后,不定时加班及外出增加了社会组织成员的负担,这使得加班成为相对普遍的状态,给其组织成员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一些成员产生抵触心理,对组织现状感到不满。可见,人才储备不足引起了资助方、服务对象、内部成员等多个利益相关主体的不满,组织的运行效率降低。

(3)组织成员流动率高,内部沟通效率较低。支持型社会组织服务对象的多元化,涉及的利益相关主体较为复杂,内部沟通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南京市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成员流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组织内部的沟通效率。主要表现在伴随南京市公益创投项目增多,支持型组织的项目区域随之扩展,迫使组织成员经常在项目区域间流动。加上组织内部的实习生及志愿者工作时间间断、更换频繁,影响了日常事务的处理。高流动性一方面使得组织内部沟通及时性难以保障,一些突发性事务是通过口头通知来处理,而部分成员长期在外,这容易造成疏漏、通知不到位问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项目之间的衔接难度,尤其是支持型社会组织,承担着初创期组织的辅导功能,草根组织负责人遇到棘手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答复。高流动率使得组织内部的沟通效率降低。

(4)成员职业福利待遇较低,员工普遍性迷茫。南京市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按照法律规定,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虽然保障了其内部成员的基本权益,然而他们的薪资少、成长空间有限等问题依旧十分紧迫。

首先是工资水平较低的问题。目前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项目专员的工资平均水平为2 500~3 500元,项目主管大约为4 000~4 500元,与当地的物价水平相比,多数成员觉得入不敷出,生活水平难以保障。访谈中,许多应届生袒露心迹,等自己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就会选择跳槽,毕竟自己还面临柴米油盐等生活问题。其次是职业发展空间的问题。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组织成员也十分迷茫,一方面社会组织规模较小,职位晋升有限;另一方面,支持型组织事务多、工作忙,业余的学习时间少,且很少有社会组织能够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其待遇水平较低,职位晋升及技能提升空间狭隘,多数社会组织成员感到迷茫。

3 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管理弊端成因

3.1 竞争日益激烈,组织的生存压力大

随着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培育中心的数量不断上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主体越来越多,民办支持型社会组织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组织的生存压力日益增强。一方面是培育组织数量增多,同类组织在公益创投项目的中标难度增大;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实行“保护主义”政策,倾向于将培育项目交给本地的培育组织,一些外来支持型组织的生存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随着竞争主体的增加,社会对培育质量的期望值日益升高,培育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升高。不同城市和社区的社会组织发育程度不一样,区域多样化需求也随之增多,对支持型组织的要求也随之增大。总之,民办支持型组织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从而制约了其组织管理效率的提升。

3.2 资金渠道比较单一,组织的自主性不强

社会组织作为公民自发组建的自治性、志愿性组织,一方面没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不能依靠税收支持;另一方面不以营利为宗旨,不能依靠利润支持。[7]64-69多数组织在经费上依赖政府购买服务,办公空间依靠政府提供,资金等资源的获取渠道极其单一,生存压力大。这样的支持型组织为了节约成本,势必减少人员编制。首先,支持型社会组织引导社区内部的草根组织落地后,政府提供的购买服务伴随社区内部社会组织的发育成熟而日益减少。其次,因当地居民仍然持有公益组织不应该收费等观念,所以使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收费项目难以获得公众的认可及推广,组织的经费来源受到限制。资金渠道单一,组织的自主性不强,面临政府等其他主体提出的额外要求,多数民办支持型组织没法直接拒绝,组织的自主性较弱。

3.3 人才培养意识薄弱,影响组织的稳固运行

伴随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良好形势,多数社会组织制定以增量为本、扩大业务范围、快速复制培育模式的方针,人力资源储备及培养的意识相对薄弱。首先,人才储备意识不够。人员指标未能根据工作量的增多而上涨,导致组织内部人员紧张、组织成员工作压力较大等问题的产生。其次,单一的培训体系不能满足内部成员的多元化需求。面临组织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组织培训体系依旧停留在社会组织培育知识的指导,而自媒体推广技术、财务管理等专项能力的培养机制十分稀缺,不利于组织成员的发展,同时缺乏对内部成员职业素养包括市场意识的培养。这些因素导致多数组织成员职业发展面临瓶颈。最后,实习生及志愿者的培养力度不够,转正率不高。虽然多数组织利用志愿者资源以节约行政成本,但缺乏对志愿者培养机制。许多高校生反映实习期间所做的事情比较繁琐、片面,了解深度不足。因此,多数实习生的实习时间较短(社会组织负责人反映实习生工作平均期限不超过3个月),不愿留在组织工作,这不利于组织的日常管理。

综上,民办支持型组织的人才培养意识较为薄弱,影响组织的稳固运行,不利于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

4 民办支持型组织提高管理效率的对策

4.1 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调整战略,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

