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水”科学知识与民众日常生活

2015-02-20 18:32:34
关键词:饮水民众卫生

袁 博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济南250100)

近代中国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在西方思想和知识的影响下,国人已经认识到“一草一木之微,或影响于民生国计,一品一物之细,或关系乎群智人心”[1]。因此对一切事物都需重新认识,给予其科学定义。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由科学眼光所观察之水,所了解之水,一近世纪之事”[2]。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认识水、了解水、解释水,既是近代科学的具体内容,也是近代民众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体现。

学术界关于近代中国自然科学知识与民众日常生活的联系问题鲜有成果,对近代中国有关“水”科学知识的研究也为空白。本文主要以近代出版发行的报纸、期刊为材料,将近代中国对水的认识作简要梳理,以期引起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一、水与卫生——用水卫生意识的养成

古语有云:“民非水火不生活。”水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人体的重要构成,“人体的构造,百分之七十是水,所以水也是人体重要的一种营养素”[3]。而饮水卫生问题直接关系着人的身体是否健康,“以饮水之清洁与否,关于卫生有莫大关系”[4]。

中国传统社会的百姓几乎没有卫生意识,随处乱扔垃圾,不注意生活细节,乃至引起诸多疾病,危害身体健康。西风东渐后,卫生观念传入中国,近代卫生事业开始起步,时人评价说,“吾国公共卫生,尚在发朝时期”[5],可见处于萌芽状态的卫生事业蒸蒸日上。而关于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民众也有深刻认识:中国“政治日见腐败,国势日见式微者,原因虽甚复杂,其主脑则由于不讲卫生也。……国是病国也。……吾国贫弱既大断在于不讲卫生。……如欲强国,非先从卫生入手不可”[6]。“我国民族之不振,其说殊多,以愚之见,最大原因,恐莫过于卫生之究求所致也。”[7]这虽有夸大卫生作用之意,却不难看出近代中国开始讲究卫生、重视卫生,并从空气、水、土壤、植物等多方面入手,宣传卫生的重要性,以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

在古人眼中,只要是清澈无杂质的水就是干净、卫生的,就是说“古人只求清洁不讲卫生”[8]。近代此类情况仍较普遍,“我国人民对于用水素不注意,每因饮之不洁之水,以致得病而死亡者,不知凡几”[9]。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传播,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认识到水在卫生方面的重要价值,“小之影响人身之健康,大之则关系人口之增减,民族之盛衰”[7]。所以,“水之卫生于我国尤应讲求”[6]。

(一)水源之选择

要想有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必须注意水源的选择。关于日常所用水的来源,一篇名为《水的研究》[10]的文章重点提醒民众:“请大家注意天天吃的水!”文章将水源分为三类:第一是雨水,第二是地面水,第三是地下水。通过分析各种水的形成条件得出结论,即“最恶浊的是地面水,尤其是河水,比较干净的是雨水与地下水,最干净的是深井水”。另有文章[8]将水的来源分为四种,即自来水、江水、井水、池水。在这些来源中,自来水是最清洁的水,但其中也有很多细菌;江水是不清洁的,因为居民经常会往里面丢垃圾;用不同方式提井水,其卫生情况也不一样;池水不流动,细菌、寄生虫更容易滋生。所以文章提醒民众: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如对最常用的自来水,“如饮的水,漱口的水……都该煮开,把细菌与寄生虫煮死。……江水与井水须先加明矾……至于池水,那更要注意,最好是不用他……”这些最基本的方法对人们日常用水有指导作用,有助于人们的用水卫生。

