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200125)
课堂教学三段论
马志伦(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200125)
课堂教学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解,第二阶段是鉴赏,第三阶段是创造。
以《林则徐(电影分镜头剧本·节选)》的一堂课为例。
首先是理解。理解的过程是一个熟知的过程。电影分镜头剧本,学生平时接触得比较少,因此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前,先要让他们知晓一些电影知识。比如“景”(又称“景别”),由于拍摄影片时运用镜头的方法不同,所以画面的大小也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的“景”(景别),“景”(景别)有特写、中景、近景、远景和全景等。我的做法是,将文字说明同相关电影镜头的画面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景”(景别)。例如“中景”,从人物拍摄的角度而言,是膝盖以上的部分,不仅人物的形体动作看得清晰,而且顾及人物的面部表情;又“近景”是人物的上半身,镜头的重心在人物的面部表情。如此能使学生更好地明了“景”(景别)的区分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懂得这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是鉴赏。鉴赏的过程是一个熟习的过程。熟习意味着掌握,于是才会形成辨析和评判能力。鉴赏的常用方法是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将《林则徐(电影分镜头剧本·节选)》和《林则徐(电影文学剧本·节选)》作比较,就可以看出电影分镜头剧本与电影文学剧本相比,不仅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内容上也作了相应的修改,或增加,或删除,或改动,实则是一种再创作。
例如《林则徐(电影分镜头剧本·节选)》第426个镜号相比《林则徐(电影文学剧本·节选)》的相关描写,增加了老英雄邝东山在接过英国殖民主义者义律抛给的钱袋后,掏出银元点数的细节。增加这一细节的目的,是为了表现邝东山的机智,故意做出贪财的样子,借此迷惑敌人,并和后面的一个情节(邝东山举起沉重的钱袋使劲砸向英兵脑袋)相呼应。邝东山不为利禄所诱,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又如在《林则徐(电影文学剧本·节选)》中,原有邝东山在引水的过程中不断呷葡萄酒的描述,这些描述却在《林则徐(电影分镜头剧本·节选)》第431个镜号中被删除了。也许电影文学剧本是想表现邝东山沉着无畏的英雄气概,只是一个老渔民在如此剑拔弩张的情势下喝洋酒,与当时的紧张气氛不太协调。
再如《林则徐(电影分镜头剧本·节选)》第424个镜号是:“发亮的橡木甲板上,四双迥不相同的脚鱼贯而来:一双广式的双梁羽缎鞋,摇摇摆摆地在前面引路;两双湿淋淋的、黧黑的大赤脚犹豫地跟着;一双乌溜溜闪着光的英式军靴橐橐地押在后边。”而《林则徐(电影文学剧本·节选)》的相关文字是:“光洁的甲板,踏上两双湿淋淋的、黧黑的大脚,一双中国官式的羽缎鞋摇摇摆摆地在前面引路,一双光可鉴人的英式皮靴跟在后面。”电影分镜头剧本在文学剧本的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动,使人物的上场次序更加合理(走在前面的是一个清朝官员;最后一个是英军军官;夹在他们之间的是两位中国渔民,他们如同囚犯一样被押解着);人物的身份更加明确(“一双广式的双梁羽缎鞋”,借指地方官员;“两双湿淋淋的、黧黑的大赤脚”,代表着两位贫穷的渔民;“一双乌溜溜闪着光的英式军靴”表明是一个英军军官);有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犹豫地”显示了人物疑惑不安的心理);不仅有视觉形象,而且还有听觉效果(电影是综合艺术,改动过的文字增加了“橐橐”这样的形声字,更加逼真)。
通过鉴赏,学生对电影分镜头剧本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中品味出电影分镜头剧本在电影文学剧本基础上所做的这些改动,有的确实要比原来的编写出彩并且合理,也有的只是为了适合电影的拍摄,并非表明电影分镜头剧本在内容上的所有改动,就一定优于电影文学剧本,更何况到了影片中还会有改动。比如电影分镜头剧本第425号:义律在回答邝东山“你肯出多少钱”时说“五百块”,到了影片中这句台词变成“三百块”,这一改动反映出了殖民主义者义律轻视殖民地人民的卑劣心态以及侵略者的霸气。
再次是创造。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熟用的过程。实际教学中,我以电影文学剧本中的一段文字为基础,让学生自己试编几个分镜头,当一回导演。
选择《林则徐(电影文学剧本·节选)》的文字是:
山巅。林则徐放下望远镜,果断有力地下令:“出击!”
关天培喊:“出击——!”
英隆摇“令旗”,八只长号“呜呜——”齐鸣,英隆跟着喊:“备马!”
林则徐、关天培威风凛凛地起身。
要求学生将电影文学剧本这一片段改编成电影分镜头剧本片段。
有一个学生是这样编的:
随后我再把学生自己编写的分镜头,对照导演所编的分镜头以及影片中的相关镜头画面,看看导演是如何构思的,最终在影片中又是如何呈现出来的,由此体会从电影文学剧本到电影分镜头剧本再到影片,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必须指出的是,学生所编的分镜头,并非要和导演所编的分镜头以及影片中的相关镜头画面相同或一致。
通过这一堂课,我的感受是: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把握好理解、鉴赏和创造三个环节。理解是基础,鉴赏是深入,创造则是运用。学会了的知识不一定会运用,运用了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它。
(责编 张敬亚)