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胞物与”的佛教思想渊源

2015-02-21 05:17姚婷婷
关键词:张载心性儒学

姚婷婷

论“民胞物与”的佛教思想渊源

姚婷婷

宋代理学深受佛教影响。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与佛教的“缘起”论、“心性”论和“慈悲”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剔。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反映了儒家对人生境界的探索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宋代理学;张载;“民胞物与”;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家和道家思想碰撞、融合,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儒家思想也在不断进行自我调整。隋唐时期,儒学持续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其传统地位受到严重影响,逐渐形成儒、释、道三分天下的局面[1]。自宋代开始,一些儒者批判性地吸收佛教和道家的思想,使得儒家思想获得了新的发展。

宋代理学以探究天理和人欲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命题,以“天理”作为万物的本源,提出了“理一分殊”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人性论和修养论。理学家们认为“天理”是至善的,人因为秉持不同的“气”才有善恶之分。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就是在这种思潮中形成的。

一、“民胞物与”的基本内容

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凤翔邮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宋代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张载力图用“天道”释人心,弥补秦汉以来儒学对天道认识的缺失。他的“民胞物与”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在《乾称篇》中写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他认为,天地是万物之父母。人生于天地之间,与万物皆禀赋天地之气,如同有相同的父母。由此看来,天下万民原是我的同胞兄弟姐妹,世间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在他所描述的这种天人关系中,人的道德天性成为主宰天地运作的主导力量,人的道德义务被赋予了超然的价值,人的道德境界提升到了更广博的境界。张载在《大心篇》中也表达了这种思想:“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2]在张载看来,只有大其心,才能体认天下万物。人的心应扩大到与天同大的境界,才能合天道之心。“民胞物与”观所表达的就是“大心”、“博漕”的情怀:天下生民,皆我同胞;世间万物,是我朋友。

二、“缘起”论与“理一分殊”

理学的“理一分殊”思想深受佛教华严宗“四法界”的影响,二者皆以“理”为本体概念。佛教讲“缘起性空”,“理”虽然统摄万有,但在本质上是“空”。“空”不是“无”,而是处在不同的“缘”时所使用的“假名”。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所以在本质上都是“不真”的。宋明理学深受佛教影响,但在本体论上却有自己的阐发。在张载看来,佛教的本体论存在模棱两可的弊端,给人以虚妄之感。

佛教“缘起”之说以性空为本,一切法因缘和合,本无自性。法界的空性是“一”,万物因缘而产生的纷繁复杂的“相”则是“殊”。这个“一”是不能用人心来追寻的。而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以天地为本,“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所以,“民胞物与”的情怀本出于天地。天地之间唯有一理,而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其大小亲疏之分各有不同。天下万物皆以乾为父、以坤为母,这就是理之“一”。每个人又各不相同,有高下之分,这体现出“万殊”。“一”统摄“万殊”。虽然天下人尽为同胞,但客观存在远近亲疏和高低贵贱之分。天地万物本来处于“一”中,所以要怀着博漕的情怀,漕物如己,广利众生。

三、“慈悲”观与“民胞物与”

“慈悲”思想是大乘佛教的核心价值理论。“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利苦因缘与众生。”(《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慈”是一种深笃平等的漕,要对众生垂护关漕,使众生远离忧悲苦恼。“悲”就是同情怜悯,对他人的苦楚感同身受,以漕己之心呵护他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更加关注社会民生和国家大计,对中国本土思想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反映了他对人的道德属性和人之为人的精神所寄予的美好希冀,与人性浊恶、万物轻贱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民,吾同胞”,人与人之间应有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突破传统的尊卑观念,将宗法、孝道和平等思想结合起来,倡导平等与博漕,将道德伦理纳入天道。“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乾称篇》)在张载的伦理观念中,天地为父母,万物为儿女。天地间所有的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要承担起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这是对传统伦理与等级观念的重大突破。“凡天下疲瘾、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乾称篇》)[2]这种“利物济众”的情怀,深受佛教思想影响,与佛家的“同体大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普天下的弱势群体都应受到关注和关怀。面对他们的痛苦与不幸,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张载的这种伦理观念,可以说是对社会进行深层次的关怀[3]。道德的自律与对人“气质之性”的超越,体现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在这种追求中,个体的自觉性得到提升,个人的思想与行为也就拥有了更高的价值意义。

四、“心性”论与“天人合一”

按张载的“气化论”,万物都是由“气”构成。天地之性是至善的,天地为万物的父母,天下万民都是同胞。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与佛教天台、华严宗“心性”论中的“无情有性”和“慈悲”思想是相通的。他为儒家传统的道德修养论赋予了天人一体的至高境界,是对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境下,他将“宇宙演化”论融会于“道德本体”论,对人之为人的价值意义也推演到了极致。

宋明理学的基本方向即是探讨人的基本精神和道德属性。张载的“民胞物与”带有前所未有的超越性,给儒家思想带来一种崭新的境界[4]。“民胞物与”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主张,更是一种道德意识和人生意识,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张载这里,天人关系得到了全新的处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两汉以来,佛教和道教大行其道,因为汉儒在宇宙生化模式上缺乏本体论依据而面临重大难题。张载将本体论与心性论相结合,提高了宋儒学的思想高度和理论水平。他在批判吸收佛教和道教的心性本体论的同时,对秦汉以来的儒家的心性论进行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需求,对儒学内容加以调整,建立起极具时代特色的儒家心性理论体系,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儒学[5]。

张载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学中的伦理和道德观念。他的思想出入于佛、老,深受其影响,同时又有着儒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民胞物与”思想反映了儒家对人生境界的探索和道德理想的追求。

[1]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张载集[G].北京:中华书局,1978.

[3]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4]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5]陈来.宋明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编辑:米盛)

B244.4

A

1673-1999(2015)03-0017-02

姚婷婷(1937-),女,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宗教社会学。

2015-06-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宗教生态研究”(11JJD730005)。

猜你喜欢
张载心性儒学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儒学交流在路上
牟宗三“道德创造心性论”探微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