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前/后”时间隐喻模式的认知研究

2015-02-16 21:52唐美华
关键词:时间

唐美华

摘要:时间—空间隐喻具有跨文化普遍性,源自泛人类的认知体验。首先介绍了Lakoff的英语时间隐喻模式,然后在归纳了关于汉语时间隐喻系统的三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就汉语时间隐喻系统在水平轴“前/后”上的隐喻模式及自我方位进行了探讨。强调只有先区分“自我参照物”和“时间参照物”,才能发现汉语中很多“看似矛盾”的语言现象在隐喻上的“一致性”。英汉在时间隐喻概念结构上非常相似,汉语中自我也是面向未来型,“时间在运动”和“自我在运动”隐喻在汉语中同样存在,此外,汉语“前/后”时间隐喻还存在另外两种模式。最后,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往前/后看”为语料,对上述隐喻模式进行了例证和分析

关键词:时间—空间隐喻;前/后;自我面向将来;自我参照物;时间参照物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1005206

认知语言学认为,空间概念是用来“理解其他概念的概念”[1]14,尤其是感知那些不可触及的抽象概念的基础。“时间是空间”隐喻是指借助空间概念及其范畴来感知时间,是最基本的时间隐喻方式,该隐喻机制的跨文化普遍性,反映了人类认知中时间概念空间化这一普遍过程[2-4]。但是,关于英、汉语中时间隐喻系统中的隐喻模式和自我方位是否相同,至今仍存在异议。就英语时间隐喻系统而言,学界大多认同Lakoff的归纳,并认为英语使用者主要采取面向将来型时间认知模式;而关于汉语,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看法。本文强调指出,大多学者之所以认为汉语是面向过去型时间认知模式,是因为忽视了在“自我参照物”之外,存在一个“时间参照物”,而对这二者的区分是探讨汉语时间隐喻模式和语料分析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总结了汉语“前/后”隐喻系统的四种模式,并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往前/后看”为语料,对上述模式和自我方位进行了验证。

一、Lakoff对英语时间隐喻模式的论述

Lakoff(1993)指出,英语中的时间常常通过 “时间流逝是运动”隐喻被概念化为空间[5]216-218。这一基本隐喻涵盖了两种隐喻模式。一是“时间在运动”隐喻(见图1),即时间流逝是物体的运动:自我静时间动,以自我为参照物,时间从将来向过去移动。如时间2在时间1后面,那么时间2相对于时间1来说就是将来时间,经过自我所在位置的时间点为现在时间;二是“自我在运动”隐喻(见图2),即时间流逝是自我穿越地域的运动:时间静自我动,以时间为参照物,自我沿着时间轴面向将来移动,或者将时间看作有区域界限的地域范围,自我在其中运动。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无论是“时间在运动”,还是“自我在运动”,自我的位置都是面向将来的,所以英语使用者采取的是面向将来型时间认知模式,在这种认知模式中,自我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

例(1)和例(2)分别是“时间在运动”和“自我在运动”模式在英语中的例证,所有这些例句都是“时间运动是流逝”基本概念隐喻支配下的空间域向时间域的映射,由此可以看出,抽象的时间概念被隐喻化为具体的空间概念,从而促成了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二、关于汉语时间隐喻模式的不同观点

汉语中的时间隐喻模式和Lakoff归纳的英语时间模式是否一样,汉语中的自我究竟是面向过去还是面向未来,关于以上问题主要存在如下三种观点。

(一)自我面向过去静止

Alverson[6]认为,英汉语在时间方面有两个主要不同:1)英语中自我是“面向将来”型,而汉语是“面向过去”型;2)英语中自我可以“面向将来静止”,也可以是“面向将来运动”,而汉语中自我则一直是“面向过去静止”的。以上结论主要是建立在对汉语中“以前”“以后”这对反义词的解读上,他认为汉语使用者采取的是面向过去型静态观者时间认知模式,将来是从观者(自我)身后向其靠近,经过观者,走到观者前方,成为过去,如图3所示:

图3面向过去静止型时间认知模式(Facing-the-Past Static Mode)

(二)与英语时间隐喻模式一致:自我面向将来

於宁[7]91-104不同意Alverson关于汉语中自我总是面向过去静止,将来在自我身后的结论。他认为Lakoff总结的英语的两种时间隐喻模式,即“时间在运动”和“自我在运动”在汉语中也同样存在,而且和英语一样,汉语中自我也是面向将来型。於宁引用了大量的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汉语中表示将来的名词合成词,如“前途”“前景”“前程”都是在自我前面的,而过去则是走过的旅途或留在身后的足迹。再如,汉语中与“将来”搭配的动词有:展望、瞻望、瞻念等;与“过去”搭配的动词有:回顾、回首、回溯、回忆等,这些都表明自我是面向将来的,过去是在其身后,如果需要接触过去,必须先“回过头去”。

(三)自我静时面向过去,动时面向将来

Ahrens和黄等[8]499-500认为,在Lakoff所说的第一种隐喻模式“时间流逝是物体的运动”中,汉语中自我面向的是过去,不是将来,例(3)是他们给出的例证:

例(3) a. 前年我到美国去了。

b. 我打算后年结婚。

c.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由此他们得出结论,汉语中的时间空间隐喻和英语中有所不同,在模式一中汉语自我是面向过去的,在自我后面的是将来,但时间是从将来向自我靠近。这一点他们的看法和Alverson其实是一致的。他们还指出,第二种隐喻模式“时间流逝是自我的运动”是不准确的。这一特例可以看成是“时间是内风景中的动点”,自我必须随动点移动,且若动词为完成位移动词时,自我必须是复数。因此汉语中的自我分为两种,当静止站立时是面向过去的,当随着时间动点在内风景中向将来移动时就是面向将来的。

张建理[9]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汉语的时间认知系统可以分为认知时间流动性的“右视”和认知时间序列性的“左视”两个方面。他所说的时间右视认知即Lakoff和於宁所说的两种隐喻模式,时间和自我总是相向而对,因为自我眼见之前方为读者之右方,所以将这种视角称为“右视”,这种视角下,“前”为将来,“后”为过去。此外,汉语的时间序列性还可以用“左视”来认知和描述,自我面向过去站立,“前”为过去,“后”为将来,这和Alverson的“面向过去静止”极其相似。

三、汉语“前”“后”时间系统的隐喻模式

(一)区分“自我参照物”和“时间参照物”

在探讨汉语“前”“后”时间隐喻时,必须先区分“自我参照物”和“时间参照物”。之所以有学者认为汉语中自我是面向过去的,大多是忽视了时间参照物的存在,而一概地将自我看成是参照物。一旦将这二者区分开,我们就会发现,汉语和英语一样,自我都是面向将来的,上述三种观点中,於宁关于汉语时间隐喻模式的概念化框架更有说服力。Alverson、Ahrens和黄关于汉语时间隐喻模式的讨论,都是全部建立在对汉语中 “前/后”这一对反义词的解读上,当这些词指代过去或将来时间,他们总是将自我看成参照物。而事实上,参照物并不总是“自我”,有时会是另一“时间”,这一时间本身有前后,是由不同时段有序排列构成的实体序列。

英语中其实也有类似的现象。Lakoff和Johnson [1]41早就指出,英语在时间隐喻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如(4)所示,a和b中,将来是在我们前面,过去是在后面的,而c和d中则变成了将来在后,过去在前。

例(4)a. In the weeks ahead of us... (将来)

b. Thats all behind us now. (过去)

c. In the following weeks... (将来)

d. In the preceding weeks... (过去)

