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异地城镇化对镇乡发展的影响:以麻城市为例

2015-02-18 02:32
福建建筑 2015年1期
关键词:麻城市镇村异地

周 琴

(武汉市东西湖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湖北武汉430040)

1 概述

在我国很多中部地区,城市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并不同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明显的阻碍了生产所需要的要素及产品在城乡之间的平等交换,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和城市劳动力一样,进入非农业生产、服务业等产业中去,而且现状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明显不如城镇中产业劳动者的收入,使得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无法协调发展。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劳动力和资源逐渐向城市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了异地城镇化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由本土向大城市涌入,本地产业发展不足,基础设施缺乏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上。本文结合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现状以及遇到的困境,针对性的对麻城市异地城镇化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其对镇乡空间发展的影响。

2 城镇化的几种方式

2.1 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其是一个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我们通常说,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两个:吸引力(城市的拉力)和推动力(农村的推力),在两者共同推动得作用下,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城镇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城镇结构和功能也不断的转变。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还是停留在解决超过半数的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问题(不是温饱问题),虽已从“城市”向“城镇”转变,但与各发达国家城市的差距还很远,其他国家的城市都在形成“回归自然”的发展趋势,强调执行“生态型”城市的设计理念与实现路径,普遍持“反大都市化”理念。而“城镇化”的“镇”,并非是狭义的村镇,而是指广义的非大都市,可以将其理解为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的小城市。不可否认,迈向大都市化是广大百姓,特别是农村百姓们的追求,但这却不是中国国情所能承载的,更不是政府制订科学决策的依据。

2.2 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城镇人口规模量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在我国,以沿海地区早期粗放型工业化背景下城镇化大规模量的扩张为典型代表。新型城镇化,顾名思义,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其内涵要旨有: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城镇化;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城镇化;因地制宜、路径多样的城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强调适度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其目标指向应是“适度的城镇化增速”、“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2.3 异地城镇化

传统意义上,我们把本区域(一定的行政辖区)内的人口就地城镇化称为本地城镇化,而把迁居至本行政区域外,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城镇化称为异地城镇化。实际上,从人口城镇化的本意来说,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除部分农村地区变为城镇地域就地转化的人口之外,多数是人口从农村迁移至城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城镇化就是异地城镇化。但是,我们这里提出的异地城镇化,是工业化前期,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地区平衡发展被打破,以农业人口逐渐脱离农业生产为特征的农村推力大于就地城镇化的城镇吸力,产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集中的现象。

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就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是指在当地的镇村企业就业,从而实现的农民变成职业的身份转换,同时,这样的转换保证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空间不变。这些企业是当地的村镇企业,或者是外来资本投资的企业,他们的生产基地就在当地。这种方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农民的具有了非农产业的从业能力,同时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紧张压力,如现在的富士康进入很多内地建厂就是这种模式。但这种农民变成工人的方式,只是吸引农民进厂,并没有提高农民劳动力的素质,在土地经营规模上也没有变化,不能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很容易形成低水平的假城镇化现象,一旦工厂关闭或者转型,农民并不能再去找其他工厂做工,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

异地城镇化转移是指农民离开本镇村,去外地从事非农产业工作,这种转移,不仅改变了农民的职业身份,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社会环境。异地城镇化转移的方式补充了城市中那些传统就业岗位的空缺,如城市中一些辛苦的重、脏、苦的清洁工作、搬运工作等,促进了城市和乡村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互补、竞争和合作,是城市工业化发展所必须的前提条件,对工业化进程起到决定性促进作用。但由于这种方式中,我国的户籍制度使得来城工作农民并不能完全享受城市提供得福利和保障,同时他们的养老问题也没有解决,因此农民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很难在城市中定居下来,最终大部分还是必须回到农村去,从本质上阻碍了农民向市民的彻底转变,使得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只是短期性的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讲,农民工还不是真正的城市工作者。这样的社会环境,迫使农民工只能是城市社会的“边缘”者,无法培养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使他们感受不到城市的亲和力,容易引发一些心理脆弱的农民工在特殊情境下出现心理失衡和违法犯罪行为。

图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 黄亚平 陈 瞻 谢来荣

3 麻城市异地城镇化

3.1 镇乡概述

麻城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地处武汉、郑州、合肥三角经济区域中心,紧邻省会武汉。麻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城市,市镇区建设现状产业以商贸服务职能为主,基础较弱,镇区总体发展规模偏小,城镇化聚集不足,另外市政基础服务及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水平较低,镇区多数位于沟域中心聚集发展。

