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军(扬州市新华中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搭建多元支架优化习题讲评
林军
(扬州市新华中学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文章从搭建错误支架,展示学生思维轨迹;搭建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搭建方法支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搭建同伴支架,合作探究共同提高四个角度讲述了如何优化习题讲评课。
关键词:错误支架;问题支架;方法支架;同伴支架;优化;习题讲评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3-0037-02G632.41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建构教学经验的动态过程,即创生的过程。师生只有在相互理解、平等对话、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技能,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创生出新的教育经验。从而会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影响,使他们得到“最近有效”的发展。
习题讲评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承担着知识回顾、巩固、应用等功能,尤其需要精心设计和讲究教法的课型。但在实际教学中,讲评课存在许多不足:①课时安排、教学设计的随意性大,往往是教师按顺序讲题,不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习得。②教学过程中,常常只有“讲”没有“评”,忽视学生的经验,缺乏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③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的相互理解、平等对话。甚至有些教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过多批评、责备,使学生情绪紧张、思维迟钝。
为了充分发挥习题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使习题讲评课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相互理解、平等对话、合作探究的创生过程,教师应根据学情,搭建多元化支架,促进学生能力的自我建构,使学生得到“最近有效”的发展。
学习就是在不断地纠错的过程,学生在做题时难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在批改作业中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来看待错误,并预先收集几种典型错误,搭建错误支架,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起主动分析错在哪,展示思维痕迹,通过自主分析、纠错,从而认识到问题的本质,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例如:
写出以CH2ClCH2CH2CH2OH为原料制备的各步反应方程式(必要的无机试剂自选):______。
本题解答时学生的主要错误是先将CH2ClCH2CH2CH2OH水解为CH2OHCH2CH2CH2OH,再氧化。课堂上,若教师直接将答案公布,就无法了解学生思维过程,就不利于学生纠错,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应将学生错答展示出来,让学生辨析错因是什么。经讨论,清楚了学生之所以错是因为学生意识到要得到目标产物,就必须将原料中的氯原子转化为羟基再转化为羧基,却忽视了原料中原有的羟基也要被氧化。对这一错因的辨析,就让学生意识到在有机合成题中,除掌握官能团相互转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外,还需注意官能团的引入顺序和保护,这就有利于学生纠错到位,形成正确解题思路,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
问题支架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架,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应机地提供此类支架。例如上题在分析时,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②如何合成酯基?
③如何在有机物CH2ClCH2CH2CH2OH中引入羧基?
④能否先将CH2ClCH2CH2CH2OH中的Cl原子转化为羟基?
显然这是逐层深入的一组问题,通过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搭建支架,引导和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引导学生从一个台阶走向另一个台阶,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同时,不论学生习题的解答是否顺利,教师都应指导学生题后反思“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这样考”、“还可怎么考”,从而对习题中的问题从多方位、多层次进行分析和思考,可以再现和辨析答题的思维
过程,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达到优化思维过程、形成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的效果。
在习题的讲评中,我们不能仅仅让学生得到正确答案,还应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上题讲解中,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分析:
1.对比法
将原料和目标产物进行对比,一比官能团、二比碳架结构,寻找原料和目标产物的差异。以便掌握要引入怎样的官能团,已具备的官能团有哪些,官能团之间如何转化;碳链如何变化,是增长还是缩短,是直链还是环;官能团在碳架上的位置有无变化。例如上题中通过对原料和目标产物的对比,就可以清楚,在合成中需将原料中的Cl原子、羟基分别转化为羟基和羧基,再通过分子内的酯化成环。
2.综合推断法
有机物合成的思路方法有①正向合成法:采用正向思维,结合原料的化学性质,寻找符合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目标产物,其过程可用“原料→中间产物Ⅰ→中间产物Ⅱ→目标物”来表示。②逆向追溯法:采用逆向思维,按“目标产物→中间产物Ⅰ→中间产物Ⅱ→原料”的顺序确定合成顺序。③综合法:采用正逆向思维相结合,由两端推中间或中间推向两端。
由于不同的学生其化学基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作业中的错误也各不一样,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那怎样帮助每一个学生解决问题呢?可以搭建同伴支架,即构建“一帮一”型的“同伴互助式学习”,就是两位同伴互帮互助的一种形式。在相互选择的基础上,将班级化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与化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结对,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求这些学生先自己逐个研究,相互讨论,直到彻底把这些问题解决为止。教师定期进行检查,这样就“逼”着“绩差生”去问、去思考。“绩优生”也必须要“不断充电”,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创互生的过程。只有教师搭建多元合理的支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欢华.化学习题讲评中同伴互助式学习的尝试[J].化学教学,2014,(6)
[2]蒋小钢.基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高考复习习题讲评课的教学优化[J].化学教学,2014,(6)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