对此Lakoff和Johnson解释:如果我们把c、d中的时间看成是自身有前后的运动物体,面向运动的方向,那么此处隐喻其实就是一致的,并不矛盾。换句话说,preceding weeks是在过去早些时候,而following weeks则是在将来晚些时候。试比较,in the weeks preceding the spring break和in the weeks following the spring break,这里的时间与自我无关,而是与the spring break有关。因此,a、b中的参照物是自我,c、d中的参照物是时间“this week”。尽管他们没有明确说明要在自我参照物和时间参照物作出区分,但他们的解释中显然有一个独立于自我的“时间参照物”的存在。

现在我们再回到上文Ahrens和黄用以证明汉语“自我面向过去”的例(3)。在(3)a和(3)b中的时间词“前年”和“后年”其实隐含了时间参照物—今年,“前”、“后”指的是特定时间“今年”的前和后,而不是指“自我”的前后。如果时间参照物在词语中明确标示出,如“三点前”,“圣诞后”,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看出这些词语是与自我无关的。(3)c是以自我为参照物,但其指示的并非时间,而是人,即时间上早到的人和晚到的人分别位于自我的前和后。这一隐喻的概念化是建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排队体验上,在之前来的人就排在自我前面,后面来的人在自我后面。因此,父母在自我前面,祖父母在更前面,子女在自我后面,孙子辈在更后面。汉语中这种时间顺序的前后概念其实很普遍,如前人、后人;前辈、后辈。

(二)“前/后”时间系统的隐喻模式

尽管Lakoff对时间隐喻模式的总结是基于英语的,但“自我在运动”和“时间在运动”的空间—时间隐喻是许多语言所共有的, 这是基于人类对空间的共同的身体体验和认知基础。相关研究已经表明,上述两种隐喻认知模式同样适用于汉语[4,8,12]。汉语时间隐喻中自我的方位并非是面向过去的,无论是“时间在运动”隐喻,还是“自我在运动”隐喻,自我都是面向将来的,自我所处的位置为“现在”,将来在自我前方,过去在自我后方,这一点和英语并无二致。但是,除了Lakoff所说的隐喻模式之外,本文认为汉语“前/后”时间隐喻系统至少还存在其他两种模式,下面我们根据“自我参照物”和“时间参照物”的不同来对这四种模式进行分别探讨。

模式1:以自我为参照物,研究焦点为时间:时间运动,自我背对时间运动方向静止

该模式是Lakoff所说的“时间在运动”隐喻模式,以时间为研究焦点,自我为参照物,将时间看成是一列多车厢的火车,由将来向过去移动,自我面向将来(火车尾)呈静态姿势。假设自我所在车厢为车厢3,我们将其定为现在,那么以“现在”(自我所在车厢3)为分界点,可以将火车分成两个部分,左边部分已穿过观者所在的位置,因而将其定为过去(车厢1和车厢2),右边还未到达观者所在的位置,因而定为将来(车厢4和车厢5)。那么以自我为参照物,“前”就代表“将来”,“后”就代表过去,如图4所示。

图4“时间动自我静”模式(MOVING-TIME metaphor)

模式2: 以自我为参照物,研究焦点为人:自我运动,向着未来的某个目标前进

这一隐喻情形的概念化是建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排队体验上,在自我之前来的人排在前面,在后面来的人排在自我后面(见图5)。因此,以自我为参照物的话,“前”并不是指时间,而是指在时间上早于自我的那些人,因而代表“过去”概念,“后”指的是在时间上晚于自我的那些人,代表“将来”概念,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自我是面向过去的,因为自我是被构建成一队人中的一个,这队人排队是为了向未来的某个目标前进,正如我们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成队列一样。图5自我向未来目标运动

(MOVING-EGO TOWARDS A GOAL)

模式3:以时间为参照物,研究焦点为时间:时间运动,不涉及自我

时间,或与时间并行运动的事件,被概念化成了一列多车厢的火车(见图6),火车自身有前后之分。与模式1不同的是,这里不涉及自我及其方位。我们假设车厢3指代现在,那么车厢1和2就是过去,车厢4和5就是将来。那么,相对于“现在”(车厢3)这一参照物而言,“前”就代表“过去”,“后”就代表“将来”。

