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道德支撑研究

2015-02-20 08:15陈晓莉
关键词:国人中国梦道德

陈晓莉

(重庆行政学院,重庆 400041)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1]——习近平同志如此谆谆嘱咐,是因为“中国梦”不只是“富国梦”,更是“强国梦”;不只是“物质梦”,还是“精神梦”;不仅需要雄厚的“硬实力”强基固本,还需要强大的以道德为核心的“软实力”鼎力支撑。

一、“中国梦”需要道德的强力支撑

实现“中国梦”目标,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的两级分化、物质的贫富悬殊已经引起各阶层人士的高度关注,然而较之更为严重的已经成为发展短板的精神问题、道德问题却未受到足够的关注。马克思认为“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还重要”[2];捷克思想家帕托切克也曾指出:任何一个社会,不管它的技术基础多好,如果没有道德基础,没有一种信念,只是追逐投机和有奶便是娘的利益价值观,这个社会必然堕落、沉沦,而且没有前途……“中国梦”旨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绝不是简单的“物质梦”、“金钱梦”,物质的托举固然需要,强大精神力量的引领、良好道德风尚的支撑也必不可少。

1.道德是国家富强之本。“国家富强”作为“中国梦”的第一指向,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国家既“富”且“强”。如果说经济决定一个国家的面貌,那么道德则化育一个民族的风骨和灵魂。我国古代将“礼义廉耻”作为立国的根基,法国孟德斯鸠强调“共和国需要品德”,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更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如果一个国家仅仅是有钱,其国人没有相应的道德素养,精神空虚,信仰迷茫,诚信缺失,尊严不再,社会无序,人心涣散,意识形态亏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错位,则其虽富也难强,甚至连“富”都谈不上(富“口袋”未富“脑袋”),绝不是“中国梦”的目标指向。

2.道德是民族振兴之基。“德不孤,必有邻。”一个民族的进步,良好的道德是基础。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传承中,中华民族一直崇德、重德、尚德、倡德,几千年来创造并传承了极为厚重的道德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国人自古以来的道德追求,深刻地影响着几千年来国人的精神世界,孕育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贫济困、诚实守信、礼让宽容的精神品格,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我们要圆“民族振兴”的“中国梦”,更需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构建时代新德,在工作生活中厚德载物,让世界认识更好的中国,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赢得世界的认同和尊重。相反,如果一个民族只关注权力,只关注金钱,只关注物质,只关注利益,只关注享受,只关注小“我”小家,没有爱心,没有担当,没有忧患意识,没有鸿鹄大志,社会空气中弥漫着物欲、财欲、权欲、情欲……就没有前途,没有振兴,没有未来。

3.道德是人民幸福之要。“中国梦”的最终目标是人民幸福。所谓“幸福”,是称心如意的美好的感觉,是人们内心的愉悦。北宋哲学家张载早就指出: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道德力量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物质生活再富裕,如果缺少道德的光辉,也难以抹去内心的缺憾,难以感受到生活的美满,难以产生愉悦感、幸福感。就像当下,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然而有关“幸福指数”的调查却显示人们的幸福感不高。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推进,人们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保障,又有正确观念的引领,有向上精神的鼓舞,有良好风尚的熏陶,有仁爱之心的包围,有文明诚信的感召,有起码的社会责任的担当,人们才会感受到人性温暖,感受到社会美满,感受到体面与尊严,感受到精神愉悦,感受到生活幸福。

二、当前的道德困扰

有人评价我国目前是经济巨人、道德侏儒——话语似乎过于尖锐,但物质财富剧增的同时,道德成为明显短板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种情况非但不能有力支撑“中国梦”,甚至已经成为圆梦的障碍和羁绊。

困扰之一:思想脱缰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重视个人品德修养的民族,崇尚仁义礼智信,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外界的嘈杂和诱惑让很多人迷失了自我,思想犹如脱缰的野马,人们在迷茫中变得不清楚自己的人生坐标和追求,忘了自己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一是信仰缺失。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信仰是其坚信并且仰望的追求,人们为之努力,为之奋斗。有信仰者有力量有希望,再多的苦痛也能消受,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有信仰者有约束有敬畏,有所为有所不为,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喧嚣,经得起考验,扛得起责任。昔时“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①引自《论语·季氏》。一般人也担心“头顶三尺有神明”,相信“善恶有报”,因此不敢过于放肆,甚至注意扶危济困,修桥补路,为自己,也为子孙积德。然而今天,许多国人追求物质,心态浮躁,没有信仰,没有敬畏,没有精神追求,没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胸怀,人与人之间缺少关怀,缺少信任,缺少感动,缺少温暖,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残忍,越来越多地相互构筑起樊篱。