自来水在近代得到普及,并成为衡量都市发达程度的标志,“都市之文化程度亦可视用水来源与设备完全与否”[9]。尤其是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自来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民众普遍认为自来水是干净的,甚至有人提出“倘市民的饮料都改用自来水,……霍乱病自然可以减免了”[11]。与河水、井水相比,自来水经过化学处理,自然比较卫生,但也因设计规划的不合理导致许多卫生问题。“自来水从命自来,亦不能保其一定清洁。”[12]有文章提到北平自来水不合卫生标准:“北平自来水,总厂设在京东孙河。……其砂滤池皆旧式,又多破坏失修,而孙河之水,浊度非常之高,极易堵塞砂滤池。自来水如此忽略,实为北平人士之大危险也。”[5]这些极易引起疾病,作者建议对其改良,“苟该公司能添设新式砂滤池数口,以资滤水,购置液体盐素消毒器一副,以杀细菌,设立检查室,并请微菌学化学专门技师各一位,逐日检查自来水,揭晓其成绩,则吾人暂可如愿以偿矣”[5]。对于同样有卫生问题的水井,则建议取缔。

在近代,水污染问题已经开始凸显。河海水“日夜暴露地面之垢,污厂家之秽水沟渠之腐物,无以不纳入之(中国之河殆更甚焉)”[6]。今“江河之水,既有生物草木腐坏之质,兼诸浣涤衣食之秽”[13]。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如:“第一,因人之排泄物而污染者。……第二,因动物之废弃物而污染者。……第三,因人家废弃物而污染者。……第四,因工业上之废水而污染者。……”[14]另外也有人指出:“水中最大的危险,为人类之排泄物,如粪溺,痰,涶,鼻液等是也。”[5]这些都是易引发病菌的根源。正因如此,有人认为“水为一大杀害者,因其有致烈性传染病之可能……在霍乱及伤寒之外,水每为赤痢及下痢之传染媒介……水亦能为幼儿麻痹症之媒介……水能引起其他疾病,最可注意者如眼部,耳部,鼻部,咽喉等之疾病……”[15]近代中国的水源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可想象民众日常生活的用水质量和卫生情况。

(二)水质之清洁

既然水中有如此多的杂质和病菌,因此水的清洁至关重要。关于饮用水清洁标准问题是民众所关注的,“卫生的饮料水一定要无色澄清的,……没有臭味的。不含有杂物残渣及微生物质的。没有病原菌的,或水的来源离病原菌的所在很远的。不含有化学的物质……化学反应是中性的”[16]。这一标准虽较为模糊,但可以使民众衡量饮用水清洁与否更为简单易行。

关于清洁水的方法主要有观水色法、嗅觉法、沉淀法以及药纸实验法等。这些内容已经很明确地说明了应如何选择饮用水。《水之卫生》一文对人们日常饮用水的来源降水、河海水、地内水等的净化过滤作了说明[6],因为“在现在卫生未确定进步之时,良好的滤过器,是家常不可少的家具”[13]。该文中附有各种过滤器的图片,向民众展示了净化水的过程。此外,其他的清洁法还有砂滤法、沸煮法、蒸馏法以及杀菌法等。除上述传统消毒方法外,近代还流行电解消毒法。《上海泰晤士报》曾刊载《水的电解消毒法》一文对其作了专门说明,“电解水的消毒方法或许会受到欢迎,因为根据报道,其他方法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很多。……尽管这一方法费用较高,但纯净水的提取至关重要”[17]。

在日常生活中,为确保水的卫生和清洁,民众应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注意水源的选择,“对于水源要加以保护,使他不污染到病菌,对于饮用的水,先要消减里面的病菌”[18]。对于喝的水则应“用开水,千万不可饮生水,即漱口洗鲜果碗筷等,亦不可用含有细菌或寄生虫之生水”[5],而应“最好先要滤过,然后再去煮沸;倘若我们不经过滤的手续,但是一定要将水煮沸,这样我们饮了才不会发生疾病”[3]。此外,“饮用水的清洁也应该加以注意,不能太随便了”[16]。因为“要知使用水,亦间接常入吾人之口,即使其不入口,而不洁之水,能危害吾人,亦不待言,故无论饮用或使用皆应用极洁净者”[4]。

虽然我们无法还原近代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但上述内容的宣传与普及定会引起读者的关注,使他们日渐认识到饮用水清洁之必要并付诸实施,时刻注意水源卫生,提高卫生意识,预防疾病。

