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及现实启示——以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代会和三中全会为视角

2015-02-20 14:00张丽丽杨志平
关键词:计划经济基础性经济体制

张丽丽,杨志平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态,包括两层含义:首先,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对生产力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次,经济体制不是所表现的生产关系自身,而是其具体形态。这就意味着同一性质的生产关系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即同一种经济制度下会出现不同的经济体制,这就为在保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可能性。以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代会和三中全会为视角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并总结其经验,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我国在经济上实行的是一种封闭性的计划经济。一方面,近30年的封闭性计划经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另一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帷幕,开始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就需要建立与世界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机制。这些内外现实因素迫切要求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历程,可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仍徘徊在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1978年底改革开放开始到党的十四大召开前的这一阶段是仍徘徊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的经济体制改革阶段。这一阶段形成了三次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认识上的前进,分别是强调应贯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认识到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性,形成了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开启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权力高度集中,缺乏自主性、灵活性,应大胆下放行政权力,精简行政机构,让地方及企业拥有更多自主生产、自主经营、自主决策权,解决“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党政不分问题。此次会议指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病及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侧重点,为此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的新发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经济发展要“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1],并指出有计划的生产、流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不作计划”、由市场调节的那部分生产和流通是“主体”的有益补充,通过有计划的综合平衡作用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平稳发展。此次会议关于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有计划生产是“主体”和市场调节生产是“有益补充”的提法,表明了党认识到市场调节对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不足、推动国民经济积极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对于过去完全忽视市场、排斥市场作用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说,无疑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但这种认识仍然是以坚持计划经济体制为前提,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

探索改革的脚步并未停止。1984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29,强调计划经济与价值规律、商品经济是统一的而非排斥对立关系,并认为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依据不在于价值规律是否起作用或商品经济是否存在,而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这一论断冲破了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计划经济与价值规律冲突、与商品经济对立,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的认识局限,认识到了价值规律的重要性,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商品经济,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认识为我国后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起到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认识上的又一次发展。

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3];这种新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3]来实现即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来调节市场活动,市场又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十三大进一步深化了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认识,破除了计划与市场有主次之别的思想束缚,建立计划与市场“平起平坐”的内在统一关系,形成了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这为后来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提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没有特定社会属性之分”的论断奠定了基础。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商品经济,再到计划与市场是内在统一的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认识的逐步发展,虽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但为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起“基础性”作用

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一阶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就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了精辟的论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这一“经济发展手段论”推翻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当作社会制度、社会属性问题的思想“围墙”,为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解放了思想、奠定了基础。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13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5]1315,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重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56,并指出这一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其次,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再次要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最后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从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完美结合,明确指出了在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角色定位,并构建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认识上的突破已得到全党的认同,并在党的文件中确立下来,我国真正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

(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由“基础性”作用升华为“决定性”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如何科学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有效发挥作用的过程。从十五大至十八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并实现市场由“基础性”作用向“决定性”作用的“升级”。

站在世纪之交,面对开创新局的历史使命和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党的十五大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5]1417,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党的十六大针对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正确性,提出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6]。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论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必要性,提出按照五个统筹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119。党的十七大报告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7]。党的十八大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不失时机地提出深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加快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出要“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8],推动经济高效、公平、可持续发展。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可以看出,党在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寻求如何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党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一直仅限于“修饰词”的改变,“核心词汇”没有质的突破,改革仍然在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下徘徊。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178。表述上的“一词之变”,反映了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对政府作用的再认识;表明了党充分肯定市场的作用,强调市场应起“决定性”作用,同时重新认识政府的作用,政府不仅仅局限于宏观调控,还应包括公共服务等职能,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由“基础性”到“决定性”作用的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9]。

二、对今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经济体制的每一步改革都是认识上的一次前进和突破,都是一次创新。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走渐进式改革之路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步的、渐进的改革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及今后应解决的问题,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十二大提出“贯彻以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1]。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是统一的”[2]29-30。十三大提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3]。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存在社会制度属性问题。此后,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中可以体会到我们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逐步前进的量变过程,并最终实现质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十四大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中间也经历了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十八大分别提出的“在更大程度上”、“更大程度地”、“从制度上”、“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等关于市场基础性作用认识的逐步量变过程。正是通过这种逐步地、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之路,我国建立了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中国奇迹”,这是我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之路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证明。在今后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应遵循逐步渐进原则,走渐进式改革之路,不搞极端冒进、不走“大跃进”之路。

(二)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到今天,经济体制改革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即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而展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针对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的缺点,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措施,如“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3]等等,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政府”“市场”字眼,但“权力”“经济规律”这在本质上涉及的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四大召开前,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到“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是统一的”[2]29-30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3],提出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这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并力求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向“决定性”的突破,今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要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不断明确政府与市场各自职权界限及各自发挥作用的范围,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实现两者作用的更好发挥。

(三)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判断一种经济体制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准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原理,生产关系是否合理主要看其是否与生产力相适应,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经济体制是否合理同样也要看其是否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果经济体制与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则这种经济体制是不合理的,应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如企业没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缺乏活力;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缺乏生产劳动积极性等,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迫切需要进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高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应始终以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效率的提高作为根本依据,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而推动全面改革的顺利进行。

总之,经济体制改革是历届党代会和三中全会关注的重点。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代会和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可以看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经济改革发展实践中不断完善,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的演进。深刻总结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8.

[2]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全记录——“一大”到“十七大”(第三卷)[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7:119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5]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全记录——“一大”到“十七大”(第四卷)[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7.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

[7]中共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1.

[8]张静如.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一大到十八大(下)[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595.

[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4-05-28.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基础性经济体制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China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重庆市医保研究会举办 积极探索全民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研讨会
中国移动4G基础性网络部署策略研究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计划经济思维难解医院停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