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72)
来自田野的馈赠
——评《东山客家身份表述的人类学研究》
苏东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72)
杨丽娟女士的《东山客家身份表述的人类学研究》是一部四川客家研究领域运用人类学研究视野的区域性著作。该书紧紧围绕东山客家人身份表述这一主线,深刻阐述了300年来东山客家人对自我身份表述追寻之路的艰难过程。
东山客家;身份表述;人类学
《东山客家身份表述的人类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简称《东山客家》)是杨丽娟女士撰写的第一部从人类学视野出发,以身份表述切入成都东山客家研究的学术著作。该书主要以成都东山客家人为研究对象,将成都客家人置于清代—民国—当代的时空坐标体系中,完美阐释了300年来,成都客家人所呈现出的由原乡的“客人”到新乡的“土广东人”再到当代“客家人”的艰难的身份表述的寻找之路。作者以细致的田野观察和深厚的学术功力为四川客家研究又增添了一部精品力作。与以往学术成果相比较,《东山客家》的特点,主要呈现为以下三方面:
客家是汉民族八大民系之一,其根在中原河洛,源在闽、粤、赣边,经5次大迁徙而渐次聚居于国内闽、粤、赣、桂、川、台、琼等地甚至播迁于海外诸国,人口逾亿,影响甚巨。四川之有客家,源于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明清鼎革之际的四川,在战争、兵祸、虎患、瘟疫的破坏下,全面残破,繁华殆尽。清朝定鼎,为恢复四川生机、巩固西南边疆,开出“移民垦荒”的良方,一时之间,各省民众齐聚巴蜀,天府之国再度迎来繁华契机。居住于闽、粤、赣边的客家人,基于原乡生存压力,在政府的鼓励下,携妻带子,跋涉入蜀、开基创业,历时至今。
四川客家之研究,始于罗香林先生,至今已历80余年。20世纪40年代,钟禄元、董同 、徐宝田等对成都东郊客家人的语言、风俗、人口等事项进行了深入研究,揭开了四川客家研究的序幕,被称为四川客家的发现时期。20世纪80至90年代,在经济建设的推动下,刘正刚、孙晓芬、崔荣昌、黄雪贞等学者对四川客家的迁徙来源、经济活动、社会组织、语言习俗等进行研究,国内学界始知四川客家之样貌,称之为四川客家研究的起步阶段。1999年四川客家中心成立至2005年“第20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举行,这一时期在四川客家中心的推动下,搭建起四川客家研究的最高平台,团聚起一批致力于四川客家研究的中外学者及地方文史工作者,四川客家研究步入全面蓬勃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四川客家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与研究成绩斐然。借助四川客家中心平台,以陈世松、刘义章、刘正刚诸先生为代表的中外学者及四川各县市地方学人对四川尤其是东山客家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民俗风情、谱牒家乘等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形成了一大批研究四川客家的乡土文献。在大量一手田野文献的基础上,中心平台先后出版了陈世松、刘义章主编的《四川客家文化系列丛书》,陈世松所著的《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四川客家》,孙晓芬所著的《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等专著,这些作品成为该时期四川客家研究的代表作,尤其是《四川客家》成为首部系统梳理研究介绍四川客家的学术专著。第二,四川客家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四川客家学者秉持“学以致用”的学术理念,将学术研究作为推动四川客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尤其借助“第20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享有“西部客家第一镇”美誉的洛带古镇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千年客家古镇。在学术研究的带动下,以洛带为代表的四川客家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研究亦呈现喷薄之势。第三,四川成为客家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四川客家中心的推动下,中外学者纷纷将目光集聚四川,先后举办了以“四川与客家世界”、“客家妇女”、“客家与移民社会”为主题的15次大型学术研讨会,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005年在成都举办的“第20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使四川真正融入世界客家大家庭,四川客家研究真正汇入世界客家研究洪流。