二是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个人能否受到他人尊重、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与其人生观价值观直接相关:为什么而活?如何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向往什么?追求什么?当前,经济高速发展,道德灵魂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很多人因此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变得经济至上、金钱至上,现实地迷恋甚至崇拜金钱,争先恐后地追逐财富,放纵欲望,向利而生,逐利而行,唯利是图,物欲横流。金钱成为很多人追求的绝对目标,成为衡量国人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趋利”成为主宰一切的行为准则。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逐渐被抛弃,道德良心与公序良俗逐渐被遗忘,负罪意识、忏悔意识逐渐消弭,人性受到冲击,道德框架被颠覆,动物原始的生物性、劣根性显露,人们的精神中充满了污秽,甚至失去安身立命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道德底线,与人性、与文明渐行渐远。

困扰之二:行为失范

人们的外在行为是其内在思维的投射,受其思想观念的支配。思想脱缰,行为必然失范。

一是缺少诚信。直面现实,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悄无声息地滋生蔓延,使诚信缺失渐成社会之病。一些人为了钱、为了权、为了“名”,不惜弄虚作假,不惜坑蒙拐骗,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防范,充满了戒备,有人还提出“国民不相信运动”,而且得到不少人认同,以至于人们戏称“老百姓成了老不信”。虽然2014年7月底至8月初,《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进行的“2014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2013—2014 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 70.5[3],相对于往年在逐渐向好,但整体信用环境尚不能令人满意——同样是这次调查,在对中国社会的整体信用环境做评价时,45.7%的人给中评,29.5%的人给差评,给予好评的人最少,只有24.8%。让人深感形势严峻的是在“最让人担忧的信用问题”排行榜上,政府信用继续高居榜首,有57%的受访者表示对政府信用担忧。诚信缺失导致社会冷漠,人们对外界“不相信,不相信,就是不相信”,对政府不再信赖,对身边人群丧失信任,对社会失去信心,缺乏心灵归宿感,这些使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受到很大影响。

二是缺失文明。“土豪”是2013年的网络热词,也是当前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虽然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腰包逐渐充盈,但精神没有及时跟进,文明缺失、富而不贵是普遍现象。在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华大地上,置身公共场合,随时可见无视规则者、衣着不整者、高声喧哗者、满口粗话者、随口吐随手丢者、随便涂鸦者、插队抢座者、举止不雅者、损人利己者,以致2012年有法国奢侈品牌店拒绝中国游客,2013年有德国酒店向客人发出“中国人警告”,2014年有香港台湾谴责“陆客不文明”,2015年有泰国白庙拒绝中国游客等事件,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甚至提出“两岸不能急统,因双方文明程度差太多”。①见http://taiwan.huanqiu.com/news/2013-06/4005687.html文明缺失的现象不仅使国人形象蒙羞,还使国家形象受损,破坏了我们在国际上的生存发展环境。

三是缺乏担当。放眼当前,虽然不乏忠于信仰、助人为乐的人,但是,自私自利、缺乏担当甚至见利忘义、见死不救者也客观存在。近年来,类似于“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的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国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见危不扶、见恶不忿、见弱不帮、见悲不悯的麻木不仁和利用他人善良谋取私利的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行为让人痛心寒心,而尤其让人揪心担心的是现实社会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德担当更难寻觅,爱心、同情心、悲悯心、羞耻心逐渐消弭,忠心、诚心、责任心、敬畏心甚为珍稀,社会正在变冷变狠变“硬”,变得无序无品味。

三、道德问题的原因

(一)转型的影响使然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正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道德转型也伴随其间,道德失范难以避免。

一是“文革”对传统道德的戕害。客观地讲,文化大革命强调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使我国社会由“人爱人”“人帮人”急转变成“人整人”,国人人性中的“恶”以“革命”的名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使仁义孝悌等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引以为豪的伦理道德成为遥远而苍白的美丽神话……虽然“文革”已过去30多年,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德重建并非短时间所能完成。

二是市场经济对人们的影响。道德是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当前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于市场经济认可合理追求个人利益,主张竞争,于是一些地方、领域或个人在主张自身权利时走向极端,忽视甚至无视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择手段、不顾道义地谋取私利,表现出严重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导致社会道德失范、社会精神失落。

