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 年《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研究综述

2015-02-20 11:47邓心强郝舒畅
关键词:文论课程教学

邓心强,魏 薇,郝舒畅

(1.中国矿业大学 文法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2.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225009)

《中国古代文论》(又名《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鉴于其学科特点及各高校课程安排,通常在修完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甚至古代汉语等课程之后的大三高年级开设。从现有学科划分和归属上来说,虽然它基本上属于文艺学下面的分支,但因课程需跨越时空、大量研习古代的文言篇章等特殊性,在高校中文系诸多同类课程中,其教学成效甚至不及文学原理、中国古代文学。这引起了很多高校同行的反思。近十年来随着各高校对教改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大,《中国古代文论》的教改已被提上日程。截止2014年3 月,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共搜到20 余篇有关《中国古代文论》教改的文章,文章视角多元,没有多大重复,但质量和水平并不高,而《中国古代文学》教研文章却有百余篇,可见《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研究并未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作为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庞杂的学科,其教学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笔者拟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点滴思考,就当前古代文论教学的相关研究路数、范式与成就做一梳理和回顾,以期在总结和分析中进一步发现问题,寻求对策,开拓新的研究空间。

一、对学科与课程的认识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古代文论学科自建立80 多年来,在高校得到迅速发展,世纪之交前后,各种总结性著作一波接一波。学界对其反思主要着眼于纯学理性研究领域,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有待于探索。

(一)对学科特征的认识、对课程特点的总结

古代文论学科自1920 年诞生以来近百年历程中,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特征?在高校教学中该如何把握该学科的课程特点?

于光荣认为,此课程在整个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体系中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将其比喻为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山峰”和深邃无比的“太平洋海沟”〔1〕,他总结此课教学特征为:枯燥乏味、板书量大、时间有限〔1〕,并进行了相应分析。刘雪燕指出,由于古代文论是我国古人在古代历史条件下对于文学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在思维模式和理论形态上都不易为现代思想、现代意识影响下的大学生所接受;加之古代文论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师孤立地讲授同样不会引起学生太大的兴趣,就更谈不上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继承和发展了〔2〕。司宁达分析了此门课程的特殊性:内容杂、与美学杂糅、用文言文传达。而当前大学生普遍对文言文讳莫如深,这必然影响到此课程在大学课堂上的接受和传播〔3〕。刘玲指出,古代文论课在高校不仅难教也难学,其难点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语言关的问题;古典文化关的问题;学科背景知识的问题〔4〕。她围绕这三点谈了些可资借鉴的意见和看法。此外,其余同仁在各自篇章中都程度不一地论及到古代文论课程的特点和在大学教学中的特殊之处。

(二)对学科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司宁达分析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大问题:重视元典不够、史料脱节、教学手段和方式陈旧,缺乏特色和创意。并相应地从研习元典、以论带史、运用多媒体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3〕。齐海英指出,中国古代文论课程因其与现代接受者文化背景差异及时空间隔久远而产生现代研习上的困惑与障碍,影响了接受者的学习效果。接受障碍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古代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障碍、历史文化语境的隔阂和相关文学创作实践的认知与理解缺失等〔5〕。孙秋克教授指出,当前很多教材存在两个基本缺陷,这是古代文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的反映:其一,现行教材几乎完全按历史年代发展顺序编排,倾力于对“曾有过什么”进行铺叙和描述,却忽略了本学科基本理论形态应有的内在体系;其二,现行教材几乎纯理论的教学走向,弱化了理论学科应有的应用性能〔6〕。其余同仁也在各自文章中分析过当前高校古代文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文论史和作品选所讲比例和侧重点把握不当。但多数学者倾向于以论带史,直接讲解批评文选,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二是在有限课时里任课教师对古代文论阶段的重心把握不准,课程往往讲解到“南北朝”时就结束了,隋唐以后根本无法涉及,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知识结构的完善。三是整体而言,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单一的讲授法,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模式单一,方法陈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论的兴趣。四是文论教学从理论到理论,显得抽象和枯燥,缺乏现实关怀,未能很好地突显其应用价值。这些问题多来自于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宜引起重视。