而在乡村建设中突出表现为村庄发展规模较小,居民点分布呈核心边缘分布,村庄村民住房建设在村内部松散;另外产业发展则以山地林业,农业为主,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农村住房建设各自为政,缺乏地域风貌特色。

3.2 麻城市异地城镇化现象

麻城是山区,近年来农业生产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农业资源也没有全部被利用,反而出现一些土地被撂荒的现象(相比其他靠近大城市的地区,这点还不算特别严重),但是这种发展趋势很可能会逐渐加速。吸引农民离开土地的原因不是资源不足,而是趋利的动机,农业收入太低是农民离开土地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是农民自愿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的,但是在老家他们又有一些土地等资源,和历史上其他国家出现的农民被迫离开土地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麻城市来说,虽然部分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村以及城乡一体化试点等示范试点建设项目在劳务培训与整体输出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试点区域的特定性、小范围示范性,并未在本质上增强农村或小城镇的自我“造血”功能,大量劳务的输出也造成本地人才的外流,农村大量留守老人儿童存在着诸多社会问题。因此,麻城市当前日益显著的异地城镇化模式问题大于成效,推进麻城市大量镇村整体城镇化进程的作用尚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外出的农民很多并没有终止与家乡承包土地的联系,他们在原来的土地上还是进行一定的农业种植,只是选择了一些容易种植、平常不需要人打理的种类,也有一些人完全放弃了土地上的劳作,他们把土地出租给他人种植,甚至他们外出务工后,干脆就让土地荒置,不管是哪种方式,他们都保留着土地的承包使用权;这也是农民们需要的一个保障:农民们希望自己逐步在城镇中站稳,但不管是创业成功的农民还是返乡的农民,都不会轻易放弃对土地的权力。这种现象,表明我国城乡互动的产权市场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双重缺失。

3.3 异地城镇化的原因分析

异地城镇化的原因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

(1)原来农村是“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2)农村周边的建制城镇规模偏小、农村特色明显,没有好的配套设施;

(3)小城镇规划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

(4)小城镇集散功能弱,吸引力弱,自身造血能力差,市场经济发育缓慢;

(5)镇村企业受到制约,企业经济发展水平低,无法吸引农民前来工作;

(6)环境制约小城镇的发展:交通发展滞后、山地丘陵不好利用、水资源缺乏;

(7)当地没有能够提供有吸引力的生产收入。

具体到麻城区域,原因(1)、(6)和(7)是主要因素。很明显,麻城镇村中的农民,人均田地很少,丘陵山区经济作物的种植业没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农民在家收入十分有限,虽然这几年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但是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和种植物品种,无法提供更多的经济收入,大部分正当年的农民都外出务工,哪怕是做一般的工作,收入也比在家务农要高,这样的环境下,农民很难安心务农。

4 异地城镇化与镇乡发展

4.1 异地城镇化和本地产业

伴随着异地转移人口的规模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张,带来的效应也逐渐明显,对城市和区域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对异地的经济贡献很大,如上海2004年暂居人口对上海GDP的贡献率已达10%以上;另一方面,新一代异地转移人口的价值取向已经出现明显变化。

图2 麻城市2010年三产构成

从产业结构来看,2005年麻城市三产比例为40:19:41,至2010年已调整为35:33:32,形成“三分天下”的产业发展格局。一产和三产比例逐渐下降,二产比例提高较快。因此,总体来说麻城市产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产业具有特色化发展趋势,规模化发展不足,第二产业弱小且偏重于资源加工型,第三产业以旅游服务业为动力,发展水平偏低。异地城镇化与本地产业之间相互影响,正是由于本地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二三产业普遍偏低,导致本地居民和优质资源流向其他大中城市,同时,异地城镇化的出现也使本地产业缺少发展潜力。

麻城的产业发展中,一直是以工业化为追求目标的,不管是在平原地区还是丘陵地区,追求工业产业的思路一直主宰着各级政府的工作方针,而在异地城镇化的趋势下,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向大城市涌动,城市本土的产业发展没有得到重视,大家都以吸引多少外来投资作为工作成绩好坏的评判标准,反而没有注意到当地的特色。

