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滨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房颤致脑栓塞采用巴曲酶治疗的临床效果解析
侯春滨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
目的 分析探讨采用巴曲酶治疗房颤致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所收治的房颤致脑栓塞患者当中选取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栓塞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巴曲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显著高于对照组8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巴曲酶治疗房颤致脑栓塞,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使用。
房颤;脑栓塞;巴曲酶;临床效果
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表现,房颤会导致脑栓塞,使得脑组织血流突然中断,大脑不能迅速产生侧支循环,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从而更加容易导致患者死亡[1]。临床上治疗房颤致脑栓塞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本研究中,我院采用巴曲酶治疗房颤致脑栓塞,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房颤致脑栓塞患者当中选取10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心电图、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测均被确诊为房颤引起的栓塞。排除标准:有出血性疾病史,妊娠期,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54例。治疗组患者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40-88岁,平均年龄(63.41±3.7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41-88岁,平均年龄(62.41±3.0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栓塞治疗,口服阿司匹林0.1g,阿托伐汀20mg,同时静脉滴注110g/d胞二磷胆碱。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巴曲酶(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74)治疗,首次使用时,将10BU巴曲酶注射液加入到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1.5h,第2、3次各为5BU。
1.3 评价标准
(1)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疗效评价标准:参照脑瘁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神经功能缺失积分减少90%或以上;有效:神经功能缺失积分减少20%-90%;无效:神经功能缺失积分减少小于2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有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s)形式,组间对比行χ2检验,组内对比行t检验,若P<0.05则二者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分别为(26.71±5.24)s、(12.09±2.17)s、(3.37±1.26)g/L、(108.61±18.24)μg/L;治疗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分别为(23.52±3.24)s、(11.09± 2.11)s、(1.27±1.30)g/L、(122.61±18.24)μg/L。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出现肢体障碍、言语不清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治疗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言语不清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的许多小折返导致的房律紊乱,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2]。心房不规律的波动,失去了正常有效的收缩功能,就很容易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并随血液运行到脑部的时候就会引起脑栓塞。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冠心病等发病率的增加,心房颤动引起的脑栓塞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房颤致脑血栓主要是脑内某一血管闭塞后,供血区的血流突然减少,而使中心区很快坏死,形成血栓,因此,进行溶栓、防止微血栓的进一步形成,是控制房颤致脑栓塞的重要而有效措施。
巴曲酶又名凝血酶样酶、去纤维蛋白酶,是一种新型强力单成分溶血栓微循环治疗药[3]。能够通过分解血纤维蛋白,诱发TPA的释放、增强TPA的作用、促进纤维蛋白溶酶的生成,而抑制血栓形成、溶解血栓。此外,巴曲酶还能够增强红细胞的血管通过性及变形能力,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加快溶栓作用,恢复缺血部位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和防止血栓复发的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采用巴曲酶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分别为(23.52±3.24)s、(11.09±2.11)s、(1.27±1.30)g/L、(122.61±18.24)μg/L。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巴曲酶在房颤致脑栓塞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缩短溶栓时间,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巴曲酶治疗房颤致脑栓塞,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使用。
[1] 周建光,周颖奇,单培佳,王承,谢涛,单连标,刘长云.巴曲酶治疗房颤致脑栓塞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2,11(12):941-943.
[2] 张逸峰.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8):425.
[3] 刘玉珍.房颤致脑栓塞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26):49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