二、对教材编写及教材体系的研究

古代文论学科自诞生近百年来,先后有郭绍虞、陈钟凡、罗根泽、王运熙、郁沅、李建中、李春青、袁济喜等学者编著或主编的教材近60 种。作为教师执教的依托和学生学习的蓝本,教材承载和体现了课程的知识体系。为此,学界着重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教材编写和教学体系进行了总结。

黄毅全面总结了新时期古代文论教材的编写成就与得失。自1980 年以来的30 多年时间里,教材编写呈现出不同的学术思想与体例特点。首先就学术思想而言,从一种比较僵化的思想走向文化诗学的思想。其次,体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单一“史”的模式分化为三种模式,或侧重“史”,或侧重“论”,或侧重“料”即古代文论原典。并且,三种模式都有一种再走向综合的趋向。第三,古代文论教材的针对性日益增强,并能逐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表现在教材编写因使用对象(本科生或研究生)不同而有所侧重,并且在凝练便捷、价格实惠方面有所考虑〔7〕。作者将代表性教材置于史的演进中对比和钩沉,就夏传才、王思琨、吴枝培、陈良运等学者教材著作的体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指出当下教材为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开始出现“史”、“论”与“料”三者的融合。

鉴于当前教材重史轻论、内容庞杂,不利于老师教学和本科生学习,有学者在教学中不断探求并编出“要点+正文”模式、厚薄适宜、便于配套适应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材料〔1〕。孙秋克则指出,“当前古代文论教材撰写则应演变史略与理论体系并行,经典研读和实践探究并重。只有立足传统,着眼现在,面向未来,才能构建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学新体系”〔6〕。为弥补现行文论教材的缺陷,作者指出,“教学理念应更新为:以坚实的专业理论为基础,要走出纯理论的象牙塔,注重对未来语文教师(主要针对师范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促进传统学科与现代教育的对接,达成从理论学习向应用能力的转化”〔6〕。她还指出,“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古代文论教学真正走出从理论到理论的怪圈,仅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体系的教、学、研、练还远远不够”〔6〕。因而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她设计出了戏曲表演、诗词吟唱、经典研读、原理辩论等范式,并设置了“走进中学”等板块,开展古代文论研究性学习的后续课程,让学生带着理论学习的所思、所想、所获走进中学,进一步在从理论向实际能力的转化上下功夫。为此,她在教材中设计了四个理论板块:(1)古代文论演变史略;(2)基本体系阐述;(3)经典文本选读和重要论著索引;(4)能力培养系列训练。这四个理论板块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的课程教学新体系,旨在循序渐进,有效地实现古代文论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6〕。

三、对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具体探讨

教学模式是执教者为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教学套路。每一个教育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教育者的理念。

李建中撰文两篇总结自己的课程教学经验,形成其文论教学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有三个基本特点:其一,力图古今结合,通过挖掘文论家的文化精神、人格诉求与批判精神,来体现课程教学的当代视野。他认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人格诉求分别指向两个维度:古代与当下。就“古代”而言,要指出文论家人格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知人论世”地揭示出古代文论的真谛;就“当代”而言,则要从古代文论家的人格生成及其风貌中获取现代启示,从而为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传统文化和文学理论的思想资源。并且,传统文论出自文论家的生命体验,是其个体人格的自然流露,其中所蕴藉的文化精神不仅可以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理论问题,还可以治疗当下文学艺术创作中的种种病症〔8〕。其二,作者在阐释批评史上的文论经典时,经常有意识地援引学生所熟悉的当代文艺创作中的例子,并体现出“依经立论”的一贯教学模式,实现古今对话,在充分激活传统资源的同时,又有助于加深对传统文论的深入理解。如讲解李渔“立主脑”理论时,以张艺谋早期电影体为例,分析其主脑极为分明,体现出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可概括为“三个一”:一意、一人、一事。而其后期电影的失败在于丢掉体现主脑的“三个一”,只剩下“三个大”,即大明星、大制作、大色彩。这种对经典理论的背弃,直接导致后期电影如《英雄》的“意”、《十面埋伏》的“事”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人”存在严重缺陷〔9〕。其三,借石攻玉,即在教学中引入西方文论的观念和方法分析中国本土的文学和文学理论问题,实现中西文论的对话。如以阿德诺的自卑心理学的观念和方法分析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司马迁的创作心理和创作动机,从而实现中西文论之间的对话〔9〕。

