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翻译中的译名偏误现象及对策

2015-02-20 14:11崔玉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译作

■ 金 勇 崔玉娇

国际新闻翻译中的译名偏误现象及对策

■ 金 勇崔玉娇

在中国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及营造全球“命运共同体”战略背景下,国际新闻翻译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新闻是世界范围内消息传播、文化沟通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新人、新词、新义层出不穷。因此,翻译工作尽管繁琐庞杂,却须严谨准确。而国际新闻报道中的翻译偏差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关于地名、人名、专有名词的翻译,往往一字之谬,谬以千里。错译、误译、乱译、怪译,不仅影响新闻传播效果,而且会造成文化误解和矛盾冲突。解决翻译偏误的有效对策包括确立权威规范标准、熟谙国外文化背景、契合中国传统习惯。

国际新闻;翻译;偏误;对策

在中国全力推进“一带一路”构想及营造全球“命运共同体”战略背景下,国际新闻翻译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新闻翻译,顾名思义,其翻译材料是新闻。而翻译精准,必须遵循翻译的普遍规律,那就是时效强、责任重、要求高。这其中,关于人名、地名、国际组织名称、专用名词,乃至职务、军衔、行政区划、货币等译名尤为重要。因为往往一字之差,差别迥异;一字之谬,谬在千里。译名即“名之翻译”,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译名”就是“翻译出来的名称”,包括人名、地名还有其他专有名词①。它是国际新闻翻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外交工作和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随着因特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新闻大量、快速和频繁传播成为现实,因此国际新闻中的译名工作变得更具重要性又富有挑战性,怎样做到译名规范又恰好是一大难题,规范恰当的表达能够展现一个国家的外交势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纵览国际新闻报道,常因翻译不当造成偏差和误解,不仅影响媒体信誉还会造成大众误读,甚至破坏外交关系。在国际新闻的译名翻译中,只有做到规范、统一、功能等,才能使新闻信息实现有效传播。

一、国际新闻翻译偏误日益突出

国际新闻翻译处于信息传播的前沿,会遇到一些新名词、新说法,这就需要新闻翻译工作者们为其立名。因此译名工作某种程度上等同于立名。关于立名之难,莫过于严复说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如今汉语的词汇量和表现能力相比严复时代已大大丰富,译名工作也更加容易②。但是,译名的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总的说来涵盖以下方面。

1.同一词汇乱译

译名翻译本应规范统一,有章可循,但是许多同一类词语的翻译却五花八门,难成章法。仅仅以美国中部一个州“Iowa”来说,尽管平时不为人所知,但由于该州是美国总统大选的关键“摇摆州”之一,所以每隔四年总会吸引受众眼球。让人眼镜大跌的是,其中文翻译竟然有三个:衣阿华、艾奥瓦、爱荷华。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时常弄得中国受众一头雾水。这就是典型的“一名多译”。

除“一名多译”外,比较常见的是“一名两译”。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基地组织头目的英文拼写是“Bin laden”,他在中国也有两个译名,分别是“新华版”的“本·拉丹”和“人民版”的“本·拉登”。在21世纪初的前十多年里,新华社及订阅新华社电讯通稿的各报台一直将其译作“本·拉丹”,而人民日报和众多媒体将其译作“本·拉登”。“一名二译”另一个例证是“Charles”,目前的英国王储就叫这个名字,中国媒体译为“查尔斯”。其实这个名字汉语最初多半译作“查理”,后来虽然通行“查尔斯”,但作为国王的名字仍然译作“查理”。查尔斯王子日后如果继位为王,按照排序,正好在1660年复辟的“CharlesⅡ”(查理二世)之后,当为“CharlesⅢ”(查理三世)③。

2015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会见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创始人布隆伯格④。有一定英文功底的受众就明白,单单这一则新闻也是“一名二译”。“彭博”和“布隆伯恩”对应的英文是完全相同的词汇:Bloomberg。百度百科显示: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成立于1981年的美国彭博资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彭博新闻社在全球拥有约130家新闻分社和约2000名新闻专业人员。创始人是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R.Bloomberg)。令很多受众费解的是,国际新闻报道者为何舍简就繁,不将彭博社创始人称为“彭博”?