二、水与健康——良好饮水习惯的养成

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饮水不仅要卫生,还应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合理化的多饮水,可以使我人的身体日臻健康的境域。”[19]“水与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关于水与人体的关系,不少文章中都有介绍,最详细的是1927年武昌大学教授薛德焴在《博物学杂志》上发表的《水与人体》[20]一文。全文从人体内的水、水与细胞的物理性、水的生理作用、水的排泄、饮水的必要和分量等角度进行了论述。简单说来,人体中水占有重大比重,“人体中,水占有百分六十五,最多在脑脊髓中,占百分之九十九……”[21]“倘使人体的各器官,各系统里面,缺少了必需的水量,立即就要变为运用不灵,而造成严重的病态……”所以必须将饮水量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如饮水过量,则妨碍消化,乍饮凉水,每生下痢又暴饮热水,致生胃炎……”[4]如果身体缺水,“尿量的排出减少,大便中水分减少,全身各部腺体的分泌活动均告抵减”[22],造成严重的身体负担,甚至会引发失水、水肿等疾病。这些家庭医学常识的介绍对人们认识水在身体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保证身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

关于正确的饮水习惯,有文章介绍“只要能够在每天早起和晚上临睡的时间,饮一大杯的凉开水,这样,施行日久,疾病自然可以完全治好,完全铲除了”[23]。关于饮水时间,“最好规定每日清晨六时,十时,下午二时,五时及晚上十时。每次可饮开水一二大杯,五次至少要饮八大杯,如此方足体内常度水量的需要”[20]。这些最基本的常识对普通大众的健康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人建议:“高朋满座时,我们常举杯互祝健康。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把杯中的物换作这最平凡却最罕用的水,倒是很实际的。”[24]由此可见,人们已经有了健康意识,并认识到了饮水的重要性。

冷水对身体的健康有益亦有害,应当合理使用。近代既有文章介绍冷水养生法,也有文章从专业医学的角度评价冷水的作用,如在一篇名为《水与健康》的报道中,分别论述了冷水对于黏液膜的反应、冷水与疲乏、冷水与神经、冷水对于精神的影响、冷水与营养、冷水对于排泄作用的影响等内容[25]。这些医学常识告诫读者应注意冷水的使用,以防使用过度,危害健康。

在近代,水疗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保健方法。“水疗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利用水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和治疗疾病。”[26]据说这一治疗方法“在热带中进化早的国度,像埃及、印度,在古代已有了这种法门。可是正式应用,却是纪元前三百多年四百多年的事,这时希腊有个医学家才把水治疗法正式应用到医学上去。一直到十九世纪,奥国底两位生理学者加以仔细的研究,才有了学理的根据,生理学者,方才根本承认这个治疗法的价值”[20]。根据不同的标准,水疗法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根据水之温度分为寒浴、冷浴、微温浴和温浴,根据浴之状况又可分为全身浴、部分浴等。但这一方法并非十全十美,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水温和时间的控制与掌握等,以免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可见,水一方面是一种最简单和自然的治疗剂,一方面也会产生最猛烈的反应。所以,“水疗的施行须适应各人身体不同的抵抗力和所起的反应”[26]。最好“先延医诊视,决定使用何种浴法,且浴室尤宜注意保持温暖采光换气诸要件,并勉防贼风之侵入,庶可达治疗之目的”[27]。上述建议提醒民众在水疗过程中要多加注意,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

上述内容对提高近代国人用水卫生意识、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有很好的宣传作用。这些文章的出现说明近代社会中已有不少知识分子意识到了关于水的各类问题,他们必会付诸实际,提高百姓的用水质量,改变陈旧的陋习,使他们“不必去信仰”便可有健康的身体。

三、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精妙高深的科学知识让原本处于封闭落后的中国民众大开眼界。随着更多科学知识的传入与普及,人们不禁感叹:“在这自然,平凡之中,蕴藏了多少奇特呀!”[28]但近代自然科学的高深并不意味着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毫不相关,任何科学知识的出现与传播都是为了造福人类,促进发展。近代民众对“水”这一自然事物认识的改变与提高显示出自然科学与民众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甚至有人曾感叹:“我们天天饮用的水,其性质和形态尚且有很多地方未能明了,自然的神秘真不知伊于胡底!”[29]可见,近代国人由水而引发了对自然、宇宙的思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泛视角,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传播与发展。