2006年以来,由于研究旨趣的转移,以四川客家中心为代表的学者纷纷将学术视野研究转入“湖广填四川”移民史领域,四川客家研究进入相对沉寂期。但一大批硕士、博士研究生纷纷将毕业论文选题集中于四川客家地区,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如苏东来的《廖观音事件与成都东山客家社会变迁》、郭建川的《四川客家民居与广东客家民居比较研究》、郭广辉的《移民、宗族与地方社会》、严奇岩的《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张海熔的《乡村视野中的客家妇女生活》等,极大地推动了四川客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正是在这样的学术研究背景下,杨丽娟女士撰写的《东山客家身份表述的人类学研究》正式出版,成为该时期四川客家研究的代表作,体现了四川客家研究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视野的拓宽。受传统史学的影响,在四川客家的研究视野上多局限于对其中某一文化事项、某一区域、某一家族、某一专题性的个体研究或整体性上的概貌式研究。《东山客家》则突破了四川客家研究视野上的局限性,将东山客家纳入研究范畴,以大历史观深刻阐述300年来东山客家人身份表述的艰难找寻之路及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基因。可以说,该著把东山客家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视野高度。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四川客家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学科交叉运用尤少。主要集中在历史学和民俗学两大体系,民俗学多重视实地调查,历史学多重视对文献考据,严重制约了四川客家研究的深入开展。《东山客家》以东山客家人为研究对象,从人类学视野出发,纳入身份表述理论框架,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文献等方法,深入四川客家田间地头进行实地采访,是目前唯一一部运用人类学方法研究东山客家的学术著作。第三,研究思路的创新。思路是学术研究的内在逻辑和研究指向。《东山客家》在研究思路上突破了以往四川客家研究中的单一式、浅描式、孤立式的研究思路,沿着四川客家身份表述中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怎样成为我”的研究模式,通过内部的家族、祠堂、地缘、族谱等获得对内身份的确认,通过与他族群交流中的语言、源流的异同及官、士、民三者的实践从而获得对外身份的确认。正是通过对内、对外的双重身份确认从而建构起四川客家身份表述的研究思路。
可见,《东山客家》是近十年来四川客家研究中少见的佳作,尤其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上较以前有了更为明显的进步。
作者突破了近年来学者对东山客家社会事项的单一性研究模式,而是从人类学视野对300年来东山客家人身份表述的追寻之路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虽不是一部东山客家的社会史但已涉及到东山客家社会的方方面面。
第一,从身份表述的概念看。认识自我是哲学探求的最高目标,作为人类,向来不断叩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怎样成为我”等问题,正是基于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探求。“身份”成了人类学中进行界定“我”、“我群”的一个概念。人一旦在一定时空中有了身份,就有了区别于其他族群的边界,对于自身身份区别其他族群的描述过程即为身份表述的过程。东山客家人自离开原乡迁徙四川,即处于一个身份不断转化、不断重新表述的过程。
第二,从内容表述的理念看。今天的东山客家人300年来一直有其固定的文化传统,他们一次次成功实现身份表述。在建国以来重大的社会变革中,尤其是当前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其传统的身份表述符号逐渐式微,身份危机已然凸显的时刻。作者所要呈现的是东山客家人300年来从“原乡”到“新乡”、从“中心族群”到“边缘族群”的历史进程中,是如何追寻身份表述之路的,在一次次的身份表述变化的时刻,是哪些因素支撑了东山客家人一次次成功实现身份表述的。
第三,从内容阐述的层次看。作者确立了写作理念后,围绕东山客家身份表述追寻之路的历程沿着两条主线依次展开全书内容。第一条主线,东山客家人对内身份的确认,这是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内在动因。作者以三章的篇幅进行阐述:一是以族谱为中心的家族身份表述,阐述东山客家人在家族中的身份构建,即血脉认同和传承规制;二是以祠堂为中心的宗族身份表述,阐述祠堂对东山客家人的凝聚纽带作用,并确定了个人身份在宗祠体系中的位置;三是以迁移史、会馆、民间信仰为中心的地缘身份表述,阐述来自不同原乡的东山客家人以共同的地域信仰在新乡构建共同的身份认同过程。第二条主线,东山客家人对外身份的确认,这是实现自我身份的外在边界。作者以两章进行阐述:一是以语言、神榜、游艺与葬俗为考察点的族群身份表述,探讨了东山客家人为了区别其他族群,构建本族群身份认同标志,是如何进行对抗和坚守的过程;二是以身份实践的多样化资源为主线的身份实践的表述,尤其是针对当前客家文化运动的复兴及客家地区旅游、情感、文化、经济等资源丰富的身份实践应用,使族群认同不仅成为文化现象更是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途径的过程。