三是对“陌生人”社会不适应。中国社会在经历计划向市场过渡的同时也在经历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是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以相互熟悉为特征,以保全“面子”、不为熟人所“不耻”为行为准则。而改革开放使人们的交际范围急骤扩大,人们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会由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致使一些人不适应已然变化的社会而陷入道德选择的困境甚至步入道德误区。

四是当前的贫富差距造成一些人心理失衡。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激励机制的变化和分配制度的变革,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我国基尼系数自2003年以来一直高于国际警戒线,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20日消息:中国2014年基尼系数仍为0.469,贫富差距到了相当严重甚至相当危险的地步。2014年2月27日《京华时报》报道,“中国10%最富家庭拥有全国63.9%资产”,这难免使底层民众产生被剥夺感,以致心理失衡,失去社会责任感、义务感,甚至反抗、叛逆、报复,传统道德逐渐失去对他们的约束力甚至被唾弃、被嘲笑,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宣泄痛苦,发泄不满,从而引发道德危机。

(二)治理不到位使然

当前的道德问题不能单纯归因于当前的特殊发展阶段,与社会管理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力也有很大关系。

一是道德教育遭冷落。人非生而知之者,对好坏美丑善恶的明辨和选择,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当下的教育,明显存在两大问题:其一,学校教育道德缺位。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重知识灌输轻道德培养,即使开设道德教育课也大多流于形式,并不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并不在乎吸引力、感染力,一切用应试科目的分数说话,得分才是硬道理。其二,社会教育知行不一。新闻宣传常常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际工作生活中则以“金钱”和“权力”论英雄,社会难免物欲横流,喧嚣浮躁。

二是核心价值观长期缺位。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传统价值观在瓦解但尚未消亡,新的价值观在形成但尚待建设。此时,国人的价值观遭受着多种力量的冲击,迫切需要“正能量”的价值引导。然而,虽然2001年9月20日我国正式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但是十八大之前一直没有提出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客观上造成价值引导缺位,造成国人价值判断标准迷失,人们难以达成价值共识,精神上缺少主心骨,如此,道德问题实难避免。

沿河地区民居建筑平面形式丰富,正房面阔三间、五间或七间,有相当多采用带檐廊和甩袖的平面形式,部分民居以窑洞为正房;厢房多采用三开间不带甩袖的平面;临时性或附属建筑多为两开间平面。山区民居院内建筑等级差别不大,多为不带甩袖的三开间平面。多开间及带甩袖民居建筑平面的产生与当地不同代际共同生活的居住模式息息相关。以五开间南北向建筑为例,“长辈一般住东边三间,中间会有一个小厅,晚辈住西边两间(图10)。”1)甩袖的做法可以增加室内空间,前后墙一般都会砌筑小土炕,两炕之间用土灶或火炉联系,或者可将土灶砌筑在室外檐廊尽端。

三是制度设计有缺憾。一般来说,人的行动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是权衡利弊的结果,如果回报大于付出,可能选择做,反之则可能选择不做,这就需要制定合理的制度有效维护道德取向。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官场、职场乃至公共场合缺乏强有力的扬善抑恶的制度规范,存在不少秩序漏洞,不能有效维护道德良知取向,以至于救人有可能被讥讽、被质疑甚至被反诬,失德成本低廉甚至为零,这其实是对失德者的姑息甚至纵容。

四是道德监管不给力。长期以来,虽然一直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实际工作中道德问题却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以至于守德者得不到相应的“红利”,失德者受不到相应的打击。一项对7 804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7.9%的人直言现在做好人的成本高,76.1%的人坦言当下做好人好事的环境差,71.0%的人表示做好事会被怀疑动机不纯,50.6%的人认为做好事会被嘲笑[4]。如此,惩恶扬善容易沦为空话,缺德现象难免频现甚至成为社会顽症。

五是精英阶层榜样力量不够。虽然自2007年以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联办每两年一届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的活动,推出了一批传承中华美德、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楷模,为全国人民树立起道德标杆,但遗憾的是在泱泱中华,道德榜样凤毛麟角,日常生活工作中精英阶层的表率作用也不明显,尤其是一些为官不正、为师不尊、为医不德、为富不仁的精英阶层的失德失范,对国民道德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三)素质的不济使然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5]如果说“历史”“治理”是当前道德问题的客观原因,国民“素质”则是主观原因。

