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礼堂, 房正宏
(阜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徐礼堂,房正宏
(阜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摘要:大学生农民工是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新社会职业群体。借鉴恩泽格尔的移民分析四维度模型,对其城市融入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社会融合理论三个层次说,剖析了阻碍其城市融入的因素。应从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特征和其城市融入困境因素着手,政府应消除二元体制,排解“融城”障碍;高校应加大职业教育,强化实践育人;个体应注重资本积累,拓展就业渠道等,以圆其“融城梦”。
关键词: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特征;现状;困境;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和当前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近年来,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群体,他们“论知识是大学生,讲身份是新生代农民工”,被称为“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并且这是一个正在逐渐变得庞大的社会新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5月发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10 061万人,占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80.3%,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达12.8%[1]9。也就是说,2013年有近1 300万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加入到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行列中,并且这一数字呈逐年递增趋势。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学术界热议和关注的焦点,研究视角比较广,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分化出来的大学生农民工这一新群体的研究还很少,只限于新闻报道和有限的几篇对该群体的主体特征和出现成因的研究。处理好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的概念与群体特征
(一)概念界定
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子集,是其“上流阶层”,兼有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双重身份。从出身上看,他们来自于农村,希望考上大学,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文化程度上看,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大学(大专)学历;从从事的职业上看,他们是在城市中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①的人群。所以,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主要是指出身于农村,受过高等教育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因主客观原因,毕业后进城以农民工身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人群体。从广义上说,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还应包括回到农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大学毕业生[2],这部分因人数较少不在本文研究之列。
(二)群体特征
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是从同质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既具有一般的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籍大学毕业生的共性,又具有不同于他们的特殊性。
成长环境多样性。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成长环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从小生活在农村,其父辈有的一直在家务农,有的进城务工成为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有的主要由爷爷奶奶抚养大,考上大学才到城市生活。另一类是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在城市长大,从小生活在城市,生活方式、价值理念趋同于城里人,但没有所在城市的户籍。
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生农民工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一部分,具有大专及以上的学历,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学习了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市民化基础较好。无论是从小生活在农村、考上大学才到城市生活的,还是从小跟随务工的父母一直在城市生活长大的大学生农民工,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同龄人趋同,并且系统地接受过专业文化知识的教育,自身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习惯、社会交往等方面能与城市居民对接。
融入城市的意愿更强烈。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相对于一般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更强烈,他们从小接受“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十年寒窗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希望能在城市中安居乐业,实现父母、家庭对他们的期盼与厚望。
心理问题更突出。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内心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要比一般的新生代农民工更高。当他们怀揣厚实的梦想,离开农村进入大学,读完大学,又与进城打工的父兄汇流,回归原有身份,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生活境遇甚至不如具有一技之长的其他农民工。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心理问题表现更为突出。
实践操作技能差。相对于已经在外务工多年的其他新生代农民工,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农民工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实践经验不足,操作技能缺乏。虽然在大学里有社会实践的锻炼,但更多强调的还是理论知识,再加上他们学习的专业有的不合市场需要,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强度大的工作,拿着比一般技工低的薪酬。
自我发展意愿强。大学生农民工学历层次较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结构,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对自己有较高的精神需求,他们融入城市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目前他们的生活境遇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同,但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希望通过努力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很多企业看到了他们身上的价值,认为拥有大学文凭、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大学生农民工走到企业生产一线,将会使中国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最终会使“中国制造”的水平得以提升。从职业发展潜力来说,他们有别于一般的新生代农民工,趋同于城市籍大学毕业生。
二、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
