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2015-02-16 02:42
学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一题焦点抛物线

(甘肃省兰州新区永登五中730311)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薛东梅

(甘肃省兰州新区永登五中730311)

我们知道,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推理的严密性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好处。同时,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努力践行一题多解或是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不无益处。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我县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十几位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对他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求解,或是将一道题目变化出多种形式供学生思考,积极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将此次观摩活动中一些精彩之处实录如下,以飨读者。

一、一题多解训练学生数学思维

在第一堂观摩课上,教师板书了例题:

例:已知x、y≥0且x+y=1,求x2+y2的取值范围。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答。很快,一学生上台写出了如下的解答方案:

解:由x+y=1得y=1-x,则

由于x∈[0,1],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知

(笔者注:在这个解题过程中,该生通过变量替换的方法,将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成一元函数来解决,使解题变得简单了,这也是我们经常倡导使用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当学生以为此题已经解决,期待教师讲解新的内容时,教师却“卖关子”说此题还有更容易的解答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又进入了热烈的思考、讨论、解答中。不一会,有几个学生果然运用对称换元方法,更容易地求出了最值:

解:由于x+y=1,x、y≥0,则可设

所以,当t2=0时,x2+y2取最小值;当时,x2+y2取最大值1。

如此一来,学生对该题的解答就有了两种方法,而且,这不单单是两种方法,更是两种思路。教师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将此题通过三角换元方法,转化成三角恒等式变形后来解决:

解:由于x+y=1,x、y≥0,则可设

x=cos2θ,y=sin2θ其中θ∈[0,

则x2+y2=cos4θ+sin4θ=(cos2θ+sin2θ)2-2 cos2θsin2θ cos4θ

当cos4θ=1时,x2+y2取最小值1。

这三种方法,都是通过函数观点来求最值,在解题的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换元方式而已,但一转换,就导致了化简、运算量大小不同。这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求解,对一道题目从不同角度去解答,寻求多种解法,在潜移默化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思路,在无形之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益处。此外,若是课堂上还有多余的时间,教师还可以运用基本不等式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答此题,那样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数学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除了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外,还可以通过将一道题目加以变化的方法,通过联想、类比、延伸,将一道题变化出许多新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恰好在第二堂观摩课上,授课老师就借助第一堂中的那道例题,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实录如下:

例:已知x、y≥0且x+y=1,求x2+y2的取值范围。

针对上述例题,这位教师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思考时间,运用前面谈到的对称换元方法求出了最值后,PPT显示了以下三个变式题,供学生思考、讨论、解答。

1:已知x、y≥0且x+y=1,能求x8+y8的取值范围吗?x8+y6呢?x7+y7的范围能求吗?

2:已知a、b为非负数,M=a4+b4,a+b=1,求M的最值。

之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利用前面例题的特殊性,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般化,从而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这种将典型例题进行充分挖掘,借助例题进行变式教学的方式,既可以很好地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习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都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在平时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一定非要通过题海战术来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成绩,因为数学题是做不完的。只有采取上述的一题多解或是一题多变的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广度、深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数学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如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我们能否不再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让学生负担很重,忙于应付。我们教师完全可以将书上的一些习题进行有目的的演变,逐渐加深,让学生通过前后有联系的题目的解题,掌握一些规律。完全可以把变式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来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及解题规律。

例如,在学习了抛物线后,在习题中出现了以下一题:

过抛物线y2=2px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条抛物线相交,设两个交点纵坐标为y1,y2,求证:y1y2=-p2。(设线段AB为过抛物线焦点的弦)

此题证明并不难,但其结论却很有用,关键是运用其结论。在布置此题给学生时我们便可以有针对性地演变。如变成:

1.证明:过抛物线焦点弦两端点的切线与抛物线的准线,三点共线。

2.证明:抛物线焦点弦中点与其端点切线的交点连结线段,等于焦点弦长的一半,并且被这条抛物线平分。

3.证明:抛物线焦点弦中点与其端点切线的交点的连线,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

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变式,便还可能出现如下变式:

1.证明:抛物线的准线是其焦点弦两端点的切线的交点的轨迹。

2.证明:过抛物线焦点一端,作准线的垂线,那么垂足、原点以及弦的另一端点,三点共线。

3.证明:抛物线焦点弦两端点的切线互相垂直。

我坚信,只要我们循序渐进,逐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步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自然也会得到训练,教学效果更会好一些。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角度出发,想方设法地设计教学内容,精选例题,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相信学生的数学思维一定会得到提高的。

(责编 金东)

猜你喜欢
一题焦点抛物线
赏析抛物线中的定比分点问题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在于活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玩转抛物线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