4.2 异地城镇化与本地人口

全国六普数据显示,麻城市域常住总人口为84.91万人,暂住总人口为2.47万。其中外出打工的去向比例如下:乡外市内(主要为麻城市区和重点镇):市外省内(主要为武汉市):省外(北上广等地)大致为:15:23:62,以常年去往武汉和全国其他发达省市等地区务工为主。而这些外出务工的人口的就业结构大致为4:33:63,即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非农化率为96%。

上个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人口,现在是第二批农民工的主力,也是易地转移人口的主体,他们一般接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很多具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相比其父辈,他们对工作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对自我发展有更强的追求,他们更多地把外出务工经商视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需求自我发展机会的手段,而不是把赚钱堪称是唯一的目的,同时,他们在学习阶段就可以接触到更大的世界,在打工阶段积极吸收城市文化,他们将职业流动、居所迁移、身份转换这三种需求融为一体。其结果是大部分外出农业人口,已经不能再简单的称谓农民工,而是真正可以成为城市工作者的一部分,他们的目的是留在适合他们发展的地方,而不是回乡建房、生活。因此,他们会追随着适合他们的产业发展而发展,不在拘泥于单纯的经济或者地域,可以接受更多的改变。同时,异地城镇化明显的表现为人口转移趋向家庭化,因为转移人口有更多的想法和目标,在异地扎根生活是重要的一个内容,因此整家转移成为主要的方式,虽然存在小孩升学的限制问题,但这几年国家也认识到教育公平性对我们国家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和投入,使得这方面的顾虑越来越少。如果高考异地化可以实现,那么对农村人口组成和实际生活会带来更大的冲击。

4.3 异地城镇化与镇乡发展

异地城镇化对镇乡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人口与产业两个部分,因地制宜,促进乡镇产业的发展,努力将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打造成镇村发展的关键点,在村镇规划中要突出产业兴村动力机制的核心作用,促进具有链式联动发展的产业经济形成。如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在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延伸成为乡村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并从基地设置、旅游产品、线路组织等角度提炼并促进现代农业规模和内涵的提升。另外,在农村,一些外包的农民流动专业生产队伍出现,他们承包了播种、收割等适于机械化的集中性劳动,实际上在做这种农活的散户基本没有了,也就是说,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大量闲置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再出现了;另一方面,土地对农村人口的束缚还将长期存在,国家在土地政策上,还没有出台全面流转和集中经营受限制的突破性政策,这样虚浮的统计数据还会存在,土地对人口的束缚还将长期存在,但是实际上再从农村流动出更多的劳动力已经很难了。我们应该稳固现有的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更高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并努力吸引外出人员的回流,带来了他们在外面积累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精神资本,他们回流后一般选择从事农业的规模经营,而不会从事传统农业,而且拥有一定家庭土地资源;可以集合一定的土地资源的回流人员,对从事规模化农业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他们愿意投资进行农业产业化改革,他们带回来的经济、政策、能力上的高素质,从整体上提高了当地生产力水平。

5 小结

麻城镇村总体经济水平较低,一产业规模化不足,具有特色化趋势,二产、三产弱小水平偏低,镇村建设特征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镇区大多沿沟域发展,居民点呈核心边缘分布,村庄建设分散没有特色。异地城镇化和产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本地各种产业如果发展良好,可以给务工者以殷实的收入,恐怕没有几个农民会离乡背走,因此,发展当地的产业,提高当地参与各种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以更多的经济回报,才是解决异地城镇化的关键。产业的发展,也必须依托规划先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才可能引入高水平的投入。镇村产业弱小和异地城镇化,是麻城镇村的弱小,也是麻城镇村欠发达的主要因素,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是镇村发展的关键所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强产业发展,同时实现农业产业化是麻城壮大实力的重要途径。

[1]金兆森主编.村镇规划(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陈芳.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其特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方明,刘军.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4]骆中钊.新农村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5]陈晓华.乡村转型与城乡空间整合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6]刘兰君.政企合作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东西湖柏泉农场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黄全国.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李郇,殷江滨.劳动力回流[J].小城镇发展的新动力.城市规划学刊,2012(2).

[9]王杰.新乡村建设运动下的农民合作[Z].北京新时代,2008(5).

[10]黄亚平,陈瞻,谢来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Z].城镇化,2011.

猜你喜欢
麻城市镇村异地
镇村工业集中区综合整治的常熟实践
108个村子显露全新景象——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产生多重效应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Teaching Plan Unit 1 The Art (Book 6)Reading
冰棒
跨越 麻城市住建工作发展解码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推进“五化同步”建设 麻城市黄土岗镇掠影
“三位一体”创新镇村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