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荣,郝连儒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辽宁大连,116052)
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问题与路径研究
李桂荣,郝连儒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辽宁大连,116052)
正确分析统一战线在服务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任务中的问题和不足,科学探索发挥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优势的路径,对推动统一战线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统一战线;社会治理体制;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实现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这标志着传统社会体制向现代社会体制的崭新变革。正确分析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问题,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作用,不仅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凝聚力量、汇聚智慧,大大提升统一战线的工作成效和水平,而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统战工作逐步实现了以政治领域为主向多领域的拓展,工作内容也由早期的凝聚力量、争取人心向发挥优势服务社会延伸,其地位日益重要,作用越发突出,优势更加凸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政治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是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功能优势,智力密集、人才荟萃是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人才优势,人脉宽广、联系广泛是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资源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特殊优势,把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凝聚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伟大尝试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1]但统一战线在服务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任务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改善和提升。
(一)统一战线在实现社会治理的广泛参与上主体性不强、参与度不足
“社会治理”相较“社会管理”仅一字之差,但其旨在实现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达成华丽转身与最佳状态——政府治理、组织调节、居民自治多元互动良治协调,但统一战线在实现社会治理的广泛参与上主体性不强、参与度不足。
第一,在党委总揽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中,统一战线似乎无法参与,无能为力。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党委既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握方向,又要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顺利转化成引领、治理和服务社会的优势。现实中党委在调动社会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上,统一战线的多样化、多层次构成因素优势没发挥出来,其成员参与度低。同时,社会治理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还社会组织真正的法人主体地位。统一战线组织本身就是社会组织,但其在发挥社会组织主体作用、完善社会组织制度上的优势明显没发挥出来。
第二,社会治理要支持社会组织的主体地位,激发社会组织的特有活力,而现实中这些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统战资源利用不充分。到2013年底,我国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达56.67万个,不仅在经济、文化、宗教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在公共服务和特定事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激发了社会活力,引领了社会风尚。但充分发挥其主体力量,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则任重道远,特别是集中于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中的统战资源还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三,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现居民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方面,统战成员基层工作不深入,统一战线的作用不足。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社区治理开始取代单位管理,居民在参与治理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事务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主张及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由于统一战线服务社会治理领域不宽,统战成员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待拓宽,参加社会治理的内容需要充实,参加社会治理的形式亟待丰富。
(二)统一战线在建立社会治理的畅通机制上渠道不顺达、作用不足
协商沟通、教育引导等柔性手段本是统一战线的传统工作方式和特有优势,但统一战线在建立社会治理的畅通机制上渠道狭窄、作用不足。
第一,在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方面,统一战线作用不突出。在社会治理中,凡与群众利益牵涉多、覆盖广、影响大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强化民主决策程序,健全社会公示、公众听证、专家咨询、集体论证制度。统一战线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重要平台。但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各界人士通过统一战线渠道,围绕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大问题,为党和政府出谋划策并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明显不足。
第二,在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心理干预机制上,统战成员缺乏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更缺乏参与其中的勇气和力量,不能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统战成员中有很多是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其参与可以保障群众权益、反映问题、化解矛盾。发挥统一战线特有优势与利益表达功能,可以有效引导群众合法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及时调处群众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提高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水平,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预防社会矛盾酿成社会冲突。
第三,在建立社会矛盾排解机制与有效化解社会风险上,统战资源使用不充分。统战成员中的专家学者在排查社会治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是有特殊优势的,但统战成员以及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社会组织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政治沟通渠道和方式上还存在诸多空白和盲区,缺乏对重点地区和特殊群体的深入研究,缺乏按政策依法律及时解决突出问题的机会;同时在建立调处问题、化解矛盾、排解纠纷综合机制上,其代表人士与各自所联系的群众的密切关系亟待改善,统一战线作用不足。
(三)统一战线在提高社会治理的综合水平上目标不明确、优势不明显
遵循权变和动态原则推进其结构性转型,切实维护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才能提高社会治理综合水平。但统一战线在提高社会治理的综合水平上目标不明确、优势不明显。
第一,在深化安全生产治理体制改革、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上,统一战线在制定政策时协商力度不足;在完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方面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监督能力不强。对于生产活动中的重大安全事故,本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安全绩效考核权重,但由于没有建立起必要的工作机制和联系渠道,统一战线作用不足。
第二,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上统战成员中的专家学者的优势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就要建立权威的安全监管机构,完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药品质量信用体系和奖惩机制。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专业性很强,其监管技术含量高,统一战线联系的各党派、民族、社会团体及其他成员之中包含大量的食品药品安全行业的专家,其作用不容忽视。
