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的战争观谈起

2015-02-21 06:50孔见
中华魂 2015年2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孙子规律

文/孔见

读史札记

从《孙子兵法》的战争观谈起

文/孔见

春秋时期吴国将领孙武(齐国人),总结用兵经验,探索战争规律,写出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孙子兵法》。早在魏晋南北朝它就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近代以来被译成3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各国。这是古代军事科学的最高成就和经典之作,有所谓“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之说。而在这部仅有5900多字的著作中所蕴涵的哲学思维,更使它超越了军事领域,给后世以深刻的智慧启迪。

《孙子兵法》重在战争谋略,求得取胜之道,但它又不是孤立地就战争论战争,而是从国家的大势,从政治经济的大局出发,阐述战争和用兵面临的种种情况和问题。这就是说,它有比较正确的战争观。春秋时期是一个穷兵黩武、战祸连连的年代,孙子作为军事战略家,并不赞成无休止的战争,他对战争的核心思想,就是安国全军,即通过军事上的胜利保持国家的安定,也使军队获得生存和发展。所以,孙子战争观的要义是两个字:“慎战”。《孙子兵法》开宗明义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把战争提升到国家和百姓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必须慎重对待战争,必须研究取胜之道的根本依据。正因为这样,孙子多次提醒和告诫决策者和执行者,对战争发起和进行都必须慎重。他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他坚决反对那种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价值而轻启战端的草率做法,提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正确主张。由此,他对战争指挥者提出了很高的政治道德要求,要将帅们“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要求他们能够做到“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即要从实际出发,如果没有胜利的把握,即使君主下令打,也不应该打;同时还要他们“视卒如爱子”,正确处理“爱”与“严”、赏与罚的关系,等等。

同这种“慎战”思想相联系的,孙子还提出了“备战”的原则。从《孙子兵法》来看,这种备战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着眼于战争的政治经济目的,要求做到“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要“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就是说,要合乎于自己的政治目的要求,要遵从胜利的原则。二是凡是战争都必须有严格的准备,指挥要合乎战争法则,要掌握战争制胜规律。孙子明确把“道”(政治)、“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制)五个要素作为制胜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他把良好的政治环境作为首要条件,强调“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就是说,会用兵的人,要懂得修明政治(通过政治革新),保证法制的运行,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这样才能够做到“令民与上同意”(上下一心),在战争中使民众同士兵“与之死”“与之生”,“而不畏危”。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卓越的见解。他还通过对战争的研究,揭示了战争制胜的基本规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兵不厌诈,因敌制胜;先发制人,速战速决;避实击虚,攻其不备;兵贵胜,不贵久;以正合,以奇胜;集中兵力,以镒成铢;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等,成为古今用兵制胜的法则。

由上可见,《孙子兵法》杰出之处,在于它善于从全局出发,从事物的联系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思维能力。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毛泽东在指导战争中就非常重视要有战略思维能力,一个领导者要有战略头脑。他说:“拿战略方针去指导战役战术方针,把今天联接到明天,把小的联接到大的,把局部联接到全体,反对走一步看一步。”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客观规律,才能有预见性,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从而实现正确的领导。这对指导战争来说是这样,对任何领导工作也同样如此。只有全局在胸,才有可能走好每一步棋。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孙子规律
《孙子兵法》组歌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2021年学术年会在济南举行
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军事科学院召开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孙子壵
孙子列传
孙子垚
孙子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