农民工城市融入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和多层面内涵的系统性概念,目前大多数学者以南京大学朱力教授提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3]。鉴于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是新社会职业群体,具有特殊性,其城市融入过程有别于其他一般农民工,在此借鉴德国学者恩泽格尔建立的移民分析四维度模型,即社会经济融入、政治融入、文化融入、主体社会对移民的接纳或拒斥[4]。笔者认为,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主要表现为经济生活层面融入、社会生活层面融入、政治生活层面融入和文化心理层面融入等四个维度,并且它们是相辅相成、依次递进的过程。
(一)经济生活融入状况
经济生活层面的融入是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前提和物质条件,主要从劳动就业、生活收支、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考察。
从劳动就业方面看,大学生农民工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与技巧,虽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但其知识不能立即转化为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大多数从事的是次级劳动力市场非正规职业,劳动强度大,工资薪酬低,福利待遇差,工作稳定性弱,缺乏向上流动的空间,不能满足他们的职业期望与城市生活需求。
从生活收入与开销看,根据调查,大多数大学生农民工月均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在2300元左右,长三角地区稍高一些,但受城市居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他们的开销很大, 支付房租、水电费、与人交往等生活开支后已所剩无几,其收入只能满足在城市生活的基本生存需要,很难有结余。有的走出校门时还背负着助学贷款,只能靠父母打工帮助偿还。
从居住环境看,他们的居住形式以租房居住(单独租赁或与他人合租)为主,少数在雇主或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居住。为了节省房租,大多数大学生农民工选择在高校附近租房,或选择集中居住在房租低廉、流动人口集中的城郊接合部或老城区[5],居住条件比较简陋。
从总体上看,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与当地市民的平均水平相比还很低,经济生活方面的城市融入度不高。
(二)社会生活融入状况
社会生活层面的融入是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基础与精神需要,主要是指与城市社区组织和市民的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融入情况。
大学生农民工由于有较好的城市社会生活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以及一定的社交能力,在与城市居民交往上已经逐渐打破了其他农民工囿于以血缘、地缘和姻缘关系为主的社会交往模式。在工作之余,他们与城市里的大学同学、同事和社区居民都有交往与交流,但限于工作身份的特殊,除了与原来的城市同学有比较深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外,与其他城市人的交往却往往停留于表面,缺乏深入交流,还不能以业缘关系为纽带构建社会关系网络,融进市民社会。
在城市社区组织活动的参与上,大学生农民工表现为参与机会少,几乎没有加入任何正式社会组织,同时也没有农民工自己的专门组织,如农民工工会等,自身利益的维护和表达途径较少。此外,大学生农民工虽然维权意识较强,但积极主动性不够,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大多数是通过老乡和同学帮忙解决。企业和社区很少为农民工举办集体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大学生农民工的城市文化生活极为贫乏,仍是“有居所没家园”的感觉,处于城市社会边缘化状态。
(三)政治生活融入状况
政治生活层面的融入是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权益保障,主要表现为在城市社会保障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行使政治参与权等方面是否享有与市民同等的社会待遇。
事实上,虽然目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与完善,但大学生农民工与当地市民相比,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所得到的公共物品服务很低。根据调查发现,2013年整个外出农民工群体参加社会保障比例最高的为工伤保险,只有28.5%,最低的为生育保险,只有6.6%[1]7,绝大数人没有被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在政治参与和社会事务管理上,由于大学生农民工的户口在签订正式就业协议前需迁回原籍,挂靠于当地的人才市场或人事部门的集体户口,因户籍属地的限制,大学生农民工无法参加所在城市社区的选举,不能与市民一样参政议政和参加社会事务的管理,绝大多数也没有回生源地参加村委会的选举,几乎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政治参与权利,失去了“话语权”。
(四)文化心理融入状况
文化心理层面的融入是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与核心,主要包括对城市化生活方式的认同度、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及与市民关系的满意感等方面。
大学生农民工在读大学期间已具有一定的城市生活基础,大多数对城市生活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都能适应和接受,这一点优越于一般的新生代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较强。大多数市民对他们的态度也比较友好,认为他们毕竟是大学毕业生,有知识文化,能吃苦耐劳,勤奋肯干,这一点是城里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大多数大学生农民工与市民能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但当现实与他们的心理预期有较大差距时,当他们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后,很容易产生矛盾心理,导致他们的社会归属感无法明确,有的甚至后悔读大学时将自己的户口迁出了农村,认为失去了最后一条“活命保障线”。
三、阻碍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因素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心理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境。根据社会融合理论的三个层次说,即宏观、中观、微观理论[6],阻碍其融入的因素既有来自宏观层面的固化的社会制度性因素的制约,也有中观层面的城市社会相关组织文化建设的不足,还有微观层面大学生农民工个体自身的局限性。
(一)宏观层面的困境分析
以户籍隔离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阻断了城乡间合理的社会流动,造成城乡居民享有权利不平等的两个社会群体,在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不能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国民待遇”,羁绊了大学生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以恢复其本来的人口管理信息的基本功能,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2014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7]1。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固化观念和传统的社会结构以及潜在的社会运行机制,附着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依然存在。一是社会保障的缺失。大学生农民工的户籍在毕业后虽说是迁出了农村,托管于当地的人才市场,但仍然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之外,在城市中属于低收入群体,不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给城市人所拥有的社会保障福利,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社会保险等。二是劳动就业制度的限制。虽然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体制已逐步完善,原来一些明显不合理的限制已被逐渐取消,但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间的差距使本来就业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农民工仍遭社会排斥,近年来职业类别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其社会地位,“就业的非正规化进一步削弱了现行就业制度对农村流动人口权益的保护,使农村流动人口不能通过在城市的就业实现在城市的社会融合”[8]。三是教育体制的不公、培训机制的缺陷。受二元户籍结构的影响,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明显失衡,农村学生享受不到城市中小学丰富的、优质的教育资源,致使城乡学生在综合素质与技能上差距显著,职场竞争实力悬殊。此外,大学生农民工教育培训资源和机会的不足与其需求的矛盾制约着他们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其城市融入。
