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与诗歌扩写

2015-02-18 04:58
语文天地 2015年2期
关键词:鸡鸣形象思维意象

杨 梅

在初三学生的扩写训练中,笔者选择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附录中的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进行扩写。扩写前提醒学生参看课下注释、参考诗前的导读,还可参考赏析性的文字,但不允许抄袭和大段的引用。扩写中学生抓不住意象,空洞抒情,意象表现模糊、零乱,意象之间方位错乱;无法运用联想和想象将几个意象拓展成一幅画面,不会增设意象;没有情感的渗入,意象显得苍白无力;不会转换人称。因此,这样的扩写不能从温庭筠的身份、处境、经历来理解他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之情。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暂时不想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提出解决方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写作片段训练的问题。假若每次扩写都出现同样的问题,如同上面所列举的,每次我们都想方设法去解决它,可是在下次的扩写训练中同样的问题又再次出现。这种“伪解决”的现状让我们不得不从扩写的本质上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说扩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意象的构建,获得一幅清晰完整、连贯有序、生动和谐的画面,使它真实地出现在创作者的心中,呈现在读者眼前,那么诗歌扩写依然是“关于形象的思维”,这一点与诗歌的本质是一致的。凡是不遵守这个规律的地方,就没有诗。而只有象征和寓意。那么在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他们到底缺失了什么导致上述问题频繁出现?现在让我们来对上述问题逐个分析。

一、产生问题的原因

1.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

2.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3.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对意象的感知、理解能力不够

5.感知、理解能力不够

从出现上述问题的人数比例上来看,出现1、2、3 这三个问题的人数最多,4、5 人数较少。不难看出,学生缺乏构建意象和画面的分析、判断、概括等理性思维的能力,且形象思维的联想和想象思维能力也显得不够。而1、2、3、出现的问题,可以统归为形象思维缺乏的问题。形象思维的过程,在实质上与逻辑思维相同,也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过程。但这过程又有与逻辑思维不同的、本身独有的一些规律和特点,这就是在整个过程中思维永远不离开感性形象的活动和想象。相反,在这过程中,形象的想象是愈来愈具体、愈生动、愈个性化。因此,形象思维是个性化与本质化的同时进行。

理论的作用之一是用来指导实践。关于形象思维的理论应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认为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之间毫无瓜葛,甚至有意排斥理性思维的诸多方面。因而导致分析、判断、概括、提炼等能力无法为形象的塑造和表情达意的需要服务,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理论认识的缺乏,思维方式上的僵硬(二元对立),教学模式的故步自封,探究精神的匮乏,都束缚了我们的手脚,让我们的教学曾如困兽般的舞蹈。

二、结合实例分析

学生扩写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理不清意象与意象之间关系。

其一:(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央,远处隐约传来一两声雄鸡的啼鸣,抬头仰望天空,发现一弯残月还挂在天际,孤独地发出幽暗的光,赶马车的人一遍遍地催促着人们上车,商山的路面十分空旷,周围一片空寂,马车旁和道路上都笼罩着一层白雾,木板桥上覆盖了一层白霜。

让我们来整理一下它的形象思维的路径:

其二:这时,鸡鸣声从那茅店中传来,天边一角如膜一般缓缓红润,照亮了清晨的大地,一切被那一声“哨响”惊醒,抬头向天,残月若薄纸挂空,朦胧的雾气夹杂着家乡的润土味,清凉凄伤。河上的板桥还不舍昨日的秋霜,只是上面已有行人的匆忙的足迹,桥下的溪水如镜,细细地映出天边泛红的橘色,水中的秋叶带走了昨日的恋恋不舍。

让我们再来整理一下它的形象思维路径:

从上面两个思维图示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单线条的方式向前发展,一个一个的意象依次出现,意象与意象之间缺乏联系。我们可以把思维中出现的意象囿于一汪泉眼内,让其静静地、互相偎依地生长。泉水一点点地从地底涌出,滋养着水草,沐浴着阳光。无论是水、水草、还是小鱼、蝌蚪、植物在水面上投下的阴影,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因此在分析、判断、概括等思维之前,一定有一个意象的中心点,即泉眼。其他意象滋养着这个意象,同时也被它所滋养。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经历、审美情趣等方面出发,选择这个意象的中心点。再来参看下面一段初三学生扩写的文字:

车被石头绊了一下,我也被惊醒了,从梦境回到现实,抬头望望大亮的天,这时传来声声鸡鸣,(我)循声望去,茅舍已越来越小,村庄也越来越小。

在这段文字中,“马车”和“我”是中心意象,鸡鸣、茅舍和村庄围绕这个意象而展开,在这个画面的构建中,“我”的离开时茅舍、村庄在视觉上越来越小,“我”与它们构成了因果逻辑关系,这样“鸡鸣”与“循声而望”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意象与意象之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然后那个对故乡的深情回望才在读者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记忆。