一是“不知而为”。苏格拉底道德哲学认为“美德即知识”,认为对善的期望是所有人所共有的,没有人向往恶。人行善还是作恶在于其是否具备道德认知。美德的本质是知识,一切美德都以知识为前提,有知识者才有德性,才会去做有德之事。一个人不知道何事当为何事不当为,难免会有缺“德”之举。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人知识参差不齐是客观事实,道德问题“不知而为”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二是“知而不行”。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频现,客观地说,更多地缘于人们“知而不行”。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国人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一些人有知识,也明白道德的意义和规范,却不愿按照道德规范去行动,即知善而不行,知恶而为之,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这其中有“利益驱动”的因素,即客观世界的体制机制存在漏洞,使向利而生的人为逐利而背德;也存在“心魔”的问题,人性中有善有恶,一旦自律不够,“恶”便破笼而出,人就会失德,就会作恶;还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作祟,致使一些人不管“闲事”,明哲保身,重私德轻公德,缺乏社会责任感;更有“从众心理”推波助澜,社会认同原理认为:周围人的做法影响人们的行为,西方所谓“破窗效应”、本土所谓“从众效应”就是说的这个道理。面对社会道德失衡的现状,面对一些人对善举、良知行为的无意或恶意的质疑甚至讹诈,人们或多或少会对原本正确的选择心存疑虑,生成道德失望和坏事归因的思维逻辑,致使一些人愿意为善却不敢为善,只求明哲保身而屈从社会环境,随波逐流[6]。

四、积聚并释放道德“正能量”,鼎力支撑“中国梦”

面对经济崛起与整体道德下滑的巨大反差,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就要下大力气重建道德、重塑形象,使国人活得受尊重、有尊严,这是我们不该回避也不容回避的现实要务。

(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

1.明确目标。提升道德形象,明确目标非常重要。“十八大”明确提出12个词、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既有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又有与时俱进的拓展,反映了中国特色,反映了民族特性,反映了时代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当今国人的基本价值理想和应当恪守的价值准则,为国人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3.政策支持。核心价值观的最大意义在于其导向作用,而导向作用的发挥仅仅依靠宣传是不够的,还需要实实在在的驱动力,需要相关政策的强力推进。唯其如此,才能得到社会成员的重视、信任、奉行和敬畏,才能真正成为国人自觉的价值取向。如果形具神缺,只是虚情假意的应景,所谓“弘扬”便会大打折扣。

(二)高度重视道德教育

实现“中国梦”,良好的道德是基础,是前提,而国人良好道德的养成,教育引导责无旁贷,毕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①引自《礼记·学记》。“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决定的”[7]。只有抓好道德教育,使人们知道什么当为什么不当为,道德之风向好向善才有可能。

1.道德教育须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心灵如同早春的土壤,播下什么种子才能开什么花结什么果,道德教育应从小抓起。应根据人的成长规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针对不同阶段年龄的身心发展特点,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要求,设计不同阶段适用的内在统一连贯的道德教育课程。

2.道德教育应覆盖全社会。道德教育并非单单学校教育就行了,还需要大众化全覆盖,需要人们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完善不断提升。它需要单位、社区强劲推动,也需要充分借助媒体的力量,即通过舆论的引导、谴责与监督来维护来实现,使道德教育润物无声且无处不在。

3.道德教育应注意层次性。无论是学校的道德教育还是社会的道德教育,都必须注意教育的层次性。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应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譬如要求少儿“孝”、要求成人“义”。对不同的社会群体亦应有不同的道德要求:教育群众仁爱诚信、推己及人,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则应有更高的道德要求——服务为本、先人后己。

4.道德教育应讲究方法。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讲究方式方法。要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要综合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力量,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把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道德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8],避免空洞号召和教条式说教,努力使道德正能量深入人心并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灵灯塔,引导国人,影响国人,推动良好道德风尚形成。

(三)着力强化制度保障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9]重建人的良心自觉以鼎力支撑“中国梦”,还需要道德制度化。

1.道德入刑。人的道德的形成不仅有赖于正面的教育引导,更需要强有力的约束规范,即对失德者给予相应程度的惩罚,使人们在痛楚与失去的负向激励中明确并牢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义务和责任,从而形成“趋善避恶”的条件反射,自觉遏制人性中的恶,逐渐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近年来实行的“醉驾入刑”使酒后驾车人数陡降便是最好的例证。