(二)中观层面的困境分析
城市社区组织机构的缺位、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不足及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缺失,进一步弱化了大学生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能力。
社区和企业是大学生农民工居住与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其城市融入的起点。虽然目前大学生农民工在城市的人口数量与规模很大,大多数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聚集于城中村或城市郊区,但社区和企业却没有组建维护他们权益和反映其诉求的专门组织机构,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常常被排除在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范畴之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较弱,往往忽视大学生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社区和企业提供的精神文化服务设施数量较少,层次与质量较低,影响了大学生农民工素质的提升与业余生活的丰富。此外,社区或企业很少举办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如员工与社区居民运动会等,使大学生农民工与社区居民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彼此信任感的增强缺少有效的沟通,从而影响其融入社区和融入城市的进程。
(三)微观层面的困境分析
大学生农民工相对其他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堪称农村精英,但其职业技能与工作经验不足,难以满足城市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个人社会资本的匮乏使其在职场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部分市民的歧视与偏见使其身份认同存在困难等,微观个体自身的局限性也是阻碍其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应用,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致使大学毕业生实际操作技能不强、动手能力差、专业与职业不对口,增加了其顺利就业的难度,无法满足他们较高的职业期望,频繁跳槽,稳定性差,经济收入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城市融入进程中物质资本的积累。
社会关系网络的单一和社会资本的匮乏也限制了他们的城市融入。大学生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交往主要仅限于父母、同学、亲戚朋友和同事等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务农的父母和亲戚并不能为其在城市发展提供多大的帮助,只能靠自身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从事的职业又限制了他们与各种不同社会阶层接触的机会,低资源占有率的社会交往使其缺少必要的社会资本积累的渠道。正如一名大学生农民工所说:“城里人在城市有背景,我们在城市里只有背影。”[9]
此外,由于工作性质、职业内容与经济收入的劣势地位,部分市民对大学生农民工存在一定程度认识上的歧视与偏见,有的甚至认为大学生农民工进城加剧了城市就业竞争的压力。这种来自城市社会的不认同,使大学生农民工对市民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对城市丧失安全感和归属感,不利于彼此之间的深层次交往,阻碍了其融入城市的进程。
四、推进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农民工的“融城”困境,一方面需要城市社会有开放包容与主动接纳的姿态,让他们有“落地生根”的环境土壤;另一方面需要高校有促进其“融城”的行为策略,使其具有“融城”能力,同时,其个体自身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政府:消除二元体制,排解“融城”障碍
政府和社会须加快各项制度与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为大学生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一元户籍制度。一直以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阻碍大学生农民工“融城”的制度之源,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消除依附于户籍之上的各项政策措施势在必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7]2。二是推进以教育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优质师资资源的分配上予以政策支持,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此外,在就业、住房、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纳入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不断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落到实处。三是整合社区功能,促进社区融合。社区融入是大学生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起点,也是社区主动接纳与大学生农民工积极融入相结合的动态过程[10]。政府部门应加强社区建设,丰富社区文化,强化社区服务职能。通过举办一系列社区活动,为市民与大学生农民工之间交流互动、增进了解搭建平台,也扩大了他们的社会参与面和交往面;倾听大学生农民工对社区管理与发展的意见与计策;鼓励民间组织或志愿者到社区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帮扶。同时,大学生农民工可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居民的小孩进行课外辅导等。双方良性互动,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对于大学生农民工的社区融入意义重大。
(二)高校:加大职业教育,强化实践育人
有学者指出,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出现是“职业技术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的缺失”。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一方面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出现“就业难”“融城难”的局面;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专业技术人才,出现“用工荒”“招工难”的现象。为此,高校人才培养要面向市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职业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指导学生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后融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高校要明确办学定位,优化专业结构及培养目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要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与促进学生就业相结合,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程。其次,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精神。高校可通过“校地”“校校”“校企”等合作途径,积极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践、实训平台,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解决目前毕业生实践经验不足的瓶颈。此外,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职业技能,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个体:注重资本积累,拓展就业渠道