由此可见,在构建画面时需理顺生活的逻辑,选定一个意象中心,围绕中心意象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筛选出其他意象,并从空间的角度对所有意象进行整合,使意象清晰、连贯而和谐。意象中心、意象与意象的和谐关系涉及到一个空间概念的事实启发我们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时间上来思考形象思维对画面的构建作用。

先读下面一段学生写作的文段:

夜色沉沉,一轮浅月,如镰刀似的,此刻还斜斜地挂在茅店的屋檐上,散发着浅浅的月光。月光撒在地面上,映射出万物隐隐约约的轮廓,清冷迷离,一声鸡鸣划破寂静的夜空,尖锐的音调提醒着游子要早起,继续踏上远行的征程,提醒着人们黎明的来临。

我们同样可以画出形象思维的路径图:

从画面的时间上看,它在“浅月”和“万物”上只停留了短暂的时间,其余的时间在“鸡鸣”上无限地延拓。“中国语言的时间表达形式之所以具有前述的丰富多彩和自由灵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动词的无时态性。即永远的‘现在时’的特征。”正是这种“无时态”,让扩写获得了较大的自由的想象的空间。围绕着《商山早行》的“悲”情主线,这个时间是否值得无限的延拓。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理性思维参与进来了。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在这首律诗的四联中,哪个时间点是值得延拓的。以“槲叶落山路”一句为例。“落”这个动作,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正在进行的动作,一个是已经完成的动作。汉语对时间概念的有意模糊赋予诗歌更大的理解与想象空间,使其主题意蕴、表情达意等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现在可能有两幅画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其一,我看见,硕大的槲叶,片片枯黄,飞飞扬扬地落在蜿蜒的山路上。

其二,槲叶落满的山路,蜿蜒崎岖伸向远方,(我)看不见清它的方向,踩在这条山路上,“沙沙”作响。

在第一幅图景中,构建画面的时间在“槲叶”上开始,也在“槲叶”上终止。当时间终止的时候,想象也终止了。刘勰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一直被奉为阐释想象特点的经典名句。“思接千载”阐述了过去的时间、现在的时间、未来的时间对于想象的重要性。当任何一种时间终止的时候,想象的空间就会大面积地缩水。而在第二幅画面中,现在时间可以顺着山路向未来时间延伸,也可以在(我)向故乡回望的时候向过去时间延伸,这样现在时间就包含了无限大的可能性。在本首诗的其他诗句中,均有动词或具有动词功能的词,例如,“晨起动征铎”之“动”,“客行悲故乡”之“行”,“鸡声茅店月”之“声”(传来鸡鸣声),“人迹板桥霜”之“人迹”(留下人的足迹)“霜”(下霜),“枳花照驿墙”之“照”,“因思杜陵梦”之“思”,“凫雁满回塘”之“满”,我们都能把它们作为写作的现在时间向过去时间和未来时间延伸的切入点。

其实在写景抒情或叙事抒情的唐诗中,这样的时间切入点并不难找,而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和理解,筛选、提炼出关键动词或相当于动词的词语,围绕诗歌的表达情感的需要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筛选、增补、再造意象,处理好意象与意象的关系,把握好写作时间、过去时间和将来时间的内在契机,从而创造出清晰、连贯、和谐的艺术画面。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运用上述方法指导后的学生的两段扩写文字:

其一:家乡的水塘,平静得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芦苇铺就的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玩耍,各种水鸟在愉快地歌唱。

其二:想起我每夜的乡思梦,昨夜的梦印象最深刻:人们和蔼地对我笑,野鸭池塘里欢快地戏水,大雁在天空中追逐打闹,风筝在天空来回飘荡。泥土的气息,锄地的声音,孩子们的笑声,灶膛里木柴的吱裂声,一声声传来。

这两段文字较前面的文字成功,二者比较起来,各有特色,前一段抓住了池塘的中心意象,在池塘的上下方位筛选、增设意象,调动视觉、听觉从颜色、声音的角度来丰满画面。后段文字在空间上一步步的把读者拉回到故乡中,由远及近,在时间处理上较为出色。

两段文字各有千秋,这也正好说明形象思维的无局限性,围绕形象塑造的理性思维只是在合乎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的基础上,在写作中起到了妙笔生花的作用。我们始终是自由的写作者,自由的文本解读者。

猜你喜欢
鸡鸣形象思维意象
鸡鸣驿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鸡鸣
鸡鸣与狗盗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意象、形神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古道鸡鸣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