图6时间是自身有前后的序列(TIME IS A SEQUENCE WITH ITS FRONT AND BACK)

模式4:以时间为参照物,研究焦点为时间:时间静止,自我运动

该模式是“自我在运动”隐喻,将时间看成是静止的,有界限的空间区域,或者看成是是静止的风景,自我所处的位置即为现在时间,左边为过去,右边为将来,自我面朝右方在这道风景上由左向右行进着。该隐喻模式对应的语料为“前程”、“前途”、“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等词句(见图7)。

图7“时间静自我动”模式(MOVING-EGO metaphor)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汉语中“前/后”时间隐喻表征进行归纳,见表1。

四、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往前/后看”的时间隐喻模式分析

笔者使用CCL语料库中的现代汉语语料库,对“往前/后看”进行关键词检索。通过对检索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上文归纳的汉语“前/后”时间隐喻模式进行验证。经关键词统计,“往前看”被用于隐喻时间域共出现36例,其中33例(91.7%)隐喻的是将来时间,3例(3.7%)隐喻的是过去时间。“往后看”共18例使用的是隐喻义(时间),其中13例(72.2%)隐喻的是过去时间,5例(9.6%)隐喻的是将来时间,结果见表2。

表2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往前/后看”结果统计

隐喻时间域“将来”“过去”往前看3633(91.7%)3(3.7%)往后看185(9.6%)13(72.2%)

下面我们来讨论语料中出现的相关例句,并对句中所涉及的时间隐喻模式进行探讨。

例(5)a.李铁颇有些得意地说:“现在大家都要往前看,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就可以参加欧洲冠军联赛了。”(模式1)

b.中国教练要学习他的长处,不要比较自己的过去,而应当往前看。(模式1)

例(6)a.我们现在批判的东西你回头去看,这个胡适的时代批评过,你再往前看,梁启超的时代批评过,你再往前看,恐怕龚自珍也批评过,所以就是历史不断地重复自己。(模式3)

b. 往前看,它关系着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到底能否得到合理的回报;往后看,它又关系着农民今后的,特别是秋季生产的生产热情。(模式3)

“往前看”在例(5)中表达将来时间意义,而在例(6)中则隐喻过去时间意义。例(5)三个句子中的时间隐喻都是模式1,时间相对于静态自我在运动,以自我为参照物,就如坐在火车车厢中的人,我们向火车尾(将来)展望。而例(6)中,“往前看”表示过去时间,但并不表示自我是面向过去的,因为这些例句属于模式3,参照物与自我无关,而是以某个时间点为参照物的,如(6)a中的参照物是“胡适的时代”,(6)b中的时间参照物是说话者说话的时间。

例(7)a.虽然我极力不“往后看”,但我还是不能忘怀那一段凄惨的岁月。(模式1)

b.我这人有个特点,决不往后看,不走回头路,不吃回头草。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模式4)

例(7)中“往后看”隐喻过去时间概念。其中(7)a是模式1“时间在运动”隐喻,以自我为参照物,坐在隐喻“现在”的第3节车厢,面向火车尾而坐,因此“往后看”是指要转身向火车的第1、2节车厢看,即往过去看,回首过去。(7)b属于模式4,是典型的“自我在运动”隐喻,时间是静止的,有界限的空间地域,自我在时间场景内从过去向将来运动,因此“往后看”是指向“过去看”。

例(8)a.20年前谁能想到会有今天的局面?再往后看,两国经济关系的大发展是在意料之中。(模式3)

b.他已到古稀之年,人生这部大书他已翻阅到最后的章节,越往后看,他越感到孤独寂寞,越孤独寂寞越思念范冰,越思念范冰越悔恨!(模式3)