第三,统一战线中各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专业力量。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重点治理,打防管控一体化运作,及时排查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严防和坚决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二要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加强国家层面的危机应对与管理,保障国家安全。这些工作中统一战线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专业治理的优势发挥明显不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确定了新的目标,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指明了方向。统一战线要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坚持政策为要、协商为重、人物为先、制度为本,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优势、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人才优势、人脉宽广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凝聚改革共识、营造良好环境、拓展工作领域、整合统战资源,推动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助力中国梦。
(一)政策为要凝聚改革共识,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
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政策为要凝聚改革共识,发挥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政治优势,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首先,坚持好、发展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法治环境与制度建设。民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和特有形式。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勇于担当历史使命,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就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重大问题广泛协商,为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加强法治环境与制度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目标与途径,保障其主体权益不受侵犯。其次,不断完善工商联、侨联、台联工作政策,加大力度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发挥好工商联、侨联、台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其联系的广大代表人士积极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既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又能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彰显活力,发挥特长、贡献力量。再次,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民族地区的特点,考虑少数民族的不同利益,积极引导宗教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相适应,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广泛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其独特优势。
(二)协商为重营造良好环境,发挥统一战线的功能优势
统一战线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又是社会生活的“稳定器”。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其调处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功能优势突显。坚持协商为重,即能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营造更优环境。首先,支持工商联、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发挥好其民主监督的作用。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社会事务治理,围绕社会治理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和反映社情民意,以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等形式搭建知情问政平台,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畅通民主监督渠道,把对社会治理的监督与创新社会治理途径结合起来,推进社会治理高效化。其次,推动民主协商完善化,扩大社会治理的有序参与。要进一步扩大协商主体,逐步扩大协商的范围,从党外代表人士扩大到普通百姓;要拓宽协商渠道,除政治协商会议外,还要搭建新的表达和参与的平台;要扩展协商的内容和领域,使民主协商深入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推动统一战线成员多做解疑释惑、协调关系的工作,将不利因素尽快消减和转化,进而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上发挥更大作用。再次,疏通社会治理渠道,为社会治理凝聚正能量。组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支持非公有制人士履行社会责任感恩回报社会的活动,助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发挥宗教纾解压力、缓释矛盾的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做好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工作;引导港澳台和海外人士参与社会建设,拓宽港澳台和海外人士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凝聚正能量。
(三)人物为先拓展工作领域,发挥统一战线的人才优势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凝聚有效的社会意志与智慧,发挥界宽面广、人才荟萃的优势拓展工作领域,开创崭新局面。首先,加快统战组织机制建设,构建人才凝聚的平台。积极举办和组织各种活动,支持民委、台办、侨联开展各类学会把人才聚集起来;鼓励慈善组织、民间协会、宗教协会等各种社会团体开展活动扩大影响;倡导工青妇、科协、社联、文联等单位组织起来凝聚力量;健全党委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配合、统战单位协同联动的大统战格局,凝心聚力,汇才集智。其次,发挥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人才优势,拓展工作领域。发挥统一战线人才优势,广泛凝聚各界力量,无论是民主党派成员、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人士,还是非公有制经济与新的社会阶层、海外人士等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其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独特作用要充分发挥出来。再次,加强党外人士选拔锻炼,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的政治优势,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出发,高度重视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和新社会阶层优秀人才的作用,引进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才成长环境,支持人才干事创业,扩展统一战线的社会性和影响力。
(四)制度为本整合统战资源,发挥统一战线的资源优势
统一战线成员联系广泛,具有丰富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坚持制度为本整合统战资源则能展现巨大能量。政治资源是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最丰富的资源优势,统一战线成员具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其政治利益的拓展、延伸和深化,皆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政治力量。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发挥其情结深厚、直通中央的政治优势,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更多的对策建议。经济资源是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动力优势,是统一战线赖以向前发展之经久不息的社会动力。要支持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发挥资本流动、商脉云集、智慧丰富的优势,推动社会治理体制转型升级,构建新型社会治理体制体系。人才资源是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最具活力的资源优势。统一战线的各类社会群体包括了各阶级、阶层、政党、社会集团、民族的代表人士,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要进一步整合统一战线的人才资源,大力吸纳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集聚政治人本资源,积极推进人才智库建设,引导他们主动作为,实现社会治理的广泛参与和高水平治理,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社会资源是统一战线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综合资源优势,要充分认识统一战线成员的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的特点,广泛联系现代社会治理的多元化主体。帮助宗教团体发挥崇徳向善、信众虔诚的优势教化群众,依托涉外社团组织超脱、联谊活跃的优势,开辟资金回流、人才回潮、路径回引等渠道,开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局面。
总之,发挥优势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局,是统一战线存续所依、发展之要,也是统一战线的永恒主题。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形势下,又赋予了统一战线新的历史使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认识其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特殊任务,为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2-13(07).
D613
A
大连市统一战线理论2014年研究课题(2014DLTZ46)
李桂荣(1965-),女,教授,研究方向为统一战线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