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亚雄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马家窑文化最早是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J.G.Anderseon)于1923年在甘肃临洮马家窑村所发现,在其著作《甘肃考古记》中称为的“仰韶期”。1949年,夏鼐先生在《临洮寺洼山发掘记》中首次提出马家窑文化便是安特生所谓的“甘肃仰韶文化”。1961年,《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中正式命名为马家窑文化,后为考古学界所普遍接受并采用。
马家窑文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以石岭下类型为主,中期以马家窑类型、宗日类型代表,晚期以半山和马厂为代表。
(一)石岭下类型。石岭下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东南部的渭河上游地区,以武山石岭下遗存为代表,包括秦安大地湾晚期遗存、天水师赵村四期、西山坪四期、傅家门遗址等为代表,经碳-14年代测定,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980~前3042年。彩陶主要为黑彩,纹样以弧线三角纹、圆饼纹、波纹、弧线纹、变体鸟纹、变体蛙纹等,其图案应该是泉护类型彩陶的复杂化和变形化。器物以平底或尖底为主,如平底壶、平底钵、深腹盆、深腹罐、尖底瓶等。其中傅家门遗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卜骨,上有简单的刻符和灼烧痕迹。石岭下类型明确出现了聚落群,在聚落内已经出现分化现象。如大地湾乙址聚落,50万平方米。其中房屋F405,建筑面积270、室内面积150平方米,有廊檐、散水等;地面、墙壁、灶面等抹有草拌泥,其上敷有白灰。F901由主室、后室、东西侧室组成,主室面积131、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属于“前堂后室”、内外有别、东西两厢房左右对称殿堂式建筑。墓葬一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单人一次仰身直肢葬,随葬有少量陶器和装饰品。有意扰乱的“二次葬”是甘青地区较为特殊葬俗。农业除了粟、黍之外,发现栽培稻,家畜以猪为主,也有黄牛、家羊。
(二)马家窑类型。马家窑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渭河上游和兰州、永靖境内的黄河两岸地区,以临洮马家窑、师赵村五期、西山坪五期、东乡林家等遗存为代表,经碳-14年代测定,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369~前2882年。彩陶以黑彩为主,也有白、红彩,施彩面积大、构图复杂、线条流畅,纹饰有同心圆圈纹、波纹、涡纹、网纹、蜥蜴纹、蛙纹、人面纹、蝌蚪纹、舞蹈纹等。器物基本为平地器,林家发现1件其他弧背刀,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房屋多为圆角半地穴式,多带有方形门斗,也发现有前后室“吕”字形房屋、石围圈等。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流行仰身直肢葬,随葬品多为彩陶。农业以黍、粟、大麻籽等为主,家畜以猪、羊、牛等,石刀发现的数量多于陶刀,也有大量的细石器和骨梗石刃。
(三)宗日类型。宗日类型主要分布在以共和盆地为中心的青海东部,主要以同德宗日遗址第一期遗存和贵德尕马台遗址为代表。陶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泥质红陶,多为黑彩,器类和图案与马家窑类型类似;另一类为质地粗糙的夹砂粗陶,紫红色彩,饰鸟纹、三角纹、折线纹等。器物底部多为假圈足,有高领瓮、单耳罐、双耳罐、敞口钵等。墓葬多数为带有二层台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二层台上以木料或石板搭成木椁或石椁,绝大多数为单人葬,葬式以附身直肢葬最多。也有二次葬和火葬现象。生业方式以畜牧和狩猎采集为主。
(四)半山类型。半山类型主要分布在甘青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洮河、湟水、渭河等两岸的台地上,中心区主要河湟地区,目前发现200余处遗存,如兰州白道沟、青岗岔、广和地巴坪、鸳鸯池、师赵村、宁夏菜园村切刀把墓地、乐都柳湾、民和阳山等。经碳-14年代测定,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500~前2300年之间。半山彩陶相比早、中期数量大增,纹样以带齿边的黑彩和夹红彩组成的几何纹、旋涡纹、葫芦形纹、圆圈纹、齿带纹、棋盘纹、蛙纹等,同时在其内壁也出现绘彩,部分夹砂陶出现饰有绳纹和其他样式的附加堆纹;器类如盆、钵、壶、单耳罐、双耳罐等。器类陶壶、双耳罐、曲腹钵等。
(五)马厂类型。马厂类型主要分布在甘青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洮河、湟水、渭河等两岸的台地上,中心区主要河湟地区,向西北方向延伸,最远抵达河西走廊酒泉、青海尖扎县境内。目前发现600余处遗存,如永昌鸳鸯池、景泰张家台、青海柳湾、同德宗日遗址、蒋家坪、马家湾等遗存。经碳-14年代测定,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453~前2032年之间。马厂类型的彩陶盛行黑、红彩组成的几何形花纹、如圆圈纹、蛙纹、竹节纹、太阳纹以及刻画符号,有些陶器的上部还施有一层红色或紫红色陶衣;器类如小口壶、陶罐、陶豆、盆、粗陶瓮等。到了马厂晚期阶段,彩陶数量骤减,图案趋于简单化,新出现回形纹、方块纹、水波纹等。
马家窑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发展,而是与周边的文化时刻在交流,并不断的发展、扩张。马家窑文化早期石岭下类型源于仰韶中期文化,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创造出独具特征的马家窑主体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可以分为东西两区,其中东区的文化遗存发展为齐家文化,西区的文化遗存发展为四坝文化或沙井文化。
公元前3500左右,在泉护类型末期和石岭下过渡之时,马家窑文化彩陶开始向西传播,从而逐渐形成一条自东向西的“彩陶之路”。这条道路有南北两道,北道以河西走廊为主,经中亚、西亚,直至欧洲;南道主要为青海东部地区和川西北一带。再如家羊、牛等是西亚一带被驯化后,逐渐进入甘青地区。其中最为关注的是林家发现的弧背铜刀,是由铜锡共生矿冶炼而成,是中国境内最早的青铜器,这是东西方文化开始碰撞的初始。这一技术的传入与广泛应用,为早期中国文化的形成,社会结构的分化,迈向文明之路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马家窑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考古学文化之一,对马家窑文化的研究经过几代考古学家的努力,现在已经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我们应该在梳理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家窑文化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考古发掘报告入手,对已发掘的马家窑文化遗址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马家窑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同时从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的研究方法下,从彩陶纹饰入手,研究马家窑文化时期原始文化,以及演变所反映的文化特点。
参考文献:
[1]段小强:《马家窑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
[2]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3]韩建业:《早期中国: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