例(8)中“往后看”隐喻将来时间。(8)a属于模式3,该句中的参照物不是自我,而是时间“今天”,所以“往后看”是指往“今天”的后面看,即往“将来”看。(8)b建立在“人生是本书”的中心隐喻基础之上的,人生被隐喻成一本有章节、有页码的书,这些章节、页码被隐喻映射到人生的某个特定时间和阶段,由于书本身就有自己的前后之分,所以人看书必须从前往后看。因此,此例中的“往后看”既可以理解为空间意义上的翻看书的“后部分”,又可以理解为时间意义上的往“将来”看。

例(9)大家还可以往前看,说今后的五年、今后的十年以至更长的时间,我们的财政税收工作要做什么?(模式1+模式3)

事实上,两种参照物可以并存于一个独立句子中,形成表面上的矛盾现象,如例(9)。在该句中,“往前看”是以自我为参照物,是指静态自我的“前面”,即模式1;而“今后的五年”、“今后的十年”是以时间(现在)为参照物,是典型的模式3,正如第3节车厢隐喻“现在”,它后面的第4、5节车厢则隐喻“今后的五年(十年)”。可见,只要区分了“时间”和“自我”两种参照物,我们就能发现这些矛盾现象中的隐喻一致性。

五、结语

本文旨在对汉语水平轴上“前/后”时间隐喻系统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时间隐喻概念结构上非常相似。Lakoff所归纳的两种隐喻模式,即“时间在运动”和“自我在运动”,在汉语中也同样存在。而且,一旦区分了“自我参照物”和“时间参照物”,就会发现汉语中的自我也是面向将来的,这一点和英语并无二致。除了上述两种模式之外,本文认为,汉语水平层面上的时间隐喻系统至少还存在其他两种模式:一是以自我为参照物,以人为研究焦点,自我朝着未来的某个目标在运动,这源自我们日常的排队体验,典型的例证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个模式虽不常见,但仍然存在。另外一个模式是非常普遍,即以时间参照物,以时间为研究焦点,时间运动,与自我无关,如下周前,圣诞节之后,都属于这类模式。此外,一个句子中“自我参照物”和“时间参照物”可以同时出现,两种隐喻模式的并存很容易使读者产生混淆,但一旦区分了参照物,就会发现这些现象中的隐喻一致性。本研究属语言学角度的理论性探讨,揭示的是文化层面的认知现象,希望今后能够以心理实验的方式来对汉语,或其他语言的时间隐喻系统进行实证分析和阐释,以期对二语习得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Lakoff George,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Bender, Andrea, Beller, et,al. Temporal frames of reference: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German, English, Mandarin Chinese and Tongan[J].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2010(10):283-307.

[3]Kranjec, Alexander, McDonough,et,al. The implicit and explicit embodiment of tim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1(43):735-748.

[4]Yu Ning. The metaphorical orientation of time in Chine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12(44):1335-1354.

[5]Lakoff George.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 In Andrew Ortony.Metaphor and Thought[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2-251.

[6]Alverson, Hoyt. Semantics and Experience: Universal Metaphor of Time in English, Mandarin, Hindi and Sesotho[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4.

[7]Yu Nin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M]. Amsterdan: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8]Ahrens, Kathleen,Huang Churen. Time passing is motion[J].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002(3): 491-519.

[9]张建理.汉语时间系统中的“前”、“后”认知和表达[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3(5):84-91.

[10]陈燕,黄希庭.时间隐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604-609.

[11]张建理,骆蓉.汉英空间—时间隐喻的深层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2(2):68-73.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时间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被闲置的时间”——谈当代艺术实践里的当代现实
电影《前目的地》的悲剧美学意蕴
日语寒暄语「おはよう」(早上好)的用法辨析
时间设计的形式语言解析
Spatial—Temporal Metaphor of“qian/hou”in Chinese and English
时间与空间:新闻采访中无声的语言
时间消灭空间?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