贺根民指出,《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应据学生层次和专业归属的不同,采取适当的取舍策略,他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具体的取舍途径〔10〕。比如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关于文论家文人心态和人格精神的介绍与分析。作者指出:“在现行的几种古代文论教材中,吸取它们按朝代叙述的惯例,适时添加文人心态和人格精神的成分……文论文本便是古人精神人格与心态境遇的真实记录。”〔10〕此外还应增加二、三线文论家论文的零散语句,对非专文专书的只言片语式文论思想也应适当参照,予以补充,对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的潜隐式的文论思想也应关注,此谓之“取”。而“像文论原典的字句梳理、篇章大意、文本欣赏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少讲或略而不谈,因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已为此打下了基础;历朝的政治制度和时代背景,我们也不用着墨太多,因为那是文化史所关注的内容,虽提倡学科交叉,但在十分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宜在“外缘”逗留太久,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也意味着我们要对所选教材的批评文类进行适量的删改”〔10〕。如传统诗文评部分可不讲,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对小说和戏曲批评的讲解,此谓之“舍”。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的取舍,实则贯穿着一种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此外作者还指出,在教学中要结合当下语境弘扬审美精神,要把文论置于多元语境中进行综合考察〔11〕。

柳倩月指出,“在古代文论教学中要挖掘古代文艺理论典籍中的文化内涵,展示出传统文化特色和魅力”〔12〕。毕竟文论典籍产生于不同朝代的文化土壤之中,离不开传统的孕育和滋养。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结合传统的儒、释、道文化,来观照古代文论的范畴、术语、命题等思想”〔12〕。司宁达针对当前文论课教学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以原典为蓝本和依托,研读文论作品,打下坚实基础;二是以论带史,史论结合;三是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形成填鸭式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3〕。

鉴于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论》时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障碍,齐海英建构了独特的“三部曲”教学模式,即先进行重点理论文字资料的采择,让学习者课下独立预习;接着课堂介绍和分析理论生成的文化背景;最后才是重点作家的了解与作品的体验性研读〔5〕。

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切实保证课程教学效果,李宜蓬提出如下较灵活的教学方法:一是强化问题意识,通过不断的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加强师生交往,从而为解决问题、扩展思考范围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要相信学生具备的知识总量远远超过教师,因此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既要预设答案,又要不为答案所局限,保持开放性的态度,这样才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在精神自由和思维活跃的状态下,学生会提出更多富有启发性的想法。同时也允许学生就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随时向老师提问,通过大家的共同交流来求得知识、拓展思考;三是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现更为丰富的教学材料,将文学、文论的相关内容尽量多地呈现出来,充实古代文论的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13〕。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刘玲设计的古代文论课程教学模式可分为三步走:第一,启动以读、翻译、背诵为基本功的训练工程,形成“字词梳理——翻译理解——文论思想”的路线和格局;第二,以论为主,以论带史;第三,加强学科知识的背景学习〔4〕。

王瑞云则指出,古代文论教学应在内容上注意系统性、前沿性;方法上注重教学设计,提倡作业式、提问式、实践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注意讲授治学方法,加强写作训练。为此,她认为首先应在教学中增强古文论的现代化色彩。立足于时代的制高点,结合现代人的思想文化分析评价古文论命题的进步与局限,以及对当前文学发展和文化建构的价值与作用。即通过古今、中外文学思潮的比较,采用全景式视角,在学以致用中强化对古文论命题的现代化认识。其次,教师应多吸收学术前沿信息并在课堂上及时介绍。在较新科研成果中,包含着很多新颖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介绍新著作、新观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地查阅文献,及时了解最前沿的学术信息。通过对提问式、作业式、实践式教学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有目的系统学习,这才是对追问、怀疑的求知态度与学以致用的动手能力的培养〔14〕。

以上不同观点对探索《中国古代文论》新的教学模式、寻找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给读者很多思考和启迪。

四、对优化课程教学的思考

学界除对《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特点、不足、模式和方法专门探讨外,还对教学所涉及的各个要素与环节进行思考与分析。