2.人名地名怪译

把国际新闻翻译为本地语言以达到新闻传播效果,本就应该遵循语言本土化的原则,使目的语言使用者清楚易懂,而不是用一些生僻词语,加重理解和传播负担。比如,美国前总统Bush的名字翻译为“布什”,“什”在汉语中是一个多音字,大多数情况下读作“shen”而不是“shi”,第二个发音十分少见。缘何不根据英文发音译作“布希”,既忠实于发音又不致生僻,也不致于令不少受众一头雾水。再如,国家名翻译,“Peru”译作“秘(bi)鲁”,既不按照英文发音也不符合汉语中“秘”的大多数发音“mi”。这是由于原来翻译时受南方方言读音的影响,把“秘”读作“bi”,约定俗成便沿用至今,但是在选择汉字时,应该避免选择多音字“秘”,改为“毕”,或根据西班牙语发音译作“贝鲁”显然更加贴切。时至今日,在汉语字典里,作为多音字的“秘”读作“bi”,唯一对应词汇就是“秘鲁”。

3.文化背景误译

翻译不当不仅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和错误,甚至还会造成文化误导,引发冲突和矛盾。比如“IS”的翻译在各大媒体呈现不同版本,造成误导、混淆。首先是名称模糊。此极端组织在更名前的全称是“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 Shams),简称为“ISIS”,后来更名“伊斯兰国”,简称为“IS”。目前,仍有很多媒体称其为“ISIS”。其次是口播稿和纸媒不一。纸媒通过加引号——“伊斯兰国”来区分它和伊斯兰国家,但是口播稿,比如央视就无法通过引号来区分,因此直接用“极端组织”来代指“IS”。目前只有“IS”这个极端组织一家独大,但是如果出现其他极端组织,如何翻译便成了难题⑤。第三是影响伊斯兰世界形象,“伊斯兰国”的翻译方法,会导致国人对伊斯兰世界的误解,一提到伊斯兰国便会和极端主义联系起来。因此,“IS”的翻译亟待更正和统一。

忽视或不理解词语来源国的文化背景的翻译,不仅抹杀了原意闹出笑话,还会引起来源国不满。比如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人名翻译就经过一番周折。在2009年之前,新华社在翻译金正恩时,使用的都是“金正银”的译名,后来在朝鲜官方要求下,新华社将其改名为“金正恩”。原因显而易见,朝鲜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通百姓更别说国家领袖的名字,都很少和“银”字命名的。而“恩”的含义显然更为正面,体现“恩泽”之意。因此,翻译时忽略文化背景和国家特征便容易引起误会。

4.性别形象错译

国际新闻翻译中,对于人名的翻译,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性别形象模糊。汉字中男女姓名用字大有讲究,许多名字从不同用字上就可以分辨出性别。女性偏用柔美、典雅的字眼为名字,如“萝、芳、姬、莉、芙、雅”等,而男性则用刚毅、有力的字眼为名字,上述同样的汉字读音,男性多用“洛、方、季、利、夫、亚”等。这一名称差异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同样也要在译名中体现出来。而在新闻翻译过程中,人名翻译却经常忽略这一原则,美国前国务卿Hillary,她的名字中国大陆译作“希拉里”,香港译作“希拉莉”,台湾译作“希拉蕊”。相对而言,后两者更加体现女性形象;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名叫Psaki,但P这个字母在她的名字当中不发音,因此应该翻译成“萨基”更合适,或者译为女性特征更明显的“萨姬”,会更好;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主席昂山素季的大陆翻译便不如港澳译作“昂山素姬”体现其女性角色⑥。人名翻译尤其是女性姓名翻译要时刻考虑到女性形象的独特性。

二、国际新闻翻译偏误原因初探

新闻翻译的混乱和不规范有碍于新闻传播与国际交流,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深刻挖掘问题根源有助于解决问题。从主观因素上看,主要是译者或者新闻工作者自身功底不足,对国际形势了解不到位;从客观因素上看,由于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不同国家,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1.统一规范标准缺失

