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2015-04-13 05:43:10张锐
现代农机 2015年6期
关键词:损失率植保全程

张锐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张锐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塬区,长期以来油菜生产以人工作业为主,操作工序繁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成本高,机械化程度很低,严重制约了油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大力推广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1 推广情况

自2008年开始,岐山县农机推广中心在辖区内的大营、蒲村、枣林等镇示范推广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示范效果良好。2014年在枣林镇范家塬村建立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田13.3 hm2,对比试验显示:机械播种比人工撒播平均节本增效3 270元/hm2,机械收获比人工收获可节本增效5 400元/hm2。示范田的油菜品种选用适合机收的陕油15,管理上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机械整地、统一机械施肥播种、统一机械植保、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方式。主要示范推广油菜机械直播、机械植保、机械收获三大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使油菜生产关键作业环节实现机械化,从而加快了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的推广步伐。

2 技术内容

2.1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工艺流程

机械整地→机械施肥播种→间苗定苗→中耕培土→追肥、化学防治病虫害→机械收获。

2.2 机械直播

此项技术可一次完成浅旋灭茬、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选择小粒精量排种器播种机进行油菜直播作业,播种前按要求调整并测定机具的单位面积播种量和施肥量,播种量一般为3 kg/hm2(0.2 kg/亩),施肥量为450 kg/hm2(30 kg/亩)左右;调整施肥脚和播种脚之间的距离和高度,使播种行距为40~50 cm,播种深度为1 cm,施肥深度为4~5 cm,种肥间距大于3 cm。播种时应注意观察种子和肥料储量及排种、排肥、覆土等情况,确保播量精确,不漏播、不重播,播深一致,覆土良好。

2.3 田间管理

(1)防治病虫害。播种时及小苗期重点防治蝼蛄和长足附蝇叶蛱:用敌百虫和麸皮与油渣拌匀撒于地表防治蝼蛄,分三次预防,即播种当天、露苗时、苗出齐时;同时喷施药剂防治长足附蝇叶蛱。春节前后防治茎象甲、蚜虫等病虫害。在植保机械选择上,可采用机动喷雾、喷粉机,自走式、悬挂式植保机械和遥控植保飞机。

(2)适时间苗定苗。在油菜3叶期时间苗,5叶期时定苗,苗株距8 cm左右,单位面积留苗宜在27万~33万株/hm2(1.8万~2.2万株/亩)。

(3)中耕培土。10月底以前结合施肥,要对弱苗进行浅除1次,起到增温保墒作用;对旺苗深除1次,起到断根除旺作用。

(4)追肥促苗。在立冬后油菜的管理中,对于5叶1心以下苗追施磷酸二铵120 kg/hm2(8 kg/亩),对于5叶1心苗追施磷酸二铵75 kg/hm2(5 kg/亩),促其生长。春节后返青时追施尿素150 kg/hm2(10 kg/亩)左右。

2.4 机械收获

对于直播油菜优先选择联合收获作业,在适宜时期收获效果良好。

(1)收获时期选择。机械收获最佳时间为当油菜成熟度达到85%~95%时期,比人工收获期推迟5~7 d。成熟度测试方法为:在地块内随机割取整株油菜,摘取其角果,统计并计算其中变干、变黄的角果数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即为油菜的成熟度。

(2)机械作业要求。收割机宜安装有侧位立刀,以避免收割时收割部分和未收割部分茎秆的缠绕;机械收获留茬高度20~30 cm,收获损失率≤8%,破碎率≤0.5%,含杂率≤5%;收获后油菜籽应及时晾晒、清杂,水的质量分数降到12%~15%时可入库存放;若长期存放,水的质量分数应低于8%。

3 主要措施

3.1 农机农艺融合,突破技术瓶颈

(1)优选适合机械收获的油菜品种。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对油菜的株型结构及产量性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选择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过程中,建立农机农艺融合课题小组,进行油菜品种与机械作业的适用性探讨,根据油菜机械化生产的实际情况,逐渐选育出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优良品种,初步形成了“品种+田间管理技术+机械”的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体系,突破油菜机械作业技术瓶颈,为实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技术保障。