其一,关于激活文论资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探讨。有部分学者充分认识到古代文论的现实价值并做出积极探索。如钟一鸣、孙旋指出当今人们形成“创新”崇拜,陷入单一的“变革”之中,而不知“通”和“变”自古融为一体,他主张当前教学中应对古代文论中的精华部分求“通”,在延续和继承中推陈出新。因此,古代文论对作家、作品分析与评论的诸多思想方法于我们今天仍然富有启发性,把它运用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改手段。作者分析了古代大量论述,认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可从直觉感悟、诵读体味、分析品鉴,指导阅读等方面向传统文论寻求资源〔15〕。

其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引介与运用。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使用极为普遍,并对高校课程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鉴于古代文论课程的理论性过强、抽象枯燥的特征,部分学者试图引进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如于光荣对此做了充分的尝试,在自行编写出配套的教案资料后,精心搜集与教案相关的素材,制作教学PPT。他结合教学实践,详细谈论了课件制作的途径与技巧,指出多媒体教学有五大优势:由抽象变为直观、使课堂由枯燥走向生动、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可有效激发学习兴趣〔1〕。此外,刘雪燕也从“提纲挈领与理清脉络、画龙点睛与生动形象、旁征博引与融会贯通”〔2〕三个方面分析了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势。

其三,对《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原则的分析。鉴于古代文学理论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先天性地与传统文史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联,高林广撰文指出,“古代文论教学应当体现三大原则:史论结合、文论结合、古今结合”〔16〕。具体说来,教学中首先应以史为纲、以论为魂、史论结合,这样有助于客观分析文学遗产的现实价值。其次,对理论据以抽象的作品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避免“以古证古”、“以古注古”的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促进教学的直观性。再者,古为今用,理论联系实际,或许能对古代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阐释和说明更为科学和合理〔16〕。汪超对略显枯燥而深奥的古代文论课程,提出具体教学中可遵循五大原则:文、论结合,突出古代文论的丰富性;知人论世,强化古代文论的传统性;点线贯通,梳理古代文论的条理性;重审研究,确立古代文论的学术性;横纵观照,构建古代文论的当代性〔17〕。

其四,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优化措施的思考。李宜蓬对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出独到的看法,他指出,“古代文论课程的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介绍古代文论的代表作家作品、重要命题、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使学生对于古代文论的基本面貌和历史演变有所了解;二是打通古代文学与古代文论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古代文论知识来分析古代文学,运用所学古代文学知识来验证古代文论,实现二者互动和对话;三是培养学生具有融汇中西文论的眼光,在教学过程中用中国文论去丰富和发展文学概论的理论体系,并且注意与西方文论参考印证,在比较中彰显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三者结合使古代文论课程成为一个多学科知识的交流平台、多层次思考的训练平台”〔13〕。作者还认为,“当前学生普遍缺乏对于古代文论的基本了解,可采取以对古代文论原典的解读和阐释作为根本,而辅之以对文论史面貌与线索的描述为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可选取最重要、最有价值、亦最具生命力的古代文论的命题、范畴以及经典著作作为教学重点”〔13〕。

李宜蓬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对古代文论名篇及专书的解读— —训释核心字词,发掘文本的微言大义,从而为考察古代文论的命题及范畴的演变奠定基础;同时也要阐释古代文论的内涵、价值及其历史发展,揭示古代文论演变线索。这不仅是呈现古代文论的内涵及生成演变逻辑,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示范。比如关于“诗言志”。首先要从甲骨文和《说文解字》入手,阐释“诗”与“志”的本义;其次要根据先秦的文化特点,论述“志”的历史内涵;再次,介绍“诗言志”理论的历史地位,并与《毛诗序》的“吟咏情性”和《文赋》的“诗缘情”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介绍“诗言志”理性的中国特色和未来发展潜力〔13〕。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李宜蓬还指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教学:一是介绍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历史、古代文论研究名家以及当代高校古代文论研究重镇的学科建设情况,这样就为古代文论知识与当代阐释之间架起了桥梁。二是引入学术研究成果,深化学术内涵。只有不断地引入有分量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才能使学生对古代文论的了解趋于深入。三是开设针对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的参考书目,以便于满足学生课外学习的需要。四是布置专题论文,加强论文写作指导。要求学生就某一文论命题进行深入阐释,锻炼学生搜集组织材料、思考辨析问题以及驾驭语言的能力,只有通过从课程论文到毕业论文的逐级训练,才可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获得不断的提高〔13〕。

