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爱民
农机维修网点推进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措施
吕爱民
农机安全与广大百姓利益息息相关,而农机维修则是消除农机隐患、保证农机质量、确保农机安全的重要措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对从事农机维修经营作了明确规定,如:从事农机维修经营应当有必要的维修场地,有必要的维修设施、设备、仪器、技术人员;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维修质量安全技术规范和维修质量保证期的规定,确保维修质量等。
截至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共有农机维修网点8个,其中一级维修网点3个、三级维修网点5个,共有农机维修人员18人。全年共维修拖拉机3 200台次,收割机1 101台次,插秧机231台次,运输机械6 222台次,其他农机4 258台次。
纵观路桥全区的农机维修现状,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农机维修仅局限于一般性故障维修及整机维护;专修点主要从事农机电器修理、喷油泵和喷油器修理、曲轴磨修、气缸镗磨、液压修理、轮胎修补、电气焊修理、钣金修理和喷漆等;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经营场所比较简陋,占地面积在80 m2左右,有些甚至露天维修;有油泵试验台的网点寥寥无几,且设备陈旧老化。
1.1 农机维修网点分布不合理
路桥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已经不多。在全区10个镇(街道)中,唯靠近沿海的金清、蓬街、新桥、横街等4个镇的农业生产稍强,因而大部分农机集中于此,这些地方迫切需要农机维修服务。但从现存的农机维修点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于繁华的城区或市郊,远离农机作业地的乡村,造成农机维修不便。另外,维修点的层级分布亦不合理,地处乡村的维修点属于三级维修点,维修业务只局限于日常维护和保养,而一级维修点主要集中于城郊,进城维修给农户带来不少困难。
1.2 农机维修点规模偏小设备简陋
现有的农机维修网点都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基本上属于家庭作坊式经营,没有形成专业化、集团化、分工协作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大都属于只能承担大中型农用机械的零修及一般保养和小型机械、半机械化农机具的修理。维修点普遍规模不大,占地面积一般不超过80 m2。维修设备比较简陋,缺少大型、新型维修设备,现有的维修设备陈旧、老化、落后。
1.3 农机维修配件质量不好
农机维修难度大、成本高、利润低,从经济效益上看,往往从事配件销售反而好于农机维修。许多维修网点为了增加收入,维持经营,确保网点的正常运转,大多采取维修与兼供配件的经营方式。有些贪图利益的维修商在农机零配件上以次充好。由于维修所用的零配件质量不过关,广大用机户利益受到很大损失。劣质零配件不仅影响了农机维修质量,而且大大降低了修后农机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不了农业生产需要,有的还危及农机用户的人身安全,严重损害了农机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1.4 农机维修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对从事农机维修者有明确规定,主要维修技术人员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而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术水平一般,更无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修理等级证书的寥寥无几,修理技术主要是通过自学或者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而来。以上这些状况的存在,使得农机维修质量难以保证,也制约了整个农机维修服务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1.5 政府对农机维修网点扶持力度不够
截至2014年,路桥区的农机拥有量达55 877台,农机安全管理任务十分艰巨。现存的农机维修网点既没有国家资金扶持,又没有相关政策的鼓励、引导,自身投入少,处于自生自灭盲目发展的状态。因而作为保证农机安全运转的农机维修服务业,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农机化形势。
低效运转的农机维修市场,严重威胁着农机安全作业,也制约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质量,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管理,促进农机维修业的健康发展刻不容缓。
2.1 科学制定区域内农机维修网点总体规划,建立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
应当将农机维修业纳入政府监管,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以免盲目发展、无序竞争。由政府扶持组建区级农机维修中心,规模要上档次,装备要齐全先进,技术人员的业务要过硬,主要承担区内大型机械、新式农机具的维修,在农机维修行业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要在农机相对集中的镇(街道)建立1~2个骨干农机维修示范点,承担起农业机械的中修、小修及日常维护保养;抓好村级维修点的合理布局,简单的维修保养足不出村即可解决。逐步形成以区级维修中心为龙头,农机合作社维修点、镇(街道)级维修点为骨干,村级维修点为基础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2.2 加强对农机维修服务业的管理
要严格农机维修经营的审批条件,对符合规定的准予发放“维修技术合格证书”,对条件不合格的缓发或不发证书;农机、工商、质监部门要经常开展对农机维修市场的整治,查处违法行为,强化对农机维修配件质量的监管,从源头上堵截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利用年审强化对农机维修经营者从业资格,维修人员执业资格,维修质量、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技术状态及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年审标准,强化年审效果。
2.3 对维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
打造优质农机维修服务队伍的关键是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全面素质。要加强对修理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的培训宣传,使之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思想;采用定期培训、专家授课、岗位竞赛、经验交流等手段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举办劳动竞赛,通过竞赛活动,交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大力弘扬敬业光荣、争先创优的风尚。
2.4 出台农机维修补贴政策,促进维修网点规范化发展
维修网点的规范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时下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已较完善。与此同时,应尽快出台对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优惠政策,即对纳入农机部门管理、证照齐全、达标的农机维修网点予以补贴,主要补贴维修设备、工具、仪器的添置和人员的培训等费用,以此充分调动维修网点上档升级的积极性。
作者信息:台州市路桥区农机管理总站,318050,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