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2015-02-20 12:04:40位涛贾红瑞吴立宏张益统
当代化工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皂化聚乙烯醇谱线

位涛 贾红瑞 吴立宏 张益统

(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 甘肃兰州 730124)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制备止血纤维、人工皮肤、代血浆等,也可以作为药物缓释载体材料制备靶向微球。动物实验表明,其完全无害,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在体内缓慢降解。因此广泛用于药物载体 。随着药物制剂朝着高效、低剂量的方向发展,使得具有良好缓释、控释作用的药物载体材料的开发很有意义,其中对聚乙烯醇微球的开发称为该领域的热点 。

在医药应用方面,粒径小于10微米的聚乙烯醇微球进入体内释放药物,达到治疗和免疫的目的,如促进红细胞生成素、干扰素、霍乱毒素B亚单位制成的PVA微球均能经口服吸收,因此聚乙烯醇微球控释系统是理想的载药系统。通过分散聚合,可制备尺寸在1-10μm级聚乙烯醇微球,还可以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要求,进一步化学转化为多种类型的功能化微球。这一尺寸的微球适用于制备药物缓释载体。

一、实验部分

1.主要仪器与试剂

乙酸乙烯酯(Vac,AR), 上海山浦化工有限公司; 丙三醇(Glycerol,AR),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偶氮二异丁腈(AIBN,CP),天津市凯信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进口分装),上海中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ZEISS EVO18扫描电子显微镜(690×、德国卡尔蔡司公司);Satllite 50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热电公司);XSP-1C光学显微镜(目镜16×,物镜40×,上海上光新光学)。

2.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

按Vac 10g、PVP 0.6g、AIBN 0.3g、丙三醇16g、去离子水19g的量投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饼中,升温至65℃,反应4h后结束实验,产物标记为1。再取部分聚乙酸乙烯酯微球在45℃,0.5mol/L的NaOH溶液中皂化反应8h,离心洗净分离,产物标记为2。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分散聚合制备PVA微球

3.测试与表征

通过FT-IR检验微球表面基团;测试红外用KBr压片法制样。用光学显微镜、SEM观察微球表面的形貌和粒径;

二、结果与讨论

1.微球粒径的影响因素

分散聚合制备聚乙烯醇微球时,通过研究发现体系中分散剂、引发剂、单体浓度、醇水比等因素对PVA微球的粒径均有影响。如表1所示。分散剂的用量增加,导致微球的粒径减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导致微球粒径增加。增加单体浓度使得生成的微球粒径变大。增大醇水比,由于体系的粘度增大,微球粒径减小。另外搅拌速度的增大,微球粒径会减小。可见,通过控制实验投料配比和实验条件能有效的控制聚合物微球粒径。

表 1 投料配比对粒径的影响

2.红外谱图分析

通过比较图2中PVAc微球在醇解或者皂化反应前后的FTIR谱,可以发现:谱图中出现明显变化的峰位出现在3398cm-1、1622 cm-1、1353 cm-1处。反应后,谱线2在3398 cm-1处出现较强的吸收峰,归属于PVA羟基OH伸缩振动吸收峰,反应前后,谱线1和谱线2在1622 cm-1处分别强吸收和相对减弱的吸收峰,这2个吸收峰归属于PVAc酯基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由于皂化反应使PVAc中的酯基减少,故表现在谱线上为吸收减弱,同理,谱线2和谱线2在1353 cm-1处酯的C-O-C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也明显减弱。通过分析可知,在碱性条件下,PVAc中的酯基成功水解成羟基。

图2 PVAc微球皂化反应前后的FTIR谱

3.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

图 3 PVA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图(a、b)、PVA微球的光学显微镜图(c、d)

聚乙烯醇微球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3所示。由图3(a)可知,通过分散聚合得到的聚乙烯醇微球的粒径分布较窄。图3(b)是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聚乙烯醇微球,从图中可见微球形貌均匀,表面光滑,球和球之间未发生粘连,粒径在4μm左右。图3(c)和图3(d)中可见,通过控制投料配比和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微球粒径。所以,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的聚乙烯醇微球单分散性好,球形均一,皂化反应后微球结构保持良好。

四、结论

1.通过分散聚合,经过皂化水解,可以制备出表面含羟基的单分散性聚乙烯醇微球,微球粒径在1-10μm之间,通过控制投料配比和实验条件等因素可实现微球的可控合成。

2.通过皂化反应,使得微球表面带有羟基和酯基,这种两性微球在应用方面更为广泛。

3.通过FTIR、SEM测试表明,合成出的聚乙烯醇微球表面光滑并且是实心结构,粒径在4μm左右。

4.制备出的聚乙烯醇微球可用于药物缓释载体。

[1]张韵慧,李宁,许建辰,等.聚乙烯醇在中药新剂型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 2004, 2(29):101-103.

[2]王建华,杨 毅.水溶性聚乙烯醇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的应用研究[J].材料导报, 2010, 24(6):73-75.

[3]杨亚楠,尹静波,刘芳,等.高分子材料在药物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1,22(3):38

[4]赵大庆,谭金权.水溶性聚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与研究[J].中国新药, 2005, 14(2):181-184.

[5]李如,于良民,高丙娟.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 2011, 39(4):14-16.

猜你喜欢
皂化聚乙烯醇谱线
改性复合聚乙烯醇食品包装膜研究进展
基于HITRAN光谱数据库的合并谱线测温仿真研究
铁合金光谱谱线分离实验研究
电子测试(2018年11期)2018-06-26 05:56:00
轿车等速传动轴精密锻件皂化工艺研究
聚乙烯醇胶粘剂在育秧纸钵中的应用
天津造纸(2016年1期)2017-01-15 14:03:28
锶原子光钟钟跃迁谱线探测中的程序控制
聚乙烯醇/淀粉纳米晶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中国塑料(2015年3期)2015-11-27 03:42:15
药芯焊丝GMAW电弧光谱的研究
机械工程师(2014年6期)2014-12-23 06:44:22
隔夜皂化法测定白酒总酯的不确定度分析
中国酿造(2014年9期)2014-03-11 20:21:13
发泡聚乙烯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