五、《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古代文论相比古代文学和文学原理等课程在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有的学校设为限选课而非必修课;有的课时由48节压缩为32 节;有的无对口的专门教师,多由古代文学老师打打“擦边球”,顺带担任),但近30 年来,还是有学人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和研究所得,断断续续地就其教学做过多方面思考,取得了一定成绩,无论是相关教材的编写修订,还是教学模式的更新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都极大地推动了其在高校的传播和接受。然而,依笔者浅见,当前古代文论教学的研究中尚存在如下五大问题,值得引起同仁注意,以便在教学中进一步改进,从而推动此课程教学的效果,提升教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档次与品位。

(一)古代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具体作品之间的关注和阐发不够充分

从现有教学成果和诸多教师讲堂讲授来看,在内容庞杂、课时极紧的情况下,许多老师只注重讲解理论,使教学沉浸在较为抽象和枯燥的文论盘点甚至是灌输之中,来不及或无意识将古代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相结合,无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文论理论的理解。詹福瑞、党圣元等大批学者早就认识到并提出,古代文论中很多范畴、术语、命题乃至思想观点都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学土壤基础之上的,和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古人提出关于文学的看法、讲解很多是随同评论具体作家作品而出场的〔18〕。因此,这就要求主讲教师要对古代文学史极为熟悉,并且课堂教学中切实贯彻“文”(创作实践)与“论”(文学理论)结合的教学理念。

(二)对古代文论蕴藏的人文意蕴挖掘不够,未能从人文精神角度研究文论家及其批评作品

文学是人学,文论便是人论,即中国古代文论关乎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追求、人生境界、审美心理和气度情怀,在亦论亦文、诗思兼美的传统社会,很多批评作品写得美轮美奂,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是身兼诗人和作家的批评家们寄托情怀和心灵的载体。无论是文本的诗学内涵还是外在形式,都承载并显示出创作主体浓郁的人文精神。比如孔子四处颠簸为寻道奔波不息的执著,庄子看淡名利寻求虚静逍遥的超脱,屈原忠贞爱国九死未悔的追求,司马迁遭受宫刑隐忍苟活发愤著书的坚持,王充反对强大谶纬迷信学说的斗士精神,王逸不顾陈言旧论依然拨云见日还原屈骚真相的学者良知,曹丕广泛交友纵横捭阖纵览全局为文坛树立法则的大将情怀,刘勰辗转儒道佛三界看透红尘独辟蹊径精心雕龙的以求立言不朽的文人情怀……从先秦至明清三千多年,一部中国文论的形成史与发展史,实则是一部文人展现观念、追求和价值的心灵史,是一部彰显批评家对文学价值、意义、功用进行思索和探求的人文史。而从当前20 余篇研究古代文论课程教学的文章来看,尚无人深入和全面涉及。这方面还有极大研究空间。

(三)密切关注现实,结合学生,结合中国当下的文学、文艺现状进行思索的力度还不够,古为今用的教学理念贯彻还不彻底

虽有李建中等人在教学中依经立论,结合当下案例彰显课程的当代视野,但目前就全国而言做的还很不够。笔者认为,任何从事“古代”有关领域(如古代文学、古代哲学、古代历史、古代宗教等)的研究,都不能也不该只是“就古论古”,似带领学生进入古代博物馆观赏祖宗留下的各种“宝贝儿”,不能只是在抚摸中认知,而应在把玩中传承,弘扬其古今相通的人文价值,发挥其对当前文学和文化有救弊功效的文学规律的作用。因此,古代文论教学不可只拘泥于时代久远的“古代”,而应吸收、运用古代的理论资源密切关注当下,对中国现实的文艺境况作出必要回应和反馈。除弘扬承传人文精神这一维度外,还可专门立足于文学和文化,挖掘古代文论中对当下仍有价值的各种理论资源。比如在课堂讲解、问题设计、作业布置三个环节中,均可按如下方式进行:

孔子的文质彬彬观要求作品内容与形式兼备、协调,结合当前你最熟悉的几部作品展开分析。

选取1 -3 部悲剧,运用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点面结合地分析作家的创作动力和作品的价值意义。

选取你最熟悉的一位作家,运用曹丕“文气”说分析其创作。

用2000 字左右的篇幅,结合你多年来写作的体验,谈谈对庄子论虚静、陆机论构思立意、刘勰论想象的心理与技巧。

刘勰的“通变”观对当前论文选题、学术写作、大学生创业、社会发展等方面有何价值与启迪?