目前中国的国际新闻翻译中,译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规范化意识不强、译名不统一。某些重要的新词没有统一的译名,版本太多太杂,政界、学术界和新闻界各自为政,不仅没有统一,甚至大相径庭。有时在同一篇文章或者同一个网站中同一名词居然出现多种翻译,这种现象导致国外媒体的困惑和猜疑。媒体曾报道过一则新闻——“中国人盼望着奥巴马,走下‘空军一号’的却是‘欧巴马’”。这条新闻源于2009年11月12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的一款关于美国总统首次访华的纪念海报。海报上,红底金字的标题为“共同走过的日子”。底部写着:“美国总统巴拉克·欧巴马2009年11月首次访问中国的纪念海报。”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发言人史雯珊表示,美国政府曾提出要规范总统名字的中文翻译法,统一使用“欧巴马”的称谓,但中方坚持沿用“奥巴马”的称谓至今。虽然按照发音Obama的确应该译为“欧巴马”更贴近,但是中国媒体已经使用“奥巴马”这一称谓多年,突然改为“欧巴马”很不适应,因此拒绝美方的要求⑦。

一直以来,在媒体的教育引导下,中国受众将“New York”称为“纽约”,而“New Zealand”称作“新西兰”,“New Jersey”则译之为“新泽西州”。这些地名中的“New”什么时候译作“纽”、什么时候是“新”难以发现统一规则,只能约定俗成、随行就市。在香港、台湾地区,媒体将“New Zealand”翻译为“纽西兰”,而大陆把这里的“New”称作“新”则是与翻译年代有关。译作“纽”,多来自早期(中国开埠后到1949年)的约定俗成;而译作“新”,是中国大陆解放后的翻译习惯。⑧

2.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卢彩虹在《翻译偏差的存在理据及概念解读》一文中提到,“翻译因为缤纷的文化个性而存在,但亦因为这些文化特性的交错复杂而使翻译过程变得艰难不堪。两种文化之间的重叠与吻合可以使译者和读者会心一笑,而文化之间的交错与相斥却可能让译者陷入茶不思、饭不香的困境当中,乃至纠结于可译与不可译的惑之中。”

新闻涉及的不仅仅是其字面意思或其词语本身,做新闻翻译还要考虑到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比如,此前中国媒体把朝鲜领导人译作“金正银”而非“金正恩”,便是由于对朝鲜的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缺乏了解所致。“”的朝鲜语发音拼成拉丁文是“Eun”,对应的中文是“银”或者“恩”,一般情况下两者均可。但在新闻翻译时,就需要考虑政治文化因素,如果了解并认真考虑朝鲜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便不会翻译为“金正银”。

前面所提的中国媒体将“IS”译为“伊斯兰国”,容易使受众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和伊斯兰国家两者混淆。如今,一些主流媒体已经开始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美国政府正式宣布,今后不再用“伊斯兰国”称呼前文所提的中东极端组织——“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而改称为“达伊沙”(DAESH),同时也不再使用 “ISIS”或 “ISIL”称呼这一武装组织。“DAESH”是阿拉伯国家对这一极端组织的英文缩写,目前。一些国家的官员在外交场合都更广泛地开始使用“DAESH(达伊沙)”这一称呼,这其中包括法国总统奥朗德、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美国国务卿克里等人⑨。

3.女性人文关怀缺位

女性,这个庞大的群体,在男权社会话语体系中,至今还被当作“弱势群体”。鉴于传媒的强大影响力,国际传播机构也理当对女性倾注更多人文关怀,彰显更具现代性的女性气质和精神风貌,打破以往女性形象的类型化、刻板化倾向,修正大众对母亲、妻子以及家庭主妇等女性角色的认知。遗憾的是,国际新闻工作者在进行译名翻译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女性形象和听众的可读性与接受度。譬如:巴西女总统——DilmaRousseff,中国媒体将其译作“罗塞夫”,就不及“罗塞芙”能够凸显其女性特质。相较之下,“罗塞夫”反而给人以男性的观感。在译名翻译特别是对女性名称的翻译缺乏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是中国媒体的通病和顽疾之一,新闻翻译所追求的“功能等效”自然严重缩水。

三、国际新闻翻译偏误矫正策略

1.确立权威规范标准

译名翻译的混乱首先归咎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或者没有按照已有的规范进行翻译。中国出版的各种规范工具书,如外国人名、地名译法,世界各国媒体名称译名,还有各种各类的英汉词典,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外国地名译名手册》,都是权威版本。新华社译名室曾主持编写,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过《译音表》的小册子,一度成为外文翻译的统一范本。

在网络化和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建立权威的、及时的、系统的和开放的对外在线术语语库,为新闻译名翻译提供规范统一标准,为国际新闻传播提供科学统一支持,是中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必然趋势。