(2)以合理密植来降低收获损失率。近年来直播油菜不同密度的对比试验显示:当油菜密度为18万、27.3万、33万株/hm2(1.2万、1.82万、2.2万株/亩)时,其对应的机收损失率分别为6.4%、5.7%、5.2%。结果证明直播油菜最佳的密度为27万~33万株/hm2(1.8万~2.2万株/亩),因此合理密植是降低机收损失率的有效途径。

(3)提高油菜抗倒伏能力以利于机收。由于直播油菜根系发达,主根粗长,根系入土深,根系数目多,株型大个体高,所以必须通过提高油菜密度控制个体生长,压缩下位低效分枝,使主秆和上部高效分枝的增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采取抽薹期施用多效唑的化学促矮措施控制生长,降低植株高度。以密植防倒伏,提高抗倒伏性能,创造良好的机收条件,为机械收获奠定基础。

3.2 机具改型试验,突破关键环节

(1)改制油菜播种机械。在油菜播种机械选择过程中,一是将小麦播种机、玉米免耕播种机改制成窝眼式油菜播种机,二是引进气吸式精量油菜播种机,分别进行了试验,但效果都不理想。最终确定选用经过改装的玉米播种机,在其上安装宝鸡市农科所研制的多功能小粒精排种器。该机型装配调节方便、排种精确、作业可靠、体积小、经久耐用,进行油菜直接施肥播种作业,有效缩短作业周期,提高油菜产量,是适合关中塬区的成熟可靠的油菜播种机械。

(2)改制油菜收获机。由于油菜收获机右侧分禾器无切刀,收获作业开道时有拥堵和缠绕现象,右侧损失率高达50%以上,因此改制分禾器是重点内容。但由于右侧有割刀摆臂和轴,加装立式切刀较困难,所以只有通过增加割台右侧分禾器高度来提高分禾能力。此改制方法简单、效果良好,收获损失率明显降低。收获损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油菜机械收获作业时机械脱粒滚筒转速高,脱出茎秆中夹带有较多油菜籽,所以将脱粒滚筒链轮由26齿改为28齿,降低滚筒转速8.3%,减少脱出茎秆中油菜籽的夹带损失,从而可有效降低油菜收获损失率。

3.3 建试验示范点,扩大种植面积

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确定了“宣传培训先行、试验示范引导、规模生产经营”的工作思路。把宣传作为技术推广的基础,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采用发放技术标语、技术资料等形式,加大技术宣传力度。举办技术培训班,召开以“机械直播、机械植保、机械收获”为主的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作业演示会,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结合关中西部地区油菜种植实际,细致讲解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使农民“看得见、学得懂、能用上”。同时紧紧围绕“试验示范引导促推广”这条重要措施,坚持“集中示范、辐射带动”的原则,建立13.3 hm2的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点,示范一点、带动一片、辐射一方,不断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壮大油菜产业,实现油菜生产作业的全程机械化。

4 问题与建议

推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是现有油菜品种很难适应机械收获作业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油菜花期长、成熟度不统一,角果抗裂性差,密植时抗冻性差,从而导致机械收获时损失率加大;二是油菜成熟时茎秆含水量大,籽粒与茎秆分离困难,茎秆中油菜籽的夹带损失加大;三是油菜枝上下角果成熟度不一致,植株下部角果发青,上部已经炸角,机械收获时落粒损失大。

建议加大农机农艺融合力度,尽快选育出适合机械收获的冬油菜产区油菜品种。

推广应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不仅可节约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解决油菜生产用工矛盾,扭转油菜生产效率与效益偏低的局面,还可以全面改变农民群众传统的油菜生产作业观念和习惯,为实行油菜规模化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者信息:岐山县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722499,陕西

猜你喜欢
损失率植保全程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广西植保(2021年4期)2022-01-06 07:55:00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11-26 07:00:56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带有治疗函数及免疫损失率的SIRS流行病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应用数学(2020年2期)2020-06-24 06:02:38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
12部使用一年后最廉价转售车
海外星云(2016年19期)2016-10-24 11:53:42
2014~2015年冬季美国蜂群损失调查
中国蜂业(2016年3期)2016-09-06 09:03:17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农业(2016年22期)2016-08-16 03: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