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臣楠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0)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马臣楠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0)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呼吸频率、PaO2、尿量及肺动脉压力等指标水平,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喘息、乏力、心悸、气短,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相关重视,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病死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我科针对罹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发现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相关经验和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相关临床诊断。并排除罹患心肌梗死、冠心病及心绞痛等疾病的患者。将这64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为46~85岁,平均年龄为(69.7±5.5)岁,病程为2~27年,平均病程为(11.5±6.4)年。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43~86岁,平均年龄为(70.3±6.1)岁,病程为3~28年,平均病程为(11.9±6.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具体包括予以患者持续或间断低流量吸氧支持,强心利尿,化痰,解痉平喘,维持患者机体水及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补充营养。对合并有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予以对症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并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进行治疗。使用方法为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至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d,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
1.3 疗效评价
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各项体征,心功能改善及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加以严密监测。据此评价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等3个标准[1]。显效是指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心悸、胸闷及气短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证实获得显著改善。有效是指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心悸、胸闷及气短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证实获得一定改善。无效是指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计算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呼吸频率、PaO2、尿量及肺动脉压力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1 临床疗效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观察组显效17(53.13%)例,有效13(40.63%)例,无效2(6.24%)例,总有效率为93.76%。对照组显效7(21.88%)例,有效16(50.00%)例,无效9(28.12%)例,总有效率为71.88%。经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如表2所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PaO2、尿量及肺动脉压力等指标水平,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PaO2、尿量及肺动脉压力等指标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观察组(n=32)对照组(n=3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呼吸频率(次/min)29.82±1.01 15.43±1.05 30.14±0.94 17.73±1.13 PaO2(mmHg)56.48±1.72 73.63±1.22 56.52±1.69 61.94±1.85尿量(mL/d)979.55±10.14 2012.37±11.03 980.32±10.53 2000.65±10.96肺动脉压力(mmHg)62.65±4.21 30.24±3.65 62.44±3.99 40.38±4.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简称为肺心病,该病是因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所诱发的肺组织结构及功能异常,进而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且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2]。我科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发现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广泛参考应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分为川芎嗪和丹参酮。丹参酮可有效缓解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具有抗感染、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及抗纤维化等多方面药理作用。川芎嗪则具有活血化瘀,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因此可通过扩张小动脉,来达到改善微循环、利尿及抗血小板凝集的目的[3]。二者协调配合,因此可有效发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作用。
[1] 徐国良,徐卉,林淑梅,等.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2-253.
[2] 牛爱原,田琪.益心舒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8):700-701.
[3] 刘文铠,肖辉亮,周徐州.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辨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2):120-121.
马臣楠,1975年生,女,回族,贵州兴仁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工作方向为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