最后,作者综合分析了东山客家在变“新乡”为“故乡”后,东山客家传统所呈现的变迁之路及其身份所经历的危机与再造的过程。
在当前人类学的研究范畴中,客家无疑是重要的议题之一。人类学研究取向始终将学术眼光向下,学者们走出书斋亲临现场进行考察,不仅调动了广大民间学者的研究激情,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田野调查文献。四川客家研究的起步正是得益于丰富的田野调查,《东山客家》在吸收四川客家现有田野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四川客家研究中田野调查的优良传统,作者进入东山客家地区乡镇村组进行深入而广泛的学术调查,同广大客家地区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乡亲进行深度访谈,从而掌握了大量而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阐释东山客家的身份表述问题奠定了雄厚的史料基础,可以说,《东山客家》是来自田野调查的馈赠。
理论构建方面,在四川客家研究之初,客家概念在罗香林先生“五次南迁”的基础上已建构完成,后世学者多认同并遵循,它不仅成为重要的学术名词更是成为中国汉族八大民系之一。在“客家”一词构建完成的20世纪30年代,由于消息封闭,四川学界多以“客族”、“客籍”称之,广客家人及其他族群则对其以“土广东人”称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客家概念进入四川不仅时间晚于其他客家地区而且是四川学者直接借用而来,在实际田野调查中,便径直将“客家”之名冠于“土广东”之上,从而在学术研究上简单完成了“四川客家”概念的建构历程。随着四川客家研究热潮的到来及客家文化产业的兴起,“客家”一词最终被四川客家地区各级政府、学界甚至地方宗族所认同,但在广大的四川客家乡村,广大民众依然有强烈的“土广东人”认同感,而对“客家人”显得既陌生又不理解。所以,四川客家研究中,理论上所奉行的“拿来主义”虽然较为便捷地解决了四川客家的族属问题,迅速与全国乃至世界客家世界连为一体,从而为田野调查及学术研究扫清了障碍,但是由于没有从理论高度对四川客家人族群边界、族群归属、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以致于遗留了众多的学术难题。如四川客家人的自我认同、四川客家人身份表述的内在演变、四川客家人文化内在传承与坚守等依然亟待学界的回答。
《东山客家》一书在理论构建方面努力作出了尝试,作者始终坚持把东山客家作为清初移民浪潮中的一个客家方阵,在迁徙新乡后,是如何与原乡进行联接,又如何在300年中不断寻找自己的客家身份,并如何体现东山客家族群独有的身份表述,在与其他族群的接触、碰撞、融合中是怎样更好地在新乡立足并生存的这样一个学术理念。进而从理论高度对东山客家人身份表述进行了艰难的寻找之旅。在追寻东山客家人身份表述的过程中,还深度解读了东山客家人在300年中是如何一直认同和传承族群内部文化基因的。指出正是由于对自身文化基因的强烈认同、传承和坚守,东山客家人在一次次对身份表述的追寻中,能够迅速地实现角色地转换,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正是在对东山客家身份表述的研究,填补了四川客家理论研究方面的“先天不足”,为四川客家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田野完美结合的解读范例。
总之,《东山客家》可以称得上是有关东山客家研究的成功之作,是一部视野新颖、内容紧凑、解读到位、颇有特色的四川客家的人类学著作。为我们重新认识东山乃至四川客家提供了新视野,开拓了新思路。
A Gift from the Field—Comment o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Dongshan Hakka Identity Expression
SU Donglai
(Sichu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hengdu,Sichuan,610072)
Abstract: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Dongshan Hakka Identity Expression by Yang Lijuan is a regional work of Sichuan Hakka research field.The book focuses on the identity expression of Dongshan Hakka and elaborates profoundly the difficult process of Dongshan Hakka people in the pursuit of self-identity expression in the past 300years.
Key words:Dongshan Hakka;identity expression;anthropology
G127;C951
A
1004-342(2015)06-30-04
2015-09-08
苏东来(1981-),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