在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下,近代中国对水的重要性已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水之功用,至为宏大”[30]。“号物之数曰万,而称常品者仅以十计,此百十之内,又有人人所共见共晓者,水其一也。一家之内,旦暮之间,澣淅用之,烹饪用之,盥漱沐浴用之;若阡陌绵连,赖水以灌溉之;舳艫往来,赖水以运输之;鱼盐之利,无水不兴;燎原之火,匪水难灭,文化进而水之用益彰,故通都大邑,则沟渠之通也以水;工厂林立,则机械之动也以水。使一朝大地之上,涓涓者源塞,滔滔者流竭,汪洋者尽为桑田,则不特吾人今日所恃为日用利便者都归乌有,而一切含生之伦,将从此减绝矣。”[1]上述评价便将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功效都说清了。

总之,在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中,关于水的知识还有很多。这些内容在今天看来是最基本的常识,但在当时,对没有任何自然科学知识、卫生常识的民众来说,这些内容是很新奇的,与他们之前所接触的四书五经完全不同。这是近代中国民众认知水平提升的重要表现。尽管近代中国社会仍存在许多迷信,但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流。仅透过其中关于“水”科学知识的介绍,就能深刻体会到近代中国社会正朝着科学、健康、环保、文明的方向发展。

[1]张准.论水[J].科学,1916,2(8).

[2]吴家镇.水之哲学[J].厦大周刊,1935,14(14).

[3]琳.水和疾病[J].民众之友,1935(8).

[4]余幼尘.卫生谈:水(续)[N].晨报副刊,1922-06-10.

[5]钟惠兰.水与康健[J].医学周刊集,1929(2):160-163.

[6]水之卫生[J].协和报,1911(11).

[7]孟琼.卫生问题中之“水”[J].北平医刊,1934,2(11).

[8]何穆.水(家庭常识)[J].妇女生活,1940,9(1).

[9]钱履仁.化学常识:水与人生[J].新人,1935,3(23).

[10]水的研究[J].民众旬刊,1933,3(9).

[11]卫生:水[J].北洋周刊,1934(16).

[12]黄慰民.水[J].民众医报,1931(13).

[13]论水[J].画图新报,1919,5(7).

[14]水之卫生鉴定标准[J].卫生公报,1929(11).

[15]水之危险性[J].俞益之,译.世界与中国,1946(3).

[16]洁.水的卫生[J].民众之友,1936,2(1).

[17]Water Sterilized by Electricity[N].The Shanghai Times,1914-08-14.

[18]史济津.水与防疫[J].新福建,1944,5(6).

[19]水与人生[J].青年知识画报,1940,6(8).

[20]薛德焴.水与人体[J].博物学杂志,1927,2(2).

[21]柯佩兰.不要轻看了水[J].大众医学,1947,2(2).

[22]苏哲.水与人生[J].家庭医药,1947(14).

[23]秋白.水与健康[J].健康生活,1938,14(2).

[24]辰.水之特色[J].礼拜六,1946(20).

[25]李地耶.水与健康[J].健与力,1939,1(10).

[26]日南.水与健康[J].健与力,1939,1(6).

[27]张石朋.水治疗法[J].学术界,1921,8(6).

[28]阿贝.水:最平凡的也是最奇特的[J].科学时代,1947,2(6).

[29]水之科学[J].申报月刊,1935,4(7).

[30]不凡.水与疾病[J].卫生报,1929(72).

猜你喜欢
饮水民众卫生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6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环球时报(2022-03-21)2022-03-21 19:14:12
简易饮水鸟
军事文摘(2021年18期)2021-12-02 01:28:44
卫生与健康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卫生歌
防丢干伞饮水杯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1:56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中国民政(2014年1期)2014-06-27 05:53:04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中国火炬(2012年7期)2012-07-25 1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