……

这种开放式的问题或作业,便是实现课程学习古为今用的典范,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笔者的示范仅为抛砖引玉,只要任课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敢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在平时教学中大胆尝试和探索,精心设计,不断反馈和督促,总可以找到很多的切入点与好题,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同时,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四)对《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观目前可搜索到的20 余篇该课程的教改文章,部分是普通本科院校任课教师教改项目的结晶,部分是具有忧患意识的同仁写下的感受认识与经验介绍,甚至是初入职场不久、对该课程教学充满困惑,并希望通过探索解决目前教学窘况困境的心灵独白。这些文章不乏一些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提醒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其观点和思路值得借鉴和吸收。然而整体而言研究质量并不高,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表现有二:一是教研成果多发表于普通省刊上,仅2 篇文章见诸核心期刊(《中国大学教学》和《福建论坛》),分布范围和影响力还不够。二是作者多是对教学比较热衷、勤于思索和总结的中青年教师,古代文论学科发展至今百余年来,关于其教学,各期刊、报端还鲜见该领域的名流大家发表较有分量的高水平文章。这与当下高校普遍一边倒、重视科研轻视教学的局面有关。难道郭绍虞、王文生、杨明照、王元化、詹瑛等著名学者在大学数十年教学过程中就没有一些教学研究,甚至是体会、经验?当然,笔者决不是为难名流前贤,只是通过客观陈情来呼吁当前文论界各位专家学者在致力于个人“一亩三分地”研究的同时,也应不忘古代文论学科的教学总结和探索。毕竟,“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已成为学界共识,但愿这在新世纪不是一个梦幻的泡影。毕竟,古文论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关乎成千上万名青年学子对传统知识的学习,关乎这门课程人才梯队的形成。无论是具有影响力的权威学者,还是耕耘在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只有勤于把古代文论的学术研究思想和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去,只有勤于思考和总结,并在大学课堂积极传播,才能共同促进古代文论学科在21 世纪的发展。

〔1〕于光荣.让多媒体技术走进“中国古代文论”课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51 -153.

〔2〕刘雪燕.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古代文论教学中的优势〔J〕.电影评介,2008,(20):75 -76.

〔3〕司宁达.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存在的问题透视〔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119 -121.

〔4〕刘 玲.面向元典,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古代文论教学方法探新〔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56 -57.

〔5〕齐海英.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接受效果优化论〔J〕.高教论坛,2010,(1):54 -57.

〔6〕孙秋克.论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古代文论课程的教学改革〔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75 -78.

〔7〕黄 毅.新时期古代文论教材的编写与出版〔J〕.昆明学院学报,2008,(3):140 -144.

〔8〕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视野〔J〕.中国大学教学,2009,(5):52 -52.

〔9〕李健中,吴作圭.借石攻玉,依经立论——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方法新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6 -48.

〔10〕贺根民.刍议古代文论教学的取舍策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02 -105.

〔11〕贺根民.古代文论教学的复眼透视观发微〔J〕.教育文化论坛,2011,(3):83 -86.

〔12〕柳倩月.高校古代文论教学的传统文化视野〔J〕.中国成人教育,2005,(2):67 -68.

〔13〕李宜蓬,高 岩,姜广振.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绥化学院学报,2009,(5):161 -163.

〔14〕王瑞云,彭友舜.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改革浅探〔J〕.科学大众,2007,(10):52.

〔15〕钟一鸣,孙 旋.古今通变,古为今用—论古代文论思想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继承〔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6 -164.

〔16〕高林广.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古代文论基本教学原则之我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107 -110.

〔17〕汪 超.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探讨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9 -112.

〔18〕党圣元.中国古代文论的范畴和体系〔J〕. 文学评论,1997,(1):15 -25.

猜你喜欢
文论课程教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关于文论“失语症”的争论、悬疑和前瞻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解构视野中的后现代文论——以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为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Poet, Poems and the art of Poetry in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Biographia Literaria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