伴随公益环境竞争日益激烈,民办支持型组织调整战略应结合政府、居民等多方主体的需求,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做到服务方案的设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人员构成、当地居民的人文特征等要素,培育出能够真正服务社区居民的社会组织,激发民间活力。其次,培育范围的扩张应该考虑城市与社区的社会组织注册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居民的开放程度、政府的期待等差异。最后,社会组织课程的研发应该考虑接收方的实际水平差异。目前该组织虽然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创立不同的训练课程,但忽略区域之间的横向差异,地域性辅导课程仍十分欠缺。总之,无论是服务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还是服务方案的选择都应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提高组织产品的消费需求。

4.2 以提高培育质量为主旨,增加组织发展的自主性

在关注多个利益相关方目标的同时,支持型组织应加强内部管理能力,确立以提高培育质量为主旨,增强组织发展的自主性。首先,民办非企业要努力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防止过度依赖政府或市场而导致自主性的丧失。[8]61-64其次,面对资助方的“越界”行为,提供专业的方案,以适当理由拒绝额外的工作内容,提高组织自主性。最后,面临需求的多元化,组织高层应充分发挥公益咨询平台,研究更适合初创社会组织的成长的培养方案,培养适合国家生态的社会组织。总之,多元的目标体系要求该组织把握核心业务,以提高培育质量为主旨,增加组织发展的自主性。

4.3 以人才储备为保障拓展业务,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面临人员紧张,组织成员工作压力增大问题,支持型组织应该加快人力资源储备,提高组织运行效率。首先,应重视内部成员的能力提升。项目主管在平日工作中应不断挖掘基层员工的潜能,激发组织成员的潜力,从而提高员工的灵活度与适应性,进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其次,拓宽对外招募渠道。一方面通过宣传推广平台,让更多人群了解民办支持型组织;另一方面结合猎头公司、招聘网站、高校等资源平台,拓宽人才招聘的范围;还可以在志愿者和实习生库选拔优质人才,鼓励有潜力的志愿者或实习生正式加入组织,以实现缓解组织内部人才紧缺的局面,以达到提高组织服务质量的目标。最后,组织成员应善于学习,掌握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领域的知识,把握国内外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的现状和趋势;利用社会组织管理联系面广的优势,主动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请教,重视吸收他们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提高组织的专业性。[9]1-3通过上述渠道储备人力资源,从容应对组织的业务拓展,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4.4 健全组织成员培养体系,提升组织成员职业技能

健全组织成员培养体系,促进内部成员提升职业技能,减轻职业瓶颈问题。首先,强化和提升组织成员的使命感。对于刚离开校园的大学生群体,其对公益、职业的发展不是很清晰,此时应加强使命感的熏陶,强化公益领域知识,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4]21-30其次,规范社会组织职业培训,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人才培训等关键机制。特别是组织内部的财务、广告等技术性较强的成员,应给其多提供一些培训机会,激励他们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同时,进一步探索开发志愿者管理、开发志愿基地建设,使志愿者成为公益人才的摇篮。[10]41最后,应该提高组织成员的薪资待遇水平。应重视内部有少量成员因薪资待遇问题选择离开公益行业,适当提高公益成员的待遇,增强公益人士的“体面感”和“尊严感”,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保障组织的人才队伍。总之,对组织成员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视可以降低人才流失率,保障组织的稳固运行。

[1] 徐宇珊.社会组织结构创新:支持型机构的成长[J].社团管理研究,2010(8).

[2] 王世强.非营利组织孵化器:一种重要的支持型组织[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5).

[3] 陆海燕,洪波.政府向支持型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5).

[4] 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吴振阳,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 王名.社会组织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6] 徐家良.社会组织的结构、体制与能力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7] 石国亮.中国社会组织成长困境分析及启示:基于文化、资源与制度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1(5).

[8] 邓志红,龚春明.民办非企业自主性的制度困境及重构路向[J].中外企业,2014(3).

[9] 刘振国.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社会组织治理创新交流会纪要[J].社团管理研究,2009(1).

[10] 李长文,赵淑英.社会组织人才培养体系初探[J].中国民政,2014(3).

(责任编辑 王诠)

Analysis on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of Private-supported Social Organizations—With the Case of Nanajing City

PANChangbao

(SchoolofSocialDevelopment,NangjingNormalUniversity,Nangjing,Jiangsu,210000,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l management of this kind of organizations,it was found out that this kind of organization had some defaults in the aspects of organization goals,talent reserve and training system,which restrained the improvement of some key factors like organization service quality,communicative efficiency,and vocational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above,the paper analyzed the cause of problems and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non-state social organizations.

private-supported;social organization;internal management;empirical survey

2015-07-13

潘嫦宝,女,福建泉州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非营利组织管理。

F272.9

A

1008-5645(2015)06-0031-05

猜你喜欢
民办成员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