2015年9月23日,据央广网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对“一带一路”英文译法进行了规范。在对外公文中,统一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英文全称译为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一带一路”简称译为“the Belt and Road”,英文缩写用“B&R”。这一官方翻译的最终出炉也为围绕“一带一路”的多种译法作了科学的定论。

柬埔寨首相洪森也在改名事件中走过弯路。2003年,洪森(Hun Sen)将自己的中文译名改为“云升”,并通过中国外交部致函新华社要求改名,但是改名后却导致大众都不认识,导致新华社不断接到询问此人的电话,无奈又改了回来⑩。由此可见,译名规范,并非轻而易举的小事。

2.熟谙外国文化背景

新闻译名翻译涉及到国际政治文化,就必须将词汇和语句放到原始语境,熟谙外国文化,才是科学和可行的。熟谙外国文化要求译者具有很高的外语水平,迅速准确领会原文、原词的确切含义。譬如,法语中的 “H”不发音,法国总统Hollande就应该译作“奥朗德”,而非其他。除去字面以外,国际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翻译还应该学会用一点西式思维,不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字句或词汇,如:the Sino-U.S.relations cannot be better,往往被错译为“中美关系不可能更好了”,而正确译法是“中美关系处于最好时期”。

除外语能力外,国际新闻工作者还要具有广博的国际关系知识、深厚的人文情怀,对国际常识、国际热点特别是对象国有全方位的了解,将自身打造为“杂家”。

3.契合中国传统习惯

国际新闻翻译最终服务本国受众,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国家形象。因此,国际新闻翻译也要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东方文化内涵的深邃与典雅。中国古代就一直强调“信、达、雅”,追求风格、格调、意境。中文翻译注重简约、贴切、庄重、典雅。如北约前秘书长Jaap de Hoop Scheffer的名字,按照字面应该翻译成“亚普-德-霍普-斯海费”,但这一名字冗长拗口、晦涩难懂,更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夏侯雅伯”的译法无疑渗透了浓浓的中华文化元素。回首上世纪初,“枫丹白露”“香榭丽舍”“翡冷翠”等经典翻译,对于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推广和提升,都具有正面意义。上世纪中叶。红极一时的美国演员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的译法就使人顿生“一帘幽梦倩影疏”的意境,中文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新闻翻译契合中国传统习惯,需要深厚的中文功底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和《古文观止》都是打磨中文底蕴的良师益友,有助于国际新闻工作者厚积薄发,在新闻翻译中达到既传文又传神的功效。

四、结语

国际新闻翻译中的汉语译名应该达到其在源语言的等效功能,译名应该统一规范,既能表达外语内涵,又能让中国读者心领神会。目前,我国国际新闻报道中的翻译偏误现象突出、问题犹多,译名不科学、不恰当、不精准现象严重,这既反映新闻工作者本身语言功底不足、对国际政治文化了解不够,也反映了我国译名规范制度不到位、不规范。因此,在译名翻译工作中,政府、媒体、个人应该形成合力,力促国际新闻翻译精准、精致、精确。国际新闻翻译的纠偏工作任重而道远,虽非一朝一夕就可解决,但在国际新闻业界和国际传播学者的同心戮力下,跬步不吝,千里可期。

注释:

①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② 参见刘洪潮:《怎样做新闻翻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 材料来源:光明网,http://www.gmw.cn/01ds/2006-06/07/content_429921.htm。

④ 材料来源: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5-08/18/content_2915093.htm。

⑤ 材料来源: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w/zg/gjzt/2015-03-11/1637753.html。

⑥ 周风琴:《两岸三地外国人名地名翻译异同对比》,《皖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⑦ 姜春香:《外国人名翻译失范的原因、弊害及其对策》,《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⑧ 彭陈涛:《香港与大陆同名异译现象探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8期。

⑨ 安国章:《美国正式宣布改称“伊斯兰国”为“DAESH”》,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1224/c1002-26265656.html。

⑩ 余高峰:《外国人名翻译的统一问题》,《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年第1期。

(作者金勇系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崔玉娇系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毓强】

猜你喜欢
译作
杨绛译作与创作中幽默元素的互文性研究
从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简析阿赫玛托娃诗歌《吟唱最后一场会晤》中译本
what用法大搜索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杨绛著译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故都的秋》译文对比研究
THE CULTURE OF CHINA AND FRANCE ARE STREAMING THROUGH THEIR LITERATURE
连词while的用法归纳
SOME汉译初探
good和bad真是好和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