大学生农民工个体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的高低对其就业质量以及在城市中生存与发展状况有直接影响。因此,对于大学生农民工来说,一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11]。在目前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一方面应以踏实的心态从基层做起,另一方面应不断加强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到职业教育学校进行继续学习和再培训,或通过网络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学习,或参加企业举办的职业培训班,以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与技能的积累,增进人力资本的存量。人力资本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农民工就业信息搜索与分析能力,提高就业成功率,还有利于改善社会交往的质量与水平。二要不断扩大个人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并从中获益的能力。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农民工来说,社会资本发挥的作用往往要大于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可帮助个体获取就业信息与就业机会,缩短“融城”时间。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扩大社会交往范围,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进入城市社区后应利用一切机会多与市民接触交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加快城市融入进程。三要转变思路,自主创业。创业是大学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条佳径。目前,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与城市融入问题,还能产生倍增效应,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解决其他就业人员的“融城”问题。因此,大学生农民工应转变就业思路与观念,积极拓展就业渠道。
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入问题不仅关系到该群体及未来更多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广大农村家庭的命运。全社会应用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来审视该群体所体现出的新特征、新诉求和新问题[12],采取有力举措帮助其实现“融城梦”。
注释:
①1971年,多林格(Derringer.P)和皮奥里(Pioneer.M)提出劳动力市场远非是竞争和统一的,它被分割成两大块,即首级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凡是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的人群,工作不稳定、工作环境差、收入低、待遇差、福利低、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低。相对应的,进入首级劳动力市场的人员则工作稳定、劳动环境好、收入高、待遇高,有较高的福利、较好的生活环境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4-05-12)[2015-08-22].http://www.gov.cn/xinwen/2014-05/12/content_2677889.htm.
[2]钱正武,何虹.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大学生农民工”现象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3):74-78.
[3]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82-88.
[4]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18-27.
[5]孙艳霜.新生代农民工“融城”,路有多远[N].吉林日报(理论评论),2013-03-23(7).
[6]黄匡时,嘎日达.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新视野,2010(6):86-88.
[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A].国发〔2014〕25号,2014-07.
[8]王春光.中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2006(5):5-15.
[9]刘健,茆琛,林嵬,等.“大学生农民工”调查:岗位在城市,保障在农村[J].半月谈,2011(2):20-23.
[10]王丽霞,王连伟,堵琴囡.文化认同、社区融入与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有效路径:基于对F省Q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调研[J].晋阳学刊,2013(2):101-107.
[11]吴云超,金彦平.基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耦合视角下的农民工就业的思考[J].北方经济,2010(11):3-5.
[12]张佳,赵宝柱.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60-62.
(责任编辑:李晓梅)
On Urban Integration of New Graduate Migrant Workers
XU Litang, FANG Zhenghong
(Institute of Marxism,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Anhui 236037, China)
Abstract:The graduate migrant workers refer to the new social career group divided from the migrant workers of new generation. Borrowing Entzinger’s four-dimensional model of migran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ir integration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three levels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eory, the obstacle of integration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duate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dilemmas of integr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get rid of the binary system and the obstacle of integration. The colleges should enforc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education. The individual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xpand employment channels to realize their dreams of integration into cities.
Key words:graduate migrant worker; integration into the city; characteristics; current situation; dilemma;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5)06-0005-05
作者简介:徐礼堂(1974-),男,安徽人,阜阳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房正宏(1969-),男,安徽枞阳人,阜阳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政党与政治制度。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民工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新媒体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性研究”(SK2015A138);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当代大学生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2014SK004)
*收稿日期:201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