2.机制扬善。科学的制度要能“防小人”,也要能“养君子”,即对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言语行动给予肯定与褒奖,实现“好人好报”。只有建立一套社会机制,对实施善行的好人,消除其“守德成本”,解除“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后顾之忧,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解决好人“利益动因缺失”问题,让人们敢于做好事、乐于做好事,使好人受羡慕受尊敬,良好道德才能真正形成。

3.严格执法。道德入刑、机制扬善只是解决了重建道德有法可依的问题,要治理当前道德的突出问题,真正提升道德素质,还需要落实,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只有大力表彰良好道德的维护者,使其有名有利体面风光,严厉打击严重失德者,令其倾家荡产身败名裂,对潜在的失德者犯罪者形成强大的威慑,才能保障良好的道德秩序。如果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制度只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严格执行,就起不到为道德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四)切切实实改善民生

且不说改善民生是“中国梦”的题中之意,即便从提升道德的角度,改善民生也是当务之急。两千多年前的管子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马克思也道“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0]。因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除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后顾之忧,人心向善才有基础才有保障[11]。

1.基本社会保障全覆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不断增长,有必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努力做到东西南北城乡居民基本社会保障全覆盖,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民众,切实解除其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为其向好向善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2.切实缩小贫富差距。《论语》记载:“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先富带后富”的策略,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然而他们并没有很好地“带后富”,“马太效应”日益显现,贫富差距悬殊成为当前我国社会非常严重的问题之一……这种情况要改变,必须合理分配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切实缩小贫富差距,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民众心理底线。如此,才能为充分激发人性中的善、有效遏制人性中的恶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五)高度重视官德力量

国人素有“以吏为师”的传统共识,为实现“中国梦”营建良好道德环境,必须大力提振官德,以官德影响国民道德。前段时间集中开展且“永远在路上”的作风建设,其旨正在于此。

1.培育良好官德。“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①引自《论语·颜渊》。通过教育引导、制度约束培育良好官德,使领导干部端正认识、端正态度、端正作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官一任,造福一方,不忘责任,不负使命。

2.严格官德考核。推动官德向好必须严格官德考核。官德的考核既要注重人品如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也要注重官品如政治品德、职业道德。人品反映其个人形象,官品反映其职场形象,二者不可偏废,只有人品和官品都合格,其官德才能合格。

3.官德考核结果与任用结合。官德考核必须有配套的奖惩措施,必须与任用相结合才有价值,才有效用,才能发挥强大的导向功能。通过考以致用,使品德高尚的干部受尊敬、受重用、有舞台,让品德低下的干部没市场、没前途、被淘汰,引导和激励干部自觉重视道德修养,自觉追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榜样的力量推动良好社会风气形成。

(六)人人参与不留死角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期盼,积聚并释放道德“正能量”,需要全民共建共享,需要全社会共同担当。

1.道德建设人人当为。网络上有一段很流行的话:“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每一位公民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是中国道德状况的一扇窗,道德问题人人有份,道德建设人人有责,每个公民都应自觉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成为良好道德环境的维护者,成为躬身行德的实践者,为道德大厦的营建添砖加瓦[12]。只有人人参与,人人担当,良好道德风尚才能真正形成。

2.完善道德重在行动。心动不如行动。观念也罢,意识也罢,实践才能养成,落地才能生根。只有广大国人知行合一,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人人参与,个个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在不断的自警自省中逐渐规范言行,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并最终成为“自然”,不断地积聚并释放道德“正能量”,不断地聚沙成塔、积善成德,才能使良好道德成为国人的自觉追求,成为美丽中国的一道风景。如此,我们美好的共同精神家园才不会是“水中月”“镜中花”,才能真正凝聚人心,才能形成精神动力,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必自尊然后人尊之,人必自重然后人重之。有了良好道德的滋润和熏染,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变强,中华民族才能走向振兴,国人才能活得体面而有尊严,才能有幸福感、自豪感,“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1]隋笑飞.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法制日报,2013-09-27(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18.

[3]鄂璠.五成人认为信用环境有好转[J].小康,2014(9上):56.

[4]郭文婧.做好人要靠制度撑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06-02(5).

[5]毛泽东.矛盾论[M]//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2.

[6]熊晓燕,何润霞,申捷.推进“中国梦”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8):68-7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52.

[8]李佳.利益诉求与道德自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6):85-89.

[9]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5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7.

[11]张志勇.中国梦科学内涵的三个层次[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5.

[12]沈世培.“中国梦”的三种形态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9,23.

猜你喜欢
国人中国梦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被嫌弃的宋国人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